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ps:
後續更加精彩,求打賞、月票、點讚支持
從1895年宋驍飛當總統開始,中國就開始了工業化。第一個總統任期內,繼承了晚清近三十年「洋務運動」留下來的槍炮、船舶等重工業基礎,宋驍飛一直強調發展的是中國的重工業,建立工業和軍事後勤體系。資本除了日本政府每年的三千三百萬兩白銀戰爭賠款,還有慈禧留在皇宮裏的一億兩白銀。另外,席家棟發行了大概八億銀元的國債。為了發展工業,宋驍飛還拍賣了滿清皇宮和貴族家裏的珍寶。所以,從1895年到1900年,這一段時間,民間的一些紡紗、瓷器、茶葉、製糖公司迅猛發展,但中國的重工業的發展速度大大高於輕工業和農業。
中國國防工業集團下屬的安慶內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金陵製造局、蘇州洋炮局、西安機器局等近代機器軍火工廠迅速發展,使用進口自英國、荷蘭、德國和瑞士的機器生產火炮、子彈、火藥等。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也迅猛發展。儘管在技術上,還比較依賴外國進口設備和外籍技術人員。而且坦克的發動機等,潛艇用的電動機等,還只能從國外購買。
中國政府鼓勵地主購買國債,投資工商業。1900年,中國擁有十人以上工人的工廠 4019家,其中使用蒸氣動力的975家。工人人數達到40萬人,鐵路2039.6英里,使用蒸汽動力的輪船26萬噸。
1898年中國成為日本保護國後,為了防止日本軍國主義的幽靈死灰復燃,中國將日本的軍工廠都拆卸了,把能搬動的機器都搬到了東北,還限制日本鋼鐵廠的規模。大的鋼鐵鍋爐都拆遷到了中國。1901年佔領遠東後,中國加快了對尼布楚等地區銀礦的開採。另外,中國對朝鮮、菲律賓、越南等殖民地也加大了掠奪。積累發展的資本。
因為要大力發展工業,中國對菲律賓、朝鮮、越南等殖民地的廉價勞動力還是壓榨型的,菲律賓的女人,基本上都是被賣到世界各地當傭人。用「菲傭」給中國賺取外匯。越南的女人,很多被免費送給中國山區的農民做老婆。而菲律賓、越南和朝鮮的男人,則是遠東地區礦工的主要來源,他們的生活還是比較悲苦的,長期在井下,每天工作16個小時那是常態。美國有時會因這個拿人權來抨擊中國的一些政策。中國政府則以華工和黑人在美國的悲慘遭遇,來揭露美國人權的黑暗。
工業化需要大批人才。宋驍飛1882年就在天津推動成立了北洋大學,嚴復任校長,1889年在山東就成立了山東大學堂,李提摩太任校長。這兩所大學成為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大學,實力超過了後來創辦的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劉銘傳1885年就在台灣成立了銘傳大學。這些大學當年就派出了大批的留學生學習國外先進技術,1895年之後,學新學的大學生日漸增多,到1900年。將近二十年後,本國技術人員的逐漸培養成材,留學生也大量歸國,越來越多的科技骨幹進入近代產業部門,在技術引進和技術改造活動中,中國已經擁有兩萬多名技術人才。
而且,宋驍飛還通過成立國家科學院。讓席幕嫣到全球高端技術人才,包括現代潛艇之父霍蘭等一大批技術專家受到中國的禮遇,到1902年,在中國工作的約有五千名各國的專家和技工,其中不少是擔任過總工程師等職務的第一流技術專家。這對於改變技術落後的面貌,加快工業化進程起了重要的作用。
洋務運動開始後。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在各地開辦新式學堂,福建馬尾船政學堂、北洋水師學堂、天津武備學、廣州水師學堂等,各式新學堂主要分為語言學堂、工業技術學堂和軍事學堂,學習科技基礎知識。
宋驍飛任命嚴復為教育總長後,他和蔡元培等人重新建立系統而科學的教育體系。1895年10月。科學教育部頒佈了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第一個重要改革法令——《學制》,《學制》把全國分為七個大學區,確立了學區的細分原則和每個學區所需設立的大學、中學和小學的數目,還規定了大中小學的學制年限,規定小學實行五年制,中學四年制,大學採取分科制,先普及初等教育,發展師範教育,初等教育中部分實行義務教育,課程也仿效美國,着重灌輸近代文化思想和傳播初步的科技知識,開設數學、地理、物理、化學等科學課程,還改革中等教育和發展實業教育,中國還興辦起各種類型的實業學校,如實業補習學校、實業學校和實業專門學校等,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的初級和高級技術人才,建立中國人自己的工業人才隊伍。中國科學與教育部派出的留學生總數就達2683名,其中學人文科學者383名,學自然科學者2300名。
中國當時也聘請了大量的外教,除了海關總長赫德,這些外籍人員廣泛分佈在工部省、文部省、內務省等各個部門,從事傳授先進技術、講授語言和技術學科等工作,有的甚至還參與國事管理,成為政府的「智囊」,被聘請為中國政府的顧問,如《泰晤士報》駐華首席記者莫理循等,宋驍飛的憲法顧問古德諾等,不過中國政府對他們一直採取「只藉助而不依賴」,「只備諮詢而無權決策」的方針。
另外,隨着產業革命的發展,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也得到相當迅速的發展。在政府的倡導下,各大、中型公司紛紛辦起職工學校、近代徒弟學校或制訂廠內技術訓練計劃。1900年,全國共有高等學校184所,徒弟學校323所。
從1895年開始,中國政府大力鼓勵民間企業發展,在大力興辦官營軍工企業的同時,還對私人資本進行各種扶植,鼓勵南洋、美國等地的華僑回國創業。改變以官營為中心的政策以後,除軍事工業繼續由國家掌管外,其他企業都低價出售給私人經營,並大力扶植民間企業發展。船舶工業是靠政府扶植和保護而發展起來的最典型的民辦企業,中國遠洋船舶集團先後開闢了中國到印度、歐洲、北美、澳洲四大遠洋航線和多條近海航線,中國成為僅次於英美的世界第三海運大國。
私人鐵路業在政府鼓勵下得到大發展。從鐵道建設開工到竣工營業10年內,政府給予股東不低於8分的年利。所佔用土地免收土地稅,可無償使用。
中國政府扶植民間資本最大的成果在紡織業、瓷器業,1895年,盛宣懷的內閣政府從英國購進1000台2000錠紡紗機,以無利息10年償付的優惠轉賣給民間,創建了上海紡織廠等十餘家紡織廠,中國私人開辦大機器紡紗廠的.。
為了避免出現血汗工廠,宋驍飛還讓容閎的國會在1895年就通過了過一系列社會保險立法建立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總體上改善工人等弱勢群體的社會生存狀況,1896年,國會通過《疾病保險法》,規定參加疾病保險的工人遇到疾病時享受免費醫療,規定凡在受僱期間並非因玩忽職守或越軌妄動而受到意外傷害者,都應得到賠償,年滿70歲者每年給予老年贍養費,成為永久殘廢並喪失工作能力者,每年給予殘廢贍養金,不能自食其力的被保險人的遺孀和孤兒可領取死者贍養費的一部分,後者規定職員也可以領取養老金和遺族贍養費。
同時,為了加強工人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有關法規明確規定,防止危險是企業主的義務。為了貫徹這一規定,盛宣懷的政府專門設立了工商業監察員巡視監督執行情況,禁止讓婦女和兒童從事有害健康的勞動;對14-16歲的青少年和婦女實行工作日最長勞動時間限制,禁止青少年和婦女從事夜工;對採礦等特殊行業的工人實行每天工作時間和工作期間最高氣溫限制,超過30c的情況下,每班工作不得超過6小時;產婦給予產假等。宋驍飛還允許中國的工人在復興黨的領導下建立自己的工會組織,和工廠主通過談判等和平方式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
對於農村的土地問題,從1895年到1902年,盛宣懷的政府繼續用國債向大地主贖買,拿回土地分給失地農民,還有就是把雲南、貴州、廣東、廣西那些山多地少的農民遷移到海南島、東北等土地肥沃的地方,重新分給他們土地。
到1902年6月,中國的工業和農業都有了一定的基礎,經濟總量和綜合國力僅次於英國和德國,位居世界第三。宋驍飛把中國陸軍擴充到70萬人,全國分成了七大軍區,每個軍區十萬人左右,海軍擴充到兩萬五千人,擁有三千噸級以上的戰艦八十艘,擁有了出兵南洋的實力!
按照宋驍飛的設想,中國要吞併南洋,要通過十年的工業發展,到1905年,使中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迅速轉變為資本主義的工業強國,奠定大國和強國地位的基礎。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9s 4.105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