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家的心思再怎麼輾轉反覆,男人也不會關注——無論如何,她們到底是要依附着他們而活的,既是如此,何須在意依附者的心思?這些男人關注得,乃是憑這一場大戰崛起的將領,以及接下來的春闈。眼看諸王之爭到了白熱化,誰會將心神分到後院?
在文武百官的眼裏,這偌大江山的主人,非魏即魯,韓王殿下實在沒有半分勝算,不提也罷,奈何韓王不是這樣想的。他覺得只要再使勁一把,魏王就能倒台了,至於魯王……手無縛雞之力,實在無法與他抗衡。
出於這等考量,哪怕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韓王,也免不得聽從幕僚的意思,裝他一裝,整個春天都沒有外出遊獵——按照他的性子,本是一年四季,不管獵物多少,肥美與否,總要遊獵幾番,方算盡情的。
好容易熬到了大比結束,天氣漸熱,韓王再也坐不住,命人牽了好馬,拿了弓箭,帶着衛隊,就要出城。
他是皇子,是王爺,又是公認胡攪蠻纏的角色。魏王身為兄長,尚被他步步緊逼,焦頭爛額,旁人誰敢招惹?即便是聖人,知韓王行為,也不會說什麼——遊獵散心,本就尋常,只要不擾民,他何苦去干涉兒子的小愛好?
這天,韓王照例帶人外出遊獵,韓王妃靜靜坐在房間裏,看着魚兒在水中歡快遊動,便如一尊絕美的玉雕,沒有半分生機。
王府中的人都知道,王妃雖平安歸來,王爺卻質疑王妃的貞潔,對她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若非情況特殊,韓王要弄王妃一個「暴斃」,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除了韓王妃帶過來的人外,其他人對韓王妃,非常不客氣。即便是韓王妃的心腹僕役,也有些惴惴的,想要另謀出路的比比皆是,韓王妃卻沒有一絲一毫要管的意思。
她忍耐多時,只為等一個結果。
聽見門外逐漸傳來嘈雜的聲音,韓王妃嘴角揚起一絲弧度,隨即又沒了去,便見奶娘推開門,已是帶了哭腔:「王妃娘娘,王妃娘娘,王爺他……」
韓王妃平靜地看了奶娘一眼:「怎麼了?他又要來替他的愛妾出氣麼?」
&是!」奶娘急急道,「王爺,王爺他從馬上摔下來了!」
韓王妃霍地起身,袖子中的雙手用力捏緊,急急道:「帶我去!」
她步履匆匆,連肩輿都顧不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快,最後竟不顧儀態,小跑起來。氣喘吁吁,釵環凌亂。
趕到正院的時候,太醫院的太醫已經全到了,人來人往,忙的不行。這些人見到韓王妃,無不殷勤備至,有些曾經跟在韓王身邊鞍前馬後,捧邱孺人,貶低韓王妃的,已經露出了點怯。
能在王府混下去的人,哪個沒幾分眼色?一瞧見這情況,便知韓王怕是不行了。唯獨韓王妃似是分辨不出情況,竟不顧儀態,揪着王府長史,雙目赤紅,幾乎癲狂:「他怎麼了?你們快說!八郎他怎麼了?」
長史不敢推韓王妃,又覺得實在不像個樣子,好在韓王妃的奶娘和幾個心腹使女拖住了她,便有想對王妃賣好的管事湊上來,小聲說「墜了馬」「旁人救援不及」「被馬拖了一段路」「臉朝下」等等。
至於韓王被拖得何等血肉模糊,又被馬蹄踩了多少下,斷了多少骨頭,臟腑傷到什麼程度,這些人都不敢說。哪怕是太醫,也只說「盡力救治」,實在不敢打包票。哪怕他們平日開得都是太平方,做得都是和稀泥的事情,能這樣說,也表明情況很嚴重了。
一想到這裏,眾人瞧韓王妃的眼神,不免熱絡了些。
韓王一死,王府的風水可就輪流轉了,韓王止有一子,王妃所出,正兒八經的嫡長子,獨子,繼承爵位天經地義。說不定聖人一照顧,連等都不用降。到那時候,王府是誰的天下,還用說麼?
旁人都已經打定了主意靠攏新主子,尋思怎麼抹平曾經對她的不敬,韓王妃卻恍若未覺,狀若癲狂:「我不信,八郎,八郎——」
&後呢?」聖人沉着臉,握筆的手已經起了青筋。
稟報的人不敢多嘴,只能將韓王妃的好一再誇大,希望聖人聽了,能寬慰一些:「王妃清醒過來後,一再說王爺的騎術極好,不可能墜馬。王妃將太醫全都扣下,命他們檢查了藥材,再親手去煎藥,一勺一勺,親口嘗過後,方將之餵給王爺。」
&了,你下去吧!」
待來人走後,聖人將桌子重重一推,御案上的東西嘩啦啦摔了滿地,太極殿的內侍全低下頭,不敢說什麼。
&周航!」聖人氣得渾身發抖,「不惜一切,救活老八,還有,給朕查!」
韓王妃都知道韓王的騎術極好,聖人豈會不知?他這個兒子,粗疏歸粗疏,騎射的本事卻是一等一的,說此事是意外,聖人半點不信。正因為不信,才會暴跳如雷——爭儲歸爭儲,本事不夠,被殺被流放都是尋常。但直接殺競爭對手,這就觸犯底線了。
&鎮」為何是歷朝歷代都忌諱的東西?就在於大家都信這一套,覺得這能詛咒死人!換句話說,直接找個刺客,或者養個死士,將敵人抹了脖子,與這的性質也差不了許多了。
今天能殺我兒子,明天就能殺我了,這還得了!殘害兄弟,全無骨肉親情,這樣的兒子,聖人敢要?真要把江山交付,是不是看哪個臣子不順眼就將對方給殺了?這樣的朝廷,能夠延續多少載?
聖人正在氣頭上,匡敏卻稟報,魯王求見。
聽見魯王要見自己,聖人本要拒絕,卻又轉了念頭,宣他進來,想看看他怎麼說——統共就剩幾個兒子,長子又是閒雲野鶴,容家主力也覆滅了,敢對韓王動手的,不就是他的兩個哥哥?
魯王進殿,二話不說,摘了帽子,伏在地上,祈求聖人將他的庶長女派去和親。
聖人一聽,更是怒氣勃發:「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那是你的長女,你的親生骨肉,哪怕是奴婢所出,也是你第一個女兒,你竟捨得?」
各國使臣雖向大夏表示了和好之意,卻因邊境之事,態度頗有些曖昧,觀望的居多。如今大夏與西突厥一戰大獲全勝,其他國家看了,必定是要二派使臣,以求結好大夏的,最好能許個有秦氏皇族血脈的公主來,才好定邊疆之心。對大夏來說,也是一樣,打了勝仗再將和親公主嫁出去,才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國威,起到足夠安撫和震懾作用。
和親公主的人選,朝廷早擬定了,奈何其中有個心思重的,一想到自己要背井離鄉就鬱鬱寡歡,生生將自己熬得病骨支離,香消玉殞。
缺了這個位置,便要有人補上,有些朝臣提議說讓趙王被貶為庶人的庶女去和親,聖人都沒同意。趙王雖忤逆,但到底是親生的孫女,聖人實在不欲她們去和親。魯王的庶長女,雖因生母無位份,至今沒上玉牒,親事也有些高不成低不就,到底是皇家血脈,聖人怎會樂意?
魯王何嘗不知聖人心思?他伏在地上,涕淚橫流:「父皇,兒子實在是怕了!還望父皇成全!」說罷,連連磕頭,重得所有人都能聽見響聲,頭上也滲出血跡。至於怕什麼,他雖沒直說,在場的人哪有不明白的?
聖人氣了個仰倒,但不得不說,魯王這一手先機打得好,雖說他這等做法也招了聖人的厭惡,卻讓聖人去了幾分疑慮。
魯王立於朝堂,靠得就是溫文爾雅的好名聲,畢竟他在軍中,並無多少實權。如日中天的皇子拿庶長女去和親,哪怕添上了「大義」的美名,也難免會得到一個「不恤骨肉」的評價,於魯王的名聲,並無多少好處,甚至可以說,風評一落千丈。
南宮家滅門一事,板上釘釘,加上飛馬舊部一事。聖人對魏王的品行,已有些先入為主,見魯王實在狼狽,嘆了一聲,揮了揮手:「你下去吧!這事,朕要好好想想。」
魯王為了撇清干係,急吼吼要將女兒和親,實在是薄情得很。魏王……若這事魏王真脫不開關係,讓魯王登基?真公主和親在外,大夏可丟不起這樣的臉。但魯王不會不知道這一點,難道他真是嚇怕了,只求保命?有個和親的女兒在,哪怕新帝要動他,也不敢太過亂來。
聖人面色陰晴不定,想到來人稟報韓王妃的體貼,便覺自己眼光還是不錯,為兒子挑了個賢婦,奈何兒子偏聽偏信,始終不體恤對方。生生將一個愛他的好女人折磨成這樣,如今患難見真情,聖人對韓王妃的不悅,也就盡數褪去,嘆道:「太醫差什麼藥材,只管和朕說,不惜代價,一定要救活老八!」
太醫們聽見這個吩咐,登時捏了一把汗,心道韓王實在是活不成了,偏偏又有聖人的吩咐……也只能用「拖」字訣,儘量延長韓王的壽命,拖個十天半月再死,聖人也通醫術,將這些天的脈案一呈,藥方一遞,絕對不會像現在這麼怪罪他們。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s 3.877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