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行了一個時辰,終於停住了。沈浩初和趙溫筠下了馬。
華嬤嬤扶着徐氏從車上下來。
眾位姑娘也下了馬車,周圍的平頭百姓們紛紛議論着這是哪個府上的太太姑娘。
這時有人見有位姑娘穿的異常打眼朝旁邊人說道,「你瞧那位姑娘是小姐還是丫頭啊,怎麼穿的跟別人不一樣。」
徐氏早就聽到了他們的議論聲,臉色極為不好,從祝楚楚身邊走過,冷冷的扔下一句話,「回去換一聲衣裳,別丟人現眼。」
祝楚楚眼神哀哀的望着沈幼瑩,神情格外可憐。
沈幼瑩安慰似的拍拍祝楚楚的手背,示意她別在意。
今兒的這身衣裳也並不是祝楚楚的本意,是沈幼瑩聽見祝楚楚要去為亡父上香,特地給她選的,說古代的女子都這樣,為表誠心不能穿綾羅綢緞,也要卸下釵環。祝楚楚神色又悲戚幾分,她一個寄人籬下的女子,怎麼能違背沈幼瑩的意見,沈幼瑩是沈府里唯一重視她的人要是連沈幼瑩也對她生厭,她不知道該如何在沈府如何呆下去,大徐氏聽說徐家舅舅為她介紹的那一府人家,很是富貴,想了想,到底還是回去了,連哥兒也一起帶走了,只把她留在沈府。
沈幼瑩卻不懂祝楚楚的心思,被別人這樣打量,心裏也有點不高興,嘴裏還輕言細語安慰祝楚楚,可不免有些埋怨祝楚楚怎麼那麼實心眼,她只不過隨口說在書上見過那些戴孝的女子都是這麼穿的,祝楚楚就打扮上了。
沈幼婉瞧見了,撇嘴冷笑幾聲,走到前頭去了。
紅筏正扶着沈幼璦下車,沈幼璦面容都被紗巾擋住了,只留下一雙盼若琉璃的眸子,可是走路的姿態還是那麼好看,蓮步輕移,儀態萬方。
那汪清水似的眼睛,總是淡淡的看人,卻說不出的清澈。
眾人的目光瞬間被沈幼璦吸引住了,眼神里齊齊閃過一絲驚艷,只有這樣的女子才當的起世族貴女的稱號。
沈幼瑩在後面見到這一幕,眼神晦暗不明。
紅筏早已習慣沈幼璦被眾人注視,鎮定自若扶着她上了石階。
沈幼璦下來後就望見了另一旁還停的幾輛馬車,一個下人打扮的中年漢子在那裏守着,車身並沒有標記,看不出是哪個府上的,只從裏面的帘子,裝飾隱約看出是女眷用的。
沈幼璦只以為這是這是哪個府上的女眷也上香,只略瞄一眼,便不在留意。
萬松寺在清源山的小半山腰下。
沈幼璦遠遠望去,只見清源山山頂白雪皚皚,山峰不高,連綿起伏,山中霧靄濃重,極像一副潑墨畫。
腳下的青石階,因是常年有人打掃,連青苔都不見。
一行人剛走了幾步,就見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和尚迎了過來。
那小和尚走過來雙手合十,施了一禮,道,「眾位施主好,方丈早知今日施主們會來,便讓小僧在這裏迎接。」
沈府的女眷要去萬松寺早就提前一天打好招呼,因此寺里的方丈都準備好了。
徐氏聽了道,「麻煩小師傅了,領我們上去。」
那小和尚領着沈府眾人,一路走過階梯,便看到了萬松寺。
登上石階,只見萬松寺就坐落在一片鬱鬱蔥蔥的松柏之中,那映在綠樹叢中的寺院,杏黃色的院牆,青灰色的殿脊,頗具古樸肅穆之感。
進入寺門,殿基用瑩潔雪白大理石築成,寬厚的殿基和殿體毫釐無間,四周雕刻石欄,石欄刻得玲瓏剔透,與寶殿相配置,廟頂上鋪滿了古木,屋脊上雕刻了好多羅漢,栩栩如生。大雄寶殿中央正中央擺着一個巨大的佛祖雙瞼微垂,一副大慈大悲,救助眾生的樣子,寺內香煙繚繞。一個慈目善目老僧人站在正中央,瞧見他們進來了,雙手合十,道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
徐氏回了一禮,示意華嬤嬤捧着一個紅木雕花盒子上前,道,「勞煩慧能師傅了,這是一百兩銀子只當給貴寺添的香油錢,也替我們老太太在寺里供一盞長明燈。」
慧能常年接待官家女眷,心裏自然明白,道,「多謝女施主,沈老太太仁厚佛祖必會保佑。」
左邊侍立的小和尚點燃幾隻香遞給徐氏,徐氏接過來,走向前,雙手恭恭敬敬的舉起,放在兩眉的中間,閉上眼睛,口裏不知小聲念叨什麼,半響過後,徐氏把香放在香爐里。
後面的趙氏見徐氏上完香後,也拉着趙溫筠過來上香,瞧着一旁放着簽文,又讓趙溫筠抽了一支簽,找旁邊的僧人解說去了。
沈幼婉早就瞧見了,待趙溫筠抽完簽,一把搶過竹筒,跪在佛祖面前,表情無比虔誠,口中念念有詞,手裏輕搖晃手中的竹籤,只聽「啪,」一聲,一根竹籤掉在地上,沈幼婉忙不迭的撿起,仔細看着竹籤上的簽文,面上不由閃過一絲失望,興致也低了幾分,朵兒不知在她耳邊說了什麼,她抬起頭眼裏又閃過一絲光芒,來朝解簽的和尚走去。
沈浩初道,「妹妹也去抽一支簽,瞧瞧前程姻緣。」
沈幼璦聽了,並不上前,自從得知她不能和謝秋揚成親,不能從回魏國公府,她對她的姻緣已不抱什麼期待,對她來說不過又是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的陌生的地方,她所能考慮的,哪個府里能提供她最舒服最自在的生活。
至於男人,她只要保持正房夫人的名頭,男人都喜歡美人,她只要替他多納幾個妾就好了。
「我要瞧什麼姻緣前程,倒是四哥該好好的拜拜佛祖求求他保佑你考中秀才。」聽見沈浩初讓她問姻緣前程,沈幼璦並不感興趣,板起臉回他一句。
沈幼茹聽見他們在議論,道,「五姐姐來一趟萬松寺也不容易,便也過來試試吧,我聽說這裏的簽一向很靈驗。」
沈幼璦搖搖頭道,「你們先解簽文吧,我去隔壁院子逛逛。」
沈浩初只好不在強求了,待沈幼璦走出大殿後,她在紅筏耳邊吩咐幾句。紅筏會意,「姑娘,就放心吧,我也備下了一百兩銀子,給咱們老夫人另點了一盞長明燈。」
沈幼璦又道,「外祖母不愛金的,用青銅的燈盞最好,再給大嫂求個平安符。」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3s 3.9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