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與楊曦在qq上聊了一段時間後,周晨閉上眼睛,進入空明的狀態,周圍的嘈雜聲音被自動過濾,周晨進入到了一種學習狀態。
這是注射基因液後給他帶來的好處,只要他集中精力,無論怎樣複雜的環境下,他都能進入高效的學習當中。
這個效果讓他十分驚喜,因為這等於除了睡覺、吃飯,只要他願意,隨時都能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
這對周晨來說真是太重要了,要知道他體內的奧多文明鏈式數據庫中的知識是包羅萬象的,哪怕一刻不停地學習、領會,一個人窮其一生都未必能將它們完全激發出來。
不學即是浪費,在周晨看來,這簡直比浪費資源更加可恥一百倍!
隨着掌握的知識不斷增多,周晨發現各種知識之間的關聯度及發散性也在增強。
這當然有好的地方,同樣也有不好的地方。
一方面過度發散加大了新知識的接受難度,往往基於一個問題的思考,會衍生出數個,乃至無數個問題,讓人不知所解,迷失其中。
但另一方面,周晨意識到這些互相關聯的知識,其實更有助於建立起某種「歸一」的體系。
知識的關聯度越強,說明它們的統一度也越高。
比如現在周晨從自身角度出發,因為他更擅長天體物理方面的知識,所以發散出來的知識也基本上都跟天體物理有關,但隨着知識面不斷擴展,與天體物理息息相關的學科也開始慢慢展露出來了。
比如數學,它是天體物理的基礎,於是或多或少,周晨在數學方面有了些許進步。
再比如高能粒子物理、熱力學物理,凝聚態物理,等等等等。
它們本身是不同方向的物理分支,在物理的領域,這些分支本同屬於一個大家族。
發展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趨向于歸一。
或者說到了一定階段後,單純依靠一個學科,已經很難再解決問題了。更多的時候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突然蹦出來的問題常常逼得解決者必須儘可能多的了解不同分支!
隨着掌握越來越多的知識點,周晨在學習過程中也漸漸發現了樂趣。
這要歸功於他有蛋蛋這個良好的老師,有什麼不懂的,蛋蛋能直接幫他解答。
同時他還有一個無以倫比的外掛,那就是奧多文明的鏈式數據庫!
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識點一經激發,就像銘文鐫刻到石碑上一樣,牢牢印在了他的腦海中,幾乎沒有遺忘的可能。
試想一下,省去了令人絕望的大量記憶過程,又能主動進行發散,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越來越深入,這在某種意義上豈不是另一種快感?
可惜,就像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會留下遺憾一樣,周晨這種不受干擾的高效學習模式,也有不如意的地方。
「學習模式」需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而這對身體而言是非常大的負擔,一旦持續的時間過長,身體無法繼續承受而再難集中精力。這就像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超過一定負荷後它就罷工了。
周晨感到了來自身體的疲憊感,不過心裏卻是充滿了喜悅。
通過這次學習,他除了學到些新知識外,對以前各個知識點的理解似乎也更加鮮明了。
閉上眼睛,一組組公式交替着從他腦海中掠過,仿佛見到了熟悉多年的夥伴,周晨的嘴角揚起淡淡笑容。
突然,一個樸素而特殊的公式定格在了腦海中。
這是一個核心的公式!有一個聲音這樣告訴他。
接着這個核心公式開始發生變化,就像動畫在一幀一幀的播放,核心公式不斷變形、添加輔助項,如有機生命體般慢慢向着其它公式轉化、分裂。
不多時,那些轉化出來的公式聚集到了一起,彼此不斷靠近,最終濃縮到一起,然後轟然炸開了一片新世界。
周晨猛地睜開眼睛,這才發現原來自己因為疲勞而睡着了,剛才的一切竟然是一場夢。
他拿出手機看了下時間,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也就是說,睡了一個多鐘頭!
周晨搖搖頭,從那個玄之又玄的夢境當中掙脫出來。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看來自己是學習過度,連做夢都與科學扯上邊了。
他起身拿了件衣服,準備沖一個熱水澡。
……
……
美國,華盛頓。
此時正值上午十點,西裝筆挺的西德尼走進自己的辦公室,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的編輯大致可分為「物質科學」編輯和「生命科學」編輯兩大類,其中物質科學編輯數量只有生命科學編輯的一半。
西德尼便是《》物質科學版塊的五位編輯之一。
作為《》的編輯,西德尼一天的工作簡單卻充滿了繁瑣,他要面對來自全世界科學家的投稿,並將這些稿件準確地投遞給評審委員會專家委員進行初篩。
這份看似簡單的工作,實際上卻需要極強的專業素養。
像西德尼這樣的初審編輯加上《》的專家審稿人,共同構成了稿件的初篩環節,投向《》的稿件中,將有70左右止步於這一環節。
當然作為一個稱職的編輯,西德尼絕不能也不該依據自己的喜好來淘汰那些投遞過來的稿件,他的職責是剔除那些明顯的垃圾稿件及誤投稿件,從中將那些真正有意義的稿件依據類別投送給評審委員會的專家審稿人。
「咦,《關於一種特殊黑洞狀態及『極端克爾黑洞』與『宇宙監督假設』的聯繫》?這是多久沒出現過關於黑洞理論的投稿了,今天居然被我幸運的碰到了……」
西德尼變得有精神起來,他端起咖啡抿了一口,目光在論文上瀏覽起來。
雖然論文的深奧程度讓他看得不是很明白,不過可以確定,這不是一篇垃圾性質的稿件。
「那麼……把這篇來稿送給誰呢?」西德尼打開他的工作錄,從中選定了幾位審稿人。
「嗯,亞歷克斯、塞繆爾、帕特里克,他們三個一定會喜歡看到這篇論文的,哦對了,洛克薩妮和克里斯汀在這方面也有研究,也讓她們對論文發表一下意見吧。」
西德尼一下子選了五位審稿人出來,雖然陣容相對其它稿件來說有些大了,不過誰叫這是一篇比較少見的論文呢,他得意地笑了一下,然後將論文發了過去。
普林斯頓,位於紐約與費城之間的鄉村城市。
這裏景色幽雅,綠樹成蔭,清澈的河水環繞着這座不大的小城靜靜流淌,古老的白磚建築透着濃濃的歐洲哥特風,蘊含着一種西方人特有的歷史氣息。
在這座美麗的鄉村都市裏,有一座讓普林斯頓為全世界人所知的大學,那就是普林斯頓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以精英教學模式而著稱於世。學生總數僅為七千多,平均七位學生對應一位老師,同時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大學,平均每名本科生向學校捐贈兩百萬美金,充裕的資金讓普林斯頓有條件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濃濃的文化氛圍籠罩下的貴族氣息,使普林斯頓成為美國上層人士青睞的居住地與求學聖地。
普林斯頓天文系教授亞歷克斯收到了來自《》編輯部的消息,於是將論文下載並打印出來,認真地看了起來。
僅僅過了十幾分鐘,這位年近七旬的老教授兩眼放出了熾熱光芒,他拿起邊上的座機撥通了老友的電話。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2s 3.93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