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從山谷往回走的路上,柏楊才細問黛玉在這裏日常都做些什麼。
黛玉道, 「日常不過是跟着寺里的師父們做功課罷了, 早晚念經,白日裏不是灑掃寺院,就是準備布施給香客們的東西。楊哥知道麼, 原來寺里竟還有自己的營生,除卻田產鋪面, 師父們每日裏或是抄寫經書,或是做些有吉祥兆頭的東西,早晚放在佛前供着, 也有香客們誠心來請,乃是寺中最大的進項。我從前只當出家人都不理這些凡塵俗事呢!」
&祖自然不理會這些, 但侍奉佛祖的, 畢竟還是人。」柏楊道, 「況且,佛家其實反比其他任何道統都更講究入世修行, 與朝廷和百姓的聯繫也最為緊密。倒沒什麼可奇怪的。」
黛玉點頭,沒有深究這個問題, 而是道, 「我不愛往前頭去,聽師父們說,住在這裏的女客們做的東西,唯有我的都被人請走了。」
說到這裏,面上雖然現出幾分不好意思,實則看着柏楊的雙眼卻亮晶晶的,像是在期盼他的認同和誇讚,「原本還說要分些銀錢給我,我拿了也無用,便讓他們在佛前點了幾盞長明燈。」
她雖然沒有明說是為誰點的,但柏楊不必猜也知道必然是薛家人和自己。他不由抬手在黛玉頭上輕輕的揉了揉,道,「這樣很好。」
很好很好……
依稀記得原著里黛玉到這時候,其實已經少動針線了,為此還被賈家的下人們嚼過舌根,大概在大觀園建成前後,還為一個香囊和寶玉生了一場氣。再看現在,她的氣質更為沉靜,面色卻比以往紅潤許多,雙眸有神,對未來充滿期望。就算做起這些同自己身份不搭的事情,也能夠從中找到樂趣。
如此鮮活而真實。
黛玉有些不好意思。她心裏雖然將柏楊當做至親兄長,但是記憶之中,就連父親也少有對自己做這般親密的動作,她對男性長輩的印象便一直停留在一種更類似師長的模式之中之中,突然被溫柔相待,不習慣的同時,又是歡喜,又是羞澀,又是期待。
這時兩人已經走回了掛着「清淨蓮台」匾的月亮門前,柏楊道,「我不便進去,你去收拾一下東西,同師父們說一聲,回家去住一陣。」
黛玉面上露出幾分驚訝。
她本以為柏楊就是來看看她而已,結果心中的不舍還未蔓延開,便聽到了柏楊的話。
柏楊笑道,「其實是有事要請你幫忙。」
&麼事?」黛玉不信。哪還有柏楊解決不了,偏要請自己去幫忙的事?
柏楊道,「你也知道,寶釵的婚事定下,如今正跟着宮中來的兩位嬤嬤學習各項禮儀。她如今身份不同,莫說是我,就是太太和蟠兒,也難得有見面說話的時候。今日在太太院子裏碰見,我才發現她瘦了許多,想來壓力頗大。若能有個人說說心裏話,應該會好些。再者,這是我的一個小想頭,宮中這些嬤嬤,是咱們這樣人家等閒請不到的,你若能跟着也學些東西,總不會有壞處。你說是不是?」
到底同是女孩子,黛玉只略略一想,就將寶釵的心事猜出大半,點頭道,「如此,我自然義不容辭。」
……
對於自己的學生從一位變成兩位,嬤嬤們沒有反對。反正對方並不要求她們更改教導的東西,只是多一個人旁聽罷了。何況黛玉這樣一個年輕美麗、天分出眾的女孩子,嬤嬤們見了也喜歡。
而寶釵雖然面上不顯,其實這段時間一直緊繃着,雖然事事順利,但心中的壓力反而與日俱增。如今黛玉來了,即便只是兩人相伴着,感覺也像是有人分擔了這種壓力。放鬆下來,學習的狀態自然更好。
兩位嬤嬤看在眼裏,教導得自然更加盡心。
其實要說寶釵的時間排得雖然很滿,但也不是沒有休息的時間。畢竟是教導未來的郡王妃,不是調理小宮女,嬤嬤們心裏也是有分寸的。只不過每日教學結束之後,她們都會說些宮廷傳聞和皇室宗親們的故事。許多事情都是外人打探不到的,對於寶釵掌握未來的人際關係卻十分有好處。
比如某宗室和某宗室不合,那麼將來宴會時就不能將他們安排在一處;又如某宗室寵愛妾室,府中的事務都交給側妃打理,自然便不能等同一般的妾室來對待,但又不能過分禮遇,以免其他正室夫人們反感……凡此種種,錯綜複雜,非得要經過系統的了解不能盡知。
實際上,這才是寶釵真正需要學習的東西。禮儀固然重要,但身為大家閨秀,大面上總不會差,不過精益求精罷了。而唯有掌握了這些,將來才能夠承擔起郡王妃的職責。
除此之外,自然也免不了說起嬤嬤們各自在宮中時的生活。
寶釵和黛玉也知道了,這兩位嬤嬤從前是在敬懿皇太后身邊伺候的老人。——這位敬懿皇太后,便是當今聖上的生母。由此也可見景平長公主的用心,兩位嬤嬤侍奉過她,自然同陛下也有些香火情分,寶釵由二人教導,等閒自然不會有人敢看輕她。
由這個話題開始,不免又要提到宮中的種種紛爭,聽得寶釵和黛玉二人心驚膽戰,同時也不免驚疑。畢竟這種宮闈秘事,不是什麼人都能知道的,兩位嬤嬤這樣和盤托出,反而令人不安。
不過很快,她們就明白兩位嬤嬤的用意了。
因為這日的課程結束之後,兩位嬤嬤忽然提出了一個要求:她們二人已經得了陛下恩旨,可以出宮回家。不過她們是從小賣進宮的,如今數十年過去,莫說不記得家人,就是記得,也蹤跡難尋了,所以她們也需要一個安身立命之處。正好景平長公主要請教導嬤嬤,她們兩人便自請前來。如今考察過後,覺得寶釵人品堪信,希望往後能夠跟在她身邊,安度晚年。
當然,相應的,對寶釵的事情,她們自然也會盡力。
這是求都求不來的好事,寶釵自然滿口答應。不過轉頭看到黛玉坐在一旁,她又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其實論到聰明穎悟,我這位妹妹實比我勝出十倍。兩位嬤嬤高才,跟着我反倒委屈了。我這妹妹命苦,自幼失怙,若能得兩位嬤嬤在身邊提點,自然視之如自家長輩。嬤嬤們不妨再考慮考慮。」
兩位嬤嬤一位姓張,看上去和氣帶笑,另一位姓唐,性情更加嚴肅,話也更少些。張嬤嬤聞言,看了唐嬤嬤一眼,笑道,「這可真是巧了,唐嬤嬤前兒才跟我說,在宮裏幾十年,如今出來了,想過些鬆散日子。她是個最沉穩不過的,若林姑娘不嫌棄,就將她留在府中吧。我這一把老骨頭,別的本事沒有,不過比旁人多些見識,陪着姑娘去郡王府也有些用處。」
彼此都有意,事情自然就這麼定下來了。黛玉又是感動又是慚愧,心中越發念着寶釵的好。
她去了郡王府,身邊的人自然越多越好,絕不會有用不着的。饒是如此,還是想着把人留給自己,這一番情意,怎麼不讓黛玉動容?
薛姨媽知道此事,高興不已,讓黛玉和寶釵將兩位嬤嬤當做自家長輩看待,不可怠慢了。如此一來,彼此之間的氣氛更加和諧,就連寶釵再學起諸般規矩來,也覺得更輕鬆了。
薛家人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對外頭的事情自然少有關注。直到這日賈家那邊來人,說是寶玉和王熙鳳都不好了,才將這種狀態打斷。
身為關係親近的親戚,賈家出了這種事,薛姨媽少不得過去探望。
寶釵這時已經不便出門了,賈家又以為黛玉還在石鐘寺,因此最後是薛蟠和柏楊陪着她去的。
寶玉已經到了可以交際的年紀,薛蟠身為表兄,去看望是應有之義。至於柏楊,之所以要跟去,是因為這件事他不能不在意。
原本其實柏楊已經不太記得清劇情了,但是聽說寶玉被魘,就突然想起來了。原著里,趙姨娘請馬道婆用魔法魘住了寶玉和王熙鳳,最後是那一僧一道出現,為通靈寶玉開光,才漸漸好起來的。
也就是說,在原著里似乎本領高強,數次轉折時都曾經出現過的一僧一道,也即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要出現了!
雖然這二人應該並不屬於太虛幻境一系,但相較於所謂的不能隨意插手人間的「神」,他們兩個人反而數次進入甚至推動了劇情。柏楊曾經猜測,如果這世上會有維持原劇情發展的存在,那麼就應該是他們了。
如果這兩個人出現,發現寶黛釵三人的故事並沒有如同預料之中那樣發展,木石聯盟固然已經了斷,金玉良緣卻也並未發生,到時候,他們又會怎麼做呢?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08s 3.980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