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的元末農民起義活動讓世人知道了白蓮教和明教的存在。舉着白蓮教和明教旗幟的起義軍數不勝數。隨便拉個人過來他可能就是明教教徒,隨便問句話可能都是「今天你白蓮教了嗎?」
早期的白蓮教出自摩尼教,崇奉阿彌陀佛,提倡念佛持戒,規定信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它號召信徒敬奉祖先,是一種半僧半俗的秘密團體。它的教義簡單,經卷比較通俗易懂,為下層人民所接受。它作為民間宗教具有兩種性格,即叛逆與安善兼而有之、交替表現的性格,因而它也就發揮了兩種社會功能。
在平靜的歲月里,白蓮教「潛伏」在百姓中,作為佛、道正統宗教的補充,在下層社會發揮佛、道二教所起不到的作用。每當天災人禍接踵而至或者社會動|亂之際,白蓮教就「浮出水面」與佛、道相悖,與政|府抗爭,它往往成為農民暴動或農民起義的戰鬥旗幟。
也不知道當初創造白蓮教的首領是本來就想讓勞動群眾站起來實現英特納雄耐爾,還是被人利用做了組織人民反抗壓迫的工具。總之白蓮教在百姓眼中即使再冠冕堂皇,可是在封建統治者眼中歷來被冠以「邪教」稱謂,朝廷眼中的白蓮教信徒都是不聽話的叛賊。
白蓮教經文中有反對黑暗,追求光明,光明最終必將戰勝黑暗的教義,由此衍生出明教。
既然明教和白蓮教同宗同源,教義當然大致相似,它們的作用也異曲同工,都被用於作為農民起義時籠絡人心的根據。
就像一家電器公司生產的電視機和冰箱,如果說它們相同卻又各有區別,如果說它們不同卻又同屬一家公司的電器產品,當這家公司要發展、要擴大,旗下的電器產品就得都賣出去。所以在元末農民起義的時候白蓮教已經和明教融合一體,農民軍中明教徒有之,白蓮教徒也有之。教徒們不分彼此,致力於推廣教義。除非是那些入了教、牢記教義教規的信徒才能明確分辨出彼此的細微區別,旁人只能兩眼一抹黑。
在白蓮教和明教組織的農民起義軍中,頭腦靈活的領導者已經意識到光說不練假把式,不光要宣傳教義,還得讓信徒們見識見識「大神通」,才能使他們徹底信服組織。
於是各種「大神通」粉墨登場,層出不窮。「變晝為夜、撒豆成兵、揮劍成河、呼風喚雨」這些技術有點難度,但是「金剛護體、油鍋撈錢、點石成金、竹籃打水」等小把戲卻悉屬平常,信手就能拈來。
不得不說作為信徒的農民們娛樂太少、見識太短、大字不識如何知曉這些魔術雜耍的奧秘。一個個看得目瞪口呆,立刻引以為天人,為自己受上天庇護激動,為自己選擇了光明的出路振奮。
郭子興仗義疏財、廣交天下好友,黑白兩道小有威名,自然三教九流都認得。其中就不泛有白蓮教和明教信徒在他面前吹噓當今朝廷如何黑暗腐敗,天下大勢如何動盪不安,教會侍奉的無生老母和燃燈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如何偉大,派來的護法、長老、金剛如何厲害……
剛剛接觸白蓮教的郭子興還沒決定徹底投身到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大軍中,但對這個組織活動已經流露出濃厚的興趣,開始半推半就地拉幫結派。合夥做生意都會找自己信任的人,郭子興要搞那麼大的動作自然少不了聯絡他的義弟劉大善人。
薄薄的信紙在劉大善人手中重如千鈞,儘管信中內容隱晦不明,但他還是一眼看出了核心內容——義兄郭子興準備舉旗造反了,並且真誠邀請自己加入。
去還是不去?劉大善人猶豫不決,這是一條不歸路,一旦踏錯,萬劫不復。如果他還是孤身一人或許早就加入起義軍了。只是今日不同往日,他是一個有家室的男人,他得為自己的妻女考慮。可是每每想到閨女被欺負,他只能偷偷報復,不能光明正大的快意恩仇就覺得活得窩囊,這並不是一個血性漢子想要的生活。
「老爹,您在愁什麼?」劉秀英爬上劉大善人的膝蓋,笑嘻嘻地揉平他額頭上的皺紋。
「閨女啊,你郭伯伯來信說許久未見十分想念,希望我能去定遠見見他。」
「郭伯伯?就是那個和您一起落草為寇的結義兄弟?」
回憶起往昔,劉大善人一陣唏噓,「是啊,他也金盆洗手了,現在在定遠安了家。」
「定遠好玩嗎?」劉秀英一聽老爹可能會出遠門,立刻來了興趣,上躥下跳問個不停。自從發生被乞丐擄走的事情後,劉大善人生怕她以後還會出意外,這些年很少讓她出門,小丫頭窩在家裏都快發霉長芽了。
劉大善人剛剛舒展的眉頭復又蹙成一團,嘆了口氣,「傻丫頭,就知道玩,你郭伯伯找我是有要緊事,我還沒決定去不去。」
去,一定要去,你若不去我哪有機會跟去。劉秀英決定無論如何也要把老爹勸出門。她「蹬」得跳下來,叉着腰說:「既然郭伯伯找您有要緊事,您怎麼能不去呢?您們不是好兄弟嗎?」
「大人的事你不懂……」劉大善人慾言又止,他很想找個人傾述心中的矛盾,可惜閨女太小了。
「您不說怎知我懂不懂?」劉秀英皺着鼻子,不服氣地撅高嘴。老爹總把自己當小孩,如果他知道自己兩世為人,不知會是什麼心情。
看到閨女生氣,劉大善人連忙哄道:「是,是,我們的秀英最聰明了……」
「不准轉移話題,先把郭伯伯的要緊事說一說。」
造反的事怎好說出口?劉大善人把郭子興的信遞過去,敷衍道:「事都寫在信里,你看得懂嗎?」不是他小瞧劉秀英,而是郭子興的信本來就寫得隱晦,裏面摻雜許多江湖術語,加上劉秀英很少出門,不知天下大事,如何能分清其中的門道。
太小瞧人了!劉秀英搶過信紙,瞪大眼睛仔細一看,居然是封拉幫結派的造反信,不禁困惑地問道:「老爹,這郭伯伯到底是什麼意思啊?他竟然想喊您一起造反?」
劉大善人慌忙捂住閨女的嘴,小心翼翼地看看周圍,低聲道:「閨女你輕點聲。」
劉秀英用力掰開老爹的手,警告道:「這事您別摻和。」造反是個技術活,不是什麼人都玩的了的,劉秀英只希望和家人幸福平安地生活下去,無論是潑天的富貴還是家毀人亡都不是她想要的。
人的性格很奇怪,越是不讓他做的事情他越想做,原本還有些猶豫的劉大善人被閨女一勸阻反而更加躍躍欲試,所以並沒有像以前一樣爽快地答應閨女的要求。
「爹,您不會是想去吧?」
「這,這……」劉大善人心想閨女連自己當年落草為寇的事都知道,還有什麼不能告訴她,索性說道:「我看了你郭伯伯的信確實有點激動,我答應過你要安生過日子,可是這世道韃子欺負人、貪官欺負人、連自家族人欺負你我都只能忍耐,我覺得窩囊……你會不會怪我出爾反爾。」
瞧着劉大善人滿臉的緊張和期盼,劉秀英如何不清楚他的心結其實一直沒解開,一直在愧疚沒能保護好自己,會有這樣的打算也是出於一個父親想保護女兒的心態。就憑這點,劉秀英都說不出否定的話,下意識地安撫道:「怎麼會?秀英說過爹永遠都是秀英心中的大英雄、大豪傑。男兒志在四方,如果爹真想出去闖蕩,女兒支持您。」
劉秀英這話倒不是敷衍劉大善人,看多了作威作福的元人和貪官污吏的醜惡嘴臉,劉秀英除了憤怒還是憤怒。誰讓他們是低等的漢人,在異族統治者眼中豬狗不如。這樣的世道別說有血性的漢子會反抗,就連劉秀英也忍不住詛咒元朝早點滅亡。她能理解老爹當年被逼得走投無路的艱辛,就如現在到處抵抗元廷的起義軍,倘若百姓能安居樂業,吃飽穿暖,誰還會起義造反。
見閨女並未鄙視之意,劉大善人放下心來,「那你覺得我該如何答覆你郭伯伯?」
劉秀英明白老爹心都飛出家門了,不由撇撇嘴,「這有何難?老爹想去就去,不外乎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劉大善人細細品味這句話,心中的打算愈發堅定。眼看推翻元朝統治的起義軍越來越多,說不定真有漢人能重新奪回江山,那自己的閨女將來就不會嫁給韃子糟蹋而是做漢人國母。
一想到這裏,劉大善人就熱血,漢人國母可比韃子皇后好上千百倍,此時不出力更待何時?來日漢人重主江山,自己有功勞在身才能成為閨女堅實的後盾。
此等大事不比尋常,劉大善人跟馬氏商量,決定投靠郭子興大幹一場。他先去定遠落腳,等那邊安排妥當再回來接娘倆。
馬氏嚇得魂飛魄散,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勸道:「老爺,這可是要掉腦袋的事情,咱還是別摻和了,就算你要跟郭大哥哪個、哪個,也應該等局勢明朗後……」
劉大善人豪氣萬千,「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意義深厚,郭兄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他既然沒把我當外人,我怎能拂了他的好意。況且我又不在本縣發展,小心一點不會有人知道。你若怕將來牽連你,我們可以合離,家財都給你。」
此話一出,馬氏所有的勸阻都咽回肚裏,淚水憋在眼中不敢流出。
劉大善人見狀心軟,安慰道:「閨女說得好,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難道就比別人差嗎?我現在去投靠郭兄,說不定還能混個軍官什麼的,若是等局勢明朗,郭兄那邊不需要人了,我再去投奔有何意義。我心裏巴不得朝廷早日衰敗,待漢人重主江山,閨女就不用委屈嫁給韃子了。你放心,道長都說了閨女是大富貴命,我們怎麼可能有事?」
馬氏嘴皮顫抖最終什麼都沒說,如果不想合離就必須服從劉大善人的決定,作為一個沒有娘家的女人她是不會選擇合離的,乾脆心一橫,默默收拾行李,用行動表達對劉大善人的支持。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9s 3.930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