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陳麗麗小聲說道:「沈瑜同學,你這是連撿了兩個大漏。讀爸爸 m.dubaba.cc」
沈瑜說道:「我沒什麼藏品,這兩把壺,可不敢在這麼多老師面前稱什麼大漏。」
看到沈瑜又出了風頭,常貝的覺得有些憋氣。剛想說話,卻看到自己爺爺的眼神瞥了過來,他嚇得一哆嗦,到了嘴邊的話頭又壓了下去。
劉壁雲湊到兩把壺近前,看了良久。他向於老師諮詢:「於老師,您能不能給我們說說,這位俞國良制壺的水平如何?我覺得,與近代幾位大師相比,他的名頭似乎沒那麼大。」
於老師說道:「俞國良是清末民初宜興制壺高手,擅制「傳爐壺」,勻挺有力,仿佛天成。曾經獲1915年「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獎狀,1936、1937年「物品展覽會」特等獎狀。
他和明朝,清朝還有近代的幾位名家相比,名氣似乎小了一些,但他的制壺手藝高超,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顧景舟先生曾經評價過這位制壺高手,俞國良,1939年卒,壽享65歲。傳器製作嚴謹,器形格調雅致,是晚於黃玉麟的名手,但總的表現,又遜於黃玉麟一籌。」
於老師一邊說,一邊開始細細的擦拭壺身。突然,他的手一頓,愣了片刻,然後把壺湊到眼前仔細觀看。連續調整觀察角度之後,他咦了一聲。
眾人發現了於老師的動作,紛紛看了過去。
楊老問道:「於老師,是不是發現了什麼?」
於老師沒有着急回答,而是反覆仔細看了看之後,開口說道:「這還真是巧了。如果不是部分污漬沒擦乾淨,還真是不容易發現,這傳爐壺上居然刻有兩個字。」
「哦,刻什麼字?」所有人都被新的發現,吸引了注意力。
於老師拿着壺,展示給周圍的幾個人。「大夥看看,這是不是-鈍齋-兩個字?」
幾個人湊過去看發現這靠近傳爐壺底部的地方,居然淺淺的刻着兩個字。如果這壺太乾淨,或者有污漬遮掩,那麼這兩個字都看不出來。因為於老師擦拭的過程中,茶漬和污漬沒有完全擦乾淨,這才讓這兩個字顯露了出來。
幾個人看着嘖嘖稱奇,紛紛猜測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代表着什麼人?
沈瑜也看到這兩個字,暗自驚嘆自己居然沒發現,若不是知道這把傳爐壺的詳細資料,自己也看不出這兩個字的含義,更不會聯想到這兩個字代表的人物。
楊老幾個人猜了幾種可能。
於老師把壺放下,看向沈瑜:「沈瑜同學,看看這兩個字,你的猜測是什麼?」
沈瑜略作沉思:「我想有可能是吳郁生的號。這位清朝遺老的號,就是這兩個字。他在濱海住的時間很長。這兩個字,也像他的落款。
我猜,有可能是他買的這把壺,或者是請俞國良為自己定製的壺。」
眾人聽了沈瑜的解釋,有人點頭,有人疑慮。
有鑑定師開始尋找吳郁生落款的資料。
楊老思索片刻,說道:「按照這把壺出現的地方,還有這兩個字的落款。沈瑜說的這個可能非常大。這兩個字像是吳郁生的字。」
這時,王問說道:「我那裏有吳郁生的書法,咱們可以拿來比對一下嗎?」回家去取是來不及了,只能從隨身的手機相片裏,找出了一些資料。
幾個喜歡書法的專家,也找到了相應的資料。
幾種資料相互比對之後,終於確認,傳爐壺上的兩個字,是吳郁生的落款。
楊老笑呵呵的說道:「文人喜歡飲茶,也就與紫砂壺結緣。不少知名的文人都曾請制壺名家,定製自己專屬的壺具。既然可以肯定這上面的兩個字是吳郁生的號。那這把壺,應該是吳郁生定製的壺。」
眾人聽明白了楊老的意思。
於老師說:「按照這個推測,這把壺,就是一件制壺高手與書法家合作的典範。」
鑑定師傅中,除了楊老和於老師、陳老師之外,其他幾人並不擅長紫砂器皿鑑定。聞聽此言,也再次拿起壺仔細端詳。
待到他們放下壺,其他幾位老闆也好奇的湊了過來。
眾人看過之後均是讚嘆不已。
劉壁雲劉老闆,看過之後,似乎想到了什麼,像沈瑜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後向於老師詢問:「於老師,您看這壺在市場上,大概是什麼價格呀?
於老師和陳老師小聲商議了幾句,然後說道:「在市場上出現過的制壺名家和書畫名家合作壺,往往價格比較高。不過吳郁生和俞國良兩個人的名氣沒有那麼大,咱們只能說個大概的參考價。
大概是80萬~100萬之間。」
眾人神色複雜的相互看了幾眼。
陳麗麗對沈瑜說:「恭喜啊,撿了個大漏。」
沈瑜這時候只想低調一點兒,只能說道:「運氣,純屬運氣好。」
眾人也都對沈瑜表示恭喜。
董明不知出於什麼心態,問了一句:「於老師,如果這東西在拍賣會上,是不是價格會更高。」
於老師說道:「如果碰到喜歡,或者說專門這類物品的人,可能會把價格抬上去。」
董明點了點頭,看向沈瑜的時候,發覺劉壁雲也看了過去。
這兩人的眼神在空中一對,就各自分開。
楊老說道:「大家也別把目光都放在價格上。今天真是巧了,加上沈瑜同學的這幅作品,咱們今天可是看到了三翰林的作品。雖然說,這紫砂壺算不上真正的墨跡,但也算是合作作品。說起來,這三翰林還有段故事。」
他對王問說道:「王老弟,你是濱海協會的會長。你給大夥講講,這三翰林還有一聖人的事情?」
王問笑着說:「當着幾位的面,我來賣弄知識,豈不是班門弄斧?」
楊老說道:「王老弟,你就別客氣了。我們畢竟是外地人,來講本地的故事,那才是真的班門弄斧。」
眾人一齊請王問說說三翰林的故事。
王文推辭不過,就開口說道:「在濱海的前清遺老中,有三翰林之稱。其實,是後人從書法和名氣的角度評選出來的。分別是王旭和劉廷琛以及吳郁生。剛才楊老已經講過了前面兩位,那麼,我來說說吳郁生。
吳郁生,字蔚若,又號鈍齋。出身於書香官宦之家,為嘉慶戊辰科狀元吳延琛之孫。光緒三年(1877年)授翰林,歷任內閣學士、禮部尚書、四川督學等。宣統時,任郵傳部尚書、軍機大臣,弼德院顧問大臣。
後來。他其舉家遷居濱海,他的寓所,時稱「吳公館」。
吳郁生是居留濱海時間最長的一位遺老,將近三十年,直至逝世。
他與王垿一樣,始終保持着低調與矜持,在亂世中保持清醒和超然,遠離政治,潛心翰墨,甘做隱士。
他的原則是,見面只談風雅之事,吟詩作畫,鑑賞古董,如果涉及政事,立馬推脫有事,起身走人。
張勳復辟的時候,劉廷琛積極奔走參與,吳郁生卻依舊在吳公館寫字作詩,澆花品茶。
聽說,吳郁生曾給劉廷琛題過「大勢去矣」四字。
復辟失敗後,匆匆逃回濱海的劉廷琛在潛樓悔過之時,真正咀嚼到其中的深意和先見之明。但這並妨礙二人的友情,他們仍是至交好友。
吳郁生輕易不為人書寫,故其墨跡甚稀。他晚年潛心內典,絕了政緣,淡了世緣,惟獨佛緣深厚。平時惜字如金的他還親自手書《心經》多部,廣結善緣,分送信徒,濱海幾座寺廟的藏經閣,就藏有吳郁生手書的《心經》。
侵略者佔領濱海,成立治安維持會,曾多次發起攻勢逼他就範,但吳郁生晚年一直堅持吃齋念佛,寫字養性,不問世事,保持了民族氣節。
說到這些遺老,就還要提到另外一個人,那就是康有為。」
王問笑着說:「對康有為這個人,後人褒貶不一,但是,在當時,他可是被稱為康聖人。
王垿、劉廷琛、吳郁生在濱海的居所相距不遠,三人互動頻繁,經常舞弄文墨,切磋書藝。其中,王垿與劉廷琛還是兒女親家。
吳郁生任廣東主考官時,康有為是其錄取的進士,依舊制,二人有師生之誼。
康有為來濱海,因感師生之緣,亦曾去吳宅持門生帖拜見。」
王問的聲音迴蕩,聽故事的人仿佛看到了那段往事。
待到王問說罷,廳里久久無聲。
沈瑜想起了自己買到的康有為拜帖,難不成,就是王問所說的門生貼?
常涌對王問恭維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些快要被淹沒的知識,都能被王老哥找出來,不容易。」
董明:「所以說,說有意思。以後對三翰林的墨跡,還要更重視。」
楊老說:「古玩,越研究越覺得學問深。所以,越學越覺得學識不夠。」
幾個人正說着話,卻沒發現旁邊有人已經不太高興了。
自然是常貝同學。
按照計劃,他本來應該是今天的男主角,最起碼也應該是男二號。
按照他爺爺常涌的謀劃,在幾位老師的引薦下,他應該在這裏正式拜師,然後順着家裏鋪就的道路,走上人生巔峰。
但是,這個話題剛被提出來,就被擱置了,然後眾人的話題就跑偏了,變成了交流藏品。
眼看着謀劃要落空,常貝難受的如同百爪撓心。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5s 3.98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