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循序漸進,才能有機會成為一個功力高深的風水師,才能真正稱得上是「茅山道士」。
在如今紛亂的社會中,仍有許多心存歹念的「江湖術士」,假借「茅山」之名,自封為法術高深的茅山風水師,既騙財又騙色,弄得人們都以為「茅山法術」是邪術,實則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真正歷史上很多著名的茅山宗師不但道術高超醫術也高超,比如東晉的葛洪和南梁的陶弘景,他們甚至影響着現代的醫學發展。
言歸正傳,再回到李響與皇甫晴這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兩人來到了句容市。其實是可以直接前往茅山的,不過皇甫晴卻說先到市里落腳,因為要見一個人,一個來自茅山的人。
皇甫晴通了一個電話之後,直接帶着李響來到一個賓館,上樓之後,在一個標間裏面見到了一個五十來歲年紀的男人。這男人穿着一身便裝,雙目銳利,給人一種十分精神的感覺。
一邊的皇甫晴引介道:「伏道長,這位就是李響。」
伏興德對李響行了一個風水古禮,客氣道:「李大師,幸會!」
李響同樣回他一個風水一行的古禮,微笑道:「伏道長客氣了,您是長輩,叫我小李就行。」
其實伏興德的目的就是在此等候兩人,並接兩人上山。三人客氣一番之後,退了房叫了輛車,直奔茅山而去。
「李大師,雖然在年齡上你是晚輩,但風水一脈一向看的都是修為。你如此年輕,就已經到達了通靈前期,這在目前的風水界還是聞若未聞的事情。論修為,我還是得叫你大師才合規矩。」坐在副駕駛位上的伏興德扭頭往後看了一眼,「我北派茅山的事,想必皇甫小姐已經告訴你了,實在有勞李大師出面。」
北派茅山的事?
李響轉頭疑惑的看向皇甫晴,後者使了一下眼色,李響才沒有直接問出來。此行來茅山他的打算是見見天玄道人,難不成這皇甫晴叫自己來茅山另有它事?
在見到伏興德的第一眼,李響就探測出這傢伙的修為處於通靈中期,自己與他相差着一個小境界。茅山風水一脈,傳承數千年,雖然現在風水界人才凋零,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依着茅山的底蘊,修為高深的老怪物肯定不少,什麼事竟會要自己出面,李響想不通。
車上也不是問問題的時候,只有先到茅山之後,再問皇甫晴這妮子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藥。
三人有一搭沒一搭地拉着家常,句容市到茅山很近,還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三人就在司機的帶領下來到了茅山腳下。
其實一路上坐在後排位置的李響還是看出了點東西,這伏興德雖然對自己客氣,不過眼神中還是有着少許的輕視之意,雖然自己的修為讓他吃驚,但是若論風水經驗,還是差着這老傢伙一大截。
風水一脈之中,評測一個風水師的能力並不僅僅只是看風水師的修為。其中,對風水師的學識經驗,悟性與人脈都有要求。悟性的高低限定着風水師日後能達到的成就,而人脈又昭示着風水師本人的社會影響力,這種影響力無論是對風水家族還是風水門派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
因為風水師並不是孤立於世界之外,風水師不是神仙,只有神仙才會避世修行,風水師則是入世修道。
這麼說吧,風水界中除了以修為來論地位之外,大頭還是在對風水師的風水學識,悟性以及人脈的綜合考評。打個比方,如果將李響比作大學中的學生,那麼這伏興德至少也是講師級別。
這也難怪伏興德對他有輕視之意,因為在他看來,這李響不過只是風水世界中的一個年輕人,就算修為比同齡人高,也只不過說明他比較出色而已。
李響並不介意伏興德對自己有輕視之意,輕視這也正常,人類社會中,經驗和資歷一直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引以為傲的東西,畢竟為這些東西他們付出了青春歲月,這是無可厚非的。
伏興德所不知的是,李響與他的同齡風水師還真是有着天壤之別。李響腦海之中有着來歷不明的天靈尺,這東西囊括了自風水初始到近百年來幾乎所有的風水知識。這就相當於李響有了一個隨身攜帶的風水字典,有什麼疑難的風水問題,只需要查詢一下便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
進入茅山風景區牌坊內,有寬闊平坦的黑色公路直通印宮。車向左拐,豁然開朗,遠遠就可看到頂天立地的老子坐像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神態慈祥、莊嚴、睿智。
從風景區的入口到茅山上清派還有着一段距離,這本地的司機熟門熟路,帶着幾人徑直往裏面走。
車子首先到達印宮,映入眼帘的是山門牌樓,牌樓柱東有聯,為現任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閔智亭道長撰書:「星應鬥牛山接崑崙襟太湖帶長江自然鍾秀結地肺;秦漢神仙梁唐相師垂科教廣玄化上清經籙出句曲」,山門扁額為康有為所書「眾妙之門」。
西側聯為現任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任法融道長書:「道教淵源猶如雲掛山頭行至山頭雲更遠;玄門奧義恰似月映水面撥開水面月還深」。門頭匾額為「紫氣東來」。
印宮共有四層廣場。第一層為睹星門廣場。
睹星門亦稱石碑坊,原是宮內道士觀星望氣之處。始建於宋代,重建於元末,毀於清代,現存建築為1987年重建.
高7.5米,寬21.8米,石質建造,分左中右三門,正門橫額上刻「睹星門」三個紅色大字,門之四根青石雲頭盤龍柱,其中兩根為宋代原雕,兩根是元代石雕。
門左右石壁上刻有「第八洞天、第一福地」八個藍色正楷大字,每字大約一米見方,蒼勁有力,端莊清秀,為清代書法家王澍於雍正六年五月朔旦所書,具有極高的書法價值與石刻藝術,是茅山道教歷史文物。
e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2s 3.935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