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椅上,朱元璋也聽得直搖頭。
「照你這麼說,這朱瞻基哪裏有什麼武功?南北皆丟失大片領土,也就平了兩場叛亂。還好聖孫、六邊形戰士,真是徒惹人笑話!」
「文治呢?文臣如此吹捧於他,這朱瞻基文治方面總有點成績吧?」
文治?
劉寬不得不再次搜刮腦海中的記憶。
別說,讓朱元璋這麼一提醒,他確實想起更多關於朱瞻基的事。
「文治方面微臣只記得四件事,其一是完善內閣,授予閣臣票擬之權,使內閣初步成為大明國事決策機構。」
「其二設立內學堂培養宦官,又授予司禮監太監批紅之權,以轄制內閣、六部。」
「其三,改革吏治,增加督察院御史權柄,完善督撫制度。」
「其四,進一步削藩,確立了後來大明朝安置藩王的制度···」
說到這裏,劉寬神色逐漸變得古怪,話語也停了下來。
朱元璋注意到劉寬的異樣,問:「怎麼了?莫非是身體不舒服?」
劉寬搖頭,「並非身體不適,而是微臣忽然覺得,方才所列朱瞻基文治四事中,培養宦官干政以及削藩一項上其實頗受後世詬病,甚至可以說為大明埋下了禍根。」
朱元璋聽了,哼道:「培養宦官用以輔政本就是取亂之道——歷代宦官干政之禍史書寫得清清楚楚,咱看朱瞻基那小子是昏了頭,才行此策。」
「至於削藩之事···聽你先前所講,不僅允炆即位後削藩,老四奪位後也繼續削藩,後來朱瞻基在位時又有藩王叛亂。」
「也不怕跟你說實話,知道這些事後,咱心裏已經在反思,這封藩之策是否不對。」
其實早年朱元璋定下分封諸子為藩王的政策時,便有不少朝臣以漢代「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為例,進行勸諫。
他不聽。
這幾年隨着秦、晉、燕三大塞王相繼就藩,各掌握三支護衛軍隊,兵馬數量具在一兩萬間,於是又有文臣進諫,勸他「減其衛兵、限其疆土、節其都邑」。
他表面沒聽,卻從另一方面制定了諸多措施,以減少藩王叛亂的可能。
如藩王之間不得私下來往,一王入京之後另一王才可來,等等。
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不曾想,他故去之後竟還是發生了靖難之役,老四一脈更是發生毒害父親、謀反叛亂、炙殺親叔這般不孝不仁的醜事!
他朱元璋是有一股子牛脾氣,是很執拗,卻不傻。
既知道了分封諸子之策會帶來那般不忍言的禍事,他如何還會固執己見?
也正因此,他此時才覺得朱瞻基那小子繼續削藩不算有錯。
劉寬很驚訝。
他沒想到老朱竟會當場認錯、反思。
回過神後,他便道:「陛下,在後世人看來,如陛下現在這般分封諸子於國內,授予軍權乃至節制周邊兵馬的權利,確實不可取。」
「但是經由永樂、洪熙、宣德三朝連續削藩最終形成的大明藩王安置政策,卻更加被後人詬病——陛下可知後世人是如何評價的?」
反正殿內沒別人,話又講到了這裏,劉寬忍不住想給老朱來點刺激的。
朱元璋意識到不是什麼好評價,但還是板着臉道:「儘管說。」
劉寬本想直言「把大明宗藩當豬養」,可注意到老朱的臉色,他到底慫了下。
改口道:「經朱瞻基之手最終成型的宗藩政策,在後世人看來,完全是將大明的宗藩當做廢物、國之蠹蟲去養。」
「首先,藩王三支護衛軍隊削減道一支,宣德之後的藩王護衛很多甚至只有一千多人。」
「並且護衛軍只負責保護藩王,不得插手地方軍事。」
「藩王只能呆在封地內,即便是出城,也得向地方官府報備,得到允許後方可,王府護衛同樣如此。」
「另外,藩王子女婚假、爵位繼承都需要奏報朝廷,經過允許方可。」
「再加上朝廷又不許藩王、宗室直接從軍、從政、從商,陛下認為,這般情況下,藩王、宗室們會做什麼?」
劉寬這麼一說,朱元璋已經感覺到藩王被限制得太過分,卻還是猜不到劉寬接下來想說什麼。
他不耐煩道:「直說,別賣關子!」
劉寬笑了笑,「宗藩們什麼都做不了,就只能一個勁兒的生孩子。」
朱元璋皺眉道:「生孩子有什麼不好?咱家可不嫌人口多!」
劉寬嘆息:老朱見識終究是受到了時代限制啊。
隨即道:「生孩子確實沒什麼不好,人口增加也是好事。但陛下莫非忘了,這些宗室什麼也不能幹,還需要朝廷發給俸祿養着。」
老朱更加不悅,考慮到殿中沒外人,他索性道:「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朝廷養着咱的子孫又怎麼了?」
劉寬忍不住笑了,道:「那陛下可曾算過賬?從今年算起,百年之後大明會有多少宗室?兩百年、三百年後又會有多少?」
「按陛下定下的各級宗藩俸祿,百年之後朝廷每年又需要花費多少錢糧去養着這群什麼都不能做的宗藩?」
聽了劉寬的話,朱元璋不由一呆。
作為一個打天下的皇帝,曾統帥數萬乃至十數萬大軍,他雖不懂高深算術,但大概估算還是會的。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到今年為止,后妃們給他生了二十一個兒子,目前只有一個夭折。
就算他後面不再有兒子出生,這二十個兒子按他一半生育能力去開枝散葉,每人給他帶來十個孫子,每個孫子再給他帶來十個曾孫···如此幾代之後他老朱家人口便多達數萬!
百年之後可能超過十萬!
兩三百年後則可能超百萬!
就算只考慮百年之後的事,那時朝廷供養宗室需要花費的錢糧也將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
劉寬見朱元璋神色發呆,還以為老朱算不清楚,便道:「陛下若算不清,可讓人拿一袋米來,微臣可在殿內演示宗室一代代繁衍的人口變化。」
「不必了!」朱元璋回過神,羞惱地瞪了劉寬一眼,「還拿米演算,真當咱一點不識數?」
劉寬嘿嘿一笑,「微臣只是覺得用米演算會更加直觀。」
朱元璋一時沉默。
因為他想想老朱家兩百年後可能有幾十萬口人要養,就一陣頭大。
稍頃,他道:「照你這麼說,朱瞻基那小子確實是目光短淺、愚蠢,削藩都削不好,給咱大明留下這麼大個難題。」
「不過,後世人既覺得他做得不對,總有人提出對的做法吧?」
這場談話到這裏,其實已經偏離最初話題很遠了。
但君臣本就是隨性而談,倒也沒人在意。
聽老朱問及後世人對大明封藩的建議,劉寬來勁兒了。
「回陛下,後世人對大明封藩之事確實有不少建議,但微臣分不清哪些對,哪些不對,也不可能都記下來。」
「微臣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最主流,也是最大膽的建議。」
朱元璋聽此也來了興趣,催問:「什麼建議?」
劉寬道:「封藩海外!」一筆閣 www.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65s 3.977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