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逢五,本來蘇曉不想處理案子,有潘文卿在,用不到他這個提舉。
簡單的掃視有限的幾件案子,蘇曉發現有一個案子很值得他下手。這時,潘文卿看到蘇曉盯着卷宗,他也湊過來:「提舉,這件案子就是平常的財產之爭,沒什麼不好判的!」
蘇曉並沒有失去興趣,他一邊仔細看着案子的細節,一邊表現出要接手的意願:「很有意思,我希望這個案子能夠更加公平的進行判定,而不是常規的五十大板!」
「提舉有何見解,下官陪提舉審案,也好從中借鑑經驗。」
潘文卿不明白蘇曉又要抽什麼風,這件案子對於判案的官員來說就應該五十大板,哪怕是按照刑律都不算違規。財產之爭除了特例,一般都是各打五十大板加上人為的稍稍傾斜,這樣官員判案容易,也不容易出錯。一句話,官場求的是一個穩字,誰也不會讓這些普通的案子影響到自己的官聲。
蘇曉沒回應潘文卿的恭維,兩人現在的關係這樣做沒必要,他放下卷宗:「這個高二可加入了商會?」
潘文卿搖頭:「下官不知。」
蘇曉扭頭指揮府衙的小吏:「去查一查,看看這個高二是否加入了商會,速去速回。」
潘文卿這時候明白過來蘇曉要幹什麼,他拉了一把蘇曉:「提舉真的要這樣做?這可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一些傳統很難被打破,這樣判已經算是不錯,提舉何苦?」
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不過蘇曉很堅決:「破立之間自有法度,不勞而獲不值得提倡,哪怕是這種不勞而獲受到法律的保護,受到宗法的保護。這是道德與人品問題,為了維護道德,為了不讓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匯報,值得我們去衝破這些枷鎖。我相信百姓的眼睛雪亮,他們知道對與錯,身為官員,我們維持的應該是正義,而不是宗法的所謂正義。我相信,世人會用最正確的眼光看待這種糾紛,也能夠給我們的判案最公正的評價。」
潘文卿拿起卷宗,他嘆息一聲:「也許...雨聲是對的,但...會被很多人認為破壞祖宗成法,不利於地方穩定,會讓人藉機攻訐。」
「在我這裏只有正義,祖宗成法不應該超越正義,律法是正義的象徵,身在其位就要維其正,我被人攻訐還少嗎?不缺這一項。」
潘文卿什麼也不說了,蘇曉真的不怕被人攻訐,那些攻訐他的人是什麼人,有什麼目的潘文卿心中有數。蘇曉是一個腹黑的,貪婪的,強悍的人,他有着一顆極其強大的內心。這顆心卻建立在正義的基礎之上,建立在為國為民的基礎上,潘文卿現在已經不是當初對宿蘇曉的懼怕,而是欽佩,發自內心的開始欽佩。
高二這件案子其實很簡單。
高二的兄長高大是一名小布商,早年喪妻留有一對兒女,後來高大為了謀求更多的財富走出泉州。一雙兒女自然是留給了高二夫婦照應,而在這同時,高大還給高二留下了幾十貫錢用來贍養自己的兒女。誰知,高大這一走就是六年,而且毫無音訊。
就在高大出走的這幾年,泉州也在發生改變。高大與高二本來已經分家各過,而高大在泉州東城外有一個舊宅子,由於泉州擴建坊市,正好佔用了這個舊宅。於是,高二這個無產者成為了一個有產者,他憑藉兄長高大的舊宅換取了坊市的一間門面做起了布匹生意。
泉州是一個高速發展的城市,由於有着大宋最大也最繁華的市舶司機構,機會多多,經濟繁榮之下,這間不起眼的門面讓高二無形中成為了一個富商。而在這期間,高二並沒有忘記打探兄長的消息,更從未虧待自己的侄子與侄女,為了侄子和兒子的將來,高二還專門請了先生對他們進行教導,期望他們將來出人頭地。
這是一個訊息不發達的時代,出遠門碰到意外很常見,高二與族中人本以為高大已經不在人世,誰知高大在今年入秋之際竟然回到了泉州。
高大不但回來了,還帶回了一個妻子與兒子。本來,這應該是一個大團圓的好事,家裏也有了錢,一家人人丁興旺可以過上好日子。誰承想,高大回來沒幾天,他竟然把兢兢業業照顧這個家庭的弟弟告到市舶提舉司。
審案子當然要了解詳情,這件事說起來還要源於高大的繼室。這名女子顯然是一個厲害角色,在她的縱恿下,為了不讓泉州的財產被高二分去一半,她讓丈夫高大「說動」族長,要「合法」分配財產。
宋代是承襲「諸子均分,女得其半,子承父分,妻承夫分」的分配原則。高大與高二已經分了家,按照宗族和律法規定,這些財產本來就應該屬於高大。而作為高二來說,原有財產本屬於兄長,他只有監護權。但問題是,這麼多年來,是高二苦心經營才有了現在的財富,如果財產全部交給兄長高大,他將由一個有產者成為無產者,連像樣的住處都沒有,更不要說以後養育自己的兒女。
最關鍵的問題來了,這件事本來可以族內進行協調,誰知高大的渾家堅決不同意,而高大「懼內」,只能眼看着族人把高二一家逐出家門。
宗法社會之下,宗族的力量是強大的,高二無法反抗,最後只能選擇告官討回公道。當然,高二被族人驅逐也不是沒有原因。由於過去的貧窮,高二是一個極其吝嗇的人,除了本人木訥不與人交往之外,樂善好施,參與族內的事物幾乎都與他無關,由於不善交際,族內的人都認為他「為富不仁」,不值的可憐,因此幾乎沒有人幫他說話。
省略的事實不是事實,高二的「為富不仁」只是一種說法,他從來沒有拖欠過國家賦稅與勞役,也未曾缺過族內應繳納的例份,更沒有虧待侄子與侄女。這件事,說的透徹些,充滿着宗族的力量與利益的再次分配,當然,也可能存在很大嫉妒心理。一般情況下,這種案子最後的結果只能是由官府來判定,而在官方,這種案子就是五十大板,而且會向高大嚴重傾斜,因為他代表的是宗族力量,無關對錯。
這是一股強大的傳統力量,加上律法的支持,官員為了穩定地方,必定會偏向宗族一方。而高二會被扣上一些比如侵佔家族與兄長財產、忤逆不孝等罪名,然後...大棒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五十大板掌握在官員手中,全看他的心情好壞。一般情況下會是象徵性的給予高二一些懲罰,隨後分上一些財產就此結案。
潘文卿現在知道,蘇曉要抽風了,他這是要挑戰宗族的力量。當然,這對蘇曉來說沒什麼難度,唯一剩下的是後續帶來的麻煩,恐怕還有罵名。
一個素不相識的人,一個平平常常的案子,這值得嗎?潘文卿深表懷疑,蘇曉破壞了這種宗族傳統與官方規則,他自己有什麼好處?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s 3.768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