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劬一隻腿邁進門時,跟變臉似的,臉上緊繃的線條柔和了,唇角上揚,帶着恭敬討好的笑意。他叫了一聲:「丞相,這是今早收到的奏摺。」快步上前,把奏摺放在程墨那張大書桌上,眼角睃了攤開的奏摺一眼,看不清末尾的署名,便倒退兩步,在桌側站了。
全國的公文源源不斷送來,京城中的奏摺也大多先送到這裏,饒是程墨年輕,一坐幾小時,也累得夠嗆。
唐劬負責糧食這一塊,但凡有關這方面的奏摺,戴蔚都會挑出來,給他送去,由他看後寫上處理意見,夾在竹簡中,為程墨參考。若是一般的公文,程墨直接處理,若是有關政策或是事情重大,程墨或會轉呈劉詢御批,或會在早朝上提出來,大臣們商議,皇帝拍板,然後他綜合最後決議,做出相應的決策。
唐劬是通過舉薦到任的,又只上了兩個月班,連試用期都沒過,而且這段時間,所有奏摺全由霍光和劉詢一手包辦,蘇執無所事事,唐劬又能有什麼政務處理經驗?加上因為笞刑之事,他跑到武空那兒要求投到武空門下,程墨不想用他,只是還沒找到機會把他開掉。
他送來的奏摺,程墨猶其留意。
「有事?」程墨頭也不抬道。
唐劬陪笑道:「沒。,丞相要是沒有別的吩咐,屬下告退。」
他是長史,本應該是程墨的左右手,現在卻身份尷尬,公廡里的人避他如避瘟疫,程墨看他的目光又透着一股疏離,要不是一心想扳倒程墨,他早就撂挑子不幹了,怎會在這裏受氣?
唐劬恨意滿胸,在班房坐不住,信步走了出來。
門口求見的,辦事的,人多得很,突然一匹駿馬飛馳而至,馬上騎者背插三角小旗,一到門前一勒韁繩,駿馬希津津人立而起。
「六百里加急。」信差說着撥足便朝台階上奔去。
唐劬心頭一動,快步迎下來,道:「公文在哪裏?」
信差看他一身官服,道:「你是?」
他是信差,到了地方有人接進去就是,並不一定要親手交給程墨。
唐劬傲然道:「某乃丞相長史。」
信差二話不說,馬上從背上解下所背的公文交給他。
唐劬接了公文轉身便走,腳步匆匆,倒真像接到六百里加急的樣子,只是他沒有去程墨的公廡,而是在二進院落轉了向,進了自己的班房。
六百里加急,定然有大事發生,他按捺住急劇的心跳,褪下公文袋子,見火漆完好,略微猶豫了一下,可轉念一想,要構陷程墨,哪能沒有一絲風險?他早就不想當這個勞什子的長史了,只待扳倒程墨,然後悄然退隱。
他用一柄小刀小心地去了火漆,抽出竹簡一看,眼珠子骨碌碌轉個不停。豫章連日暴雨,河流漲水,房屋倒塌無數,這是豫章郡令的急報。
遠在千里之外的豫章郡令譚炎身披蓑衣頭戴草帽,飄潑大雨順着他的臉龐往下淌,他一腳深一腳淺地走在積水深及成人大腿的巷裏。身旁青衣小帽的青年手撐油紙傘為他遮雨,只是雨實在太大了,油紙傘不僅遮不住雨,反而礙手礙腳,譚炎乾脆推開了。
「大人,左巷又有三座民房倒塌了。」一個四方臉的差役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過來稟報,嘴一張,雨水直往嘴裏灌,他不敢往外吐雨水,只好把雨水全咽了。
東城地勢低洼,水浸猶其嚴重。這一帶房屋低矮,住的大多是貧苦百姓,是城中的貧民區。大雨連下多天,譚炎先有防備,水開始漫上來時,把這一帶的百姓遷到地勢高的地方,搭了棚屋安置。
今天他來巡視,是擔心有百姓放不下家裏的瓶瓶罐罐,又跑回來,這一片的房屋已被雨水浸了多天,地基早就軟了,大雨又沒有停歇的時候,這些房子的屋頂是粗瓦所蓋,建造的年頭不短,大多屋頂長草,被雨水一沐,豈有不倒塌的道理?
可是剛走到這一片區的第一條巷弄,便舉步維艱。
為譚炎撐傘的隨從勸道:「阿郎,水太深了,實在無法行進,不如回去吧。」
譚炎望了一眼着一圈圈水波的巷弄,道:「好。」
一行人走出這條巷,來到大路上,大路的水淺了很多,只及小腿,走不多久,一群人迎面快步走來,雨幕中看不清對方面目,直到走近了,擦身而過時,才彼此認出來。
「大人!」
「老何?」
被這些人簇擁的胖肥男子名叫何泌,是豫章的大士紳,家族世居豫章,是城中最大的糧米商人,平時樂善好施,捐資助學,修路搭橋的事沒少干。
雙方見了禮,譚炎道:「此處不是說話之所,回衙門再說。」
何泌約齊城中士紳,冒雨來尋譚炎,也有事向他稟報,當下一行人趕回衙門,脫了蓑衣,擦乾頭臉,顧不得身上衣裳盡濕,坐下說話。
「大人,老朽約齊眾士紳,共籌措兩萬石糧食,還請大人搭棚施粥。」何泌屁股一沾椅子,馬上開門見山道。
宜安居的官帽椅銷遍大半個吳朝的大城大阜,譚炎也趕了一回潮流,把衙門和後宅的蓆子矮几全換成八仙桌和官帽椅。
聽說何泌等人捐了兩萬石糧食,譚炎兩眼發亮,他六百里加急把災情報到御前,不就是請求開倉放糧麼?有這兩萬石糧食,當可捱到京城的詔書到來。
「多謝各位父老,本官感激不盡。」譚炎趕緊起身向何泌等人長揖,道:「如此大雨,棚屋也耐不了多久,不知諸位可有辦法幫忙解決災民的居所?」
棚屋是竹所搭,若是雨停還能暫時住人,連日大雨,屋頂早就漏雨了,他本擬巡視完東城,再去何泌等人處拜訪,務求把沒處居住的百姓安置下來。
何泌道:「不瞞大人,老朽還有一處別院。」
豪富之家,有幾處別院實屬正常,只是這些地方裝修得富麗堂皇,譚炎先還擔心何泌等人不肯借,沒想到他一口應允,在他的帶頭下,眾士紳也紛紛借出別院,這麼一來,住在棚屋的百姓就有地方避過這場豪雨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888s 4.620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