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很多時候,這裏的婦女並沒有當家做主的權利。當王大姐成功生下一個健康的男嬰後,譚家馬上着手安排把大娃送回去。要不是還在月子裏的王大姐據理力爭,拼命護着大兒子,早就被扔回去了。
大娃來到譚家後,改了姓名叫譚京。他自幼就喪父,母親跟人跑了,留下幼小的他沒人願意養育,在親戚們之前輾轉了很久後就被爺爺奶奶送到了譚家。那時他已經歲了,開始記事。到了譚家後雖然生活不富裕,但是王媽媽對自己很好,特別溫柔,他難得過了一段平靜的時光。
可是好景不長,很快王媽媽有了自己孩子,聽說他要被送回去,譚京常常偷偷躲起來哭。可是有什麼辦法呢?他有了弟弟,現在的爸爸和爺爺奶奶本來就不喜歡自己,媽媽又有了弟弟,誰還會留下他?到了被送走的那天,他也只是默默地留着淚跟在譚家人身後離開,那可憐的小模樣讓大伙兒都心疼不已。
譚京永遠也忘不了,當他們已經走到村口的時候,身後傳來了媽媽着急的呼喚聲,她披頭散髮地跑過來,一把將自己擁入懷裏,怎麼也不同意家裏人把他送走,「到了我們家就是我的兒子,沒有我的同意誰也別想送走他!」
媽媽的懷抱是如此的溫暖、安心,譚京緊緊地用小手抱着媽媽,心裏發誓,「我將來會一輩子對媽媽好,永遠孝敬她的!」聽着母親和譚家人據理力爭,他一點兒也不擔心了,有媽媽在,他再也不會害怕。
「家裏本來就窮得揭不開鍋了,你還要護着野孩子,誰來養活?」譚家奶奶氣得不行,不是自家的娃,從他來到家她就看不慣,如今有了親孫子自然要早早地送走,要不然到時候大了,送都送不掉了。
「你們不養,我來養!」王大姐跟公公婆婆斬釘截鐵地說。多好的孩子啊!又懂事又聰明,來到她身邊就是有緣,不要說他的到來讓自己的情況得到了多大的改善,就是他家裏已經沒人了,送回去的話不就是丟掉他,讓他自生自滅嗎?初為人母的王大姐無論如何也不會答應這樣的事情發生,就這麼強硬的把孩子留了下來。
後來她說到做到,關於這個孩子的一切都是自己一手包辦。譚京也懂事,小小年紀就幫着媽媽帶弟弟,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除了譚家人,就沒有人不說他不懂事的。後來村小開了,王大姐自己大冬天的下荷塘挖泥藕,挑到城裏賣了給他交了學費,讓他成為了一名小學生。
這樣的身世,學校了的老師都知道,平時也關照一點。學校里有午餐——這還是楊小貝定下來的,那黃氏的經費免費供應,別的小學都是沒有這個待遇的。譚京每次吃飯的時候,就點菜湯下飯,菜都捨不得吃,說要「帶回去給媽媽吃。」
譚家的確是窮,早年間譚家的養父得了血吸蟲,留下了嚴重的肝病,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也是這樣的原因導致媽媽遲遲不孕。家裏為了養父的病,還有媽媽的偏方,不知道拉下了多少饑荒。這也是譚家一定要送走他的原因。後來母親非要留下他,還送他上學,家裏就更艱苦了。
為了省錢,飯桌上常常是大半年都見不到肉星。地里的產出都在爺爺奶奶手裏,母親除了要下地幹活,回家還要照顧丈夫,他放學回家後,母親就出去打零工、想辦法掙點錢家裏花銷。養父因為肝病的關係除了魚肉從來不吃任何肉類,所以家裏的飯菜也全部都是素菜為主。
其實這是很沒有道理的,但養父不知道從哪裏聽來的偏方,說是吃素對肝病好,就讓家裏把肉給禁了。偏偏他又愛吃魚,於是魚就額外開恩成為了家裏唯一能吃的葷菜。母親每天幹着最累的活,營養卻跟不上,年紀輕輕就皮盡顯蒼老,憔悴不堪。
哪怕是小學裏免費提供的伙食,在楊小貝的要求下也至少保證每天一葷一素,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要知道現在普通人家想吃一頓肉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大家都習慣了節假日、有客人來的時候才開葷。自從上學以後,面黃肌瘦的譚京反倒氣色養好了些,個子也不像以前那麼瘦弱了。
他心疼母親,每天都把菜留着不吃,回家偷偷給媽媽和弟弟吃。雖然被養父撞見了幾次,但這並不是家裏燒出來的,他也不能禁止別人不吃肉,也沒有說什麼。不過這一切因為一場疾病又發生了變化,這次學校里爆發腮腺炎,身體羸弱的他不幸中招了。
母親手裏沒錢,每年的學費都是欠着,她慢慢打零工攢了錢交上的。眼看兒子發高燒病得厲害,只好開口問公公婆婆借錢,結果又引發了一場家庭大戰,「我早就說了要把這個野小子送走!自己的病都治不好,還顧得上別人的娃!」譚家阿婆一屁股坐在門口大吵大鬧,死活不肯出錢。
「當初媳婦可是說了,這娃她來養,你們瞧瞧!這又是吃肉,又是上學的都有錢,看病就沒錢了?還不是想着法兒弄我們的錢,我這錢攢着幹嘛?還不是為了兒子看病的救命錢!多狠心的娘們誒,連自己男人都不顧,眼裏就只有那個野孩子……」譚家阿婆不肯善罷甘休,她從來就不打算讓這個娃在家裏呆着,哪怕就吃一口飯也不行!
王大姐心力交瘁,無言以對。老公裝死不出面,其實他哪裏有什麼重病?不過是血吸蟲肝損傷,醫生都說了沒有什麼大礙,治是治不好的,但是也根本沒有生命危險。他自從得了病就理所當然地不下地不乾重活,成天遊手好閒打牌作樂。家裏的重擔全部都在自己一個女人身上,可是現在她連給孩子治病的錢都拿不出來!
最後還是譚京腫着兩腮出來說話,「奶奶,我不上學了,就在家裏幹活,幫着帶弟弟,以後長大了出去掙錢給爹治病,好嗎?」他不怕痛,卻不忍心看到媽媽傷心難過的樣子,主動提出了輟學。
連孩子自己都說了不讀書,老太婆也沒有理由再吵下去,拍拍屁股進去了,錢的事就當沒聽見。還是鄰居家的伯伯見他可憐,借了幾塊錢給他去看病。所以病好了以後他也沒有提出上學,哪怕母親再怎麼要求,歲大的譚京咬緊牙關就是不答應——他不想看見母親為了自己再被家裏責難,哪怕成績再好,哪怕再想上學,他也不去了。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4s 3.972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