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情況介紹,讓龍雲有了一些概念,他大致明確了兩個世界裏的「猛龍」有何異同。
殲-10「猛龍」,成都飛機工業公司、601所推出的一型三代戰機,在經歷了若干年艱難坎坷的研發流程後,終於借國家增加軍費投入的東風順利投產。
和現實世界裏的情形一樣,早年間,在機體構型上借鑑了以色列Lavi戰機的一些成果,結合601所在鴨式佈局上的研究積澱,「十號工程」一開始就確定了鴨式佈局,初始進展卻並不順利:一方面,軍方提出的技術指標與作戰需求偏高,以現有技術條件難以滿足,另一方面,中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長期落後,擬定為殲-10配套的WS-10遲遲無法定型,也影響了項目進度。
由於發動機的拖累,601所的原型機試飛一再拖延,甚至一度考慮復活此前下馬的WS-6、甚至為殲-10安裝AL-21、或者其他型號的渦輪噴氣發動機,畢竟戰機本身再先進,沒有配套發動機的話也只是停在一件地面上的擺設。
發動機的困局,再加上殲-10本身的飛控設計較為複雜,「十號工程」的曙光在中蘇關係改善、軍貿活動重啟後才真正出現。
經過一番洽談,藉助Su-27系列戰鬥機的引進,暫時以同期進口的AL-31F發動機作為動力,結合中國國內的電子技術、系統集成技術,殲-10「猛龍」才終於在近期進入第一批次量產,並開始小規模裝備作戰部隊。
殲-10的定型投產,CAC和601所自然歡欣鼓舞,不過就龍雲的了解,解放軍空軍內部卻有一些意見分歧。
作為CAC數字化設計測試製造流程的第二種型號,和早先出現、主要意義在於試水的FC-1「梟龍」不同,裝備大推力引擎的殲-10是一種以國內裝備為主要目標的重點型號,準備用於替換數量龐大、技戰術性能落後的殲-7、殲-8機群。切實提高PLAAF的防空攔截能力,軍方的需求原本十分迫切。
不過在進入九十年代後,PLAAF得到了大量Su-27SK/UBK,部隊使用評估認為其已「能在相當程度上滿足空優需求」。對「十號工程」的要求也隨之而變。
在國內缺乏先進多用途戰鬥機的情況下,軍方計劃將原本偏重空優的殲-10修改為一種「高低搭配」的多用途戰鬥機,不僅能執行防空攔截任務,也要求有較好的戰場遮斷、SEAD、對地支援等能力,具體來說。就是標準向美國F-16、而非蘇聯MiG-29看齊,這是出於新時期軍事思想的一種考慮,本身也反映了中國空軍對未來一段時期內的作戰態勢思考,應該說是可取的,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但是,計劃雖好,設計時就偏重於空優作戰、完全按照一架防空戰鬥機設計的殲-10,要滿足多用途戰鬥機的要求卻並不容易。
空優作戰與多用途,看起來,似乎就是掛在什麼樣的彈藥、執行什麼樣的任務這一點區別。頂多再加上不同的火控系統,實際上對戰鬥機設計來說卻是根本的方向問題;在技術水平確定的情況下,戰機整體設計必然要有一些取捨,而不可能同時滿足兩大類目標所需要的飛行性能與技術指標。
一般說來,面對敵國空軍的威脅,防空作戰的戰鬥機飛行性能突出,具體到第三代戰機,要求機載火控系統探測距離、接戰能力強大,能夠執行從格鬥空戰到超視距攔截戰的多種空優任務,而且在兩者難以兼顧的情況下。設計上往往會偏重後者,即犧牲一定的機動性能來確保高空高速能力,否則難以滿足防空攔截作戰的需求。
而多用途戰鬥機呢,相對於專司空優的型號。飛行性能的要求相對要低一些,對戰機操控品質、機動性的要求卻更高,此外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載彈量,如此才能滿足多種不同任務的武器與設備掛載需求。
對空與對地,雖然都是空中平台的作戰目標,在技術水平難以兩者兼顧的情況下。世界主要空軍強國的策略也各不相同。
典型的如USAF,一直以來,就以專司空優的F-15、與多用途的F-16形成高低搭配。
當然,和現實世界裏的情形相仿,平行世界裏的USAF也裝備了完全多用途的F-15E「攻擊鷹」,不過在世界大戰的背景下,美國空軍很快發現,這一選擇並不完全適合大規模戰爭的作戰環境——面對華約的空中壓力,龐大而昂貴的「攻擊鷹」往往也一樣忙於執行空優任務,真干對地攻擊的活,近距離戰術支援不如F-16「戰隼」和專職攻擊機,遠程打擊又不如戰略轟炸機和隱轟,實在是有一點兩頭不討好。
「貪大求全」的結果,就是樣樣稀鬆,所以現在,進入戰時體制的美國軍事工業已經調整了方向,全力為USAF、U.S.Navy提供F-15C/D與F-16,乃至先進的F-22「猛禽」,以高低搭配、空優機與萬金油機配合的方式應對紅色帝國的攻勢。
美國人的抉擇,算是一種挺務實的方案,紅色帝國的思路則是另一回事,那就是「專機專用」。
在這方面,龍雲的認識相對來說就全面得多,他很清楚平行世界裏的蘇聯空軍、國土防空軍建軍思路與裝備體系,總而言之,和美國人的思路完全就是兩回事。
與現實世界裏的VVS、PVO一樣,平行世界裏的蘇聯空軍、防空軍,裝備的數量龐大戰機往往都是用途單一的型號,比如典型空優的Su-27、MiG-29,專司戰場支援的MiG-27、Su-17與Su-25,遠程攻擊的Su-24、Tu-22M,乃至美國人沒有裝備過的專職截擊機MiG-25、MiG-31與Tu-128等等,一種機型,就對應一種作戰需求,這一方面導致VVS、PVO機隊規模龐大,每一代戰機的換型壓力都很大,然而真到了打世界大戰的時候,這套體系的某種優勢就完全體現了出來。
專機專用的設計思路,一方面,設計師可以有所取捨、突出型號的主要性能,部分抵消對手的技術優勢,另一方面,戰機成本與訓練、使用費用也得以降低,便於大量生產裝備,在消耗巨大的世界大戰中自然就有一定的優勢。
這因為這麼一種思路,平行世界裏的蘇聯軍事工業仍然秉承「專機專用」思想,比如蘇霍伊設計局,類似Su-30一類的多用途戰鬥機就根本沒有被研發出來。
現實世界裏廣銷四方的「高性能戰鬥轟炸機」,比如F-15E/K/SG、Su-30MKI/MKK/KN等型號,在平行世界裏卻難覓蹤跡,道理其實很簡單,這一類多用途戰鬥機,對中等國家、局部衝突來說是一種挺稱手的武器,但是在兩超冷戰甚至世界大戰的背景下,就無從發揮多用途的優勢、而往往會以空優戰機的唯一形態在戰場上消耗殆盡。
多用途戰鬥機,聽起來挺不錯的「兩全其美」設想,其實不過是一種節省開支、在機隊規模不變的情況下提升任務執行能力的方案。
受到航空技術水平的限制,多用途戰鬥機在空優、或者其他任務中的表現往往都遜色於同水平的單一用途機型,加上任務規劃、執行方面的複雜度提升,理論上的「掛載彈藥攻擊、投彈後再空戰」設想其實很難實現。
而如果要確保安全,再為多用途戰鬥機配置一些護航機,那麼直接用專職攻擊機+專職戰鬥機豈不更好?
正因為如此考慮,紅色帝國沒有涉足多用途戰鬥機這一領域,美國人的思路則是用萬金油般的F-16湊合一下,真正的空對面任務,大家的選擇還是殊途同歸,都是使用專職攻擊機、至少也是偏重多用途的機型來完成。
超級大國的思路如此,其他中等國家也一樣在跟風,平行世界裏,歐洲四國聯合開發的EF2000也是一種偏重空優的機型。
不過,就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同時代開發先進戰機的國家裏也有一些例外。
除了法國人的「陣風」,龍雲現在和同僚們一起進入機庫、見到的灰色塗裝戰機也是其中一種,他概略看了看面前身形凌厲的鴨式佈局戰機,就在腦海中得出了一種結論,這飛機的確是殲-10,卻和現實世界裏的有點不太一樣。
從空優到多用途,現實世界裏,殲-10「猛龍」系列戰機其實也在嘗試走這一條路,不過受限於戰機本身設計、以及使用者的作戰思路,從殲-10A到殲-10B、C都沒在這方面走出太遠,戰機本身的多用途能力的確有所提升,本質上卻還是一種空優戰機,空對面能力只能算是一種輔助。(未完待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s 3.936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