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乾曜回到京城後不久,再度被轉調為黃門侍郎併兼任宰相(前文有提到,跟張嘉貞一起接替宋璟/蘇頲),他想起在富平縣時看到的這位主簿,覺得這樣的人才埋沒在地方太可惜了,於是就提拔他為監察御史,品級是正八品。
宇文融這次提升,在他的政治生涯里很重要,因為不僅是在品級上有提升,而且是到中央任職。監察御史的品級雖不算高,但可以獨立上書,正是在這個位置上,宇文融開啟了盛唐最大的一次改革運動。
開元九年二月(公元721年),監察御史宇文融上書:「天下戶口逃移,巧偽甚眾,請加檢括!」
皇帝看到奏章後,不太清楚宇文融是誰,怎麼會提出這樣的建議,於是找來兩位宰相問問是怎麼一回事。張嘉貞自然搞不清這件事,源乾曜卻胸有成竹,於是一五一十的把他之前在富平縣跟宇文融的對談內容及後來自己提拔他為監察御史的過程,說了個太概。
李隆基這幾年本想對突厥吐蕃等採取更強硬的態度,但因為天災屢現,國用不足,所以一直隱忍。現在聽到有人說可以安撫流民,還可以增加國庫收入,李隆基一下子就動心了,於是就跟源乾曜說,你把上書的這個御史找來,我想當面跟他聊一聊,了解狀況。
源乾耀下朝之後找來宇文融,跟他說明皇帝想召見他,要他做好準備,想好自己該如何應答,宇文融自然了解,於是就回答說:「下官明白,請大人放心。」源乾曜又交待了一些面聖該注意的事項就走了。
那麼張說是怎麼又回來當上宰相的?
據說跟王毛仲有關,此時王毛仲是李隆基身邊最寵信的人,其權勢甚至連高力士都有些懼怕,而王毛仲卻幫張說講了不少好話,當然幫忙講話是有條件的。又據說張說送了不少金銀珠寶賄賂王毛仲,請他在皇帝面前多多美言,所以張說才有機會回鍋當宰相。
張說為什麼有錢?因為這時候他不當文官,而是當天兵軍節度大使,俗話說「窮文富武」,張說這時指揮數萬大軍,而且他一向貪財,弄點銀子自然不困難。
有一個故事可以說明張說貪財:據說姚崇臨死時,怕張說報復自己的兒子,還希望自己死後有好名聲,就交待兒子說:「我跟張說一向不和,我怕我死之後他會來找你們報復。你們到時可在我靈座前,陳設珍玩古董。張說來弔喪時,如果看到這些珍玩仍然不顧而去,表示他還記仇,你們就趕快打道回老家,別在京城逗留!如果他逐件玩弄,有愛慕之意,你們可以傳我遺命,將這些古董都送給他,然後求他作一碑文,等待他把碑文寫好,你們要馬上刻好立碑,並呈皇上御覽。如果能如我所料,碑文中已經有讚揚之詞,以後即使他想尋仇報復,也會顧全名聲,不會太過分。」
姚崇死後.張說果然來弔唁,姚崇的兒子依父親的話,將珍玩擺列。張說見了珍玩,不禁上前摩挲賞玩。
這時,姚崇的兒子姚彝上前說:「先父有遺言,說您是當代文學大家,先父希望由您替他撰寫墓志銘,這樣他在九泉之下,得以心安。為了報答您,願意把這些珍玩都送給您。」張說心想,我跟姚崇素來不合,料想不到他竟然如此佩服我的文才,也罷,不跟死人過不去,何況,還有這些珍玩古董可拿。於是欣然允諾,姚彝等再拜稱謝,請他快寫,張說應聲而去,即日就寫了一篇歌功頌德的碑文。
張說將碑文交給姚家,姚家人連夜讓人刻碑,同時將底稿呈上皇帝。李隆基看了,也極口稱讚,說:「似此賢相,不可無此文稱揚。」
張說不久後就醒悟,想說自己從宰相位置被貶到外面近十年,都是姚崇害的,怎麼能讚揚他。連忙派人要索還原稿,只說文章草率,需要修改,不料姚家說已刻成碑,並上呈御覽。張說一聽,長嘆一聲說:「唉!想不到死掉的姚崇還能算計活着的張說。」
這個故事是否是真已不可考,但張說貪財一事似乎不假。
言歸正傳,王毛仲雖然願意幫張說說好話,但前提是張說也要有可以說功績才行,那麼張說有沒有呢?有的!
(連載更新)
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張說擔任天兵軍節度大使。天兵軍駐紮並州(山西省太原市),緊挨着天兵軍的是朔方軍,駐紮靈武(寧夏自治區靈武市)。這兩軍都駐紮在當時的胡漢交界地區,境內有很多歸降的少數民族部落。
這一年秋天,朔方節度使因為懷疑自己轄區內已經歸降的突厥部落謀反,把他們給誘殺了,這下子讓張說管轄下的其他部落也緊張起來了。這是不是唐朝的計劃呢?先殺突厥,再殺我們,一個個殺光?所以,幾個部落都人心惶惶。
張說了解狀況後,讓副大使看家,自己只率領着20個騎兵,直接就奔這些部落來了。這些部落的首領一開始得知張說要領軍過來,以為是要來消滅他們,於是都很緊張的準備好防禦計劃,箭上弦,刀出鞘!沒想到張說只帶了20幾個人來,這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只好先解除戒備,上前迎接。
張說跟各首領握手寒暄後,就向各首領說明朝廷的立場,請大家不要緊張。張說完後,發現各首領似乎並不完全相信,於是說,這樣吧!今晚我就住在你們這裏,如果有人要攻擊你們,你們可以拿我當人質或是把我殺了抵命,好不好?這樣幾位首領才相信了。
副大使聽到屬下回報,說張說今晚要住在部落的帳篷中過夜,嚇了一大跳,急忙給張說寫信,讓他千萬不要輕信這些少數民族。張說怎麼回答的呢?他說:「吾肉非黃羊,必不畏食;血非野馬,必不畏刺。士見危致命,此吾效死之秋也。」意思是說,我的肉不是黃羊肉,不怕吃;我的血也不是野馬血,不怕人家喝。如今情況危急,這正是我報效朝廷的時候。我意已決,不必再勸!
果然這些部落首領都被張說的勇氣感動,原本緊繃的氣氛就此緩解下來,免除了一場危機。
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張說又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證明自己在軍事上的能力。
原本在河曲地區(前套及後套,前套在寧夏自治區,後套即內蒙古呼市包頭一帶)被安置投降的胡人首領康待賓突然起來反叛,而且跟當地英勇善戰的党項族(後來西夏人的前身)聯合在一起,聲勢浩大。
朝廷得到消息後,趕快調動附近的幾個軍區的軍隊去平亂。張說接到命令後,仔細的分析了一下,發現党項族是其中聲勢最大,最有戰鬥力的一支軍隊。擒賊先擒王,張說於是帥領精銳騎兵一萬餘人,直衝党項部落的陣地,在出其不意之下,党項軍被衝散大敗,只好出面表示願意戴罪立功,協助唐軍平亂。這時其它軍區的指揮官認為,這些党項人帶頭作亂,現在情況不好就投降,是反覆小人,應該殺掉他們!
張說一聽,很生氣地說:「我們是王者之師,又不是土匪,怎麼可以殺投降的人?」堅持讓党項人戴罪立功。這些党項人很感動,於是盡心的協助唐軍攻擊其它胡人,康待賓被生擒,整個叛亂因而迅速被平定。
張說有這樣的功勞,再加上王毛仲在皇帝身邊幫他講好話,所以就順理成章的回到長安,擔任兵部尚書兼宰相。
在這時期,雖然宰相有三頭馬車,但大致上還是平和的。一方面前面說過,源乾曜的個性比較溫和謙讓;另一方面張說剛回來,主要負責的是國防(兵部)方面的事,而且在開元十年(公元722年)還兼任朔方軍節度使,大家各有所司,比較不容易起衝突。
交待完朝政後,我們再回頭來看括戶事情的進展:
宇文融被任命為推勾使後,開始要求天下各州縣要開始檢括戶口,並且張貼公告,讓逃亡的百姓到所在的州縣自首。命令傳達之後,天下州縣像炸開的鍋一樣,紛紛動員起來。
由於唐朝的組織中缺乏有效的一級政府(之前曾經設有十道按察使,但此時已經撤掉,而且按察使也沒有常設的機關及人員可以辦事),對中央政府來說,需要直接面對360個州,所以效率很慢,經過一年的時間後,才有初步的結果。
原本宇文融的估計是,靠近兩都及原本人口密度較高的州縣,或是隴西陝北等天然條件不好的地方,戶口應該會有小幅的下降;而東南一帶地廣人稀,荒地較多的區域,戶口數應該會有比較明顯的增加,特別是江南道(現在的蘇南/浙江/福建/江西)有廣大地域,總共有56個州,戶口數應該會大幅增加才對。不料回報後的數字是:該減少的州縣沒什麼減少,而該增加的州縣更是幾乎紋風不動,這結果出乎宇文融的預料,也讓他大為煩惱。
(連載更新)
為了讓地方州縣能夠有意願實報戶口,開元十年(公元722年)皇帝又下令同意州縣可以實報因死亡/流亡等減少的戶口,不因戶口減少而處罰州縣官員;另外為了有效安置流亡人口,朝廷下令開始檢括天下田土,以宇文融為「括田(地)使「,檢括天下田土。
括田的動作,對豪強與地方官員的打擊更大,各種反抗也不小。但這次,朝廷似乎鐵了心,要求各州縣務必執行,各道判官也帶着州縣官員,直接到田地上去進行丈量。
此時天下不合規定的田土,根據朝廷的法令,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第一:私人佔有超過規定的田地,這稱之為「籍外田「。其中,原來登記有主的田地,但因為各種原因被其它田主佔有的,稱為「隱田」;如果田地原來是無主的,例如新開墾的荒地,或是原來就沒有登記在籍的,稱為「剩地」,至於這些田地檢括出來後,如何處理,後面會談到。
第二:原來發給官員,用以補償官員薪俸不足的田土,稱為「職田「。在這一次檢括中,職田被官方收回,作為補償,每畝田每年給栗二斗,全國總共收回了職田十萬頃(一頃等於一百畝)。
第三:檢括天下寺廟與道觀超過規定的田地。這一次,在這方面的力道很大,幾乎所有的寺觀都被檢括,可參閱當時人寫的少林寺碑:「日者明敕,令天下寺觀田莊,一切括責」,而少林寺因為歷史悠久,朝廷才將唐太宗御賜的二十頃田地還與「特還寺眾,不令官收」,可見這次檢括是非常嚴格,也很有效的實行。(少林寺因為有十三個和尚幫助李世民打天下,從此聞名到現在)
第四:檢括五戶長史田。這部分田在隴右,屬於政府田地,但發給五戶長史耕種,不用納稅,但需服軍役,屬於兵農合一的體系,這時也查出他們手中有大量的「籍外田」。
第五:山川陂澤,也就是山林地或是河湖,收歸國有,百姓不許侵佔。
從開元十年起,到開元十二年止,」檢括天下田土「取得相當不錯的成果,估計檢括出來的田土估計共達到八十萬頃之多(八千萬畝)。
而且在過程中,也抓住了不少官員的小辮子。例如擔任東都留守兼工部尚書的盧從願,原本也是皇帝考慮要提拔為宰相的人選,但因為被宇文融查出其家占田一百餘頃,就此被踢出候選人名單。可見此次括田,宇文融不但幫官方取得許多新增的田土,在私人方面,宇文融也掌握了大小官員的田產資料,使得他在往後的政治鬥爭過程中,有了極為重要的籌碼。
括田進展得很順利,但在括戶方面,直到開元十一年底,效果仍然不佳。
為什麼?(未完待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8s 3.888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