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

    金殿之上,承乾幽幽嘆出一句。

    聽到這句話,滿殿百官,都不由的神色各異。

    在座的都是朝廷重臣,基本上都能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這其實是一個典故,說的是在春秋之時,衛國孫氏和寧氏兩大族專政,衛君形同傀儡,沒有實權。衛定公臨死,讓孔成子和寧惠子立子衎為太子。

    衛定公死後,太子繼位為獻公。

    獻公在位時,與貴族大臣關係矛盾重重,有次孫文子和寧惠子去參加獻公的宴會,結果去了後從早晨等到晚上,都沒受到召見。後來聽說,獻公打鳥去了。

    兩人很生氣,去找獻公理論,結果獻給還穿着獵裝接見二人,這在當時是十分無禮的舉動。二人憤怒之下,最後決定推翻獻公。

    孫文子舉兵叛亂,獻公逃到齊國。國人另立國君,大權落到寧氏手裏。

    獻公逃亡在外,想要回國,便派人與國內當政的寧惠子寧喜商量。

    說出了那句著名的,「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的話來。

    把政權交出,只承擔祭祀。這實際上,就相當於只當個無權的國君,位尊而無權。

    寧氏一開始不肯答應,但最後被說服,終於迎獻公回國。

    堂堂大唐天子,此時當着滿朝重臣的面,說出這麼一句話,這話里的意思,讓眾臣臉上火辣辣的。

    可雖然如此,卻沒有人退讓。

    這是大家共同的利益,如今有這機會,誰會放棄呢。

    連房玄齡長孫無忌這些重臣,都認為大唐這麼大,皇帝管好中原就好了,至於四邊之地,那些蠻荒苦寒之地,就交給封臣諸侯們吧。

    當然,為了表彰獎勵諸侯們用心守衛邊疆,當然得給出一些好處。

    褚遂良提出王爵和公爵侯爵的封地稱國,伯子男皆稱為領。王國、公國、侯國,以及伯爵領、子爵領等。

    貴族們的爵號,以後也以封地名字加封。

    比如張超為趙王,是親王爵,他封地呂宋、渤泥等,那麼以後他要麼叫呂宋王,要麼叫渤泥王,叫趙王就不合適了。呂宋國王張超,流球國公張璟,木鹿郡王蘇定方,碎葉郡王房玄齡。

    不再以過去古國名為作封號,而以實際封地做封號。

    古國名古郡名古縣名,只做虛封爵位封號。

    分封建國,以後就代代相傳了。

    封國是大唐的分封之國,但有相對的獨立性。

    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諸侯是天子的封臣,但各諸侯國內諸侯們分封的騎士,就不再是皇帝的封臣了。

    當然,也沒有那麼的獨立。

    各諸侯國得使用大唐朝廷的律法、稅法,擁有兵員也不得超過朝廷規定的爵位擁兵之額。諸侯之兵不得私自越界,對外開戰,必須由朝廷同意。

    諸侯屬於自治領,沒有立法權和外交權、開戰權。但有行政權、司法權、徵稅權和擁兵權。

    但封地確確實實,就成了諸侯的私人財產,封地上的一切,都屬於諸侯所有,除了人口。封地里的人口,是不限流通的。

    諸侯權益提高,但沒說就分裂出去。

    大唐依然是統一的,統一的文化、語言、貨幣、律法、稅法等等。

    張超這個時候提出加大諸侯領地權,選擇的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

    太上皇被朝廷放逐去美洲,皇帝權威受到很大影響,尤其是朝廷軍隊剛經行整編,皇帝還沒能控制軍隊,而諸侯手裏又還有着強大的領主武裝。

    在這種時候,剛繼位不過半年的皇帝,根本還沒有抓到帝國的實權。張超這時提出給諸侯們更多權力,承乾要反對,也無能為力。

    最關鍵的還是那些實力強大的諸侯貴族們的態度,特別是這些爵位高實力強,又在朝中擔任要職的這些大貴族。

    他們只要跟張超站到一邊,那皇帝連掙扎的餘地都沒有。

    以前張超想着慢慢來,覺得這樣做太簡單粗暴,會讓他和承乾的關係徹底的決裂,難以修復。但在南下這一路上,他想了許多。

    拖的越久,變數越多。

    承乾畢竟也是個聰明和有能力的人,若讓他慢慢的握有實權,情況就又將不一樣了。

    在他還沒有反抗能力的時候,把這件事情搞定,無疑是最佳時機。

    今天朝堂上這些人,都站在了分封法的這邊,起碼可以確保一二十年內承乾都難有翻盤機會。

    承乾無力。

    這又是一場逼宮。

    自武德六年玄武門之變後,大唐最高權力的更迭總是如此的頻繁。或者再往遠點說,自楊廣江都被弒之後,皇權也不再那麼讓人畏懼了。

    當年高祖逼隋恭帝禪讓退位奪的皇位,高祖的皇位又被太上皇玄武門宮變奪得,逼他退位。


    十幾年後,太上皇又被他在張超、長孫無忌等的幫助下逼迫退位,還被流放到了美洲去。

    如今,又輪到他了。

    一年時間還沒有到。

    他這個皇帝已經再一次被房玄齡、長孫無忌這些人逼宮了。

    大唐的皇帝,已經如何沒有權威尊嚴了嗎?

    有人說他李家得位不正,如今皇位便也充滿刀光劍影。

    連長孫無忌都不支持他,他還有何可說的。

    無力的揮了揮手,承乾有些疲憊的道,「此草案交內閣、翰林院、議會一起商議,然後呈交於朕。」

    能拖一時是一時了。

    該爭取的還是得爭取。

    朝會不歡而散。

    從金殿回到御書房,承乾直接摔碎了好幾個茶杯。

    「王承恩。」

    「老臣在。」

    承乾仔細的打量着王承恩,「你掌握着六扇門,肯定知道不少事情。這次的事情,大臣們意見出奇的一致,這其中到底是怎麼回事?」

    「陛下,趙王從江南發回一封信,然後馬周出面聯絡重臣元老們,最後就有了今天金殿上的局面。」

    「如此大事,你為何不稟報朕?」

    「陛下,臣也是今早才剛剛知曉,這事情謀劃的很機密。」

    大臣們都走到了一場,他這個皇帝徹底的被架起來了。

    「王承恩,朕能信任你嗎?」

    「臣誓死效忠陛下。」

    嘆息一聲,承乾無力的靠在椅上。

    「天子親軍,他們能聽朕的調動嗎?」說這話的時候,承乾的眼裏閃過瘋狂的光芒,他不甘心。

    他親眼見過祖父被逼退位後的樣子,也親手把他父皇逼退了位。

    他不想做第三個太上皇。

    「陛下三思,這太危險了。」王承恩驚嚇。

    承乾冷笑,「你這意思,朕調不動天子親軍了?」

    天子親軍,左右千牛衛、左右金吾衛,總共八萬禁軍,駐於京畿。

    雖然這支兵馬設立之初,就說是由皇帝親自掌握的。但這朝政不也是由天子親自主持嗎?

    皇帝不是將軍,他要掌握兵馬還得通過禁軍的元帥、將軍、校尉們,得靠着這一層層一級級的將校們完成自己的指揮。

    天子詔令也好,天子的諭旨也罷,當皇帝失去權威的時候,這些都沒有用了。

    最可恨的是,朝廷里連一個支持他的人都沒有。

    大唐的忠臣將士們呢?

    就沒有一個忠貞之士嗎?

    「陛下,若沒有樞密、兵部和三衙,陛下就算有旨意頒下,可頂多能調到一兩營的兵馬,想調動更多的天子親軍,卻難。」

    王承恩看着年青天子那痛苦的樣子,忍不住道,「陛下,其實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危險。諸侯們不過是想要增強自己的領地權力罷了,陛下就算妥協一下,也沒有關係。」

    「今天諸侯一起發難逼宮,要朕同意分封法,誰能保證他們明天不再一起來逼朕退位,好立一個幼兒當皇帝,以便操縱?」

    「臣以為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的。陛下想想,今天諸侯能夠齊心協力,那不過是因為分封法對諸侯都有利。趙王正是算到此,才會這個時候發難,長孫相國他們也才會支持。」

    「但若是說迫陛下退位,老臣相信長孫相國肯定第一個不答應,甚至房相也肯定不會答應的。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事情,貴族諸侯和大臣們絕不可能意見一致。」

    承乾冷哼一聲,「那依你之意,朕難道還應當高興不成?」

    「陛下,不要心急啊。陛下今年二十,趙王卻已經四十了。二十年後,陛下四十,趙王卻老矣。早晚,趙王會離開。」

    「趙王不是說十年之後就退隱嗎?陛下忍一忍,等一等。等趙王離開朝堂,陛下慢慢培養安插心腹,慢慢掌握朝政也不遲啊。想一想歷史之上,多少年少君王繼位之時,被權臣掌政。就如今天陛下所說的那句話,政由寧氏。歷史上,獻公回國之後,可是很快聯合孫家,把專權的寧氏給滅了的。」

    硬拼是拼不過的,尤其是在分封這種涉及所有貴族諸侯利益的事情上。得迂迴,迂迴不過,還能熬。

    天子才二十年,哪怕熬個二十年,也才四十,有的是時間啊。

    「朕不甘啊!」

    「陛下,慢慢來,你依然是大唐天子,是億兆子民的皇帝。時間,是對陛下最有利的。」

    「陛下以後不妨多加重用科舉士子,他們肯定比貴族們更可靠。」



  
相關:  逍遙小地主  貞觀俗人  重返大隋  明末稱雄  晚唐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海上升明帝    紅龍傳記  近戰狂兵  道界天下  魔本為尊  都市無敵戰神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唐朝好地主第1345章 政由寧氏,祭則寡人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唐朝好地主"
360搜"唐朝好地主"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3s 3.914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