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維問道:「這程若愚有多大年紀?」
金九華道:「二十八九歲,南直隸農家子出身。」
方維苦笑道:「少年人得中進士,一時年輕氣盛,不懂規矩也是常有的事。你家督公打小眼裏就不揉沙子,這幾年又在江南富庶之地被那些大小官員捧慣了,哪裏能容得下他一個知縣造次。」
金九華道:「督公原以為這年輕縣官就是個不通人情世故的書呆子,沒想到還是個硬脖子,聽說北鎮撫司去拿他的時候,他已經將衙門內的事務交接好了,跟家眷也道了別,穿着一身布衣坐在家裏等人來拿呢。」
方維嘆了口氣道:「既然參他的奏摺已經上了,人也已經下了錦衣衛獄,看你家督公的做派,也一貫不是什麼畏懼流言的謹慎人物。只要他實心用事,聖上英明,自有公斷。」
金九華道:「話雖如此,我們南京督公府去年給宮裏頭二十四衙門各人的孝敬,比前年略少了一成。我前幾日到甲字庫交割貢品,便被嫌棄得了不得,說這批送來的絲綢質地發硬,上色又不光鮮,不合宮裏的規制,任憑我說破了嘴皮子,就是不肯入庫。我找了他們掌事,快把好話說盡了,只差跪下來給他磕頭,他才勉為其難地收了。這還只是庫房,想着其他衙門的掌事、少監們,勢必平日口裏也掂着十個過子呢。我們這也是沒有法子,還請爺爺您在司禮監老祖宗和祖宗面前多多幫襯着些。我們這些下人們,也是感激不盡。」
方維見他說的懇切,只柔聲道:「我們這些人為奴為婢,都是天命,賞不賞飯,也是上頭說了算。只是我也有一句良言相勸,你們要想一世平安,便什麼事都爛在自己府裏頭,別什麼有的沒的,都往宮裏面牽扯。你家督公已是得了十年人間的極品富貴,凡事莫要強求。」
金九華聽完這番話,臉色都變了,愣了一會平靜過來,苦笑道:「爺爺說的極是。我們是一片丹心,只盼天可憐見罷了。」
方維見是深夜了,便起身告辭,金九華道:「爺爺不忙,在南京您給我們園子裏手書的題字並對聯,督公喜歡的很,已經讓我們找工匠照着刻了掛上了。督公再三囑咐,潤筆是一定要交到您手上的。」說完,在書架上取了個信封,便遞給他。
方維道:「都是舉手之勞,斷不敢收。」極力推辭。金九華道:「府里便是在外請那些文人墨客寫,也沒有不給潤筆的道理。」推讓了一番,方維便收下了。金九華又送他到門口方回。
此處離宮裏不遠,方維一路步行,不久便進了宮。他到了住處,胡亂睡了一夜,第二天早起到了文書房,便有小宦官搬了一堆新寫就的奏章過來。
他坐下來仔細翻看,果然是幾個月來各地官員彈劾高儉的奏摺,比起三年前的後湖舊案,此次上書的文官數量既多,品級也顯然高了一些。他從前到後細細翻檢,沒有着急謄錄,沉吟了半晌,出了院子叫了一個小火者道:「勞煩將近二十年的登科錄搬來。」
不多時,兩個小火者搬了登科錄過來,方維埋頭在其中,按年份翻閱,在最新的登科錄里找到程若愚,南直隸桐城人,府學生,考中三甲第一百八十八名,賜同進士出身。還沒來得及細看,就有小宦官來傳話,說黃淮要他進見。
方維隨着他到了黃淮值房,跪下行禮道:「小人愚鈍,未能謄錄完畢,還請督公原宥。」
黃淮擺了擺手,讓旁邊伺候的幾個小宦官出去,方抬頭道:「起來吧。」
方維站了起來。黃淮道:「給你的奏摺,你都看過了吧。」
方維道:「只是粗略翻檢過了,唯恐看的不夠細緻。」
黃淮笑道:「今日已然讓你將這三個月來的摺子看了一遍,也不必謄錄。現下程若愚已經關在錦衣衛獄,你便猜猜後續會如何。」
方維道:「督公可否寬限小人些時間,容小人將今日的一些愚見細細講來。」
黃淮抬眼看了看他,端起一盞茶來吹了一吹,道:「你但講無妨。」
方維道:「還請督公賜紙筆。」
黃淮指了指自己的書案道:「自取無妨。」
方維取了一隻中狼毫,在案上鋪了張宣紙上,提筆寫了「舊怨」兩字,跟着解釋道,「三年前的後湖舊案,前前後後上了參劾摺子的言官共三十二人。其中始作俑者兩人被放了外任,之後並未上書。剩下三十人,在這三年裏,仍舊年年上書參劾高儉,此為舊怨。」這三個月來,這些人每人上奏摺約兩三封,言辭激烈,但有後湖事鋪墊在前,難免讓人覺得是成見所致,黨同伐異。」
他又提筆,寫了「同鄉」二字,道:「我剛查了登科錄,程若愚是南直隸省安慶府人士,府學生出身。宣德年間,安慶府知府主持修建了官辦書院,規制宏備,百年來人才輩出。程若愚雖是寒門子弟,在府學讀書,定是得了同鄉士紳資助。他少年得中進士又有此遭遇,安慶籍父老同氣連枝,上書營救也是人情。我因時間所限,未能全盤計算安慶籍縉紳姓名,粗粗算來,應不下二十人,其中南直隸左布政司張敏中,是其中官階最高者。他既是安慶籍,又是程若愚會試的房師。」
黃淮放下茶盞,走了下來,站在方維身邊,看他又提筆寫了「同年」二字,道:「程若愚是三年前的新科進士,當年春闈放榜,共取中兩百八十二人,皆是他的同年。此次為程若愚上書,他同榜進士上書的共四十一人,其中外任官員以湖州知州江豐年為首,他是當年的二甲第十六名,在京的官員上書的不多,但有幾位翰林院編修,是他同榜的庶吉士。」
黃淮擊掌笑道:「妙極妙極。那依你所見,此事當如何了結?」
方維道:「言官舊怨,已有定論。」說罷提筆將舊怨二字抹去。又道:「六部官員,尤其是內閣,並無人敢為程若愚出頭。同鄉雖多,皆是外任,同榜雖多,品階尚低。現下西北東南皆有戰事,又正值春季天旱。此等小事,無非是小小風波,原不必使萬歲爺過於勞煩。若聖上有意大事化小,只將這些摺子盡數留中,着北鎮撫司將程若愚好生查問,過幾個月定他個冒犯長輩的罪名,杖刑發配就是了。」
黃淮冷笑道:「好一招大事化小!朝廷里的事情,倒教你一個小奉御算的清清楚楚。」
方維忙放了筆,跪下叩頭道:「小人以卑賤心思,妄自猜測,是大不敬的死罪。」
黃淮低頭看着他,緩緩道:「你倒是將高儉撇得清楚,昨天南京鎮守太監府給你的潤筆,讓我猜猜,可有二百兩?」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8s 3.973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