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兒 第一百二十二章【南奔】

    北海王元顥自關西敗逃回洛陽後,朝廷沒有追究他的責任,但着實被冷落一陣。

    葛榮破冀州繼續南逼,相州的存亡牽動了大魏朝廷上下。行台甄密、刺史李神俊積極備戰,但胡太后仍然不放心。

    胡太后想起元顥在關西解救豳州、雍州之圍的戰績,決定派這位大魏親王出兵坐鎮鄴城,領導相州人們抗擊河北叛軍,於是元顥被任命為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相州刺史,帶領兩萬羽林趕赴鄴城。

    形勢發展的委實太快,就在元顥北上的時候,爾朱榮率領契胡鐵騎進京了。

    壞消息紛至沓來,元顥剛走到汲郡,慘烈的河陰之變發生了,一大批親戚同僚故舊慘遭毒手,元顥心中幸運、恐懼、傷心等幾種情緒交織在一起,霎間生活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自己的路應該往哪裏走,於是逗留汲郡觀察事態的進一步發展。

    很快,新朝成立並送來了委任狀,元顥進官太傅,步入地位崇高的三公之列,但是元顥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他知道,坐這個位子是有條件的,前提就是承認新帝並接受元子攸的領導。

    元顥卻不糊塗,他對元子攸的地位心裏門清,皇帝不過一個傀儡罷了,爾朱榮等契胡將帥們才是幕後主人,既然至高無上的皇帝都成為任人擺佈的木偶,太傅又算得了什麼?

    而且,元顥明白,新朝廷之所以這樣對自己。不過因為自己手裏有兩萬兵馬,爾朱榮一定對自己心懷顧忌。想到這裏。元顥冒了一身冷汗。

    元顥既沒有回京也沒有繼續北上,他讓自己的舅舅范遵前往鄴城代自己行使刺史職權掌握相州。不管形勢如何變化,手裏有兵有錢才行得通。元顥猜得不錯,對於元顥,爾朱榮一直不放心,所以早就讓孝莊帝給相州行台甄密下了一道密旨,一旦元顥有所異動,由甄密代為守城。

    所以甄密見元顥逗留不前猜測他必有異心,於是率相州眾將廢范遵仍以前刺史李神俊攝州事。

    元顥從相州事態變化中嗅到了新朝廷對自己的態度,加上對爾朱榮的殘暴行為非常不滿。思前想後最終帶着兒子元冠受及左右親軍奔江南而去。

    元顥走了,他不是真的要投降梁朝,而是計劃向蕭衍借兵討伐爾朱榮!他會成功嗎?

    元顥走了,葛榮來了,相州防守的重擔落在甄密、李神俊身上。葛榮這個齊朝皇帝做得並不自在,飢餓始終威脅着他的臣民,六月中他曾經派僕射任褒率軍三萬南下掠食,被上黨王元天穆擋在沁水一帶。沒辦法,葛榮親自率領大軍包圍了鄴城。

    甄密、李神俊據城死守。鄴城城牆高大厚實,葛榮一時也無可奈何。源子邕麾下的夏州猛將宇文貴在北討失敗後退到鄴城為甄密收留。

    眼見叛軍勢大,在甄密的安排下,宇文貴悄悄穿地道出城。躲開叛軍包圍圈入晉陽面見爾朱榮,匯報了鄴城的戰況以及敵我雙方的態勢,請求爾朱榮火速發兵救援。

    葛榮的動向也引起了孝莊帝的高度關注。他先後下了兩道詔書,第一道是募兵告示。號召天下人積極從軍,如果帶着馬匹兵器入伍。有編制的升兩階,沒有編制的給予編制另升兩階,武藝超群的即使沒有帶馬匹兵器參照上條執行,再次一點武藝談不上超群但射箭、擊槊、奪關之中擅長一項且有膽略的給予編制升一階。

    從八品但出身寒門的參照前項執行,以上各條全部加授實官。看得出,為了平叛朝廷已經不惜一切代價,官價直線貶值,官員泛濫而朝廷財政非常緊張,所以尚書省已經斷絕了百官衣冠、劍佩、綬舄的供給,所以當官還得自己準備行頭。

    孝莊帝下的第二道詔書是宣戰書,向天下宣告皇帝要御駕親征燕代,以大將軍、太原王爾朱榮率精甲十萬為左軍,上黨王元天穆總軍八萬為前軍,司徒公楊椿勒兵十萬為右軍,司空穆紹統兵八萬為後軍。到底有沒有這麼多兵馬誰也不知道,但皇帝詔書的威懾力還是有的。

    事實上,爾朱榮近日一直在考慮消滅葛榮的事,他已經有了破敵良策。上黨王元天穆兵次朝歌,爾朱榮也出兵了,不過出兵數量連孝莊帝詔書所說的十分之一也不到。

    晉陽發出七千鐵騎,日夜兼程趕赴鄴城,他們任務的是救援相州。葛榮號稱百萬之眾,雖然有點吹牛,但包圍鄴城的部隊三十幾萬還是有的。

    晉陽兵不是聾子,他們當然知道此去決戰眾寡懸殊,但他們仍然義無反顧,因為他們的老大爾朱榮親自帶隊。前鋒主將是侯景,羯人,起家懷朔鎮功曹史,與函使高歡是好朋友,懷朔鎮小圈子的骨幹成員。

    六鎮大亂後他率私兵投奔了爾朱榮,侯景驍勇有膂力,善騎射,更難得的是他並不呈匹夫之勇,認為為將者重在謀略,並拜爾朱榮的表弟慕容紹宗為師學習兵法,侯景悟性很高,慕容紹宗對他也很欣賞,有時候遇到問題反過來要請教侯景。

    因此,爾朱榮很器重侯景。與普通鐵騎兵的裝備不同,爾朱榮為七千鐵騎每人配備兩匹戰馬和一根袖棒。臨行前,爾朱榮向大家解釋了袖棒的作用並下達了一號命令:此次攻擊葛榮大軍,以打垮敵人為目的,所以論功行賞不管取得首級的多少,只要敵人敗了,大家功勞簿上都有份。

    打仗是個高風險且集體作業的活,所以進行績效考核很難,但同時必須獎勤罰懶,衝鋒在前不怕流血流汗的得不到表彰會打擊大家的積極性,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以各人砍的敵人腦袋的多少來論功。

    這個方法簡單有效,當然也有問題。比如殺良冒功一直是令各級政府頭疼的事,反正腦袋上沒有名字。老百姓的腦袋和敵人的腦袋沒有區別,這樣碰上領兵的思想道德品質欠佳。最容易犯這樣的錯誤。

    敵人沒消滅幾個,反而把良民給收拾了。神龜年間征西將軍張彝的兒子張仲禹面對如山的人頭,曾經一氣之下一把火把人頭全給燒了,那件事也讓軍人們對他恨之入骨,並間接促成了神龜二年火燒征西府那次群體性暴力事件。爾朱榮的目的是擊潰葛榮,因此將士們就不用忙着砍腦袋了,留下點時間用大棒打擊敵人。

    這個命令對戰局的起到了關鍵作用。葛榮這兩年太順利了,當爾朱榮出兵的消息傳來的時侯,他樂了:準備好繩子。朕要把爾朱榮生擒活捉。爾朱榮卻胸有成竹,在宇文貴來晉陽之前已派高歡悄悄到了相州齊軍兵營,高歡在葛榮軍中還有幾個朋友,交朋友一直是高歡的強項。

    這些人跟着葛榮混的目的都不像高歡那麼複雜,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為的就是討口飯吃,現在聽高歡擺事實講道理又是恐嚇又是許諾的一頓忽悠,大家動心了,爾朱榮屬於政府軍,葛榮再鬧騰還是反叛。何明何暗一目了然,於是爭相投誠,高歡一下爭取過來七八個偽政權王爺及部眾萬餘人。

    事實上,葛榮軍中有有很多人對前景並不看好。比如北鎮大豪傑宇文洛生,葛榮取代鮮于修禮建立朝廷後,洛生仍然統領宇文家的部眾。並被封為漁陽王,他的四弟宇文泰任別帥。兄弟們隨葛榮掃蕩河北,但是兄弟倆已經知道葛榮不成器。所以打算脫離河北軍另謀出路,只是苦於沒有找到機會。


    高歡結交的大多是出身懷朔鎮的人,而且,以宇文洛生的身份地位,跟高歡這種出身鎮兵的根本是兩個世界的人。

    爾朱榮故設疑兵,以督將三人領百騎為一組在山谷中揚塵鼓譟,讓葛榮大軍摸不清到底來了多少人,所謂虛虛實實。葛榮擺佈一字長蛇陣,隊伍蜿蜒十幾里,打算等爾朱榮的七千人殺過來後,來個迂迴大包抄直接包爾朱榮的餃子。

    爾朱榮擂響了戰鼓鼓,侯景率前鋒鐵騎直衝過去。爾朱榮親自帶隊沖開葛榮軍陣然後回馬迂迴,兩面夾攻,契胡戰士揮舞袖棒一頓猛揍,打得葛榮的步卒東倒西歪,哭爹喊娘,長蛇很快被分割為幾段,葛榮軍大亂,爾朱榮直衝中軍,馬上生擒葛榮。「葛榮被抓了!」消息很快傳開。

    樹倒猢猻散,叛軍軍心大亂,加上高歡忽悠的那萬餘人在其中不起好作用,葛榮大軍鬥志全無,紛紛扔下兵器投降。

    葛榮的幾十萬大軍就這樣稀里糊塗地繳械投降了。降卒的處置成了一道難題,還是爾朱榮有辦法,人多在一塊不好收拾,那先把他們分開,於是他下了一道命令,讓這些曾經的六鎮鎮民們憑個人的意願,願意到哪裏就到哪裏。眾人一鬨而散。

    爾朱榮早就命人各自在百里之外的路上等着,將這些分散的降卒歸攏在一起,井然有序地分散到各州郡去了。

    爾朱榮有大量收錄了葛榮軍中的將領們,任祥、獨孤如願、韓賢、潘樂等都在爾朱榮軍中得到了新的職位。宇文洛生也帶領兄弟子侄們投奔了爾朱榮,隨大家遷到晉陽。然而,令宇文兄弟始料不及的是,一回到晉陽老窩,爾朱榮就突然變臉將宇文洛生殺了,並打算將宇文泰一併斬草除根。事實上,爾朱榮十分顧忌宇文洛生。

    當初在北鎮的時候,洛生就是成名的豪傑,在北鎮諸豪中屬於領袖級人物,他帶兵又有方略,深受部下愛戴,部下們都親切地稱他為洛生王。對這樣的人物,爾朱榮當然不放心。

    作為曾經的北鎮豪族子弟,宇文泰經歷了國破家亡的慘劇,父親和兩個兄長戰死,自己跟三哥棄葛榮投奔爾朱榮,本指望爾朱大將軍這棵大樹能遮風乘涼,誰想三哥竟然不明不白被大將軍殺了。

    宇文泰很憤怒,他知道爾朱榮是在懷疑他們的忠誠,但人在屋檐下如何不低頭,為了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他決定放下殺兄之仇冒險一搏。

    宇文泰不顧一切地見到了爾朱榮,在爾朱榮面前慷慨陳詞。訴說了父親宇文肱帶領自己一家保家衛國襲殺衛可孤的不世功勳,提起在中山寄食吃了上頓兒沒下頓兒的悲慘生活。講了自己兄弟早就有心投奔爾朱榮為大魏朝效命的前塵往事。宇文泰一家曲折的經歷打動了爾朱榮,雙面爾朱榮天使的一面佔了上風。

    關鍵時刻,賀拔岳等人出面求情,爾朱榮這才放過了宇文一家。身負殺兄之仇的宇文泰忍了下來,成為爾朱榮軍團的一名小軍官,他將一家老少安頓在晉陽,帶着侄子宇文導繼續統領着兄長留下來的不多的部眾。

    隨着葛榮的敗亡,除了幽州葛榮餘黨韓樓繼續脫離中央外,河北基本光復。但全國各地的叛亂仍然此起彼伏,山東青齊一帶由河北流民組成的邢杲叛軍聲勢越來越大,在這個節骨眼上泰山太守羊侃又反了。

    鼓動羊侃造反的是徐紇。徐紇屬於有一定知名度的人物,在史書中的曝光率也很高,但不幸的是一直作為反派出現,比如爾朱榮要清君側就說徐、鄭二**亂朝綱,徐紇、鄭儼、靈太后的三角關係也是大魏人民茶餘飯後的談資。

    其實,徐紇絕非一般恩幸可比,他出身寒微。自小好學,能寫一手錦繡文章。但在那個重門閥拼爹的時代,有才不如有個好爹,從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了他的仕途不會一帆風順。

    徐紇很努力。在宣武帝時已經打拼到了中書舍人的位置。為了能繼續進步,徐紇找了個靠山叫趙修,可惜趙修不爭氣犯事了。

    徐紇托趙修的福充軍枹罕成為一名邊防軍戰士。命運雖然如此不公,但徐紇不氣餒不喪氣。依然志氣不改,一直尋找機會東山再起。按照大魏法度。凡是捉住逃兵五人者即可免罪,徐紇踏着同是天涯淪落人的肩膀抓住機會回到洛陽並官復原職。

    胡太后早年的情夫清河王元懌因為徐紇文採好,很喜歡他,徐紇以為有個宗室親王且太后寵幸做靠山從此仕途順利了,然而命運似乎特別喜歡跟他開玩笑,原來這次又站錯了隊,在複雜的政治鬥爭中,元懌敗在元叉的手裏,連胡太后也被軟禁了,徐紇被趕出權力中心,不過這次還好,出任雁門太守。

    胡太后復出後,因為過去老情人元懌曾經多次在耳邊誇過徐紇,所以就重新啟用徐紇為中書舍人,徐紇投靠了胡太后的新歡鄭儼,成為鄭儼倚重的筆桿子,國家最高指示,基本出自其手。

    爾朱榮逐漸做大的時候,徐紇就意識到了危險,於是說動胡太后派人帶鐵券離間爾朱榮的部下將帥,然事與願違事情敗露,爾朱榮對他恨之入骨。

    爾朱榮頓兵河梁,徐紇自知倘若爾朱榮進京恐怕第一個要殺的就是自己,所以便丟下老情人,趁夜假傳聖旨打開殿門,從御馬監取出十餘匹寶馬,帶領自己的家人東走兗州,輾轉到了泰山郡。

    他走得很及時,留在京城的朝士們遭到爾朱榮的洗劫。徐紇並非只顧逃命,他要勸說泰山太守羊侃舉兵反對爾朱榮。之所以選擇羊侃,是因為徐紇對泰山羊家非常了解。

    泰山羊氏是山東望族,挖祖墳可以一直追朔到春秋時期的羊舌氏。羊家在秦末移居泰山,到東漢時已經成為天下第一等士族。

    晉室南遷,羊家一部分隨着到了江南,太武帝南伐,羊侃的祖父羊規之被迫降魏,從此羊家人開始在北魏做官,但羊家為有文化的士族,對在蠻族手下做官一直有牴觸心理,所以羊侃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為正宗漢人政權服務。

    羊侃當年追隨蕭寶夤西征,正是他的關鍵一箭結束了秦州叛軍主力大將莫折天生的性命,正因為這項功勞,羊侃才得以回到家鄉做了太守。

    徐紇來了,帶來了北魏朝局大亂的消息。雖然目的不同,但眼前的利益把羊侃跟徐紇連在一起,徐紇同羊侃談得很投機。羊侃覺得時機到了,計劃據郡起義,跟梁軍遙相呼應,迎接正宗的漢人政權梁朝光復山東。羊侃的大哥羊深時為徐兗行台坐鎮彭城,兗州刺史羊敦是羊侃的從兄。

    如果羊家將團結一心,將徐兗地區獻給梁朝,必然極大地推動梁朝北伐,驅除韃虜恢復中原不再只是一個夢了,念及此,羊侃激動地甚至迫不及待地向兩位兄長發出了造反邀請函。羊侃沒有想到,羊家人並不都跟他一樣屬於大漢族主義者,他的兄長們一直很舒服地做魏朝的官,他們並不想改變現在的生活。道不同不相為謀,親兄弟也不行。

    羊深接到七弟的書信,反應很激烈,他慨然流涕,痛斥弟弟的不軌,不但斬殺了羊侃的信使,還將書信封起來上報朝廷,以示與弟弟勢不兩立。羊深的行為很快得到了回應,不久,朝廷的回文到了,對羊深公私分明的態度表示褒獎,同時命羊深火速回京面君。

    羊深毫不懷疑地上路了,他相信朝廷一定會將自己同弟弟的事分開,然而一到京城即風雲突變,一紙詔令將其開除了公職。畢竟,親兄弟打斷骨頭連着筋,不能不防!親哥哥指望不上,堂兄弟就更不用說了。

    兗州的羊敦對北魏朝廷同樣忠心不貳,所以當他得到羊侃弟弟要造反的消息後,立即下令全城戒嚴,積極準備防守。作為泰山郡的世族豪門,羊家有很深的群眾基礎。所以羊侃振臂一呼,周圍很快聚結了三萬多人,既然兄長不買自己的帳,兄弟們也只能反目成仇刀兵相見了。(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二章【南奔】  
相關:    傲世丹神  劫天運  發個微信去天庭  網遊之菜鳥很瘋狂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唐朝那些事兒第一百二十二章【南奔】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唐朝那些事兒"
360搜"唐朝那些事兒"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s 3.891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