太倉南碼頭是個充滿傳奇的地方,很多與太倉有關的傳說都會在此找到索引。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北宋水利學家郟亶,元末明初醫學家、畫家王履,明代畫家仇英,戲曲音樂家、崑曲創始人魏良輔,文學家、復社領袖張溥,文學家王世貞,玉雕大師陸子岡等等。如今的南碼頭已更名為太倉市科教新城,位於太倉、上海、崑山三城交匯的中心地帶是上海與江蘇的首要門戶。
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從古至今都是人才集聚區。太倉在春秋時屬吳地,秦屬會稽郡,漢為吳郡婁縣惠安鄉。三國吳於此建倉屯糧,漸次發展。元代於劉家港開創漕糧海運後,遂日益繁盛。吳元年建太倉衛,明初置鎮海衛,屯兵駐防。1497年劃崑山之新安、惠安、湖川三鄉,常熟的雙鳳鄉,嘉定的樂智、循義二鄉建太倉州。
譽為「百戲之祖」的崑曲和優美動聽的「江南絲竹」都源自太倉。張采、錢肅樂在《太倉州志》中記載:「魏良輔居南關,善聲律,轉音若絲,崑山梁伯龍效之,作《江東白苧》、《浣紗》諸曲譜行世,天下謂之崑腔。張進士新乃取良輔校本,偕趙瞻雲、雷敷民輩,傳板度節,又號南碼頭曲。」因為魏良輔是崑曲創始人,按其住地取名,故崑曲又號南碼頭曲。
明代人稱南戲為《傳奇》。明以後,雜劇形漸衰落,《傳奇》音樂獨主劇壇,兼收雜劇音樂,改名崑曲。着重表達戲曲聲腔時用崑山腔,表達樂曲、尤其是脫離舞台的清唱時用崑曲,這種表演藝術的戲曲劇種,則稱做崑劇。崑曲的演員主要來自:民間戲班職業藝人、士大夫蓄養的家班和業餘的「串客」三個方面。萬曆時期,就有了著名演員蔣六、宇四等,著名的崑曲戲班有南京的沈周班,士大夫蓄養的家班有申時行、張岱等。
家班的蓄養者即便不是皇家諸王,也是縉紳富豪,他們經濟充裕而且有比較深的藝術和美學修養,所以會極盡所能地追求精品化的表演方法和服飾道具,以營造美侖美奐的戲劇效果。還有些家班班主在追求美好、奇異以及擺闊等心理的支配下,為自巳的家樂戲班置備了許多奢華的服裝行頭。除去滿頭珠翠的女冠不說,如窮秀才穿的一件破斜領青色長褶,卻硬要用青色綢緞料作底,釘上各種紅綠顏色綢方塊做補丁。《春星堂集·遺稿》中對家班演出時的豪華場面有這樣一段描述:「……每四方名流至,必選伎征歌,連宵達旦,刻度分韻,墨汁淋漓,舞裙歌扇間,長袖緩帶,繞身若環,望之奕奕,如神仙中人。」
萬曆二十二年,王錫爵回到太倉,建立了家樂班,聘請張野塘、趙瞻雲傳教崑曲,首演湯顯祖的名劇《牡丹亭》,兒子王衡撰寫了《真傀儡》等五個劇本,王時敏請通州的「琵琶第一手」白在湄及其子白彧如演藝,後又請著名曲家蘇崑生來教曲。王氏家樂班經常在「太師府第」鶴來堂里演出。兒子王衡和曾孫王抃寫的劇本不少都由家班演出,王抃寫的《鷲峰緣》還由蘇州全蘇班排演。
雍乾年間,由於官方禁止蓄養家班,王氏家班走向社會,成為民間職業昆班,生旦淨醜末共60人左右駐地在太倉城內西火神廟,一面演藝,一面培養崑曲人才,其中有不少當了堂名藝人,例如浮橋陸公市的百忍堂就是經吉芳班培養而成為坐唱堂名,一直延續了十二代。堂名是「歌吹」的別稱,即婚壽喜慶宴賓娛客時奏樂唱戲的職業性坐唱班子。
魏良輔起初就是坐唱堂會的堂名,創製崑曲水磨腔後,坐唱崑曲水磨腔,據乾隆金鴻《鎮洋縣誌》記載:「今崑腔行天下,雖遐陬荒繳,言聲律者,奉為繩尺,而南碼頭曲,則老工伎師習為清唱。」1941年傳字輩藝人的仙霓社解散時,崑劇又一次絕響,但在太倉有太倉曲局、雙鳳定音局等41個班,300多人從業,維持崑曲「衰而不亡」。2004年,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在蘇州召開。為紀念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崑曲之鼻祖魏良輔,太倉雙鳳少年郵局特於大會開幕日啟用了一枚紀念郵戳。2014年具有44年歷史的「太倉市南郊中學」更名為「太倉市良輔中學」,崑曲依舊在婁江河畔繼續唱響着它的「水磨腔」。
(本章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1s 3.931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