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來說,同考官一共有九位,除去擔任副主考官的首輔次輔之外,就只剩下內閣閣臣和方從哲,也就是說還有五個名額。
就算是加上剛剛從徽州府趕回來的葉向高,也還剩下四個名額,朱閣老想要塞一個人進去,當是綽綽有餘的很。
但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如果真的有人這麼想的話,只能說他太天真了!
官場之上,只有成和不成這兩個結果,如果事情能成的話,別說是五六個名額,就算是只有兩個名額,也會有郭惟賢一個,但是如果不成的話,那麼就算是九個同考官都統統空缺,也不會有郭惟賢的機會。
聽起來有些不講道理,但是官場之上,就是這麼個道理。
尤其是這種臨時性質的差遣,並非是正式的官職轉遷銓選,不會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條條框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天子的意思。
說白了,天子更加器重誰,就讓誰來擔當這個同考官。
不然的話,也不必爭了,直接按照官員的地位來派,內閣以下,六部七卿排排坐豈不更好?
所以其實朱閣老的心中很忐忑,這次恩科的重要性,朝臣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對於錯過了一次後備高層的浙黨來說,尤其重要!
前頭說了,這次是天子主考,所以座師乃是天子,所以各房的房師也就變得尤為重要,能夠多掌握一個同考官的名額,就代表着能夠擁有一房的學生。
所以朱閣老這次下了決心,無論如何也要爭取到這次的同考官,這次的恩科當中,浙黨至少要有兩個同考官的名額。
與此同時,朱賡也將目光投向了頭前的首輔老大人,和今上打交道有段日子了,朱賡也漸漸的摸出來一些今上的性格,那就是,雖然今上的性格強硬,但是手段卻是迂迴多變,而且還是蠻重視朝堂的穩定的。
所以每一次定下決議,天子必先問朝臣的意見,若諸大臣反對,天子鮮少會一意孤行,而是會想辦法說服朝臣,取得一致,然後才會下詔定議。
而毫無疑問的是,無論是什麼樣的事情,天子首要爭取的人,都是老首輔。
還是那句話,朱賡相信,只要老首輔支持他,天子也要顧及三分的。
不過可惜的是,這一次朱閣老又猜錯了嗎,當然,如果每次都是這樣的話,朱閣老寧願他次次都猜的不准!
因為天子沉吟了片刻,沒有開口詢問底下的意見,而是直接開口道。
「二位先生所舉薦者,皆合乎朕心,葉先生此番延請民間大家,有功於朝堂,着加授禮部尚書,入值文淵閣參贊機務,選入同考官,都察院左僉都御史郭惟賢素有清名,剛直狷介,擢為左副都御使,協同左都御史萬世德同掌都察院,選入同考官,另,戶部侍郎吳道南,南京吏部侍郎史繼偕,禮部郎中劉一璟,一同選入同考官。」
快刀斬亂麻,天子一句話就直接敲定了剩下的五個同考官名額,不得不說,乾淨利落到讓朝中大臣都有些措手不及。
待得仔細的將這番話消化掉,眾臣更是震驚不已。
蓋因這短短的幾句話當中,蘊含的意思可不簡單……
先說同考官的名額,葉向高能夠入選並不奇怪,雖然此人在朝中十分低調,並不像李廷機和方從哲這般出風頭,但是卻從沒有人質疑過他的地位。
甚至於在帝黨的三巨頭當中,葉向高是站的最穩的一位,眾位大臣可都沒忘了,當初葉向高出京乃是所為何事,看似是為了延請算學大家。
但是朝中大員誰不心知肚明,那是天子愛護葉向高,特意將他支出去避禍去了……
如今朝廷整風結束,一切風平浪靜,葉向高自然當回歸京師,擔任同考官不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已。
讓眾大臣震驚的是,天子往後頭的任命,加授禮部尚書,入值文淵閣!
這個旨意的重點,在入值文淵閣!
或許這個說法有些難懂,但是換個說法就好懂的多了,入值文淵閣,乃是閣臣的差事,也是閣臣最核心,最明顯的特徵。
譬如李廷機李大人,他的全套職銜是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入直文淵閣李廷機。
前頭的禮部尚書是加銜,提品級用的,中間的東閣大學士是職務,代表了他真正該上班的衙門是內閣,當然,有時候也被用來當做內閣的排名,但是最後一個,入直文淵閣才是最重要的,這是差遣,有了這個差遣,才代表着他真正擁有了作為閣臣的實權,參贊機務。
具體來說,就是預聞軍國大事,票擬奏疏!
也就是說,葉向高的這項任命,可以簡單粗暴的認為是……他入閣了!
就這麼輕描淡寫,大明朝的核心權力機構,就多了一個人,雖然說還沒有正式的職務,但是都有了差遣,名頭還會遠嗎?
當然,面對着這樣的任命,一干老大人縱然心中震驚,也無話可說,因為天子做的沒毛病……
首先,內閣大臣的任命和朝廷普通的官員不同,這是唯一一個不需要經過吏部銓選,而全看皇帝中旨而定的官職。
所以說首先在名份上來說,天子的確有權力這麼做。
其次就是現實情況,內閣的現實情況是,如今五位內閣大臣,有四位都已經年逾七旬,要不了多久就要致仕了。
而且更嚴重的是,他們四個人的年紀都相差不多,不過兩三年而已,也就是說,他們致仕的時間也差不多。
也就是說,最多再過三年,內閣就會一次性離去四位閣臣,其中還包括首輔和次輔兩個核心人物,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難不成偌大一個內閣,只留李廷機一個人不成?
所以說,此事須得早作打算,怎麼打算?自然早早預備好增補內閣的人手,從這個角度來說,如今調人進入內閣,也恰當其時。
至於人選方面,葉向高唯一的弱項就是資歷,但是要知道,在內閣當中已經杵着一位李閣老,他和葉向高的升遷之路幾乎完全一樣。
天子王師,詹事府少詹事,帝黨的大佬,二人的成長軌跡幾乎一模一樣,而李閣老已經入閣數年,任誰想要拿葉向高的資歷說事兒,也要考慮考慮李廷機,畢竟你總不能說這內閣大學士李廷機當得,葉向高就當不得,更不能說李閣老入閣是違反了朝廷慣例,畢竟當初調李廷機入閣,乃是先皇一力堅持,如今先皇已逝,誰敢跳出來質疑李閣老入閣的合法性,一頂蔑視先皇的大帽子壓死你!
所以對於葉向高的任命,老大人們儘管震驚,但是消化了片刻也很快就接受了,說句實話,一朝天子一朝臣,換了其他的天子登基,內閣這個時候早就換了一遍了,當今到現在才首次想要調自己的親信入閣,已經是很仁至義盡了。
如果諸位大佬們沒猜錯的話,這一次恩科結束,憑藉着同考官的資歷,葉向高名副其實的日子也就不遠了,而隨着新人的入閣,內閣的格局必將產生新的變動,一時之間,眾大佬頓時有些感嘆,平靜許久(?!)的朝堂,又掀起一番新一輪的爭鬥了……
當然,如果說葉向高的任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話,那麼郭惟賢的任命就真的是驚着,應當說,以皇帝對於浙黨一貫的態度,能夠同意朱閣老的舉薦,將郭惟賢選入同考官,已經是很給面子了。
但是升任為左副都御使,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要知道,左僉都御史是從三品,左副都御使是正三品,僉都御史一般來說是外出巡撫的掛銜,從這一點來說,其實也能看出浙黨的衰敗,偌大一個浙黨,作為後繼力量着力培養的人物,竟然被正三品這個坎兒卡了這麼多年。
雖然和僉都御史只有一字之差,官品也只差了一小階,但是副都御使,可是正正經經的都察院佐貳官,尤其是在這個時候,都察院只有萬世德這麼一個掌印官的時候。
郭惟賢這個左副都御使,完全能夠成為都察院的實權人物,也就是說,天子的這個任命,其背後的意義,僅僅比剛剛隱喻葉向高入閣的意義弱那麼一點點。
左副都御使,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能夠夠得上朝廷大佬的級別,能夠和一些弱勢點的六部尚書比肩。
更重要的是,為什麼?
郭惟賢在浙黨當中的身份,人人都心知肚明,如果不是他風頭正勁之時遭遇父喪,不得不歸鄉守孝三年,有浙黨在背後撐腰,他如今至少應該是六部掌印官之一。
而當今對於浙黨的態度,一直是不冷不熱,甚至隱約有打壓的跡象,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在帝黨和浙黨的鬥爭當中,但凡帝黨落了下風,天子就會出來拉偏架,但是浙黨吃了虧,天子卻是置若罔聞。
如果說把郭惟賢選入同考官,是給朱賡和沈鯉面子的話,那麼升任他為左副都御使,可就沒那麼簡單了……
除此之外,剩下的三個同考官,戶部侍郎吳道南,南京吏部侍郎史繼偕,禮部郎中劉一璟,這三人當中,劉一璟是詹事府出身,只不過他的資歷實在太淺,不過一個禮部郎中,嚴格來說,是不能列入同考官的人選的。
但是事有特殊,劉一璟和韓爌是同科進士,自從韓爌趕赴地方之後,他就是頂替成了帝黨當中新興勢力的領頭羊,不過他能力和才氣都不如韓爌,只能唯李葉方幾位大佬是從,天子這一次提他進來,想來也是要扶持一下,雖然有些違規據,但是可以理解。
而重點在剩下的兩位,吳道南和史繼偕,這兩人和郭惟賢是同科進士,而且是那一科的佼佼者。
彼時正是浙黨如日中天之時,自然也是精英盡入其中,也就是說,郭惟賢,吳道南,史繼偕,加上朱賡和沈鯉,這次的恩科當中,浙黨竟然有近半的同考官人選?而反過來,作為天子的親信的帝黨,卻僅僅佔據了四個名額……
天子莫不成是瘋了吧?
雖然這麼想有大不敬的嫌疑,但是一時之間,眾臣的心底還是忍不住冒出了這個念頭……
「陛下英明,有幾位大人通力合作,此次恩科,定能為國掄才,不負社稷期許!」
反應的最快的是朱閣老。
此刻他再也顧不得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放着這麼大的一塊肥肉在面前,再不撲上去,他就是傻子!
要知道,同考官可不僅僅代表着同考官,有了這層資歷,代表着有更進一步的機會,吳道南和史繼偕雖然只是浙黨的第二梯隊,但是他們只要能夠上位,同樣對浙黨有大大的好處。
可以說,只要有了這次的資歷,朱賡有把握,一定能夠從他們三個當中,運作出一個六部掌印官,大不了他提前致仕給葉向高騰位置便是,他就不信天子能絕情到這般地步。
而有一個六部掌印官撐着,即便他離開了內閣,也能夠保證浙黨在朝中的地位。
好吧!
雖然天子的這份口諭當中,對葉向高的任命有些突然,對郭惟賢的擢升有些突然,對劉一璟的提拔有些勉強,雖然……
但是面對着如此狂熱的朱閣老,一干老大人生怕自己說出一個不字,就會被老大人指着鼻子痛罵,只得跟着拱手開口道。
「陛下英明!」
朱常洛笑了,他的甜頭,可沒那麼好嘗,不過且讓朱賡先高興一番再說,這些日子恐怕朱閣老的日子也不怎麼好過……
「陛下,詔旨已經用印下發六科!」
此事議定,乾清宮中的氣氛有些輕鬆起來,可巧的是,司禮監掌印太監陳矩也笑吟吟的進來稟報道。
不過還沒等一干老大人鬆了口氣,外頭王安急匆匆進來稟道。
「陛下,兵部尚書石大人又緊急軍務求見!」
「宣!」
朱常洛臉色頓時一沉,道。
不多時,石星老大人走進殿中,匆匆行了個禮,拿出手中的信封道。
「陛下,前線軍報,土默特再襲大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6s 3.954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