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清明,天氣晴朗,正是踏青出遊的好時候。
在姜佑老夫子的示意下,門下學生商議着組織了一場踏青活動。由於姜佑老夫子門下學生不多,本着人多熱鬧的原理,這些士子又各自帶了不少人同去。
這個時代的娛樂十分匱乏,名門士子還沒有發展到後世熬鷹鬥狗吃喝嫖賭的紈絝階段。劉譽原本對這次踏青沒有多大興趣,但母親徐氏覺得兒子老呆在家讀書辛苦,又怕兒子悶頭讀書讀傻了,極力要求劉譽參加這次清明踏青活動。而劉譽最近除了讀書還是讀書,到的確感到悶得慌,再加上劉曄聽得劉譽不欲參加踏青活動後幾次上門來邀請,便也是同意了。而知道劉譽的踏青活動後,家裏的熊孩子倒甚是意動,而這小傢伙知道劉譽多半不會同意他參加,又加之本身便有點畏懼劉譽,倒沒有過分糾纏劉譽讓劉譽帶上他。不過,這熊孩子自然不會是安分的主,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則,直接找上了母親徐氏,使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手段來。而徐氏向來寵溺兩個孩子,本身耳根子又軟,經不住小傢伙的軟磨硬泡,便幫其勸說劉譽,讓劉譽帶上他。對於母親的請求劉譽自然只有答應,原本對這次踏青便沒報多大希望的劉譽帶上了這個拖油瓶,更是興意闌珊了。
時值清明,天氣晴朗,春光普照。
因為是出門遊玩的緣故,母親徐氏怕自家孩子打扮不得體,平白在外面丟了老劉家的顏面。於是早早的便叫醒了兩個兒子,指使着婢女替劉譽倆打扮了起來。小傢伙劉齊因年齡尚小,倒是隨意了一點。而劉譽好歹也是個半大小子,這穿着自然不能逾越禮儀,不然平白讓人恥笑。
漢代的服飾極具有藝術性和觀賞性,但卻遠不及後世的衣服那般方便,正式一點的衣服穿起來是很麻煩的。折騰了大半天,劉譽方才打扮完畢。青色並鑲嵌黑邊的絲質曲裾深衣合體的穿在劉譽身上,頭髮梳理整齊,上好的玉質額帶端正的佩在額心。看着銅鏡里略顯模糊的影子,劉譽也不禁讚嘆這種雖然繁瑣但卻極為美觀的打扮。當然,最讓劉譽讚嘆的還是額間這塊上好的寶玉,這可是真正的漢代寶玉,放在一千多年以後,那絕對是價值連城的寶貝。正所謂「黃金易得,美玉難求」,可見一斑。
春日初升,晨曦籠罩大地。這些世家子弟各自帶上一兩名僕從和出遊的用品,在西城門集合。眾人相互見禮後,便一同駕車出了西門,前往西郊。
原本參加踏青的士子只有十來個,但加上各自邀來的好友以及帶的僕從,倒也有四五十人。一路上,這些略顯興奮的少年少女們嘰嘰喳喳的鬧個不停,正合了人多熱鬧的道理。
在漢代,雖有之前的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儒學對人思想的禁錮還遠不如後世,再加上沒有後世封建禮教的嚴酷束縛,女子的地位要比後世高上許多。這個時代的女子所受的羈縛較後世少,仍是自由,開放,活躍的。
看着這些活潑可愛的天真少女,劉譽想到了封建社會晚期,那些深鎖閨閣飽受禮教摧殘的女子,不禁有些嘆息。有的時候,儘管你早已知道會有最惡劣結果,但你費盡全力卻仍不能改變這個結局。畢竟,一個人是無法改變整個時代的,在歷史車輪的碾壓下,所有的阻撓皆是螳臂當車。社會的進步是歷史的必然,只有順應歷史,隨着時代的改變而進步,方能長存於世。
出了城門一路向西,正值梨花開放,楊柳抽枝。官道兩旁楊柳成蔭,梨花盛放如雪,煞是美麗。
再往前,柳蔭退卻,梨花漸少,卻是到了城郊田野。順眼望去,只見薺麥青青,黃花燦爛,和遠處的萬里晴空交相輝映。忽有春風掠過,捲起薺麥青浪,黃花金濤,在田野里起伏澎湃,盡顯春日風采。
看着這番景色,劉譽心中一動,忽的記起宋人姜夔《揚州慢》中的一句詞來:過揚州十里,盡薺麥青青。
去年的黃巾起義,淮南雖處在叛軍的主要活動範圍內,但受創不重,而成德所受波及更小,故而農田保存相對完整,這才有如今的景象。若是處在那些戰火紛擾的地段,則又是另一番場景。
又駛過一段路程後,眾人下了馬車,帶上行李,走上官道旁的一條小路。順着小路前行,左右兩旁皆為農田,裏面還有勞作的百姓,當這支嬉鬧的隊伍走過時,引得兩旁百姓紛紛側目。
農田盡頭,乃是蔥蔥鬱林,青翠草地。時有不知名的小花在草叢間盛放,於萬綠叢中點綴上一抹芳彩,別添雅致。低洼處,又有山間清泉匯聚成的小溪,淙淙作響,在靜謐的山野中奏響絕美的樂章。
樹蔭旁,有一塊空曠的草地。此地青草依依,背靠鬱郁密林,面向潺潺小溪,正是好去處。眾人在此地駐足,稍微收拾後,便將行李放下。
這些世家子弟久居深宅,對這山野風采頗感好奇,都顯得格外興奮。少年少女,神采奕奕,活力十足。有美麗少女指着山間無名小花詢問名字,青蔥少年競相回答。又有更幼者在草地間追逐打鬧,跟着彩蝶蹁躚起舞。
倏爾,有少年引賦而歌,稚嫩的聲音中略帶沉穩,抑揚頓挫,滿懷感情,引來眾人喝彩。少女們也不甘示弱,紛紛取出古箏瑤琴彈奏古曲,亦獲讚美。有更幼者,用竹片撥奏小號的五弦箜篌,才藝頗佳,眾人讚譽不絕。
·劉譽靜立一旁,欣賞古人才華,心中讚嘆。忽的心血來潮,想起南宋詩人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來,不由得輕聲誦出: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劉譽聲音不大,但身旁眾人倒是聽得十分清楚。由於眾人皆不曾在別處聽過,便出言詢問。
·「子思兄,此詩雖風格迥異,但行文極美,恕小弟無知,不知何處所處?」劉曄與劉譽向來關係極好,沖劉譽問道。
·而劉譽誦出此詩後,便察覺不妙,畢竟這詩乃千年之後才出的,這時候拿出來自然格外引人注意。聽得劉曄問到,劉譽總能說這是一千後南宋吳惟信寫的,只能厚着臉皮答道:「愚兄略有所感,信手而作,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說這話時,劉譽心道,要是吳惟信知曉自己剽竊他的作品還裝得這般謙遜,估計得一口老血噴出,大罵世上竟有這等無恥之人。
·「兄長大才!」劉曄聽得劉譽的回答後,向其微微揖禮,衷心道。在往日交流中,劉曄便感嘆劉譽博學,如今又見劉譽有如此詩才,不禁嘆服。
·「子揚過譽了。」被劉燁衷心讚嘆,饒是劉譽臉皮頗厚,這時也覺得隱隱有些臉紅了。
·被劉譽這麼一攪合,眾人的氣氛越加高漲,少年少女們更加活躍了起來。在聽得劉譽的詩後,有不少少年為其折服,紛紛拿出自己平日裏所作的詩賦,向劉譽請教。不過,畢竟不是人人都有駱賓王之才,在七歲便能寫出《詠鵝》這等名篇。這些士子的作品大多極差,格式韻律混亂,亂引典故,甚至還有人錯詞連連,讓劉譽不禁有些無語。並且,劉譽又不敢打擊他們的自信,只能紛紛說好的同時,又據自己的理解指出一些誤漏。後世俗語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劉譽雖沒有什麼詩才,但畢竟讀過後世眾多詩詞,見識比這些普通少年要寬廣得多,加上自幼看書認真,底子頗佳,到也是將這些少年糊弄了過去。
·看着場中活躍的少年少女,劉譽卻總感覺自己與他們格格不入。畢竟有着後世成年人的思維記憶,在心理年齡方面便於這些少年遠遠的拉開了距離。當然,有這種感覺的不止劉譽一人,在他身旁的劉曄也有這種感覺。劉曄天生早慧,心智成熟,為人沉穩有主見,自然跟這些小小少年玩不到一塊兒去。估計是心理年齡遠遠超出實際年齡,史上的天才少年大多都有些孤僻。據史料記載,劉曄這貨十三歲時便據母親遺命殺了他老爹那個愛陷害人的寵侍,這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或許是感覺有些無聊,又見劉曄跟自己一樣閒着沒事做,劉譽便對劉曄道:「子揚,不如你我四下走走?」而劉曄本就閒得慌,自是欣然同意。
·小傢伙劉齊相貌可人,頗討人喜,再加之天生活潑機靈,倒也與那些少年少女們玩得開心。劉譽悄悄給一位年紀稍長的同門打個招呼,讓其幫着照看小傢伙。
·劉譽二人並肩同行,步伐極慢。一邊欣賞春日風景,一邊閒聊些日常趣聞。少時,絲竹之樂漸寂,只剩下春日黃鶯的輕鳴在林間迴蕩。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8s 3.81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