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送途中險象環生,運載石鼓的汽車先後經歷了兩次翻車事故,10面石鼓險些再遭劫難。
解放戰爭全面爆發後,常申凱見大勢已去,倉皇籌備撤退,將國寶文物大量地轉運至彎彎。
此時,已被送回故宮保管的陳倉石鼓,被倉促運抵機場。
但臨近起飛時,飛行員卻報告說,飛機已嚴重超載,無法保證飛行安全。
經過一行人的再三商討後,這10面石鼓只好留下,終得保全。
所以,陳文哲看到的這些肯定不是真品,但是,它們就算是仿品也絕對十分珍貴,就是因為其上的銘文。
石鼓共十隻,以籀文分刻十首為一組的四言詩,其字已多有磨滅,其第九鼓已無一存字。
10面石鼓上的文字雖然自成篇章,但又有一定的聯繫。
它是描寫秦貴族階級畋獵的一首長詩,有兩面石鼓(「千沔鼓」、「車工鼓」)的詩句較完整。
其餘石鼓文保存不好,只留隻言片語,但其大致意思還可以體會到。
「汧沔鼓」描寫的是千河的美麗景色。
原文大意為:「在婀娜楊柳籠罩之中,汧河裏潺潺流水清澈透明,鯰魚、鯉魚在水裏成群結伴,君子在垂釣,有很多小魚在緩緩遊動,白魚正在搶食水草,黃白相間的魚便魚,影子照在河底的石頭上清晰可見。」
這是多美的意境,讓人感嘆,使人陶醉。
「車工鼓」記述了秦公出獵的情景。
盛言車徙之多,角弓之美和隨從張弓射箭,追趕獵物的場面。
「田車鼓」:記述秦公及隨從登原遊獵的盛況。
「鑾車鼓」:記述秦公遊獵經虢城,鑾車上懸掛彤弓、彤矢,從人齊聚,進獻獵物,這時人群如障,非常熱鬧。
「酃雨鼓」:記述秦公及隨從涉汧河時,從低處看到的情景。
「作原鼓」:記述在山上整修原地的場景。
「吳人鼓」:記述虞人為秦公獻祭而奔忙。
「吾水鼓」:敘述秦國水清道平的美好河山。
「而師鼓」:記述秦公的述志詩。
「馬薦鼓」:記述打獵而歸時路遇之情景。
石雕之所以珍貴,除了藝術性之外,最珍貴的就應該是其上的石刻文。
這些石鼓就是一個個元墩子,根本就沒有什麼藝術可言。
如果上面還有黃金澆鑄的時候,那時候十尊石鼓一隻只金光閃閃的,看着還感覺十分養眼。
但是現在上面的黃金都被剝離了,而且一個個飽經風霜,自然沒有什麼藝術價值了。
所以,有價值的還是其上的刻紋。
就是由於石鼓上的文字,使石鼓身價倍增,被當時得文人墨客大為讚頌。
實際上從秦公之後,這十面鼓再也沒有在世上出現,直到唐代,它再一次出現在眾人面前時,便以悠然古樸的姿態驚艷了世人。
石鼓上有大篆,而唐朝有擅長書法、詩歌的大家,在這種歷史條件的因緣際會之下,一些唐代「大咖」們也紛紛為石鼓的藝術價值而折服,這其中就有歐陽修、褚遂良、虞世南等。
張懷瓘《書斷》云:「《石鼓文》開闔古文,暢其戚銳,但折直勁迅,有如鐵針而端委旁逸又婉潤焉。」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謂:「《石鼓》如金鈿委地,芝草團雲不煩整裁自有奇采。」
當時的書法家,如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等都十分推崇石鼓,並親自臨摹做拓。
傳世墨拓善本,有元代趙孟頫藏本。
許多當時的文學家,如杜甫、蘇軾、韓愈等,都為石鼓作詩。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做石鼓歌」——韓愈這些文字記錄着秦統一前的歷史。
石鼓文,亦稱《獵碣》或《雍邑刻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無具體年月,唐人韋應物和韓愈的《石鼓歌》,都認為是周宣王時期的刻石。
宋人歐陽修的《石鼓跋尾》雖設了三個疑點,但還是認為屬周宣王時史籀所作。
宋人鄭樵《通志略》則認為《石鼓》系先秦之物,作於惠文王之後,始皇之前。
近人羅振玉《石鼓文考釋》和馬敘倫《石鼓文疏記》,都認為是秦文公時物。
這與韋、韓說法出入不大,只相差十七年。
據郭大師考證,《石鼓》作於秦襄公八年,距宣王更近。
所不同者,出於宣王時史籀手筆或秦臣手筆罷了。
不管怎麼說,這十尊石鼓之上的文字,都是十分珍貴,而且書寫的堂皇大氣,十分精美。
而看眼前的十尊石鼓,它們能夠吸引陳文哲的目光,自然是其上的字跡肯定不錯,要不然哪裏會讓他多看一眼?
仔細查看這些刻文,陳文哲還是有點感嘆的,刻的是真好!
陳倉石鼓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央視的《國家寶藏》以前呈現過它具體的模樣。
這十面鼓歷經歲月滄桑,在世人面前的樣子,也正像它們的外形一樣,古樸典雅。
其中有兩面石鼓「千沔鼓」和「車工鼓」的詩句較完整。
其餘石鼓文保存不好,只留隻言片語。
其書傳為史籀手筆,還真不是吹的。
只見其上每一個文字,都體態堂皇大度、圓活奔放,氣質雄渾,剛柔相濟,古茂遒朴而有逸氣。
所有文字全都橫平豎直,嚴謹而工整,善用中鋒,筆劃粗細基本一致。
有的結體對稱平正,有的字則參差錯落,近於小篆而又沒有小篆的拘謹。
在章法佈局上,雖字字獨立,但又注意到了上下左右之間的偃仰向背關係、其筆力之強勁在石刻中極為突出,在古文字書法中,是堪稱別具奇彩和獨具風神的。
康有為稱其「如金鈿委地,芝草團雲,不煩整我,自有奇采。」
其書體為大篆向小篆過渡時期的文字,學《石鼓文》可上追大篆,下學小篆,百無一失。
後世學篆者皆奉為正宗,無不臨習。
楊沂孫、吳大澄、吳昌碩、王福庵等皆得力於此。
陳文哲仔細查看,這些石鼓的仿製年代應該不會超過清代,最多應該算是清末民國時期製作的。
但是,其上的文字卻不少,而且仿製的十分傳神。
還有,這些文字應該是仿自於一些傳世的拓本,要不然不會這麼全。
本章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6s 3.852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