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戰長空 第一三四三章 飛行比對

    維克托*雷澤諾夫的實力,大概平行世界裏任何一個飛行員都會心生敬畏,但承認差距是一回事,真到了切磋較量的時候,王衛國和戰友鄭彬的戰鬥渴望還是遠遠勝過對結局的揣測,兩人很快做好一切準備,邁着穩健的步伐走向牽引到跑道旁的兩架灰色塗裝殲-10「猛龍」戰鬥機。

    既然是一場友軍對抗,而非實戰,兩架一前一後的殲-10戰機翼下掛載的同樣是訓練彈。

    彈翼碩大的灰白色PL-11,彈翼同樣碩大的橙色PL-8,三角翼下的兩組對稱掛架上各有兩枚掛載完畢;除此之外,剛才參觀時一行人沒太留意的是,和龍雲的認識不同,平行世界裏的殲-10「猛龍」戰機翼尖有變,從簡單的切尖三角翼變成了向前探出一截的翼尖導彈發射滑軌。

    翼尖掛架,本身並非一件多麼難的事,東方國家的戰機卻很少採用。

    就比如航空大國蘇聯,從成立以來研製過的戰鬥機型多到數不清,然而除了一些技術驗證機、原型機以外,採用翼尖掛點設置的機型卻一個都沒有,直到八十年代的Su-27,才算是第一種在翼尖設置掛架的社會主義陣營戰鬥機。

    這樣看來,似乎「翼尖掛點」這種技術很高端、或者實現起來很難,其實卻並非如此,主要還是一種設計者的綜合考量。

    翼尖掛點的設置,好處是可以多出兩個輕載的外掛位置,對戰機的彈藥佈置有利,在一些型號上還可以兼做機翼配重,同時也有不少缺點,不僅去增加戰機阻力——氣動力角度講距離飛機主體越遠的部分阻力越大,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戰機的敏捷性。

    除此之外,對速度要求較高的型號,翼尖掛點還受到馬赫錐的限制。

    對一架超音速戰機來說,如果機翼位置本身比較靠前。再加上掛架和武器的話,往往就會突出到機頭形成的馬赫錐以外,這樣在高速飛行時,不僅阻力大增、還會危及飛行安全。所以戰機氣動設計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銳利」,整機在面對大氣時只有一個激波中心;反過來說,如果一架機翼位置靠前的戰鬥機同時還有翼尖掛架——比如F-16或者F/A-18,那麼可以推定,這架飛機的極速肯定不怎麼樣。

    當然。戰鬥機有沒有翼尖掛架的原因很多,冷戰時代蘇聯的三代戰機里,MiG-29沒有翼尖掛架主要是因為沒必要,一架大量裝備的前線殲擊機只需要帶六枚空空導彈、翼下掛架完全能滿足。

    而體型更大的Su-27,作為原定裝備PVO的遠程重型機,掛點數量多多益善,此外還考慮到機翼翼尖的震顫問題,同時作為翼尖導彈發射滑軌與配重杆的掛架就隨之出現,整機十個外掛點的數量本來就不少,機翼內段仍然空蕩蕩、後來還可以再加上一對重載掛點。這也算是充分利用了Su-27系列戰機的龐大體格。

    MiG-29與Su-27的情況如此,再看中國空軍主力戰機的情況,對於翼尖掛架,其實PLAAF並不陌生,早年間就有航空技術人員在一架殲-6III型機上做過試驗,在「六爺」兩翼翼尖改裝了一對導彈發射滑軌,搭載PL-2型導彈。

    不過,試驗畢竟只是一種摸索,到了後續的殲-7、殲-8乃至殲-10戰機上,翼尖掛架就一直不見蹤影。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還是機翼構型與位置問題——由於追求高空高速性能,加上發動機本身限制較多,這幾種主力戰鬥機無一例外都採用了三角翼。如果不進行切尖,本身就沒法安裝翼尖掛架,此外另一個原因還是出自三角翼,翼梢位置偏後,如果設置掛架的話會影響機體重心,對飛控也是一種額外負擔。

    除此之外。大概還有一個考慮,從PLAAF的作戰需求、以及這幾款戰機的掛載能力來看,並沒有急迫的增加掛架需求。

    現實世界裏的情況如此,等到龍雲和戰友一起走出作戰準備室,在同一條寬闊跑道旁見到了這次準備飛的兩架灰綠色迷彩MiG-29M、同時也見到了不遠處發動機慢車狀態的兩架殲-10「猛龍」時,他很快發現了戰機翼尖掛載的橙色PL-8訓練彈,對翼尖掛架的出現,他的第一反應還是好奇頓起。


    剛才參觀戰機的時候,大概是機庫里的那一架「猛龍」沒裝翼尖導彈發射滑軌,龍雲也沒注意到,現在發現這一世界裏的殲-10居然有了這種設計,在湊近前去觀察之餘,也更確定了空軍方面準備將其作為多用途戰鬥機的設想。

    的確,對一架類似於F-16的多用途戰機來說,掛點自然是越多越好。

    雖然受結構強度、過載值的限制,翼尖掛點差不多就只能掛一枚格鬥彈、或者超視距導彈,但可以解放出兩個翼下掛點,順次轉移的話,最後空出來的兩個機翼內側掛點就大有可為,不管是掛空對面彈藥還是副油箱都可以。

    補上了翼尖掛架的一課,在停機坪附近和中方人員交談,軍事代表團的成員們三言兩語、和東道主確定了對抗演練的一些細則。

    一切準備妥當,各自爬上登機梯進入座艙,引擎嘯叫聲漸起,片刻之後,在基地塔台的指引下,兩架灰色空優塗裝、兩翼上「八一」機徽鮮艷醒目的殲-10戰機就滑跑升空,隨後塗着大紅色五角星的MiG-29M也飛離跑道,四架戰機在天空中組成一個簡單的多機編隊,向預定的對抗空域飛去。

    出發的先後順序,按照中方人員的考慮,肯定是讓內油航程更遠一些的殲-10先起飛。

    這樣的安排,算是照顧一下「機場保衛者」綽號的MiG-29,其實這一說法多少也有點私心,按照常規流程,雙方戰機都是加滿機內油箱升空,先離地的殲-10雙機在天上盤旋等待編組,也可以燒掉一些油料,整機推重比上會少尉沾一點便宜。

    當然,MiG-29航程偏短的問題,在改進的M型上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現在兩種戰機的內油航程相差並不大,等於就是在這方面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升空之後,與兩架身形銳利的「猛龍」結伴飛行,駕駛編號藍色09的MiG-29M戰機,龍雲從久違的米格機座艙里四下張望,頭一次駕機飛行在平行世界裏的祖國上空,旁邊又是兩架從未見過的殲-10戰機,他一邊操控座機保持平穩航線,一邊仔細觀察「猛龍」戰機的飛行狀況,當然,這時候駕機平飛的王衛國、鄭彬兩人也是一樣的。

    初春時節的北京,下午的偏西陽光照耀在一架架戰機的光滑蒙皮上,起飛後編隊南飛、飛行高度在兩千五百米左右,座艙外的大片湛藍天空對龍雲來說十分熟悉。

    看起來,和現實世界裏的首都北京一樣,日益發展的工業和日漸喧囂的城市活動,讓這個世界裏的天空同樣佈滿塵埃,眼下雖然還沒到鬧沙塵暴的時候,但是目之所及,一大片澄明藍色天空的下緣還是灰濛濛的看不清,顯然地表的空氣質量並不算好。

    身為一名VVS王牌飛行員,此前一直在中歐、高加索和遠東作戰,不同地區的天空,在天色、時間與天氣的變化下,呈現出的景象也是變幻多姿。

    駕機和僚機一起在「猛龍」側面伴飛,龍雲站在維克托*雷澤諾夫的角度觀察一番,他必須承認「平行祖國」的地表大氣環境不怎麼樣,就像現在駕機升空,飛越了地表揚塵的薄薄一層之後,頭頂和四周的天空湛藍如洗,好像環境還不錯,可往下看的話就會一下子漏了餡。

    對首都的空氣質量發了一通感慨,接下來,按照對抗流程的安排,四架戰機進入了一組預定航線、動作的編隊飛行,每一組雙機保持隊形不變、兩組雙機之間則不需要緊密跟隨,通過這種方式來讓飛行員們對戰機的基本性能有一定了解。

    天空中的試飛,如果是為了認識戰機的飛行性能,直接讓飛行員開着上天飛一圈大概最有效率。

    不過一來基地里的殲-10、還有到訪的MiG-29都沒有雙座型,直接讓飛行員單獨駕駛陌生機型是不可能,另一方面,後面緊接着還有對抗演練的環節,飛行員駕駛自己的坐騎才能發揮出真正的實力,對測試戰機的戰鬥力也才比較客觀而真實。

    在流程要求下,根據塔台的每一次呼叫,王衛國少校與僚機鄭彬掌控殲-10進入標準航行科目,兩架「猛龍」先是開啟加力、來了一段水平加速,而後機頭昂起、進入大迎角的勻速爬升,繼續拉高后改平,然後推杆俯衝而完成一個錶速六百公里的高強勢迴旋。(未完待續。)



第一三四三章 飛行比對  
相關:  永不下車    劫天運  我在異界有座城  網遊之九轉輪迴  戰神狂飆  真實的克蘇魯跑團遊戲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龍戰長空第一三四三章 飛行比對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龍戰長空"
360搜"龍戰長空"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81s 3.931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