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孟威身後走出一名身着官袍的長髯中年人,同樣是大聲道:「我是中牟縣令常近,下官曾聞天子之師不可輕動,動必有方。? 你們既是洛陽北軍,可有天子諭旨?可有虎符調令?」
劉表張口結舌不能作答,他也深知北軍不可輕易出京,甚至即使出京後也不能單獨作為一軍執行任務,必須要交由當地軍政長官統一管轄指揮。可是何進素來驕橫,又得何皇后撐腰,哪裏會把這些條條框框放在眼裏,也從來沒有人多說半個字。今天這個中牟縣令敢說出這番話,並不是因為他膽子比別人要分外地大一點,而是因為他背後站着一個同樣驕橫、同樣有何皇后撐腰的何苗。
看見劉表臉上的窘狀,常近冷笑一聲道:「既無諭旨虎符,即為亂命之軍,下官惶恐,不敢放亂軍過境,將軍還是另尋他路吧。」
劉表沉着臉望向秋明和曹操,曹操搖了搖頭,表示他也沒想到什麼好辦法。秋明自從地府歸來後,整個人的精神和思維方式似乎都有了一些微小的改變,他笑着道:「對面就是擺明了不讓我們過去,那還多廢什麼話?打就是了。」
劉表皺眉道:「可是何苗那廝可不是好惹的。」
秋明道:「難道大將軍就好惹了?何苗所依仗的無非是何皇后的恩寵,可是金匱涉及皇位之爭,甚至大將軍都是因為何皇后相求才插手此事的,既然如此,何皇后怎麼會在這件事情上為何苗說話呢?所以我們只管打,無論打成什麼樣,最後都會是不了了之的。」
眾將都興奮起來,不過于禁馬上提出了問題:「打是可以打,不過我們要怎麼過河呢?」
曹操道:「此地既名官渡,定有渡口渡船,我們可以先用渡船護送小股精銳部隊過河,搶得灘頭陣地後再掩護大軍或趟水或泅渡。」秋明點頭稱是道:「那麼,還有一個問題,我們的先鋒部隊過去後,是先禮後兵呢?還是放手殺人?」
劉表看看曹操,曹操看着劉表卻不說話,劉表咳了一聲道:「都是朝廷的官軍,能夠顧全各自的臉面是最好。不過」,他的神色忽然冷峻起來:「戰陣之上,刀槍無眼,若是有什麼誤傷,只怕也是難免的。」
看見對面的一群將領呼啦啦全部撤退,孟威笑着對常近道:「常縣尊正氣凜然,一番話喝退群賊,真有古君子之風,末將佩服。」
常近手撫長須微笑不語,他身邊一人道:「我看他們未必是退去了,更有可能是去安排船具準備進攻,孟將軍不可掉以輕心,還是要加強防備為上。」
常近定眼看去,說話的卻是本縣一名小吏。此人姓陳名宮字公台,本是東郡東武陽人,只因性情剛直得罪了東郡太守喬瑁,權且委身在這中牟縣裏。這陳宮平日高談闊論好為人師,很不討常近喜歡,今日又再多口胡言,讓常近對他更有看法了。
常近冷冷地道:「依公台之見,應該怎麼樣加強防備呢?」
陳宮抖擻精神道:「此地灘涂平坦,易攻難守,更方便對方騎兵作戰。不如權且退出半里路,在灘頭設置兩道防線,一道陷馬坑,一道埋伏引火之物,敵軍若強渡過來……」。
「夠了」,常近叱道:「兵法有雲,敵半渡可擊之。我軍臨河而陣,正可以逸待勞擊其半渡,你卻叫我們退後,到底是何居心?看來你也不過是個紙上談兵的書呆子而已,只會空談誤事,象這樣的話,以後休再說了。」
眾同僚一片鬨笑,陳宮面紅耳赤地退到一邊,不敢再一言了。旁邊的孟威揉着手腕道:「常縣尊臨敵不亂,實有大將之材,做個縣令還是太屈才了。其實我軍中現有四猛八大錘在,亂軍不來則罷,若敢渡河過來,定教他個個粉身碎骨,化作錘下之鬼。」
常近笑道:「孟將軍英雄蓋世,下官一向是景仰的,不過,何謂四猛八大錘呢?」
孟威從隊列里又叫出三名錘將:「我這三個義兄弟和我一樣都是力大無窮,又都愛使錘,所以被人稱作四猛八大錘。我是擂鼓瓮金錘,這個是八棱梅花亮銀錘,那是黃銅窩瓜錘,還有一個是鑌鐵軋油錘。」
常近看這幾人都是威武雄壯,雙臂肌肉高高賁起,頓時放寬了心,口中讚嘆之言不絕。四猛八大錘被誇得心花怒放,齊齊狂笑起來。
由於中牟縣令常近早已經做過一番佈置,曹操在附近村鎮搜羅了許久也只找到兩條小漁舟,起不到什麼作用。秋明正想提議是不是找幾塊門板權當一用,忽然看見村旁地里幾排上好的葫蘆架,猛然想起在高陵村被公孫瓚的部下斬殺的少年,不由得心中一慟。
典韋自從一嗓子喝死秋明後一直心中有愧,這次也就自告奮勇地要去做第一批渡河的敢死隊員,誰也勸不住。他老婆韓氏小心地為典韋系好腰間的葫蘆,紅着眼睛道:「你要去我不攔你,不過你一定要活着回來。」
典韋一時之間也有些傷感,卻馬上罵道:「男人出去做正事,老娘們哭哭啼啼象什麼樣子,你等會把我早上吃剩的餅子再熱熱,我回來還要吃的。」韓氏擦了擦眼睛,笑着說好。
常近和孟威在河灘上等了半日,幾乎以為劉表他們真的要繞道走了,正要埋鍋造飯時,卻看見對面跑來一群光着上身的大漢,一個個腰間鼓鼓囊囊地不知道纏了些什麼。
常近認真看了許久,斷言道:「看這樣子,應該是鋸了嘴的葫蘆。」
孟威笑道:「他們帶這些葫蘆做什麼?難道是準備給我們加餐?」他這麼一說,那些猛錘們都大笑了起來。
遠遠坐在一旁的陳宮似乎想要說話,終於還是忍住了,他用只有自己能聽見的聲音道:「笨蛋,葫蘆又名腰舟,古人常以之浮海渡江的,對面弄這麼多葫蘆來,看來是準備強渡了。」
仿佛是為了印證他的話,隨着對面陣陣鼓聲敲響,這一群腰纏葫蘆的大漢同時呼喝一聲跳下賈魯河,向對岸游過來。8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s 3.930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