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集裝箱廠」坐落在國內第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蛇口工業園」內。這是一個以生產集裝箱為主,輔以生產一些紙質包裝的中型工廠。
投資方「林氏集團」,這是香江一個老牌家族。在前世的時候,李華勇對這個家族略有耳聞,他們的實力算是不錯了,但林氏家族並非香江最頂級的豪門。
事實上在剛剛打開國門的時候,首批進入內地市場,首批在內地投資建廠的香江企業幾乎都稱不上是什麼「豪門」,真正的豪門目前都還處在觀望階段。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實力界於一流和二流之間的「准豪門」林氏集團跑來內地投資建廠,得到地方政府空前重視。各項審批手續一路綠燈,項目從立項到開工建設,幾乎每花多長時間。
李華勇等人來到這個工地的時候,這個項目目前正在進行樁基施工。
「我早就說了,如果其他工地不行的話,那麼這個工地,恐怕就更不行。。。」
看着聳立在大家面前的幾十台鑽機,以及一派熱火朝天景象的大工地。李明達這樣對大家說到。
李明達的話不是沒有道理。
樁基施工雖然同樣需要大量人手,但這畢竟屬於專業施工範疇,有其特殊之處。在樁基施工中,所有施工作業當然都是圍繞鑽機來運轉,也就說這種施工作業是以機器為主,人工為輔。
不用花腦子想都知道,人家既然敢把機器開進來,那肯定不會缺人手的。否則人家把機器弄進來做什麼?難道到了工地上再來招人?隨便想想也沒有這個道理。
李華勇卻看着整個工地若有所思。
「達哥,既然來都來了,那還是去項目部問問吧,反正問問也沒什麼關係。」
李華勇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以他的專業素養,他總感覺這個工地好像存在什麼問題。從表面上看,這個工地機器轟鳴,人頭涌涌,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可是落在李華勇眼中呢,他總覺得這個工地顯得冷清。
沒錯,就是「冷清」這個詞,能讓「李副總工」覺得冷清,那就說明這個工地肯定不是一個正常的工地。李華勇隱隱覺得,問題應該是出在項目運轉上,只有在項目運轉上出現問題,才能給李華勇這種「老施工」以冷清的感覺。
但到底是什麼問題呢,李華勇現在還不得而知。
大夥一邊朝項目部駐地走去,李明達一邊給大夥介紹這個項目部的基本情況。他說這個項目雖然也是「華夏建總」承建,但「華夏建總」實在是太大了,他和這個項目部的人一點都不熟,不僅是他,就算是高啟功高書記也和這邊的項目負責人不熟。他只知道這邊的項目經理姓雷,剛剛從部隊轉業進入「華夏建總」不長時間。
「剛剛轉業不久就能擔任這種項目的項目經理。看來這位雷經理以前的級別不低啊。」
「具體什麼級別我不清楚,我只知道雷經理以前工程兵出身,事實上不僅是他,這個項目部大部分管理人員,以前都是雷經理的手下。。。」
李明達的解釋含含糊糊,但李華勇已經大致知道是怎麼回事。
在我國的建築大軍中,有一個極其特殊的存在,那就是隸屬於「我軍」的建設大軍。從解放初開始,「生產建設兵團」,「鐵道兵」,「橋樑兵」,「工程兵」。。。
在我們國家的建設中,這支隊伍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幾乎所有最苦,最難的建設任務,都能看到這些人的身影。這是一支善打硬仗和善啃硬骨頭的隊伍。
這位雷經理的情況,讓李華勇想起一個名詞,這個名詞就叫做「百萬大裁軍」。想想「百萬大裁軍」應該就發生在這段期間。
大家都知道,在這種大裁軍中,工程兵自然是首當其衝,那麼這些裁減下了的人何去何從呢?國內各大建築企業,尤其是那些大型央企就成了最主要接受單位。除了接受個人,也存在某工程兵部隊被整體收編的情況。
某鐵道兵部隊被某鐵路工程局整體收編,某橋樑兵部隊被某水利工程局整體收編,某工程兵部隊被「華夏建總」成建制收編。。。
李華勇猜測:這位雷經理甚至包括整個項目部,應該就是這種情況。
雖然大家都不熟,但現在大夥畢竟屬於同一個單位了。李華勇一行來到項目部駐地後,這個項目部還算比較客氣,派了一位周姓工長接待。
「請你們稍坐一下。。來來,大家來喝口水,這大熱天的,我們雷隊還在和其他人談點事,他跟我交代,等他談完後,他就會過來和大家見面,有什麼事情你們親自和他說。。。」
這位周工長的態度拿捏得很好,沒有太過熱情,也不讓人覺得生分。從他對雷經理的稱呼就能看得出來,這位以前應該也是軍人,而且應該是雷經理的老部下,所以他很自然的說出以前的老稱呼。
李華勇心裏琢磨,從這位周工長的態度來看,這次找工作多半沒戲。別以為人家項目經理親自過來談就是什麼好事,恰恰相反,這是一個很不好的信號。
幾位農民工找活干而已,假如這個工地真有合適的崗位,那還需要項目經理過來談嗎?不需要的,就讓面前這位周工長轉達一下就可以。
李華勇猜測,這位雷經理應該是提前聽高啟功打過招呼了,考慮到他畢竟是剛進入「華夏建總」不久,所有他才需要這麼客氣。
他為什麼要這麼客氣呢?只有在拒絕的時候,他才需要這麼客氣。
「。。我真懷疑你們到底有沒有做工勘,這樣一份狗屁不是的「工勘報告」是怎麼被你們弄出了的。。。」
就在李華勇浮想聯翩的時候,他被不遠處的吵架聲音吸引。雖然在等待人家的召見,但李華勇並非沒見到雷經理。這是一個很簡陋的大臨,李華勇等人在房間的這個角落,而在房間的另一個角落,這個項目的最高負責人正在和幾個人吵架。
「。。。老雷,出了問題歸出了問題,但有些話你不能亂說,我們可是完全按照規範要求打了那麼多洞,別說做假,就連偷工減料的情況都沒有。怎麼到你口中,我們的工勘報告就成胡編亂造的啦?你這樣說你是要負責任的你知道吧。。。」
「那你們誰能告訴我,你們的報告都說持力層在25米以下,最高也不會超過負20米。可我們在鑽孔的時候,很多鑽機在負10米左右就碰到岩層。你們看看這些採集的樣本,這些可都是在負10米左右採集的。你們看看,你們看看,這些不是特麼的中風化是什麼?這些不是岩層是什麼?你們誰能告訴我,這特麼的到底是怎麼回事。。。」
到底是怎麼回事?聽過作陪的周工長解釋,李華勇才恍然大悟,他終於知道自己之前的疑惑到底從哪來。
這個項目確實遇到了問題,而且看上去是相當嚴重的問題。
這些人口中的「工勘報告」,全稱叫做「工程勘測報告」。一個項目建成:規劃,勘測,設計,施工,交驗這些環節缺一不可。勘測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同時也是一個非常早的一個環節。
所謂「勘測」,就是弄清楚在建項目地底下的情況。為什麼說這個環節非常重要呢?因為只有做好勘測,才能給設計提供依據,然後進一步指導施工。
因此可以這樣說:勘測是設計的基礎,而設計又是施工的基礎。
比如面前這個項目,設計方選擇了「樁基」作為整個建築物的基礎。樁基的作用大家都知道,這是用來承載整個上部建築物的重量。那麼選擇什麼樣的樁基呢?樁基的孔徑需要多大?樁長需要多長?設計方在考慮這些問題的時候,那就需要以工勘報告作為依據了。
從周工長的介紹中李華勇了解到,在這個項目中,設計方選擇了一種叫做「承載樁」的設計。
樁基的類型有很多種,有所謂的「摩擦樁」,「承載樁」等等,這裏就不加一一介紹。而所謂的「承載樁」,應該算是最普通的一種樁基。
「承載樁」又俗稱為「坎岩樁」,從這個名字大家就知道,坎岩坎岩,也就說這種樁基必須坎在地底下的岩層上。
大家可以進一步想像,對於這種樁基來說,工勘報告是多麼的重要,它是一切設計和施工的基礎。
「工勘報告都說岩層在負20米以下,可是我們在施工中發現,有些樁基的確是在20米之後才見岩,可也有不少樁基,在10米左右就見到岩層了。我們雷隊就在為這事和勘測院陳院長他們爭吵。唉,真是頭疼啊,業主給我們的樁基施工工期只有5個月,可現在都快過去2個月了,就因為這點破事,我們的總進度還沒完成十分之一。。。」
嗯?20多米的坎岩樁,在10多米就見到岩層?這種情況太反常了。按說國內勘測院的水平也沒那麼離譜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來自後世的「李副總工」這時候陷入思索。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9s 3.941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