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賞功
元豐八年六月甲戌(十二)。
趙煦剛剛吃完早膳,向太后就拿着兩封邊報,到了他面前,很開心的說道:「六哥,呂惠卿這一次出兵,真是做的不錯!」
「確是行了仁義之師,只斬首百餘……」
「但卻成功的解救了四萬多羌部、党項……」
「還帶回了十餘萬牛馬牲畜呢!」
趙煦接過向太后遞來的邊報,稍微看了一遍。
呂惠卿的邊報上,只是簡單的說了一下,他奉詔出兵『拯溺救亡』王師所至,『賊軍震怖,不敢出戰』、『臣謹守兩宮慈聖旨意,皇帝陛下仁義之命,勒令諸將,只從救人,不得生事』。
於是『諸部蕃民,簞食壺漿』,而『王師軍紀肅然,秋毫無犯』。
便帶着大批『自願』成為大宋臣民,給趙官家耕地納稅的羌部、党項生番回到了葭蘆寨。
趙煦自知,呂惠卿這封邊報,大半都是修飾性的文字。
恐怕除了最後帶回來的羌部百姓和党項生番數字能對得上外。
其他的都是春秋筆法了。
畢竟,大宋軍紀那是人所共知的。
即使現在已經改善了不少,但秋毫無犯什麼的,就是個童話。
宋軍能不殺良冒功就已經阿彌陀佛了!
看完呂惠卿奏報,就是折克行的報告了。
折克行的報告上,內容就多了。
有詳細的作戰過程,也有許多翔實的案例。
提到了好多羌部首領的名字,在描述中,折克行多次用了『xx部見王師旗幟,跪而泣迎:王師來矣!吾等有救矣!』。
趙煦在心裏笑了笑。
「折家人也學壞了!」
不對!
「折家人哪裏需要學『壞』?」趙煦在心中搖搖頭:「折家人不教壞別人就不錯了!」
他們可是半獨立的世襲將門,從五代亂世一直活到現在的地頭蛇!
見風使舵和騎牆的本領,折家人可一點都不比文臣士大夫差多少!
和折家相比,另外幾個西軍將門家族,就顯得是那樣的『淳樸』、『正直』。
不過,趙煦依然是信得過折家的!
不僅僅是因為折家和趙家,已經有一百多年的君臣關係。
更因為趙煦在現代,看過折家在北宋末年的表現。
在汴京淪陷,河東、河北甚至陝西都已經被金軍攻陷的時候,折家依然在抵抗。
雖然後來折可求被迫投降。
但沒有任何人可以怪罪!
當時的折家,四面被圍,坐困孤城,外無援兵,內無積蓄。
況且,折可求的投降,大概率也是假意降金,日後反叛!
這從金人始終信不過折家,始終防備,最後毒死折可求,對殘餘的折家人斬盡殺絕,搗毀折家祖墳就看得出來。
而且,折家的殘餘力量,後來南下,繼續給趙官家效命。
對一個封建武將家族,一個半獨立的世襲藩鎮來說,做到這一點,已經對得起趙家了!
再奢求就過分了!
趙煦將邊報放下,然後和向太后道:「母后,這個叫呂惠卿的大臣,做的真不錯呢!」
「既沒有過多殺戮,也完成了兒和母后的期望,將那些可憐的羌人,救了回來!」
向太后微笑着點頭:「是呢!」
「母后也覺得,這個呂惠卿是個能吏!」
對向太后來說,其實她根本不關心,呂惠卿這次進軍到底斬首了多少?擊敗了多少了西賊?
這些無關緊要。
緊要的是——他贏了!
六哥即位後親自下詔指揮的第一戰打贏了!
而且贏得漂漂亮亮!
別的可以撒謊,四萬多人丁,十幾二十萬的牲畜不會撒謊!
六哥新即位,就指揮官軍大勝!
對穩固六哥的地位,對六哥在軍中的威望都是好事!
而且……如此一來,在北使來汴京的路上,他就會看到,大宋官軍的這一勝仗的捷報。
足可震懾北使,叫他不敢在汴京有什麼出格的舉止了!
「太母可知道了這個喜事?」趙煦問。
向太后點點頭:「自是知道了!」
「那兒和母后,一起去保慈宮給太母賀喜吧!」趙煦拍着手說。
向太后點點頭,道:「確實該去太皇太后處賀喜!」
這也是兩宮聽政後指揮的第一次大勝仗!
對兩宮而言,這都是一件大喜事!
於是,向太后便帶着趙煦,到了保慈宮中。
「新婦給娘娘賀喜……」向太后首先道賀:「娘娘慈聖,領袖三軍,慈旨指揮官軍,不多殺生,便救無辜百姓數萬……」
「新婦為娘娘賀!」
太皇太后聽着,頓時就笑了起來:「老身和太后同喜!同喜!」
呂惠卿、折克行的報告,她自然已經看過了。
斬首百餘,但救回來數萬人!
這很好!讓這位太皇太后很高興!
她高興的原因是——呂惠卿遵守她的命令,果然沒有生事,這從斬首就能看出來!
一百多而已!
這就讓這位好面子的太皇太后很滿意了。
如今,聽得向太后當面道賀,自然開心不已。
趙煦上前,到了太皇太后面前,也跪下來道賀:「孫兒給太母道賀!也給母后道賀!」
「太母、母后女中堯舜,以仁義之心,指揮王師,救民於水火中,今王師全功而返,孫兒為太母、母后賀……」
「孫兒當以太母、母后為榜樣,好生學習,來日做我大宋明君!」
這話一出,兩宮對視一眼,就都笑了起來。
特別是太皇太后,她扶起趙煦,將這個孫子抱起來,說道:「官家能有這個心思,太母實在是太高興了!」
「呂惠卿再打十個勝仗,也不如官家方才所說!」
官家可是當殿說了,要以『太母、母后』為榜樣學習!
換而言之,日後青史之上,她這個太母的評價和地位,絕對低不了!
這大宋太任,她是當定了!
而有了官家今日殿上的這些話,日後高家子孫,就都可以享福澤!
於是,太皇太后就抱着趙煦和向太后,商議起了封賞。
有功將士賞賜,要等樞密院和有司勘驗了戰果,清點之後才能落實。
但帥臣之功,現在就可以賞賜了。
「呂惠卿此戰,雖有功,但不可賞賜過度……」太皇太后深深的看了一眼向太后。
那呂惠卿,現在雖然看着乖巧。
但太皇太后始終防備着!
那可是當年熙寧變法時代的『護法善神』!
「就遷一官加資政殿大學士罷!」太皇太后說道。
向太后點點頭,對呂惠卿,向太后也沒有好感。
當然,現在也沒有太多厭惡就是了。
畢竟,她現在已經是聽政的太后,六哥的嫡母。
而呂惠卿是大行皇帝生前最信任的邊帥之一,也是六哥的大臣。
他的升遷榮辱,在向太后心中,都只能六哥來處置。
其他人不該干涉太多!
如今,六哥年幼,她代替攝政,那呂惠卿只要繼續保持現在的樣子,她也不會為難。
待過幾年,六哥大婚親政了。
如何使用他,就是六哥的事情了!
那個時候,向太后覺得她應該已經在後宮,替六哥照看皇子了。
「折克行可以遷一官……」
「邢佐臣、訾虎可為遷兩官……」
在兩宮的商議下,有功將帥的賞賜便已議定出結果。
呂惠卿自資政殿學士,進資政殿大學士。
折克行從皇城使、榮州團練使,進引進副使(宋制皇城使不可升閤門,所以皇城使升遷直接跳過東上、西上閤門副使)。
邢佐臣自崇儀副使,升東作坊副使。
訾虎以西京左藏庫使,升文思副使。
隨後兩宮命人將她們討論好的賞功,送去中書省,交給中書舍人草制,並送門下省覆核。
中午時分,中書舍人草制、門下省給事中審核完畢,確認並無違例之處。
詔書再次送入宮中,兩宮用印後,送去河東。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04s 3.988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