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運來豪爽練達,孫少潔聰穎通透,不僅在事業對杜秋大有助益,私下裏也脾性相投,保持着很好的朋友關係,因此中午的家宴雖然有孫少葆在中間攪局,氣氛仍舊很融洽,賓主盡歡。
午餐過後沒過多久,孫少葆被一個電話叫走了,在臨走之前,他帶着一副賺大了的得意神情,對杜秋說道:「等你這幾天忙完了之後打我電話,隨時都行,我帶你去看那套四合院。」
「好,孫司長慢走。」
孫少葆前腳剛邁出門檻,孫少潔就在後面大力關上了防盜門,咬着牙嘆息道:「這個敗家子!我爺爺如果還活着,能把他活活打死。」
正在餐廳里幫忙收拾碗筷的杜春華有些不安,解釋道:「孫姐,我弟不懂事,他只是在來的路上隨口一說,你們家的祖居……」
「春華,你別誤會,我是生我哥的氣,和你弟沒關係。」孫少潔擺了擺手,笑着說道:「那套四合院留在我哥手上,不是爛掉就是塌掉,還不如轉給杜秋,等他裝修好了,我還能時不時的帶小搗蛋去蹭住幾天。」
「孫司長要是真的轉給小弟了,到時候給你把鑰匙,隨時去住,他是懶散性子,一年到頭來不了幾次京城……」
1995年京城還沒有大規模拆遷,四合院多的是,價格也不算貴,不一定非要買孫家的那套,所以杜秋沒放在心上,他給自己泡了杯綠茶,然後在劉運來的帶領下去了書房,一進門就問道:「劉哥,孫司長吃飯前說的那個大項目,你知道是什麼嗎?」
「他那是故弄玄虛,瞎扯什麼國家機密,其實電子工業部搞的那個項目,根本沒有秘密可言。908計劃你聽說過嗎?」
「沒。」
「908是電子工業部1990年搞的一個晶片製造項目,我和少潔都曾為它寫過新聞報道。」劉運來拿着煙灰缸,走到窗台前點了根煙,邊抽邊說道:「當時定的目標很高,想一步到位追上國際先進水平,直接生產製程為0.8微米到1微米的晶片,結果論證來論證去,一直論證了5年,什麼都沒搞出來,而在這5年裏,國外的晶片製造工藝整整升級了兩代,從0.8微米提升到了0.32微米。」
杜秋穿越之前了解一些晶片製造的技術常識和花邊八卦,但從沒關注過90年代中國晶片產業的發展歷史,饒有興趣的問道:「孫司長說的就是這個908項目?」
「不是,908是八五計劃的產物,現在已經過時了。」劉運來怕杜秋不懂什麼是五年計劃,詳細解釋道:「中國每隔五年就會從國家層面制定一個五年計劃,1991年到1995年屬於八五計劃,1996年到2000年屬於九五計劃,各個部門一般都會提前一兩年制定各自行業的發展規劃,在今年年底之前提交給中央批准,孫少葆說的,應該是電子工業部為九五計劃制定的項目。」
「八五計劃搞的項目叫908,那么九五計劃搞的項目應該叫909吧?」
「差不多,這種政府項目,名字一般都保持連續性。」劉運來當了多年記者,在政策方面嗅覺很敏感,說道:「今年中央提出把科教興國作為長期戰略任務,對晶片製造非常重視,909肯定比908規格更高,投資更大,說不定真的有上百億那麼多,孫少葆削尖腦袋對里鑽,估計是打着既撈油水又撈政績的如意算盤。」
杜秋穿越之後一直有涉足晶片產業的想法,覺得這是個很好的契機,說道:「劉哥,這個909項目,你多關注關注,每個月……不,只要有新消息,隨時通知我。」
「杜總,你真打算投資搞晶片?我聽說建一條8英寸的晶圓生產線至少要10億美元,以驍龍現在的資本,根本玩不起來。」
「現在玩不起,不代表以後也玩不起,提前做點準備總是好的。」
杜秋白手起家,短短几個月就把驍龍弄成了10億美元級別的跨國公司,雖然在經營管理上經常犯小錯誤,但在戰略佈局上從沒出過差錯,劉運來早已被他折服,雖然覺得投資晶片風險太大,卻不再反對,笑着說道:「我這個大舅哥幹什麼都不行,唯獨打探消息的能力一流,耳朵比我們這些記者還靈敏,一有風吹草動就上躥下跳,以後我多和他親近親近。」
「和孫司長打交道非常傷腦筋,以後每個月公司給劉哥報銷10盒安神補腦液。」
「哈哈哈……」
劉運來為之大笑,這時擱在書桌上的固定電話響了,他接聽了幾句之後,按下免提鍵,說道:「周元,杜總就在我邊上,你直接跟他講吧。」
3月份驍龍剛剛創立的時候,一共招募了6個月薪過萬的高級人才,其中秦牧和小吳等五個是做技術的,只有周元一個是做媒體的,負責公司的營銷宣傳工作,5月份因為人手不足,被陳大猷臨時借調去了矽谷,負責ivie的商務推廣,杜秋無奈之下,以畫大餅的方式把劉運來忽悠到了雲城,讓他總攬所有宣傳以及公關事務,成功運作了第一屆中國互聯網大會。
8月份ivie從驍龍剝離出去之後,組建了專門的營銷團隊,周元從矽谷脫身,回到雲城擔任首席媒體官,接手了宣傳工作,劉運來則以高級副總裁的身份常駐京城,專職負責公關工作,為驍龍打造社會關係網以及打探各種政商情報。
競爭央視標王是周元的工作,他提前了好幾天來京城活動,中午和央視廣告部的人一起吃飯,所以沒到劉運來家,在電話里和杜秋稍事寒暄之後,就說道:「杜總,我和央視廣告部主任譚希松約好了,下午3點半在梅地亞中心見面,酒店房間我已經安排好了。」
「好。」
「現在才1點20,要不我先去劉哥家裏和杜總匯合,然後再一起過來?」
「行,你過來吧。」
等杜秋掛了電話之後,劉運來從書桌的抽屜里拿出一份備忘錄,說道:「杜總,這兩天又有很多部門和單位聯繫我,想請你去開會或者演講,你先看看。」
杜秋接過備忘錄一看,發現除了電子工業部、郵電部以及稅務總局等和驍龍業務有關的政府部門的會議邀請之外,還有京城大學、郵電學院等名校的演講邀請,甚至還附贈了頒發榮譽學位或者頭銜之類的活動,忍不住笑了,自嘲道:「我一個小學畢業證都沒有的人,何德何能敢去大學演講。」
「杜總何必妄自菲薄。」劉運來看穿了他看似自嘲實則自得的心情,笑着說道:「前幾天我遇到了潘教授,他說你如果願意當老師的話,京城大學保證在一年之內給你搞到教授證書。」
潘教授是8月份到雲城參加互聯網大會的專家之一,曾蠱惑杜秋特招進京城大學本碩博連讀,杜秋對他印象很深,說道:「潘教授太誇張了,即使是愛因斯坦,也不可能在20出頭就當教授。」
「這事還真說不準。」劉運來打開書櫃的玻璃門,從裏面抽出一本厚重的剪報夾,翻開來一頁一頁的展示,介紹道:「這是互聯網大會之後國內重要報紙和刊物上關於驍龍以及杜總的報道,其中有四個重要信息被反覆提及……」
「第一個是杜總沒有選擇在東瀛創業,而是毅然決然的回國發展,這在當前普遍崇洋媚外的社會環境下顯得格外珍貴,你看,《人民日報》不僅全文刊載你唱的那首《茉莉花開》歌詞,還配發了評論員文章……」
即使是政治小白也知道《人民日報》的評論員文章非同小可,杜秋拿起剪報夾,仔細看了一遍,但是除了以他為榜樣,號召海外留學生回國效力之外,並沒有看出什麼其他門道,就又放了下來,繼續聽劉運來介紹。
「第二個是杜總在互聯網大會開幕時提出來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就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革命,中國因為種種原因,錯失了前兩次工業革命,造成了上百年的落後挨打局面,所以絕不能再錯失第三次,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對此特別重視,截至到10月底,已經有17個高官高官親自帶隊的考察團去驍龍參觀了,關於加快電信以及互聯網產業發展速度的呼聲越來越大……」
「第三個是我們當時重點宣傳的知識改變命運和陽光下的百萬富翁概念,效果非常好,『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已經被好幾位領導人在不同場合引用過,在央視《新聞聯播》裏出現過3次;陽光下的百萬富翁則在知識分子,尤其是高級知識分子群體裏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根據《科技日報》的調查,大學本科以上學歷,30歲以下的科研從業人員中,有76%的人願意扔掉國企的鐵飯碗,自主創業或者去私企工作,比去年高了20多個百分點……」
「第四個是安卓操作系統、3c標準化會議以及ivie 2.0發佈之後才出現的,認為驍龍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家真正擁有世界先進技術並制定國際標準的高科技公司,未來會成為中國的微軟,而杜總則是中國的比爾-蓋茨,當然了,ivie融資成功之後,杜總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比爾-蓋茨了,因為國內沒有人比你更有錢……」
劉運來用了十幾分鐘的時間才介紹完剪報夾里的內容,最後總結道:「杜總,你現在是愛國的榜樣,行業的希望,財富的神話,技術的先驅,青年的偶像,這麼多光環在身,一個教授頭銜,算得上什麼?」
他在說的時候,把一張《科技日報》頭版頭條報道ivie成功融資的大幅剪報抽了出來,放在書桌上,強調道:「杜總,8個月創造一家價值10億美元的公司,對國人的震撼不亞於當年的原子彈爆炸,尤其是你今年才22歲,22歲啊!」
在杜秋穿越之前,一家估值10億美元的互聯網初創公司,只能算一線城市裏的小明星,遠遠達不到舉國矚目的程度,因此他對ivie在1995年造成的影響估計不足,此時看着厚厚的剪報夾,感覺全國人民都把對科技和財富的渴望寄托在了他身上,有點亞歷山大,沉默了片刻之後說道:「其實我今年23歲了。」
這句話其實沒啥,但是在此刻的語境下卻產生了無厘頭的喜劇效果,劉運來哈哈大笑,舉着打火機說道:「22和23一樣,都是風華正茂,風情萬種的年歲,未來值得期待。」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948s 4.152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