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艷陽之下,卜商先生站在演武場祭壇上,當眾宣佈儒林盛會如期舉行。
他同時公佈了本次儒林盛會清談議題,即圍繞投牒自進的利與弊展開。
所有與會儒生,都將圍繞這個話題,在一個月內持續不斷清談,在清談之中闡述觀點,完善想法。
在不斷清談之中,這些儒生將在每一場清談之中被投票選中。
最後遴選出各方觀點的佼佼者,在儒林盛會最後一天登上祭壇展開最後對決。
佔得上風者揚名天下,從此平步請雲,飛黃騰達。
若是以往,議題一般為《詩經》《論語》上的經文,眾人爛熟於心,再侃侃而談也萬辯不離其宗。
但今日不同,「投牒自進」是朔北王蘇幕遮去年冬日才剛剛提出的。
這半年裏,唯有公羊子高的弟子對「投牒自進」進行了探討和展開。
後來是公羊子高憑名望,朔北王勢力,將它傳播開來,因備受寒門子弟歡迎,這才引起南山書院的關注。
因此在這期儒林盛會之中,各方學子唯有勤思善聽且有主張,又得有旁徵博引的能力,方能脫穎而出。
恰好,這些正是莫封侯所擅長的。
陪莫封侯而來的兩位書生有自知之明,全把富貴希望放在了莫封侯身上。
書生拍着莫封侯肩膀道:「封侯,這次世家子弟不會有準備,這可是你一展所學,一戰成名的大好機會啊。」
「不錯。」另一同伴也點頭,道:「往日裏我們沒少苦尋寒門書生出路,也探討過很多次,這是你強項。」
「對對對。」書生說,「上次你偶爾提出朝廷應不論出身,公平選拔,唯才是舉,我們還道你狂妄。」
「現在看來,你才是真正的聰明啊,指不定朔北王也是剽竊你的主意。」
莫封侯卻是連連苦笑,倆人見狀,詫異道:「怎麼了?」
莫封侯道:「你們認為參與盛會的儒生之中,寒門子弟與世家子弟孰多?」
「當然是世家子弟多。」倆人不假思索的說。
「那他們是希望沿襲九品中正的舊制還是投牒自進?」
「當然是中正制。」倆人又不猶豫的說。
莫封侯苦笑,「既然如此,你們認為他們會選出色之人,去駁斥他們所希望的中正制?」
「這……」倆人愣住了。
「從朔北王提出投牒自進,到公羊子高備受禮遇,這一切說明盛會的議題不簡單。」
莫封侯繼續道:「楚國,王與世族共天下,世族又以儒學為核心。」
「若儒林盛會以投牒自進佔上風結束,世族將面臨王上與南山書院共同推動的變革。」
「若儒林盛會以沿襲舊制結束,王上的變革將面臨世族和天下儒生的阻撓。」
……
「這是一場較量。」公羊子高坐在文苑高樓上,對葉秋荻說,「即便儒門十賢也是棋子。」
儒門十賢的的意見也不統一,以盛會主持卜商為,犁牛,伯牛,貧苦出身的太牢傾向於投牒自進。
但近來視書院為生命的太牢左右搖擺起來。
他怕書院根基動搖,畢竟王上從未表態,朔北王一去,若廟堂無人推動,南山書院再熱鬧也是竹籃打水。
而以在吾為的蘆衣,端木賜,南夫子四人傾向於沿襲舊制。
至於剩下的徐公與衛宿諾,一人好用兵,期望有朝一日運籌帷幄,決勝關於千里之外。
一人好勇力,性伉直,講信義,重然諾,深具豪俠之氣,不似儒門弟子,更像墨家弟子。
公羊子高望着學子不斷爭論着,散入竹林,嘆道:「我公羊子高也是一枚棋子兒。」
葉秋荻笑道:「公羊先生過謙了,若您也是棋子兒,誰又敢稱是棋手?」
「別給我戴高帽。」公羊子高笑道,「我呀,就是朔北王手裏的那枚棋子兒。」
他指着閣樓下的書生,「他們也都是棋子兒,居多是世家的棋子兒。」
「王與世族共天下。」公羊子高搖搖頭,「這是他們的棋局,偏偏執棋者不在場。」
葉秋荻一笑,目光高過群山,穿過悠悠白雲,「該落的子兒已然落下了,來不來都一樣。」
「這也正是我佩服朔北王的地方。」公羊子高說到這兒住了嘴,他看到儒門十賢依次上高樓,向他們走來。
……
「這也正是盛會激烈與撲朔迷離之處。」莫封侯說,「因為它的結果決定着未來書院與廟堂的關係。」
他的同伴沉吟道:「聽你這樣說,若偏向投牒自進一方,我們很難脫穎而出?」
「不錯。」莫封侯點頭,「這儒林盛會真正挑選的是駁倒公羊先生投牒自進的說士。」
「而且,因為他們需要這樣的說士,所以我們也更容易脫穎而出!」同伴說。
「對。」莫封侯點頭,眯着眼道:「我決定加入駁倒公羊先生的一方。」
「這樣豈不是背離了我們的初衷?」另一同伴遲疑道。
同伴一拍他肩膀,「初衷值幾個錢?現在正是成名的絕佳時機。」
「若錯過,日後又很難敵得過那些背後有家族,鴻儒,長輩撐腰的世家子弟了。」
「可是……」另一同伴依舊覺得不對,因為投牒自進改變的不正是這些世家子弟的所擁有的不公平優勢嗎?
「沒什麼可是的。」同伴道,「朔北王已死,投牒自進已是空談。」
他繼續道:「封侯,我支持你,唯有這樣,你才能站在祭壇上舌戰群儒,揚名立萬,或許也能讓佳人傾倒。」
莫封侯點點頭,自信滿滿,只留下另一同伴疑惑滿滿。
……
葉秋荻坐客座,位於公羊子高次席,聽他們在儒雅的言語之中交鋒。
這交鋒,不亞於她與衣不流行的較量。
正談到廟堂對聖人之學的拘束時,一隻白隼由窗戶飛進來,落在漱玉伸出的胳膊上。
她將信箋取出,把白隼交給徽音。
交鋒停下來,所有人看着讀信的漱玉。
良久後,漱玉抬起頭,環顧四周,道:「影堂在江州反了,目前已攻下鄱陽郡,直逼江州治所潯陽。」
不等旁人開口,漱玉又道:「荊州軍也已反,蜀軍不費一兵一卒,攻下巴郡,沿江入楚,將到萬州。」
「楚國危矣。」眾人念頭閃過。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8s 3.787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