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封貝勒
多鐸,出生於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五子,名字在滿語中的含義為「胎兒」。他的命運與清朝早期的歷史緊密相連。天命十一年(1626年),儘管年僅十三歲,多鐸就被封為貝勒,成為後金政權的重要人物之一。
天聰二年(1628年),多鐸隨同皇太極征討多羅特部立下戰功,因此被賜予「額爾克楚呼爾」的稱號,這一稱號結合了滿語「雄壯」和蒙古語「斑斕」的意思,象徵着勇猛和輝煌。
到了天聰三年(1629年),多鐸再次跟隨皇太極出征明朝,這次是從龍井關進入明朝境內。在這次戰役中,多鐸與莽古爾泰、多爾袞共同指揮部隊,促使漢兒莊城投降,並且在廣渠門之戰中擊敗了明朝的潰軍。在返回途中,多鐸還在薊州附近再次擊潰了明朝的援軍。
天聰五年(1631年),多鐸參與了對大凌河城的圍攻,他負責指揮正白旗的後援部隊,成功攻克了靠近城市的堡壘。在一次戰鬥中,多鐸不慎墜馬,但他機智地奪取了一名軍校的馬匹,安然返回。
天聰六年(1632年),多鐸隨皇太極遠征察哈爾,率領右翼部隊,殲滅了察哈爾的一支千人軍隊。
天聰七年(1633年),面對皇太極關於戰略方向的詢問,多鐸提出了直接進攻明朝的戰略建議,認為應該直接攻打山海關,深入明朝腹地,而不是僅僅在外圍作戰。這一建議體現了多鐸對於軍事戰略的深刻理解。
到了天聰八年(1634年),多鐸隨皇太極攻略宣府,從巴顏珠爾克進入明朝邊境,雖然未能攻克龍門,但他們卻在保安取得勝利。隨後,他們在應州與皇太極會師,並在朔州附近的戰鬥中重創明軍。
天聰九年(1635年),多鐸率領軍隊深入明朝境內,從廣寧進入,派遣固山額真阿山、石廷柱率兵作為先鋒。面對祖大壽的三千五百士兵,多鐸迅速發起攻擊,迫使祖大壽的軍隊潰散。之後,多鐸命令部隊分兩路追擊,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斬首無數。凱旋而歸之時,皇太極親自出迎五里,並賞賜多鐸五匹良馬和五套盔甲以示嘉獎。這些勝利不僅鞏固了多鐸在清朝的地位,也為後金最終取代明朝奠定了基礎。
二、封豫郡王
多鐸在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為豫親王,並掌管禮部。同年,他跟隨皇太極征伐朝鮮,從沙河堡率領一千士兵前往朝鮮都城漢陽(今韓國首爾)。朝鮮的全羅、忠清兩道的援軍抵達了南漢山城,多鐸在此地擊敗了朝鮮的援軍,並繳獲了大量戰馬。
崇德三年(1638年),皇太極派遣奉命大將軍睿親王多爾袞和克勤郡王岳托兩路侵明,同時指派鄭親王濟爾哈朗和豫親王多鐸在寧錦一帶策應,牽制明朝關外的軍隊。多爾袞作為主力部隊先行出發,而多鐸則以避免感染天花為理由未參加送行儀式,這引起了皇太極的不滿。同年十一月,多鐸攻克大興堡後,按皇太極的命令與鄭親王濟爾哈朗會師。在途中,明軍大將祖大壽襲擊了多鐸部隊的後方,導致清軍傷亡九人,並損失了三十多匹馬。
崇德四年(1639年),清室的王公大臣聚集在崇政殿,商議多鐸的罪責,結果是剝奪了他三分之一的正白旗 牛 錄 ,並將其降為多羅貝勒。他被任命管理兵部,但失去了決定重要事務的權力,也不能參與日常政務的審議。
崇德五年(1640年),多鐸與鄭親王濟爾哈朗一同被指派修建義州城,並在那裏駐紮軍隊進行屯田作業,同時騷擾明朝山海關外地區,阻止明朝農民耕種。五月,皇太極親自視察了這一行動。同年,依附明朝的蒙古多羅特部蘇班岱歸降大清,皇太極命令多鐸與濟爾哈朗率兵前去迎接。當他們經過錦州和杏山時,遭遇明軍追趕,多鐸指揮部隊奮勇反擊,擊敗了明軍。
崇德六年(1641年),皇太極派遣鄭親王濟爾哈朗、武英郡王阿濟格和多鐸代替睿親王多爾袞,指揮圍攻錦州的清軍。七月,皇太極親自率大軍增援錦州前線。為了對付可能從杏山逃往寧遠的明軍,皇太極命令多鐸設伏截擊。多鐸在杏山與松山之間的高橋設下埋伏,導致杏山明軍幾乎全軍覆沒,從而徹底改變了松錦戰役的走向。隨後,多鐸與豪格的軍隊包圍了松山,將洪承疇等萬餘明軍困於城內長達六個月。
崇德七年(1642年),多鐸率軍攻破松山城,活捉了洪承疇,錦州守將祖大壽也舉城投降。因為這一系列戰功,多鐸被恢復了豫郡王的封號。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去世,多鐸與阿濟格支持多爾袞繼承皇位,但皇太極的兒子肅親王豪格也有意登基,並獲得了兩黃旗及正藍旗的支持。在緊張的局勢中,多爾袞提出讓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繼位,自己和鄭親王濟爾哈朗共同輔政,這一方案最終得到了認可。福臨即位後,多爾袞掌握了軍政大權,多鐸也因此成為了多爾袞的重要助手,聲名鵲起,成為明清易代時期的關鍵人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三、率軍入關
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初九日,多鐸與阿濟格隨同睿親王多爾袞率領滿洲、蒙古兵力的三分之二以及漢軍將領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的部隊,從盛京(今遼寧瀋陽)出發,向山海關進軍,準備進入中原地區。
當清軍抵達遼河時,收到了明遼東總兵吳三桂的副將楊坤帶來的消息,得知李自成的大順軍已經攻佔北京,崇禎皇帝自縊身亡。吳三桂請求清軍援助,希望藉助清軍的力量對抗李自成的大順軍。多爾袞隨即命令多鐸與阿濟格率領軍隊快速趕往山海關。
四月二十一日黃昏,清軍在距離山海關十五里外的地方駐紮下來。到了四月二十六日,清軍推進到距離山海關外十里處,在一片石(今河北撫寧縣東北九門口村)擊敗了大順軍唐通的部隊。吳三桂趁機炮轟大順軍,親自率領數百騎兵來到清軍營地,拜見多爾袞,並剃髮表示歸順。
隨後,吳三桂作為前鋒,帶領清軍進入山海關。英親王阿濟格率領一萬騎兵作為左翼,多鐸率領一萬騎兵作為右翼,多爾袞則親自率領主力軍居後。清軍與吳三桂的部隊匯合後,總共擁有約十八萬精兵,並佔據了山海關的優勢地形。
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三十日晚,清軍主力抵達薊縣(今天津市薊州區),此時得知李自成的大順軍已經撤出了北京。多爾袞隨即命令多鐸與阿濟格率領八旗精銳部隊繞過北京,尾隨追擊大順軍。多爾袞則帶着一部分精兵直接前往北京。
多鐸與阿濟格率軍一路追擊大順軍,直至追至固關(屬山西省平定縣),才停止追擊返回北京。這一系列行動標誌着清朝正式進入中原,並開始了對明朝殘餘勢力的征服。隨着清軍的順利進軍,中原大地上的權力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為清朝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四、滅順南征
順治元年(1644年)十月初一,多鐸晉升為親王,並被授予定國大將軍的稱號,統領大軍南征。當時,清朝為了消滅位於西安的大順政權和位於南京的南明弘光政權,派遣了兩路大軍:一路由英親王阿濟格、吳三桂和尚可喜統率,目標是首先攻佔陝北,隨後南下西安;另一路由多鐸率領,包括明朝降將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目標是進軍南京,平定東南地區。
然而,就在兩路大軍離開北京之際,大順軍的兩萬餘人東渡黃河,連續攻佔了濟源、孟縣等地,並圍攻了懷慶府城沁陽。面對這一突發情況,多爾袞下令多鐸改變原定計劃,先救援懷慶,然後進攻潼關,與阿濟格會師西安。多鐸迅速調整部署,率領部隊推進到潼關附近,迫使大順軍陷入被動。
順治元年(1644年)正月十二日,多鐸的部隊佔領了潼關,並迅速推進到西安。順治二年(1645年)二月,多爾袞命令英親王阿濟格留在關中,負責追剿李自成,而豫親王多鐸則繼續率領其部下向南進發,承擔平定江南的任務。
二月十四日,多鐸奉命率領大軍 回 師 東征,抵達河南。三月初九日,多鐸的大軍出虎牢關,並分兵由龍門、南陽三路合圍歸德。在攻陷歸德後,多鐸的八旗大軍繼續橫掃河南大部分地區,許多州縣紛紛歸降。在河南戰場上,多鐸的大軍連連取得勝利。
清廷得知多鐸在中原地區的戰績,特別下詔表彰他的功績,賜予他嵌珠佩刀和鍍金鞋帶作為獎勵。
五、平定江南
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二十五日,多鐸率領清軍攻佔了揚州,殺死了南明督師史可法,並製造了着名的「揚州十日」屠殺事件。此次屠殺事件是清軍在南征過程中最為血腥的一幕,造成了數以萬計的平民死亡。揚州的淪陷標誌着清軍對南明政權的重大打擊。
佔領揚州之後,多鐸並未立即南下,而是選擇陳兵江北,直到五月初九日才佔領了鎮江。鎮江的失陷為清軍南下打開了門戶,使他們能夠更輕鬆地進入南京。五月十六日,多鐸率軍進入了南京,這座曾是明朝的首都。
為了安撫明朝遺民,多鐸發佈了一系列通告,宣稱清軍的南征是為了「奉天伐罪,救民水火」,並且頒佈禁令禁止民眾強制性地穿戴滿族服飾或剃髮。多鐸還下令在揚州建立史可法祠,以表彰史可法的忠貞節烈,同時他還親自拜謁了明孝陵,並對「明太子」表現出極大的尊敬。這些舉動旨在展現清軍並非野蠻侵略者,而是以仁義之師自居。
多鐸警告南明的官員和民眾,如果他們抵抗清軍,將會遭受與揚州同樣的命運。五月二十八日,多鐸前往南京的報恩寺上香,他的出現引發了當地市民的好奇和圍觀,甚至有人因擁擠而喪命。
在平定了南京之後,多鐸派遣貝勒尼堪、貝子屯濟等將領率軍追擊南明弘光帝至太平,並成功生擒了弘光帝。六月初,他又派遣貝勒博洛等將領前往杭州,擊敗了大學士馬士英,並迫使潞王朱常淓投降。淮王朱常清也從紹興前來投降。這樣一來,浙東和浙西地區完全落入清軍的控制之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隨着江浙地區的平定,多鐸按照朝廷的指令改南京為江南省,並 上 疏 請求任命江寧、安慶等巡撫以下的三百七十三名官員,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官僚體系。此外,多鐸還採取措施加強南京周邊的防禦,包括在各重要城鎮和交通要道部署八旗軍隊,以便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反清活動,並且開始執行清廷要求的剃髮令。
七月,清廷派遣多羅貝勒勒克德渾、固山額真葉臣等人前往江南接替多鐸。十月,多鐸率領大軍以及包括弘光帝和所謂的「偽太子」在內的戰俘凱旋迴到北京。順治帝親自在南苑迎接,舉行隆重的迎接儀式,升封多鐸為和碩德豫親王,並給予豐厚的賞賜。多鐸在平定江南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一系列勝利進一步鞏固了清朝對中國的統治,並為後續的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六、死後哀榮
順治三年(1646年)五月,多鐸率領軍隊鎮壓了叛逃至喀爾喀的蒙古蘇尼特部騰機思、騰機特等人。這次軍事行動鞏固了清朝對蒙古地區的控制,也顯示了多鐸在清朝軍事領導層中的重要地位。
順治四年(1647年),多鐸被進封為輔政叔德豫親王,成為清廷實際上的第二號人物。這個封號不僅反映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也表明了他對清朝政治和軍事決策的影響。
然而,順治六年(1649年)三月,正值壯年的多鐸因感染天花不幸去世,享年僅三十六歲。當時,多爾袞正在山西征討姜鑲,當他得知多鐸病重的消息時,立刻班師回朝,以最快的速度趕回京城。到達居庸關時,多爾袞換上了素服,號啕大哭着奔往京城,可見他對這位弟弟的感情之深。
多鐸去世後,順治九年(1652年)十二月,由於多爾袞去世後遭到了清算,多鐸作為其同母弟弟也受到了牽連,被追降為郡王。這次降級反映了多爾袞去世後政治風向的變化,以及對多爾袞及其家族的清算。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多鐸的貢獻逐漸得到了認可。康熙十年(1671年)六月,多鐸被追諡為「通」,這是對他生前功勳的一種肯定。這一追諡也標誌着對多鐸歷史地位的重新評價。
到了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乾隆帝下令昭雪多爾袞,並同時恢復了多鐸的親王封號,允許他配享太廟,這意味着多鐸再次被確認為清朝的重要親王之一,並享有極高的榮譽。同年八月,多鐸被追祀於盛京的賢王祠,這不僅是對他個人成就的認可,也是對其家族對清朝貢獻的一種紀念。
結語
多鐸一生雖短,但他在清朝的建立和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從最初的貝勒到豫親王,再到輔政叔德豫親王,多鐸不僅在軍事上屢建功勳,也在政治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儘管在他去世後經歷了一些波折,但最終還是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和榮譽,這也反映出清朝對於功臣及其家族的重視。
喜歡古代歷史着名人物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41s 4.01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