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離承天門前百步之處,諸將翻身下馬,再躬身趨前十步,摘下頭盔,大禮參拜。筆神閣 www.bishenge.com馬世龍、張寶帶領着眾將,齊聲大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五千關寧軍同時拜伏,除持旗幡前排軍漢外只能跪地低頭外,人人動作劃一,呼聲震天動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校長在深宮,未曾離開富庶繁華的京師一步,所檢閱過的兵馬,也只有當初五行衛尤為壯觀,可圈可點。至於三大營的演兵,簡直慘不忍睹,不提也罷。
看了馬世龍、張寶兩部關寧軍的軍容,天啟皇帝當下就面露喜色,低聲說道:「原來孫老師練出的關寧軍也是如此雄壯,也並不比五行衛差多少,看來這兩年來,遼東的那近千萬兩銀子並沒有白花啊!
有此等精銳鎮守遼東,朕還憂慮什麼?如果再裝備上步槍與火炮,野豬皮哪裏敢再生出異心?」
頓時,天子心中對將五行衛調離遼東的擔憂消散一空。
朱由校哪裏知道,這兩支關寧軍,其實是經過五行衛精心調教過的,又經過幾場血戰,軍餉充足,已經是關寧軍中的翹楚,頂尖地般的存在,跟其他的關寧軍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即便是這樣的關寧軍,在五行衛眼中,其實也只是樣子貨。
天啟皇帝站起身來,臉龐泛起一股紅潮,來到城牆頭,手扶箭垛而立。
在聽完關寧軍的戰報、獻捷詞後,大肆讚譽了馬世龍、張寶一番,當眾表彰了兩部在遼西幾場大戰中的優異表現,並且宣佈,朝廷日後會優先給這兩支關寧軍換裝,軍餉供應也會從優。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關寧軍將士們一陣歡呼,承天門下又是一陣山呼海嘯。
軍中鼓號再度響起,關寧軍向西邊退去,沿着西長安街緩緩而去。城西早已經為他們安置好營房,休整幾天後,直待皇家的賞賜發放完畢,這兩支關寧軍就該拔營北上,重新回到遼西去了。畢竟,努爾哈赤乞降,很多條件還在談判之中,沒有一支像樣的強軍鎮住是不成的。
「五行衛為何還未進正陽門?是誰在主持調度?」天啟皇帝墊着腳朝南邊望了望,皺了皺眉頭,有些不滿。班師獻捷,當然應該是一軍緊接着一軍。現在關寧軍離開了,卻不見五行衛的影子,御前失儀,這安排調度的人罪過可不小。
魏忠賢與接任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相視一笑,等着看好戲,安排獻捷禮儀的是東林黨控制的禮部,該倒霉的也是禮部尚書孫慎行(東林黨人),不關他們的事。如果能趁此機會拿下禮部,那就更好不過。
就在這時,只聽永定門外,黃鐘大呂之聲遠遠傳來,隱隱歌聲中似乎有歌聲響起,盪氣迴腸,雖然傳到承天門已經微不可聞。
承天門上,人人色變,禮部尚書孫慎行疾聲問:「這又是什麼?」
一名為此次獻捷奔走辦事的心腹擦着頭上汗回話:「大人,按了時辰算,現在該五行衛入城了!」
隨着關寧軍的前入京城,北京城中的歡聲擾動,一浪蓋過接着一浪的傳來。紫禁城上的號角,承天門城樓上的鼓樂,隱隱可以聽見。
只有從遼東歸來的五行衛五千新老戰士,一動不動,如泥塑木雕一般站在蕭瑟的秋風中,足有大半個時辰。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那幾個禮部官吏返回到董宣武面前,拱手傳令:「董將軍,入城罷!讓將士們小心隊列,莫要失儀!」雖然董宣武之前有閱兵的經驗,但該交代的還是要交代。
董宣武輕輕地哼了一聲,深吸了一口氣,朝身後一揮手。幾十名戰士,一齊吹動號角,嗚嗚號角聲起,聲震四野。隨着這號角聲,永定門外幾處寺院,也按照事先的約定,敲響了鐘聲。
渾厚的鐘聲,蒼涼的號角之聲,讓人仿佛頓時置身於蒼茫的戰場之上。戰士們不禁又想起了寧遠城外那場戰役,身前身後,全是敵人,寧遠城中的五萬友軍在作壁上觀,等待着他們的滅亡,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身邊袍澤,可以追隨的,只有那面用英雄鮮血染紅的五行紅旗!
護衛着五行衛軍旗的,足足四百人的五行紅旗儀仗隊走在最前面,一律步行,雖然是走的是散步,卻步伐一致,動作劃一,怎麼看都是一條直線。
戰士們身穿黑色半身甲,頭戴黑色鋼盔,黑色面盔也已經拉下,一個個宛如鐵人一般,戰甲上還留有槍戳刀砍的凹痕,不少盔甲已經被砍裂、戳透,在盔甲的縫隙處,還依稀看得見沒有擦洗乾淨的,乾涸的血跡,可見當時戰鬥的慘烈。
緊接着,玄武營經過補充後的八百戰士跳上戰馬,戰士們一色身穿白色戰衣,身披白色大氅,頭上的盔甲也被白布罩住,戰士們每人手中擎着一杆早已經準備好的白色幡旗。
正當中,一杆白色大旗一路領行,手持大旗者,真是五行衛指揮使董宣武,而大旗上赫然寫着四個大字:「魂歸來兮」,筆力蒼涼遒勁。
在董宣武身後,兩桿白幡緊跟其後,一杆白幡上寫「精忠報國」,一杆白幡上寫着「英靈長存」。
其後是白虎營,同樣是八百戰戰士,同樣騎着戰馬,身穿百色戰衣,身披白色大氅,每人手中擎着一杆白色幡旗,一眼望去,玄武、白虎兩營將士竟然如白色的海洋,浩浩蕩蕩。
再往後,是青龍、朱雀兩個方陣,每個方陣也是八百人,身穿作戰服,身披傷痕累累地半身甲和頭盔,黑色面盔也被拉了下來,分不清誰是誰。
這兩個方陣戰士們手中幾乎每個人手中都托着一塊靈位牌,那每一塊靈位牌代表着一條活生生的生命,代表着這次在遼西一系列大捷中戰死的英靈。他們中有原五行衛戰士,有關寧軍將士,有反正的漢軍士兵……他們都是為了大明血戰而亡。
這五個方陣之後,又是一支六百多人的馬隊,但馬上坐着的並不是四肢健全的戰士,而是缺胳膊少腿,九死餘生的倖存者,顯然,他們已經不再適合上戰場了。他們的隊伍並不整齊,甚至有些松松垮垮,但是誰還有資格要求他們做得更好?他們當中甚至有人失去雙腿,完全是用木頭架子把自己綁在戰馬上。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戰士。
這個馬隊手中同樣舉着旗幟,不過卻不是大明的戰旗,而是從戰場上繳獲來的一面面女真人的旗幟及儀仗。旗幟及儀仗的黑色的血漬並未洗掉,還保留着當初的模樣。看到它們,讓人不禁聯想起那硝煙瀰漫的戰場,那惡戰後的輝煌勝利。
最後一個方陣,是騰蛇營的車陣。
不過此騰蛇營並未帶上火炮等武器,一架架馬車上堆放的都是如山般的繳獲,主要是女真人的武器、盔甲,盔甲上的血污同樣並沒有洗淨,散發着陣陣的惡臭。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3s 3.992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