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1章:楊秀清戰阮越聯軍,東吳插手七國混戰
無功城是九真北部的最後一座城池,背靠交州最為精華的紅河三角洲,也就是交趾郡,所以這座城池楊秀清不可能拱手讓出。
阮越兩國北伐以來,接連取勝,奪取的大量的地盤。
又通過從秦南兩國那裏得到的情報,得住交廣兩州的楚軍大部分都前去討伐南國了,如今楚國南部的交廣兩州都兵力空虛。
這麼好的機會,阮越兩國自然不願意放棄,於是就會生出奪取交州,甚至是奪取廣州的野心。
交州被劉秀拆分成交廣二州後,雖經過了楚國的大力開發,在中原依舊是排名到時的地區,可在阮越兩國眼中卻都是膏禺之地,既然有機會佔領自然是不能錯過的。
可想要奪取交州,乃至是廣州,就必須要拔出無功城這枚釘子才行。
阮越聯軍穩定了新得之地後,留下五千兵力鎮守後方,就立馬大軍直撲無功城而去,可都未抵達無功城下,就收到後方出現楚軍的消息,並且還襲擊了聯軍的糧道。
對此,阮王阮福映,以及越往李公蘊,都感到極為的詫異,不明白這股楚軍從何而來。
他們這一路逐城打過來,楚軍不可能在他們眼皮子地下藏兵,那麼這些小股楚軍又是從何而來呢?
就在阮福映和李公蘊都百思不解其解之際,還是大秦一方的使者指出,這些楚軍可能是走海路,由廣州水軍運過來的。
楚國南方水師大營設在了合浦郡,而合浦又被劃分到了廣州,所以原先楚國的交州水軍,也被改名成了廣州水軍。
交廣兩州如今兵力空虛,根本抽不出多少兵力了,唯有廣州水軍這支最後的生力軍,楊秀清不用白不用嘛。
阮福映和李公蘊得知,後方出現的楚軍小股部隊,很有可能是海運過來之時,自然是大驚失色。
畢竟在還未全軍換裝之前,他們和楚國打了那麼多次的仗,楚國僅憑交州本土駐軍就能碾壓他們,從來都沒有動用過一次水軍。
而如今楚國連水軍都用了,說明楚國是真的動真格的了,這也讓阮越兩王心中都有些發怵,秦南兩國使者輪番安撫,這才打消了他們二人心中的顧慮。
不過新的難題卻又出現了,畢竟阮越兩國沒有水軍,卻有着近千里的海岸線,楚國水軍發起登陸戰的話,兩國還防線瞬間就變成了篩子。
連後方的安全都保不住,還打個屁的交州啊。
對此,大秦使者也向阮越二王保證,聲稱秦吳兩國是盟友,所以會說動吳國出動夷州水軍,在南海海域進行巡遊,以此來威懾廣州水軍,令其不敢異動。
有東吳水軍在東面牽制,廣州水軍若是還敢對阮越兩國下手的話,那廣州就會直接暴露在東吳水軍的眼皮底下。
真到了那時候,楚國就算還能動用水軍對付聯軍,也只能調動數量很少的一部分,對聯軍的威脅程度也有限。
秦方使者的保證,打消了阮越二王的顧慮,再加上祝融奪回勝境關,並重創楚軍的消息,也堅定了他們繼續打下去的決心。
為了確保此戰的勝利,阮越兩國又增加了一萬大軍,先去鎮壓後放的小股楚軍,然後在來支援前線,至於前線的主力自然是直撲無功城。
楊秀清並沒有想到他通過水軍運兵一事,會將吳國水軍也牽扯進這一戰中來,不過他通過放棄大片領土、設防線層層阻擊,以及通過水軍運兵襲擊糧道等手段,已經輕鬆拖延了阮越聯軍一個多月的時間。
現在馬援和曾國藩的兩萬精銳,距離交趾郡已經不遠了,就算沒有廣州水軍的支援,楊秀清的壓力也並不算太大,所以就準備在無功城和阮越聯軍死磕到底。
無功城周邊的地勢還算險要,但城池本身並不是什麼大城、堅成,所以楊秀清在無功城南部山區立下六座大營,依舊採用層層阻擊的戰術來拖延時間。
阮越聯軍也知道楚國援軍快到了,所以自然不會再給楚軍時間,不惜一切代價進行猛攻,而這七營雖也爭取了幾天時間,但依舊無法阻止聯軍的步伐。
阮越聯軍抵達無功城後,立馬就採取了攻城戰,而楊秀清也早早就做好了守城準備。
楊秀清接連退讓之下,手中的兵力也削減至一萬四千,而阮越前線的五萬五千,雙方兵力差距懸殊。
可阮越聯軍明明佔據絕對的兵力優勢,可面對這座並不算高大的無功城,哪怕拼盡全力都無法將其撼動。
就在楊秀清在無功城和阮越聯軍死磕之時,吳王孫權也同意了秦方的計劃,出動夷州水軍在南海海域巡遊,以此來牽制楚國的廣州水軍。
孫權會同意大出兵的原因也很簡單,他的目的和大秦一樣,也想要藉此削弱楚國。
畢竟大秦既然能南國之力來削弱蜀國,那吳國又為何不能借南、阮、越三國之力來削弱楚國?
別看在孫權繼位後把吳國搞的一團糟,但他的心可大着呢,都還沒搞定吳國內部,卻已經在想着吞併楚國了。
這次秦、蜀、楚、南、阮、越六國大戰,對於吳國來說就是一次天賜良機,孫權自然不能錯過這次渾水摸魚的機會。
當然,吳國也只是牽制一下吳國而已,在楚國露出明顯頹勢之前,是不會對楚國宣戰的,而原因也有兩點。
一是之前伐楚的損失太大,吳國還沒從之前的慘敗中恢復過來。
二則是楚國的大部分軍隊都沒動,在防備誰可謂是不言而喻。
吳國現在最重要的是,穩定內部,依舊恢復戰損,對外擴張反倒是其次。
若是楚國這次的損失很大的話,那吳國自然不介意也參與進來,和阮越兩國一起分食交廣二州。
吳國現在的處境其實很不妙,廬江郡大部被楚國佔據後,楚國就已經完成了對吳國的三面包圍,之所以沒有兵分三路討伐吳國,一是時機不到,二則是在積蓄力量。
吳國就算有孫武這員不敗名帥,可也只能保證一路的穩定,另外兩路若是擋不住楚軍的話,吳國依舊難逃滅國的命運。
所以,孫權才會如此迫切的想要削弱楚國,此戰阮越若是能消耗楚國不少力量的話,那他就出兵攻打廣州。
孫權也不奢望攻佔整個廣州,只要能奪取南海、龍巖兩郡就行了。
有南海和龍巖兩郡在吳國手中的話,楚國也就無法三麵包夾吳國嗎,最多兩路,吳國的亡國之危立馬化解了大半。
吳國的突然介入,讓這次大戰的走向,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誰也不知道這場波及了七國的大戰,最終會以一個什麼樣的局面收場。
吳國都城,建業。
建業原本叫秣陵,屬于丹陽郡,後來孫堅稱王后,才將秣陵改名為建業,取自建功立業之意,從這個名字中也可以看出孫堅的雄心。
可惜孫堅一代英傑,躲過了戰場上的明槍,卻躲不過背後的暗箭。
此時,建業吳王宮內,二代吳王孫堅,以及孫武、張昭、步騭、顧徽、朱治、謝裒、田忌、孫傳庭、鍾達(司馬懿)等吳國高層齊聚一堂。
孫武見孫臏、魯肅、呂蒙都不在場,眉頭不由緊皺起來。
孫臏和魯肅等因親近孫策的人,全都受到了孫權不同程度的打壓,而呂蒙則是因為出身的緣故。
孫堅在位時一直都在壓制世家扶持寒門,可孫權才繼位後不久就摒棄了孫堅的做法,反而任用了大量的世家弟子為官。
曾支持過孫權的江東四大家族,張、顧、步、朱四家,全都得到了孫權的重用。
顧雍的兩個弟弟顧徽和顧悌,之前沒有任何官職在身,可孫權繼位後為了拉攏顧家,直接任命兩兄弟一個當太守一個當郡丞。
另外,和四大家族關係親密的謝、田、全、賀等家族,也都得到了孫權的重用。
官場上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目前吳國官場大半都已被世家把持,而寒門和平民出生的文武官員,如呂蒙、凌統等人,自然遭到世家的排擠和打壓。
對此,孫武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但卻沒有任何辦法,不過幸好孫權也不是什麼人都用。
江東世家為了支持孫權,把族中最優秀的弟子都派了出去,所以孫權任用的這批世家弟子中,大部分人能力都算優秀。
吳國在孫權和世家的把持下,目前表面上雖風平浪靜,不但沒有出現任何動亂,反而呈現出一副異樣的欣欣向榮之態,但實際上世家和平民之間的矛盾卻越發尖銳。
矛盾的引線已經點燃,距離徹底引爆,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這次會議,吳國討論的只有一點,那就是
整場會議,孫武全程都一言不發,因為孫權召他過來,也只是做做樣子而已,他開口不開口,都不會有任何影響。
也孫武一樣閉口不言的,還有化名鍾達的司馬懿。
他原來是劉秀派來亂吳的間諜,被孫權識破後不得已才為其效力,本就不得孫權的信任,而且孫權得到江東世家的全力支持之後,對於他的謀略也是越來越不看重了。
司馬懿並不認同孫權的做法,與其和孫權唱反調沒,引發孫權不滿,還不如直接閉嘴呢。
孫武和司馬懿都不說話,江東世家又只會尊從孫權的一切決定,這場會議自然變成了孫權的一言堂。
「好,就這麼決定了,一旦楚國和阮越兩國兩敗俱傷的話,就起水陸兩軍共同攻打廣州,奪取南海郡和龍巖郡。」
孫權下完命令後才想起孫武,於是問道:「王叔,你覺得怎麼樣?」
孫武心中嘆息,表面上不動聲色道:「王上英明,老夫沒有意見。」可心中已經偏向孫策,起了迎孫策回來,撥亂反正的想法。
畢竟在被孫權這麼搞下去的話,吳國就不是內部派系矛盾這麼簡單了,而是將上升到世家和平民直接的階級矛盾。
一旦雙方矛盾徹底爆發的話,吳國必將陷入內亂之中,又如何抵擋楚國的三面入侵?
目前也只有孫策能取代孫權,以及平衡吳國的內部矛盾,不過以孫權對孫策的忌憚程度,孫策若是返回吳國的話,很可能會直接下殺手。
老夫還需為伯符謀劃一番才行,等到大局已定之時,再讓伯符在站出來主持大局,而仲謀若是妥協的話就繼續讓他當吳王,若是不妥協就只能逼其退位,由伯符繼位成為下一任吳王了。孫武心中暗道。
可孫武不知道的是,孫權早已無法回頭,謀害生父的他決不可能會主動退位,因為讓他退位就是讓他死。
所以,孫武迎回孫策,以逼迫孫權退讓的行為,不但不能令孫權醒悟過來,反而還可能會徹底激化吳國的內部。
一筆閣 www.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434s 3.989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