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黃忠,劉福也是很想要招攬的。可黃忠不是徐晃,現在的徐晃正在倒霉走背字,劉福的招攬對徐晃來說就等於是雪中送炭,所以即便劉福年紀小,徐晃還是接受了劉福的招攬。而黃忠就不同了,如今的他正處在一個事業的上升期。黃巾賊圍困宛城,給了黃忠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再加上太守秦頡對黃忠又有提攜之恩,劉福不用試都知道自己的招攬只會是徒勞。
也正是清楚這一點,劉福並沒有對黃忠表現的多熱情。一來不想要拿自己的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二來也不希望黃忠夾在自己跟秦頡中間為難。當然不熱情並不代表就沒有任何表示,討好現在的黃忠不合適,可討好黃忠身邊的人,卻不見得就沒作用。
劉福記得歷史上的黃忠是有兒子的,只是很小的時候就得病夭折。派人去打探了一下之後,還真得到了一個有用的消息,黃忠的妻兒如今就在宛城,而且黃忠的獨子黃敘還生病了。抽空帶着華佗去了一趟黃家,名為拜訪,實為看病。
這世上大多數父母還是關心自己孩子健康的,正在為自己兒子黃敘這些天身體不好感到擔心的王氏雖然對那個叫華佗的大夫一開始有些懷疑,可在見到自己患病的兒子在吃了華佗開的幾副藥後身體逐漸康復以後,王氏的戒心也就漸漸消除。當華佗說黃敘身上還有隱疾的時候,王氏沒有半點懷疑的選擇了相信。也正是因為相信,當黃忠回家探望的時候,王氏急忙把兒子的事情對黃忠說了。不料黃忠卻對是否請華佗為自己兒子治療表現的有些猶豫,這下頓時就激發了王氏護犢子的心態。
有道是,家有賢妻,丈夫不做橫事。在經過王氏一番說服教育之後,黃忠不得不同意了王氏的決定,親自去請華佗來為自己的獨子黃敘治病。
劉福也沒有藉機提什麼條件,收下了黃忠的禮物以後便讓華佗去給黃敘治病。而黃忠在完成妻子王氏交代的任務以後也沒有馬上離開,陪着劉福來到南門,準備按照劉福所請為南門的防衛提出一些個人的建議。
結果到了南門以後,黃忠才發現這裏根本就沒有自己需要扶正的地方,相反的,從南門的防衛里他反倒是學到了一些有用的東西。
尤其是在見到劉福帶來的那些鐵甲兵後,黃忠的心裏更是說不出的羨慕。真是有錢人啊,即便是自己手頭的官軍,在裝備上也不可能比得過劉福那些私兵。而在見到了劉福手下的那幾個大將以後,黃忠可以確定,整個宛城守衛力量最強的,就屬宛城南門。哪怕以後宛城被破,南門也是最後一個被破的。
「黃大哥,有什麼意見沒有?」劉福笑眯眯的問道。
「劉公子,秦太守性情耿直,有時候做事考慮的不是很周到,如果有什麼得罪的地方……」黃忠答非所問的對劉福說道。
劉福打斷黃忠的話道:「黃大哥,關於秦太守,我並沒有什麼不滿。雖然他在我剛剛到達宛城以後就試圖奪我兵權,雖然他幾次三番的否定我的建議,可我對他並沒有個人的不滿。我知道,他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能夠守住宛城,這裏面並沒有摻雜私心。我不怨他,不恨他,但讓我去親近他,很抱歉,這有點難為我了。」
說到這,劉福看了一眼黃忠,繼續說道:「其實說實話,我對秦太守並沒有什麼興趣,相反的,我對黃大哥你卻很有興趣。不怕你笑話,我是很想把你招攬過來的。只是我知道你不是一個朝三暮四的人,所以招攬的話我一直沒有說。」
「多謝劉公子看重,就如你所說,我黃漢升不是一個朝三暮四的人,秦太守對我有恩,我是不會輕言另投他處的。」黃忠一臉正色的對劉福說道。
劉福聞言笑了笑,止住了這個話題,轉而問黃忠道:「黃大哥,你覺得我昨天對秦太守提的建議怎麼樣?」
「……你是指出城偷襲黃巾賊?」
「沒錯,城外的黃巾賊糧草不足,可人數眾多,繼續這樣耗下去的話,我擔心宛城可能堅持不到最後。」
「可宛城的騎兵就算加上你的人也就千把人,就算出城襲擊黃巾賊,恐怕也沒有什麼效果,而且更有被黃巾賊包圍消滅的可能。秦太守不願意冒這個險,這才不願意接受你的建議。」
「騎兵的長處是機動性,留在城裏的作用並不大。與其讓他們下馬參與守城,倒不如派到城外去騷擾黃巾賊,減輕一下我們的負擔。我們之前已經剿滅了黃巾賊的騎兵,即便此時的黃巾賊又組建了騎兵,那數量也肯定不多……」
看着依然努力想要說服自己的劉福,黃忠微微嘆了口氣,低聲對劉福說道:「劉公子,不要說了。其實從本心來說,我是贊同劉公子的建議的,可秦太守才是能做決定的人,我即便是贊成,也沒什麼用啊。」
見黃忠把話說到了這份上,劉福就知道再說什麼也是浪費口水,索性閉嘴不再說了。黃忠見狀提出了告辭,感覺跟黃忠無話可說的劉福也沒有挽留,客客氣氣的將黃忠送走,隨後一臉鬱悶的望着城外。
知道劉福此時心情不好的太史慈沒有上前,站得遠遠地看着劉福。離開南門的黃忠回頭看了看,正好就看到了劉福的背影,讓黃忠忽然感覺劉福的背影顯得很孤單。就如黃忠對劉福所說的那樣,黃忠對劉福的建議是贊成的。一味的被動挨打只會讓自己越來越被動,而戰爭這種事,往往就是誰佔據了主動誰就有利。秦太守的決定並沒有錯,只是太保守了,一旦有個萬一,那很有可能就是一敗塗地的結果。
「黃校尉,黃校尉……」已經離開南門有一段距離的黃忠忽然聽到身後有人喊他,習慣性的回頭一看,就見劉福身邊的一個親兵正往自己這邊跑過來。等那人到了近前,黃忠出聲問道:「何事?」
「這是我家公子讓小的交給黃校尉的。」來人邊說邊雙手奉上一瓶傷藥。
黃忠的臉頓時有些泛紅,自己身上有沒有傷只有自己最清楚,原本以為自己已經掩飾的很好了,卻沒想到還是叫劉福給瞧見了。
「替我謝謝你家公子。」黃忠接過傷藥對來人說道。
當晚,宛城南門悄然開啟,一支數量兩百多的騎兵離開了宛城。負責監視南門的黃巾賊立刻就把這一發現報告了孫夏。孫夏正悶坐帳中,連日來的攻城進展不利,別說替兄弟報仇,就連自身的地位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而唯一讓孫夏稍感安慰的就是其他人那裏也不順利,尤其是張曼成的損失尤為嚴重。先是騎兵全滅,再是夜襲失敗,連續的失敗已經影響到了張曼成在黃巾中的個人威信,不甘人下的孫夏覺得或許自己的機會來了。
當然讓孫夏公開質疑張曼成的領導那是不可能的,出頭的椽子先爛,孫夏在等,等那個第一個跳出來跟張曼成作對的人。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以應對將來可能出現的變故,這兩日的攻城力度已經不比剛開始的時候,雷聲大,雨點小,死傷也多是那些跟孫夏還不是一條心的大小頭目的人。對於那些人,孫夏並不是太在意他們的死活。
所以當手下來報南門有兩百騎兵離開宛城的消息時,孫夏並不是太感興趣。只是孫夏不感興趣,並不代表其他人就不感興趣。被張曼成派過來協助孫夏的廖淳就向孫夏提議立刻派人去查明那伙騎兵的動向,結果卻是碰了一鼻子灰。
孫夏對廖淳沒有好感,一來廖淳是張曼成派過來的,在孫夏看來這是張曼成派過來監視自己的。二來就是孫夏看不起廖淳這個敗軍之將,數千騎兵被人家給滅了。這就是個敗家子!掃帚星!禍害完了張曼成以後這是準備來禍禍自己了!孫夏極度懷疑張曼成把廖淳派過來就是想要借自己的手幹掉廖淳。可惜廖淳的命很大,每次派他攻城,他總是能夠活着回來。孫夏也就越發的看廖淳不順眼。
當廖淳提出派人追蹤的時候,孫夏翻了個白眼,沒好氣的問道:「人的兩條腿跑得過馬的四條腿嗎?」
騎兵全滅是廖淳心中的疤,輕易不能去揭,如今被孫夏當面揭開,廖淳是又羞又怒。可自己作戰失利是事實,廖淳又沒有底氣跟孫夏對着幹,只能恨恨的一甩袖子,離開了孫夏的大帳。孫夏看着離去的廖淳,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說服不了孫夏的廖淳回到自己的營帳也沒有閒着,立刻叫來自己的親兵把宛城有騎兵出城的消息報告了張曼成,提醒張曼成小心防範。對於張曼成,廖淳依然忠心耿耿。自己兵敗回營,騎兵損失大半,而張曼成卻並沒有因此砍了自己的腦袋,只是把自己的職位撤了,留在身邊做了個親兵,更在不久之後就又讓自己另領一軍,這份看重讓廖淳感動不已,也讓廖淳對張曼成死心塌地。
廖淳不是笨蛋,被派到孫夏這裏要做什麼廖淳心裏一清二楚。南陽黃巾里四個最有實力的渠帥,張曼成為最,趙弘次之,再次就是孫夏兄弟,最後才是韓忠。不過孫仲的死讓孫夏的實力受損,如今排名變成了最末。
四個渠帥,除了張曼成是自己要效忠的主帥外,韓忠是個牆頭草,誰強跟誰混,並不需要太擔心。孫夏是個有勇無謀的匹夫,偶爾會有靈光一現的智慧,但性格衝動,只要熱血上頭,就會不顧大局。最讓廖淳感到不安的就是趙弘,無論實力還是人脈,趙弘都是僅次於張曼成,對張曼成的地位也最具威脅。
張曼成得到廖淳派人傳回的消息時已經晚了,再想要派人追蹤那伙出城的騎兵已經不可能。打發來報信的人回去復命,張曼成再次將目光投向了擺在桌案上的一副地圖。這是一副記錄宛城周邊的地圖,如今已經大半落入了黃巾的手中,宛城已經快要變成一座孤城,張曼成相信,只要繼續圍困下去,宛城必破。
攻城戰最主要的策略就是攻心為上,只要讓守城的官軍失去了信心,那攻城的時候就會順利許多。把宛城變成一座孤城,消磨守城官軍的信心,等到時機成熟自己再帶人一鼓而下,只要攻破宛城,自己現在失去的都能找補回來。
對於黃巾內部的紛爭,張曼成比誰都清楚,也知道其他黃巾渠帥都有各自的小算盤,只要自己攻破宛城,那些人就會藏好各自的小算盤,繼續聽從自己的指揮。可如果攻不破宛城,那南陽黃巾就會有分崩離析的可能。
張曼成知道,這幾天黃巾內部已經有人開始叫嚷要退兵去攻打別的地方,也猜到那些人是誰在背後指使的,只是苦無確鑿的證據,張曼成拿躲在背後的人也是無可奈何,只能日日督戰,消磨守城官軍的士氣,也順便削弱那些懷了貳心的人的實力。
得到廖淳派人送來的消息以後,張曼成沒有想孫夏那樣無所謂,兩百騎兵對自己的數萬大軍當然構不成什麼威脅,但張曼成卻總是下意識的感到不安。不認為那兩百騎兵是見宛城守住無望而棄城而逃。可就如孫夏敷衍廖淳時一樣,張曼成就算有心除掉那兩百騎兵,一時間也想不出一個有效的對策。
如果手上的騎兵無損,張曼成是絕對不會擔心那兩百騎兵的。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手上沒人,就算知道那兩百騎兵來者不善,也不能主動出擊,只能被動的防禦。
整個黃巾大營里,張曼成不擔心那兩百騎兵敢來沖營,那是找死的行為。唯一叫張曼成不放心的就是自己的後軍糧草,雖然有韓忠坐陣,可張曼成對韓忠太了解了,那就是個的牆頭草,尤其是在陣前差點喪命以後,除了牆頭草的個性保持不變外,還多了一個貪生怕死的毛病。
與張曼成等人不同,韓忠在變成黃巾賊以前只是一個與官府勾結一起魚肉鄉里的土財主,後來黃巾起義,在看到官軍節節敗退,為了保住祖業,韓忠這才帶着一眾手下搖身一變,成了黃巾。而在黃巾攻破南陽以後,韓忠的野心也逐漸生成,認為自己也可以在這個亂世中憑着手下聚集的人馬爭得一席之地。
只是韓忠的這份雄心壯志被劉福帶着人給一舉撲滅了。差點死在陣前的遭遇一下子把韓忠打回了原型,又變成了那個只想要守住祖業的鄉下土財主。有心跟黃巾賊劃清界限,重投大漢的懷抱,可有道是賊船難下,已經成了黃巾賊的一個渠帥,再想要重新做人,也要看人家給不給自己這個機會。
韓忠被任命看守全軍的糧草,對韓忠來說是個再好不過的任命。不用去官軍戰鬥,那就不會跟官軍結下死仇。如果黃巾佔了上風,那身為黃巾渠帥,好處少不了自己的,而一旦黃巾失利,自己沒有跟官軍發生過戰鬥,日後投降了,也能省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韓忠想得挺美,準備坐山觀虎鬥,可偏偏老天爺不願意看到韓忠清閒,特意安排了劉福來找韓忠的麻煩。得到張曼成提醒的韓忠一邊哀嘆自己的命不好,一邊暗自祈禱那些出城的官軍不要來找自己的麻煩。
趁夜離開宛城的劉福並沒有立刻就去襲擊黃巾賊。用兩百騎兵去騷擾人數達到數萬的黃巾賊,劉福沒有那麼傻,也不認為自己的手下各個都是萬人敵。一騎當千那種要命的事情在腦子裏幻想一下就好,萬萬不能當真。
劉福目標明確,這回出城就是奔着黃巾賊的糧草去的,只要能夠毀了黃巾賊的糧草,那圍困宛城的黃巾賊就算是不想,也不得不退兵。劉福很清楚機會只有一次,一旦失敗,不但計劃難以成功,自己也極有可能會喪命。
為了能夠讓計劃的成功率可以高一些,劉福一遍又一遍的提醒自己需要謹慎行事,不能莽撞。
「公子,馬上就要到達目標地點,我先帶人去察看一下。」太史慈小聲對劉福說道。
「小心些,說不定山谷里有黃巾賊。」劉福聞言提醒道。
「公子放心。」太史慈說完這話,帶着幾個人趕到了隊伍的前頭。
劉福帶着大隊緩慢前行,等候太史慈的回報,結果沒等來太史慈,卻見到了太史慈派回來報信的人,稟報說太史慈正在山谷口與人爭鬥。帶着一絲好奇,劉福把大隊扔給了賈詡帶着,自己則帶着幾個親兵趕到了原本預定為藏身地點的山谷口附近,遠遠地就看見太史慈正在與一名身材魁梧的大漢交戰。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65s 3.966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