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國王宮上書房,現任君王君智高大俊美,身姿挺拔如松,身上穿着玄色常服,快步迎向剛剛踏入書房的太監總管。一筆閣 www.yibige.com
「如何了?」
「剛剛接到消息,您……別急,別急。」君王自小一急就容易喘不過氣,所以身邊侍候的人對此都很小心待之。
君王笑了下,伸手搶過太監總管揣在手裏的信柬,這是他派在黎晨曦身邊,保護她的人送回來的。
自那年,他派去保護黎晨曦的人全軍覆沒後,他就加強了對底下侍衛的訓練,務必要求他們,不要再像當年,那麼不堪一擊。
這回派去保護黎晨曦的人,除了這些精英侍衛,還有幾個信息部的人,他們是此行負責搜羅消息的人。
但他們與派駐在外收集資料的人雖屬同一部門,但他們平常是待在宮中,負責整理各地回送的資料。
這些人在信息部,都是小頭目級的,平常養尊處優難得出門一趟,這應該是件好事,可以出門增廣見聞,但他們跟着的人是黎晨曦啊!
這麼多年來,君王身邊的侍衛死的最慘烈的一回,就是當年被派去保護黎晨曦的那一撥人。
他們為此憂心忡忡,深怕同樣的事情會再度發生,他們全是文職,沒有利索的身手,倘若舊日重現,他們這些人怕是只有死路一條啊!
可又不敢對君王直言,只能暗暗的在回報的訊息里,悄悄的給這位上眼藥。
並在心裏向上天祈禱,讓君王儘早把這位主兒收進宮裏去吧!別再放她出國來折騰人了!
至於負責保護黎晨曦的那些精英侍衛,卻不如是想,他們想的是,趕緊的,把上回狙殺他們那麼多前輩的那人揪出來,這回他們要狠狠的教訓對方一頓,然後押着對方跟他們回宇國,去被他殺害的前輩們的墳前下跪道歉。
然而任他們如何旁敲側擊,就是沒法子從黎晨曦身邊的人口中,探知那個人姓何名誰。
當然,他們也曾向信息部的人打聽關於那人的消息,但是信息部那些傢伙,都不是省油的燈,一個個嘴巴跟蚌殼似的緊,他們又氣又急,卻也無計可施,總不能把這些人抓起吊打一頓,逼他們開口吧?
因為這兩撥人互看對方不順眼,一方是精英侍衛,可向君王直接回事,一方是信息部,本來就該天天回消息,故,君王這裏常常同時接到他們的消息。
信息部因掌握了當年的消息,所以在處理黎晨曦請趙國皇帝為她賜婚給黎漱一事時,就顯得格外小心謹慎,一邊說趙國皇帝為表感謝之意,賜給黎晨曦許多賞賜,一邊又說趙國皇帝似不願為黎晨曦賜婚,畢竟黎晨曦非趙國臣民。
而精英侍衛這頭,因不知當年的事情,更不曉得黎漱就是黎晨曦心心念念思嫁之人,回報黎晨曦要求趙國皇帝為她賜婚一事,口氣就頗為不滿,似在為君王打抱不平。
君王對黎晨曦愛慕之心維護之意,誰看不出來?
可君王不願勉強黎晨曦,縱使再愛她也不肯強迫她入宮為妃,宇國多少少女為君王一掬同情之淚,也更傾慕君王,尤其是王公大臣的女兒們,沒有一個不想進宮侍候君王,好撫慰他那顆被黎晨曦傷害的心。
太監總管低垂着頭,不敢明目張胆的看着君王,但他小心翼翼的撩起眼皮子偷偷瞧着,見君王看完那兩封信,心裏頗為忐忑不安。
良久,才聽君王那好聽的聲音道,「她怎麼就對那男人如此死心塌地?難不成這輩子非他不嫁?」
「君上您別急,黎大姑娘這不是涉世未深,還小嗎?」
君王朝他虛抬了腳,作勢要踢,「什麼涉世未深,她要嫁得早,如今怕是都要當祖母了!」
這話倒是不假,君王還不到五十,長孫日前才成親,想來明年就能抱上曾孫了?
結果太監總管卻跟他說,那個黎晨曦還小,小什麼啊!要不是君王慣着她,早早入宮為妃,當年也不會害死那麼多人。
上書房裏侍候的內侍與外間的侍衛們,不約而同腹誹道。
其實太監總管也和他們一樣的想法,可架不住君王不想強迫人家啊!
再說了,以那位的醫術,大家怎麼認定,她進宮為妃之後,會安份老實不生事呢?就算她不生事,也架不住有人羨慕嫉妒恨,要搞她啊!
不過大家都有致一同的認為,像黎晨曦那麼一個禍水,還是趁早收進宮裏,別放在外頭禍害人了!至於進宮之後,會不會引起禍端?
只要皇后不搞她,別人未必搞得死她。
然而不少朝臣不希望她入宮,就是怕黎氏族人重燃野心,想要再度改朝換代,重返開國時的風光。
太監總管心裏其實很矛盾,他自小侍候君王,希望他能得償所願,得心愛之人長相左右,可又怕黎晨曦一朝有孕,黎氏族人野心勃勃,在黎晨曦有子後,就想拱她坐上王太后一位,擁護她的兒子登基為王。
或者乾脆點,就讓那個叫黎漱的男人娶了她,此生再不讓她回宇國來,免得安定的宇國橫生變故。
因此當那個陌生小宮女找上他,讓他幫着把消息傳給君王時,他其實有些破罐破摔了!
換言之,他今天送上去的消息,都是小宮女給他的,而不是信息部及精英侍衛送回來的,他將他們的信,換成小宮女給的了。
他回上書房之前,悄悄的查看對照過,發現小宮女給的,消息竟比較全面,精英侍衛們的就甭說了,滿紙皆是發泄情緒的激憤之言,全是在罵趙國皇帝越俎代庖,竟妄想替君王,為他們宇國百姓賜婚。
而信息部的消息,全與小宮女給的差不多,但細節方面,還是小宮女給的周全,語氣也更和緩些。
可是太監總管覺得看完小宮女給的信柬之後,君王的脾氣大概會壓不住吧?
看似平淡無奇的內容,以他一個太監總管來看是和緩無波,然那平淡無奇的內容,卻也很直白的彰顯了一個問題。
黎晨曦壓根就沒把君王放在心上,或者該說,她對君王根本無心,她一心只求與黎漱雙宿雙飛,根本沒想過,她挾恩要求趙國皇帝賜婚之舉,等於是把宇國君王甩在一邊了。
也不看看,跟隨在她身邊侍候、保護的都是誰派去啊!
一個男人為一個女人如此細心周到,對方卻視你的付出為理所當然,甚至不曾把你的付出放在心上,任何一個男人知道了,都會勃然大怒吧?
更別說,今天為她如此付出的人,是個高高在上的一國君王。
太監總管不曾發現的是,小宮女給他的信柬里,還用上了一些暗示性語言,一旦君王開始閱讀,就會接受信中暗示。
他貴為一國君王,何曾對人如此低聲下氣過?可是他為了黎晨曦,不止一次開了先例,如指派護衛君王的侍衛去保護黎晨曦,應允她不必入宮為妃,答應她出國行醫。
他為她如此付出,她一扭頭就跑去要求別國皇帝為她做主賜婚?
她若真想要,他這個君王難道就不能滿足她?不能為她做主賜婚?
這是渺視他身為一國君王的權威!她身為宇國百姓,卻不信任他這個君王可以為她做主?
這個時候的君王已然忘記,就算他可以為黎晨曦這個宇國百姓做主賜婚,但他卻無權命令黎漱這個南楚人接受自己的賜婚。
更忘了人家趙國皇帝壓根就沒同意,要為黎晨曦做主賜婚啊!
宇國君王不知道黎漱的邪性,但趙國皇帝可是清楚得很,沒看他兩個弟弟,都因為惹上黎漱或他徒弟,而倒大楣了嗎?
哦,是啦!真正讓他們倒霉的,是他這個皇帝,但沒有黎漱,他也逮不到他們兩個的把柄不是?
趙國皇帝如何想,宇國君王不在乎,此時的他,在乎的是他身為一國之君的尊嚴,被他所愛的女人踐踏了。
就在這時,有內侍進來問,午膳要擺在哪兒。
太監總管自不能擅自作主,可看君王的樣子,這時似乎不是問這問題的好時機。
正想打發小內侍出去,君王橫他一眼,問,「何事?」
「回君上,長福長公主進宮給王太后請安,太后召王后、貴妃等作陪,連湘妃也被請過去了。」
湘妃是近來君王頗為寵愛的妃子,是宮裏嬪妃中最年幼的一個,最是愛嬌,長得與黎晨曦有七、八分相像,大概也是因為如此,君王特別寵愛她,對她很是縱容,她年紀又小,最愛熱鬧,常常請娘家姐妹進宮作陪。
她家姐妹與黎晨曦也有幾份神似,其中以小湘妃一歲的妹妹最為神似,而且她的性情也同黎晨曦一樣冷淡,只是與黎晨曦不一同的是,黎晨曦見到君王從不曾流露出小女人的嬌態,但湘妃的妹妹每每見到君王,總是羞赧得紅了臉,盡顯少女見到心上人的嬌羞。
不得不說,因為如此,君王在她們姐妹身上,找到了求而不得的那份情意,雖明知對方不是他真正想要的那個人,可是正主遲遲不給響應,也讓君王那顆心漸漸冷卻,尤其今日,看了那兩封信之後,君王對黎晨曦的惱怒開始萌生。
本來不想去王太后宮裏的君王,竟提腳去了王太后宮中用膳。
王太后看着可樂了!
雖然兒子對神似黎晨曦的湘妃姐妹特別親切,不過,君王願把心思放在別的女人身上,這是好事啊!就算拿人當替身,又咋了!
她兒子就算拿她們當替身,可也沒賞賜她們不是?再說了,她黎晨曦不把她兒子當回事,可多的是人搶着侍候他。
至於長福長公主,見兄長這般,心裏心疼不已,黎晨曦雖是她的至交好友,可是她傷了自家兄長的心卻是不爭的事實,也罷!
她與王后交換了記眼神,二人心照不宣,計劃得趕緊進行了!
早日將黎晨曦改姓,將她封為長公主,絕了兄長的心思,免得宮裏再添更多像湘妃這樣的女人。
來王太后宮裏之前,王后就先和長福長公主說了,湘妃簡苹兒的心思真是再簡單不過了,她性情看似單純愛熱鬧愛笑愛嬌,其實是個精明的,知道以她的性子,能吸引住君王的日子有數,所以她要再引入一個,更像黎晨曦的女人,她妹妹簡果兒。
她妹妹簡果兒比她更像黎晨曦,不止外表相像,就連性情喜好專長也像,對,簡果兒也擅醫,雖不似黎晨曦名動四方,但在宇國也算是個小有名氣的大夫。
有妹如此,簡苹兒能不將她拉進宮裏來,再說,簡果兒對王上的愛慕是那麼明明白白的坦露在所有人面前,宮裏只要眼睛不瞎的人,全都知道這件事。
就是君王對這小姑娘,也是頗有好感,沒看,打一進王太后宮裏,君王就一直與她說話嗎?
瞧瞧那姑娘嬌羞的模樣,讓王后等人不禁要嘆,年輕真好。
曾經她們也是這樣的青澀的果子啊!面對着君王時,那悸動得難以安靜的心啊!
如今,她們都已經為人祖母啦!
看着比自家孫女大不了幾歲的簡果兒,王后不禁要嘆,身為男人就是吃香,不管到了幾歲,總是會有這般花骨朵般俏麗的嬌人兒戀慕。
哪像她們,生完孩子之後,就像是昨日黃花,雖未凋零卻已枯萎。
男人不再拿她們當青澀小姑娘哄,反而要求她們擔起為人母的職責來,教子!可惜宮中的王子、公主打一出生就由乳母、丫鬟侍候,她們這些親娘能日日見上一面就不錯了。
稍長,王子們就進到少年宮,每天要讀書、識字,還要練習武術、騎射等,幾乎是天未亮即起,一路忙到掌燈,進宮向母后、母妃們請安後,就一起回少年宮,各回各的住處用膳安歇。
公主們雖能與生母同殿,但也是從早忙到晚,母女相處往往是生疏而冷淡的。
反正是君王與王子、公主們相處的時間較多,因為要檢查他們的功課,尤其是王子們,父子兄弟間的情份,遠比母子情份重得多。
說起來,這似乎是因為天盛帝國末代皇帝影響所致,因為這位戾帝與其母感情極好,戾帝所行之事,大都是受其母影響。
宇國開國君王黎盛當年就曾言,戾帝之母擅言詞,巴結討好了太后,引得太后與皇帝壓惡賢太子,從而好扶持她兒子上位。
如果當年的皇帝與太后感情不是很好,沒有對太后言聽計從,僅戾帝之母一人之言,也許賢太子不會那麼快失寵於皇帝,從而導致天盛的滅亡。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4s 4.005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