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李天經既然今天開了口,就沒打算讓崇禎這麼簡單的搪塞過去。一筆閣 www.yibige.com在他的死纏爛打之下,朱由檢不得不稍稍做出了讓步。
「這樣吧,去歲江南收取的金花銀大約為67萬兩,其中35萬兩已經折放兩京的武官月俸。剩下的32萬兩除了要作為不時之需外,便抽出10萬兩來用於今年額外的教育經費。
這筆經費用於修建100所小學,10所中學和兩所大學。兩所大學一所設置在天津,一所設置在上海。10所中學,北京、天津、上海各兩所,濟州府、台灣府、海南、廣州各建一所。
小學的話,濟州府、台灣府、海南、上海各建20所,琉球、巴拉望、渤泥、安不納等海外諸島分建剩下的20所。
至於這些新建小學學校老師不足的問題,從南方各省選取優秀生員予以任教。中學老師和大學老師直接調任舉人或是進士官任職。
願意前往海外小學就任老師的人員,年薪定為100兩,並給予每年20兩的旅行補助,此外該段海外任職的年資將會記錄在案,當該員進入仕途後轉為任職履歷。
其他在內地任教的老師除了年薪之外,同樣享受此等待遇。但是以上待遇必須要完成3年的任教經歷方可享受,中途棄職的不得享受這些待遇。
凡是不接受任教指派的人員,免去其免糧的優免,保留免丁的優免權力。另外禁止其三年內參加科考。」
從崇禎手中拿到了10萬兩銀子,終於讓李天經滿意的收聲了。黃立極等人並不在意,崇禎對於那些不接受朝廷詔令的生員、舉人的處置,畢竟不接受朝廷命令的生員、舉人不會有很多。讓他們鬆了一口氣的是,這筆錢不必從他們手上的經費中抽取出來了。
解決了李天經問題之後,朱由檢便很快把馮振鷺的事情再次提了出來。這次他沒有再詢問眾人的意見,而是直接挑明了說道:「既然你們覺得朝堂上暫時沒有合適的職位,那麼就由朕來做個決定。
開了海禁之後,海關及外洋事務今後顯然要日漸增多了。以往負責這些事務的是市舶司、四夷館及地方海道,朕以為這未免過於分散了。
若是沿海口岸發生了些什麼事務,都必須要傳回京城來處理。而且京城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衙門進行集中決斷,使得對於外洋貿易事務的處置常常是前後不一,換了一名官員便等於換了一種處事辦法。
如此一來便使得下面的地方官員無所適從,讓外洋商人看起來,還以為我大明出爾反爾,不是大國的對外之道。
所以朕打算把海關、同文館、外洋事務、海外各巡閱府和鎮守府的管理,全部統一在一個衙門內。
一來可以方便應對諸項事務,二來也能杜絕地方舞弊走私貿易的事情。
朕打算把這個新部門叫做海關及外洋事務總理衙門,由馮大學士擔任新衙門的主官。
這個新衙門的經費就從海關中撥付,不必戶部另外撥付經費。當然該衙門將會直接聽命於朕,同內閣不發生什麼直接關聯。各位先生覺得如何?」
海關和外洋事務,在座的幾位閣臣自然是沒有興趣的。雖然去歲海關是收了不少錢糧,但不管是內閣還是六部官員都不知道具體的數目是多少。
不管是鄭芝龍等人,還是東南一帶的海商,雖然抱怨關稅、船稅太高,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肯講出自己實際被收取的數目來的。畢竟他們再被收取了高額的稅收之後,依然還是獲得了大量的盈利,這種事情顯然是不足以為外人道的。
因此內閣也好、六部也好,都依然把海關稅收估計在,比往年20萬兩略高的水準。
和海關不穩定的稅收相比,顯然每年固定的100萬兩金花銀更吸引人矚目。
海關的稅收因為不夠穩定,所以即便是被皇帝拿去當做了私房錢,朝中的官員也一直沒有多少詬病。攻擊皇帝徵收海關稅收的,還沒有攻擊徵收金花銀的言論更多。
現在崇禎願意把海關稅收拿出來建立一個新部門,管理的又一向是這些官員們不重視的商貿和外洋事務,因此反對的聲音就顯得不那麼大了。
對黃立極來說,既然不能阻擋馮銓返回朝堂,那麼儘量給他安排一個偏僻冷門的職位,自然是最為合適不過的。
這什麼總理衙門,說到底不就是管理一群商人和外洋夷人,這些事務在他眼中,還不及此前成立的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更為重要。
於是在稍稍阻擋了幾句之後,內閣會議上終於通過了建立總理衙門,並替馮銓安排了一個新的職位。
朱由檢隨後便接着說道:「新衙門的設置必然有很多空缺,一向以來,市舶司和同文館又都少有新科進士願意進去任職。
所以朕打算在今年開一次考試,招募總理衙門及海關各員的空缺。這次考試雖然不算是正式的科舉考試,但凡是符合條件的生員、舉人、或是現職六品以下官吏都可以報名應考。
朕打算讓禮部和燕京大學、金陵大學共同主持此次考試,諸位先生覺得妥當與否?」
設立了一個新衙門自然是要貼補人手的,只不過崇禎沒有從六部和地方官員中抽調,想要以考試的形式公開招募,頗有些過於大張旗鼓了些,倒也沒有引起這些閣臣的其他想法。
主管教育的李天經不由盡職的詢問道:「陛下打算招募多少人員,考試的範圍和內容又要怎麼規定呢?時間上可有另外的要求?」
朱由檢隨口回道:「時間就放在4月15日,招募人數取300-400之間,考試的範圍和內容麼?要管理海關事務,自然是要懂得幾何同數學,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學知識就更好。
總理衙門主要負責同外洋夷商打交道,因此能會外語的自然要優先考慮,其次便是要會白話文書寫。之乎者也的,那些外洋夷人也聽不懂啊。
其實以朕看,禮部只要負責考試過程就好,考試的試題便讓燕京大學和金陵大學各自出題好了,它們平日裏教導學生的課程,用來考試我看也沒什麼問題。」
聽到了崇禎所說的考試內容之後,閣臣們對於這個總理衙門更是不報什麼想法了。這些粗淺的內容,顯然不適合那些寒窗苦讀的士子的胃口。
估計只有那些實在是挨不下科舉之苦的生員、舉人,才會想要走一走這個總理衙門的捷徑。不過這種不走正途的雜流官,是很難升過五品的。
李天經便記下了崇禎的要求,表示一會便去向禮部官員傳達命令。而至於考試規則、報考要求和報考地點、時間,在禮部確定下來之後,便會送到大明時報上公開刊登出來。
在會議快要結束的時候,朱由檢提出了最後一個要求,他希望內閣諸位大臣同分管的部門好好商議下,然後制定出一個年度計劃出來,他希望在一周後看到這些計劃,從而了解各部今年打算要做些什麼。
崇禎的話語頓時讓這些閣臣有些發愣,去年皇帝是要求各縣、府、省提交年度計劃,這讓六部和內閣都輕鬆了許多。起碼他們大致能夠了解,地方上究竟在做什麼。
最讓他們稱心的是,由於是各地自己報的計劃,因此到了年末進行檢查時,中樞都不必再費心派出人員到地方上看什麼,按照地方提供的計劃一一對照着看過去就是了。
但是他們倒是沒有料到,這個套索會這麼快落到了自己頭上。六部和內閣的年度工作計劃,這顯然也是崇禎今後用來敲打他們的好東西。
雖然有些不太情願,但是剛剛還誇獎過這種方式的閣臣們,也不得不捏着鼻子答應了皇帝的要求,準備在七日後提交自己的年度工作計劃。
黃立極在快結束時向崇禎提了一句,「陛下,馬上就要開春了,右翼蒙古各部首領在京城也快待了一個月了。
既然該辦的事情已經辦好了,不如就請他們先回草原去,免得在京城滋擾平民。也避免他們在草原的部民缺乏管束後,鬧出什麼不可收拾的事情。」
朱由檢想了想,便回道:「且到了二月在說,柳敬亭和左、右翼蒙古各部的貿易協定快要談妥了。再說了,陝西和山西兩處往關外草原的墾拓團尚沒有組成,還是再留他們幾日,待我們準備好了再說。
這些蒙古首領性子雖然直爽,但是同朝廷的協議卻經常反覆,他們在京城是一個態度,回去之後被人勸說了幾句,說不得就變成另一個態度了。
至於說他們擾民,那麼就讓京城勛戚輪流宴請這些蒙古首領便是了,他們以後便要經常打交道了,現在先聯絡下感情也不錯。
有了這些勛貴的宴請,想來這些首領們也就沒什麼功夫去騷擾京城百姓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2s 3.938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