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兒 第329章【大唐將帥21】

    他告訴皇太子李治,「你對李世積無恩,不容易掌控他,現在我將他貶官外放,我死之後,你馬上授予他僕射之職,

    他必然感恩戴德,盡忠竭力」。李積接到唐太宗的聖旨後,連自己家裏都沒有回去,直接趕赴外地上任。李治即位為唐高宗,依照父親的遺言,召回李積,

    進封尚書左僕射,永徽四年,又將李積進封為司空。皇宮內院的鬥爭越演越烈,逐漸進入白熱化的狀態,唐高宗以王皇后無子為理由,

    要廢掉王皇后,另立武昭儀,長孫無忌等大臣堅決反對,一時間唐高宗左右為難、愁眉不展。李積一語驚醒夢中人,終於讓唐高宗下定了決心,

    「這是陛下的家事,無須讓外人多言」,於是後宮變天,武昭儀終於當上了武皇后,後人因此事對李積惡語相加,其實有失公允,當時他也沒有料到楚楚可憐的武昭儀會變成後來殺人如麻的女皇武則天,

    他不想干預皇帝的家事,豈知皇帝的家事也是大唐的國事,他對皇帝的支持和縱容,

    導致後來無數李姓皇子皇孫的滅頂之災,正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麗發生內亂,給了唐朝出兵的藉口。唐高宗任命李積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

    統領水陸兩軍,向高麗進發,這時,李積已經年過七十。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他決心做到隋煬帝、唐太宗未能做到的事前,將高麗問題在自己手中做個了斷。

    唐軍一路進發,於翌年二月攻下高麗西境要塞新城(今遼寧鐵嶺南),自此門戶洞開,唐軍捷報頻傳,無往不勝。

    總章元年(公元668年),李積佔領了高麗的扶餘城(今吉林四平),高麗王子泉男建的五萬兵馬兼程趕來。

    與唐軍展開會戰,結果羊入虎口,唐軍斬獲三萬餘人。李積馬不停蹄,揮師南下。匯合其他幾路人馬,又包圍了平壤城(今朝鮮平壤)。

    在唐軍鋪天蓋地的攻勢下,高麗國王最終屈服,派出王子泉男產帶着九十八人打着白旗出城投降,泉男建也被唐軍生擒活捉。高麗滅亡了。

    唐朝佔領了一百七十六座城市,獲得六十九萬七千戶人口,在高麗舊地設置了安東都護府,任命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統兵2萬留守當地,

    高麗併入了大唐的版圖,李積為大唐的擴張立下了不世功勳,他進封為太子太師,增食一千一百戶。

    公元669年,李積因病去世。陪葬昭陵,贈太尉、揚州大都督,諡號貞武。

    他的墓地冢起三山,象徵着曾經馳騁過的陰山、鐵山和烏德鞬山,歷史上只有漢朝的霍去病死後享受過如此榮耀的待遇,今天陝西禮泉縣的昭陵博物館就設在李積的墓園之中。

    李積一生征戰沙場,喜歡推功於手下將士,皇帝賞賜的財物,也大多分給手下將士,因此在軍中極得人心。將士皆願效命。

    對家中兒孫,他也嚴加管束,惟恐他們行差踏錯。臨終之時,還對其弟李弼殷殷囑託。要他約束家中子弟,有行止出格、結交非類的,馬上打殺,以免傾覆家族。李積目睹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等家族的衰亡,

    惟恐自家後輩蹈其覆轍,深以為戒。只可惜,事情往往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唐高宗去世以後,武后當權,為了穩固自身統治,

    大殺李姓皇族,引起李積之孫李敬業的極大義憤,又因受贓被貶,心中不滿一觸即發,終於在揚州舉兵起事,揚言要匡復李唐皇室。

    武后調集三十萬人馬,動用守邊大將,很快將起義隊伍打垮。李積的直系子孫幾乎被殺得精光,旁系子孫偶有逃脫的,「皆竄跡胡越」,在蠻荒之地苦度餘生。李積的官爵被追削,受子孫連累,還遭到了開棺戮屍的下場,

    令史家感慨不已。唐德宗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吐蕃攻下大唐的麟州,抓獲了幾千漢人俘虜,準備將他們押回吐蕃做奴隸,走到半路,被一個叫徐舍人的吐蕃將領全數釋放,徐舍人自稱是徐家後裔,

    先祖在徐敬業舉事失敗時逃往異域,從此在當地繁衍生息,雖然已歷數代,依然難忘故國,所以作主對漢人俘虜私下開恩,這就是史書上記載的有關李積後人的片言隻語。

    「嘯聚聲名壯,宏圖亂世酬。沙場少奇策,廷廟盡陰謀。且向娥眉拜,爭知子弟休。評書千載下,宜配武鄉侯」,

    縱觀英國公李積的一生,有情有義有擔當,是個遇事不逃避的性情中人,他與李世民生處同一時代,是他的幸運,也是李世民的幸運,更是大唐帝國的幸運。

    侯君集

    「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着,今日告功成」,每次聽到雄壯激越的《秦王破陣樂》,總是禁不住心潮澎湃,樂曲回顧了大唐立國之初的浴血奮戰和開創盛世的艱難歷程,

    讓人悠然神往、思緒萬千,在那些連騎衝殺的英雄壯士當中,有一個人總會讓人想起,那就是平滅高昌的侯君集。在將星如雲的唐朝歷史上,

    他的戰功並不特別出眾,他的結局卻震撼人心,尤為感人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對這位老部下的奇情。侯君集犯下了誅滅九族的大罪,李世民也無法保全他的性命,訣別之際,一代名君痛哭失聲,「你密謀造反,其罪當誅,

    但我們曾是生死與共的戰友,你叫我情何以堪?為了你,我再也不上凌煙閣了(凌煙閣上有杜如晦、房玄齡、李靖、秦叔寶、侯君集等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

    侯君集(?~公元643年),祖籍豳州三水(今陝西旬邑北),出身於關隴貴族集團,是個膽大勇武的世家子弟,與《隋唐演義》中那個賊眉鼠眼的偷兒形象大相徑庭,由此可見演義戲說之類對人民群眾的誤導之深。在隋末天下大亂的背景下,侯君集得識明主,

    投入了李世民的幕府之中。他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戰,屢建功勳,被封為全椒縣子。受到了李世民完全的信任。武德九年(公元626年),

    玄武門之變爆發了,在這之前,侯君集出謀劃策。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他跟隨李世民進入玄武門,誅殺了李世民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


    不久,李淵退位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為唐太宗。侯君集被封為潞國公,賜邑千戶,升為右衛大將軍,而此時的李靖,

    食邑才有五百戶,可見當時在李世民的眼裏,侯君集比李靖重要的多。貞觀四年(公元630年),侯君集又升為兵部尚書,參議朝政。

    貞觀九年,他被任命為積石道行軍總管。作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李靖的副手,討伐吐谷渾。

    五路大軍直指吐谷渾,慕容伏允膽戰心驚。他放火燒荒,盡毀草原,然後躲進沙漠,給唐軍來個堅壁清野。侯君集主張窮追猛打,

    不給敵人喘息之機。李靖採納了侯君集的建議,唐軍兵分兩路,李靖、薛萬均往北路,侯君集、李道宗往南路。對慕容伏允展開了鉗形攻勢。

    侯君集部穿越2000多里的不毛之地,人靠喝馬血維持體能,馬靠啃冰雪延續生命,終於在烏海(今青海苦海)追上了吐谷渾軍。

    殺得吐谷渾人鬼哭狼嚎。唐軍翻越積石山(今青海阿尼瑪卿山),在今天的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裏全殲慕容伏允的吐谷渾軍,慕容伏允走投無路,自縊身亡。

    慕容伏允的兒子慕容順也被唐軍俘獲,吐谷渾舉國投降,唐軍大獲全勝。自此吐谷渾一舉平定。

    貞觀十一年,侯君集被封為陳州刺史,改封為陳國公。明年,又拜為吏部尚書,進位光祿大夫。

    侯君集以前根本不愛讀書,進了李世民的秦王府後才拿起書本補習功課,他天資聰穎,竟然很快小有成就,

    典選官員,制定考課,做得有條不紊,頗受時人讚美,出將入相,文武雙全,正是大唐帝國官員的典型特徵。

    他一直走得很順,少有挫折,心高氣傲,恥居人下,就成了他一貫的心態。

    連一向待人謙和的李道宗都看不慣他,認為他不是善類,早晚必為反賊。

    侯君集如此狂傲,當然有他狂傲的資本,那就是他獨擔重任、平滅高昌國的赫赫戰功。

    高昌國是個與今天的伊拉克差不多大小的國家,位於中亞地區的咽喉地帶,東面是強大的唐王朝,西面是西突闕這樣兇悍的遊牧民族,在強國的虎視眈眈之下,高昌國就有了牆頭草的特徵,

    在大國的縫隙之中謀求生存,於是,高昌國搖擺不定的舉動就被大唐帝國視為對國家威嚴的挑釁。

    高昌國王鞠文泰本來對大唐頗為恭敬,經常貢獻一些奇珍異寶,貞觀四年,鞠文泰親自入朝晉見唐太宗,得到了豐厚的賞賜,鞠文泰的妻子還被冊封為常樂公主。

    來回的路上,見到大唐的西部地區因久經戰爭而城邑空虛、人民稀少,心裏湧起了輕視唐朝的念頭,

    於是悍然與西突厥勾結在一起,做出了幾件讓人側目的事情。他扣押了不少路經高昌的西域商人和貢使,不許他們前往大唐。又和西突厥聯合出擊,

    攻打唐朝的西域屬國伊吾和焉耆,連下焉耆數城。焉耆王派使者向大唐求救,

    唐太宗的忍耐終於達到了極限。貞觀十四年,李世民任命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率領薛萬均、契苾何力等將領直奔高昌而去。

    鞠文泰之所以膽大妄為,是因為他料定唐朝不會真的出兵,就算真的出兵,如果是三萬人以上,綿延二千里的荒漠之地,

    後勤絕對無法保障,如果是三萬人以下,以高昌國的兵力足以抵擋,加之唐軍遠道而來,疲憊不堪,高昌軍以逸待勞,應該不落下風。

    可是,事實給了鞠文泰無情的一擊,唐軍風馳電掣,浩浩蕩蕩,已經逼近了高昌國。鞠文泰頓時六神無主,急火攻心,竟然活活嚇死,鞠文泰的兒子鞠智盛即位為新的高昌王。

    侯君集的數萬兵馬已經到達柳谷,聽說鞠文泰這幾天就要下葬,軍中議論紛紛。

    有人主張趁機偷襲,侯君集沒有同意,「大唐皇帝因為高昌傲慢無禮,才興問罪之師,如果我們趁人發喪,偷襲敵人,非大國雄師所當為」,於是,唐軍鼓行而前,從容進軍。

    等鞠文泰喪禮已畢,唐軍開始攻城了。拋石車和沖城車輪番作業,巨石象冰雹一樣飛向城牆,城牆上的高昌守軍被砸得血肉模糊,

    沖城車猛烈撞擊城牆,一下,二下,三下,城牆出現了缺口,缺口越來越大,唐軍並不急於入城,只是一下又一下的撞擊,讓高昌人膽戰心驚。

    儘管高昌城堅牆厚,也無法阻擋唐軍進軍的步伐,唐軍攻城掠地,俘獲高昌男女七千多口,長驅直入,將高昌都城團團圍住。鞠智盛惶惑無計,

    趕緊寫信給侯君集,「得罪大唐天子的人是先王,現在他已不在人世,智盛剛剛即位,不知個中情由,希望尚書哀憐」,侯君集的問答是,

    「想要避禍,馬上投降」。鞠智盛左右為難,猶豫不決,侯君集不再遲疑,率領唐軍發動了猛烈的攻擊。高昌本來與西突厥約定裏應外合,

    西突厥援兵聽說侯君集已經兵臨高昌,竟然不顧盟友,西逃千餘里,只留下高昌軍隊孤身面對唐軍。

    唐軍填平了城壕,拋石車開始了照常作業。又建造了十丈高樓的巢車,可以俯視城內,指揮拋石車的落點。巨石所至,血肉橫飛,

    嚇得高昌人紛紛躲進屋內。沖城車撞擊城牆,城牆一片片坍塌,高昌人眼睜睜地看着,卻絲毫無能為力。鞠智盛看着、聽着,終於精神崩潰,

    他黯然出城,向唐軍投降。侯君集調兵遣將,攻下高昌的其餘地盤,高昌國滅亡了,東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的高昌國併入了大唐的版圖,

    唐軍得高昌三萬七千七百人,克高昌二十二城。貞觀十四年,唐太宗在高昌舊地設置西州,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設置安西都護府。

    史書上曾記載了一則軼聞,預言了高昌國的消失,這就是曾流行於高昌國的一首童謠,「高昌兵馬如霜雪,漢家兵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手自消滅」。(未完待續。)



第329章【大唐將帥21】  
相關:    生生不滅  帶着農場混異界  神級插班生  仙府種田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唐朝那些事兒第329章【大唐將帥21】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唐朝那些事兒"
360搜"唐朝那些事兒"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4s 3.888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