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維低着頭跪着,膝蓋下面鋪的青磚是冰冷的,他的手指頭按在上面,也跟着一起發冷。他深吸一口氣,從懷裏掏出張銀票,向上托在手中,道:「督公明鑑,銀票只得一百兩。」
黃淮瞥了一眼,冷笑道:「只有一百兩,南京鎮守太監府也真不夠意思,怎麼到了北京來,出手還這樣小氣。」
方維不敢說話,值房內死一般的沉寂,過了一會兒,他的兩隻胳膊向上舉着,都漸漸麻了,只聽得黃淮道:「那天晚上,跟姓金的在內室一番答對,你倒也是沒有說什麼出格的話。」
方維低聲道:「小人是真心相勸,並無一點私心,請督公明察。」
他低着頭,眼裏只能看到黃淮的袍子下擺的一角,繡着連片的雲紋,黃淮淡淡地問道:「說到私心,你剛才那些猜測,便沒有袒護高儉的私心嗎。」
方維道:「小人以為,程若愚他如今已在錦衣衛獄中,外面的這些人一封接着一封地上摺子,意思總歸是要先救他活命,至於高儉,他去催宮裏的採買,見了誹謗朝廷的話,心裏不平,要上書彈劾,也是他們做奴婢的職責所在。」
黃淮道:「那依你所見,高儉倒是真撇得乾乾淨淨,一點兒也動不得了。」
方維道:「言官們的摺子,指斥他在南京荼毒鄉里這些事,原不過是舊調重彈,若是真的去查,不一定有確鑿實證,說不定翻扯起來,又像後湖案一樣,板子打到自己身上。程若愚的那些同鄉同門們,看他們摺子裏的措辭,也只是謹慎小心,說程若愚資歷不足,不知深淺,求聖上開恩不與他一般計較,並不敢牽扯太多。」
他又叩了個頭,低聲道:」高儉畢竟是宮裏派出去的人,便是在外頭犯了錯,要怎麼處置,也應該是聖上、老祖宗、祖宗們拿主意的事,以小人的愚見,總不需要他們外頭的人吵吵嚷嚷,四處攀扯,傷了宮裏的體面。」
黃淮嘆了口氣道:「你先起來吧。」
方維將銀票放在地上,緩緩起身。
黃淮看了一眼銀票,嘴邊帶着點不屑的笑:「拿着吧,銀票賞你了。」又返回座位上坐下,「你既是進了司禮監,眼皮子便不要這麼淺。區區一百兩銀票,算得了什麼。」他又問道:「高儉那個位子上的人,每年幾十萬兩的銀子在手裏過,你要是跟着我好好做事,也早晚能有那麼一天。」
方維道:「小人慚愧,自知才疏學淺,不敢有這樣大的志向,只希望苟全性命,得全家平安,已然心滿意足了。」
黃淮沒有接他的話,忽然笑了一聲,道:「若是有人不想大事化小呢?」
方維一時沒有明白過來,思索了一小會,謹慎答道:「那便是要等變數了。」
黃淮伸出手來,食指在紙上的「舊怨」、「同鄉」、「同門」三個詞上依次點了一點,問道:「你覺得哪裏還會有變數?」
方維答道:「小人委實不知,只看從今往後十天半個月的後續,若是文官那邊沒有大人物上書,這件事便是落地了。」
黃淮點點頭,吩咐道:「很好。那你就在司禮監文書房裏待上十天,不要出宮,只在這裏寸步不離地守着,看誰又上了奏本,即刻來報給我。我到底要看看,這變數能不能來。」
方維回到文書房,掌事已是得了吩咐,並不多問,從院子裏叫了兩個小火者帶方維去登記個住處。方維將原來神宮監住處的被褥銅盆並幾件日常換洗衣服一起收拾了,搬到河邊新的住所。
新住所是兩人一鋪,比原來寬敞許多,床前有桌椅,又有書架。
小火者拎了拎手裏的包袱,笑道:「看不出方公公的行李這樣簡潔,一點零碎東西都沒有。」方維也笑道:「我原本也沒置辦什麼家私。」
他們將包袱放下,剛要幫着收拾,方維忙道不用,又給了一人半吊錢。小火者笑眯眯地接了,謝過方維,便退了出去。
方維便關了門,上了門閂,從懷裏另外掏出一封信,是金九華那天晚上給他的信封,裏頭除了一百兩的銀票,還有一張條子,正是高儉的手書筆跡。他將裏面的文字暗暗記下,點起火摺子,便將它在手裏燒盡了。
方維從此便在文書房日夜兼班,深夜方休,第二日清早便又起來做事。紫禁城外面送來的奏摺到了司禮監,照例先一總送往文書房,由文書房派專人登記,分類,呈送給管事的陳鎮和黃淮,再按類分發給司禮監隨堂太監。
掌事太監便安排方維做奏摺的登記和分類。這原是個文書房人人推諉的苦差事,需要心思縝密,做事細緻。
每天進宮的幾百封奏摺,有的是例行請安、賀文賀表,只需登記好名字後按兩京六部、外省官員分類匯總,待吉日吉時一起呈送;有的是八百里軍報、救災急遞文書,即便是深夜到來,也需要立時遞交陳鎮或黃淮的值房;其他奏摺送過來,便按照內容分輕重緩急,在書箋上簡潔地寫出紀要,放在不同的匣子內,一早搬去司禮監正廳的書案上,不得有一絲差錯。
方維初始覺得手忙腳亂,做了幾天,漸漸上了手,便做的有模有樣,一絲不亂。掌事太監見了,也覺得他眼明手快,條理清楚,實屬難得,在陳鎮面前着實誇過兩次。只是方維日日忙得陀螺一樣,自己也覺得身體越發虧空,只怕頭風發作起來,人前出醜。
連日並無大事,到了第十日,奏摺里只有幾封言官上書彈劾高儉的摺子,方維大略看了看,並沒有新詞,便放下了。他心中不由得有些放鬆,略活動了一下手指,想着晚飯後便出宮,在巷口的餑餑鋪買些芙蓉糕和棗泥餅回家。
他在剩下的摺子裏一一翻看着,直到翻到最下面的一封,心中一跳,暗道:「變數來了。」
是禮部侍郎張文簡的奏疏。方維打開來,看裏面文字慷慨激昂,矛頭直指南京鎮守太監高儉,說他彈劾程若愚「虧損國體,大失人心」,又用「伏望留意於難保之天命,割恩於壞事之小人,明正法典。」作結尾,言辭犀利,文風狠辣。
方維知道這位張侍郎素有文名,正是當代文壇領袖,經學權威,在本朝儒生中有極高聲望。手裏照例登記了,將奏摺在匣子裏放好,便寫了個條子在信封里,叫小宦官即刻呈送給黃淮。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5s 3.975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