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千年之女帝天下 第203章:我太難了

    一晃十天過去了,距離洛邑也越來越近了,不過因為中途遭遇颳風多雨天氣的原因,他們原定十二天返回洛邑的行程,一口氣延期到了二十四天左右。墨子閣 www.mozige.com

    不過也正是因為延期了,商璃等人總算是有了更多的自由時間,另外,凌皓精心製作的那些食物也讓他們大飽口福了。

    尤其是趙姮,本來只是隨行的,結果就這十天功夫,居然胖了五斤,由此可見,美食的魅力所在。

    「凌師弟,今天又做了什麼好吃的?」

    「是燒梅,你們要吃吃看嗎?」

    燒梅,又稱燒賣,是一種以小麥麵粉加水和成硬麵團、經醒制後用軸槌擀壓成荷葉邊麵皮,包裹肉餡上籠蒸熟的神州傳統麵食。

    燒賣用燙麵,即用開水和面,面已半熟,再加入冷水和的面,以增加成型能力,用一種中間粗,兩頭有把的類似棒槌的特殊擀麵杖擀皮,擀出的皮薄而不平,四邊如同花邊,中間放餡,不用包,一提就成型,上屜蒸熟。

    皮薄餡大,形若杯,底為圓,腰收細,上面如同花邊,美觀好吃。

    燒賣餡料多為糯米、香菇、蘿蔔、白菜、瘦肉等,加入調味的醬油、鹽、香油、食用油、白糖。吃時配以醋、蒜絲,味道可口、鮮美。

    燒賣一詞的來歷,另有有多種說法。一說是明末清初時,在大南街大召寺附近,有哥倆兒以賣包子為生,後來哥哥娶了媳婦,嫂嫂要求分家,包子店歸哥嫂,弟弟在店裏打工包包子、賣包子,善良的弟弟除了吃飽以外,再無分文,為增加收入今後娶媳婦,弟弟在包子上爐蒸時,就做了些薄皮開口的「包子」,區分開賣,賣包子的錢給哥哥,稍賣的錢積攢起來,很多人喜歡這個不像包子的包子,取名「捎賣」,後來名稱演變,向南傳播就改叫燒麥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早在乾隆三年,浮山縣北井裏村王氏,在北京前門外的鮮魚口開了個浮山燒麥館,並製作炸三角和各種名菜。某年除夕之夜,乾隆從通州私訪歸來,到浮山燒麥館吃燒麥。這裏的燒麥餡軟而噴香、油而不膩,潔白晶瑩,如玉石榴一般。乾隆食後讚不絕口,回宮後親筆寫了「都一處」三個大字,命人製成牌匾送往浮山燒麥館。從此燒麥館名聲大振,身價倍增。但這,已經與名稱來歷關係不大了。

    燒麥之所以頂部不封口,是由於茶客所帶的小菜品種不一,有的是生牛羊肉和姜蔥,有的是蘿蔔青菜豆腐乾……為區別各位茶客的小菜,便不封口,每當一籠蒸好後,店小二便會把蒸籠端到茶堂的大桌上,說:「各位茶客的小菜捎來了,勞駕自選。」這時茶客各自點了自己的「薄餅包菜」邊吃邊飲。

    另有一說是燒賣起源於包子。它與包子的主要區別除了使用未發酵面制皮外,還在於頂部不封口,作石榴狀。

    到了後世,各地燒賣的品種就變得更為豐富,製作也更為精美了。

    如河南有切餡燒賣,河北大蔥豬肉燒賣,安徽有鴨油燒賣,杭州有牛肉燒賣,江西有蛋肉燒賣,山東臨清有羊肉燒賣,蘇州有三鮮燒賣;湖南長沙有菊花燒賣;廣州有干蒸燒賣、鮮蝦燒賣、蟹肉燒賣、豬肝燒賣、牛肉燒賣和排骨燒賣等等,都各具地方特色……

    「蒸好了,你們要小心一點,很燙的。」凌皓把一屜蒸籠拿下來,只見其中熱氣騰騰地躺着數十個燒梅。

    蒸籠起源於漢代,是神州飲食文化的一朵奇葩工藝品,其中竹蒸籠以原汁原味,蒸汽水不倒流,色香味俱全飲譽全球。

    作為一種古老的手工藝品。竹蒸籠的種類主要分為青皮慈竹蒸籠和去青皮楠竹蒸籠,青皮慈竹蒸籠比較罕見,主要因為價格低廉,質量不好,去青皮的蒸籠材質多為楠竹製作,採用竹片綁接,因為材料堅硬且結實,比較厚所以都必須把楠竹祛除部分厚度,留下5-6毫米左右的竹篾作為主要材料。

    「漢高祖時期,將軍韓信行軍時以竹木製作炊具,利用蒸氣蒸煮食物,避免炊煙暴露軍營位置,蒸煮乾糧亦更易保存,是為竹蒸籠的起源。」事實上,有確實的考古證據證明,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已採用竹來製作各種用具,而蒸這種煮食方法,亦早在周代已有記錄。古代「蒸籠」有陶及青銅製作,而河南密縣打虎亭1號東漢墓中出現的古代廚房壁畫,則是現存最早與現代蒸籠淵源的實證,距今近二千年。

    之所以要用蒸籠來蒸,那當然是因為用蒸籠,氣密性很好,也不會走了味兒,能夠鎖住燒梅當中的肉汁,保持鮮美的口感。

    「呼呼……燙燙。」

    「還是用筷子夾起來吃吧,這樣方便一點。」凌皓給他們每人發了一雙筷子。

    「哇,好好吃!這個麵皮真是又酥又軟!還有點嚼勁。」商璃說道。

    「我這裏還準備了加了薑絲的醋碟,你們蘸點這個再吃看看。」凌皓說着便拿出幾個小碟來。

    「凌師弟,你真是厲害啊,誰以後要是嫁給你為妻了,那一定會很有口福的!」趙姮說道。

    「只是平時比較喜歡琢磨這些東西罷了,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凌皓擺了擺手。

    「凌哥哥,這燒梅的麵皮,到底是用什麼東西做的?這麼好吃。」

    「這個啊,是用小麥磨成粉,揉成麵團之後,醒制以後蒸出來的,這樣做出來的燒梅,既好吃又好看。」


    「誒誒誒?小麥嗎?還真是很意外呢。」

    小麥是禾本科植物,是一種在世界範圍之內都有廣泛種植的穀類作物,小麥的穎果是人類的主食之一,磨成麵粉後可製作麵包、饅頭、餅乾、麵條等食物,發酵後可製成啤酒、酒精、白酒,或生物質燃料。

    小麥是三大穀物之一,幾乎全作食用,僅約有六分之一作為飼料使用。兩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麥的地區,神州則是世界上較早種植小麥的國家之一。

    在皂角樹二里頭文化遺址中,發現有栽培小麥,且占糧食作物的第四位。說明在夏代,麥子是主要糧食作物之一。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告麥」、「食麥」記載。《詩經·周頌·清廟思文》:「貽我來牟」,亦作「麳麰」。三國魏張揖(3世紀)《廣雅》有:「大麥,麰也;淚科,麳也」的記載。

    以後的古代文獻中,將小麥簡稱為麥,其他麥類則於「麥」前冠以「大」、「穬」等字,以與小麥相區別。根據《詩經》中提及的「麥」所代表的地區,說明公元前6世紀,黃河中下游已普遍栽培小麥。

    據以後史書記載,長江以南地區約在公元1世紀,西南部地區約在公元9世紀都已經種植小麥。到明代《天工開物》(1637年)記載,小麥已經遍及全國,在糧食生產上佔有重要地位。

    小麥原產地在西亞的新月沃地。中國最早發現小麥遺址是在河姆渡流域附近。新疆的孔雀河流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樓蘭;在樓蘭的小河墓地也發現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麥。

    四千年前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下游一帶的沙漠綠洲中,有着較充沛的水資源和高達40%的植被覆蓋率。

    那時水中有遊蕩的魚兒,林中有飛奔的動物,翠綠的草地可以放牧,土地適於耕種。

    在小環境裏有着相當不錯的生存土壤。但是唯一的問題也是最關鍵的問題,便是沙漠綠洲生態的脆弱性,一點點改變就會給生命造成意想不到的災難。

    南方原先很少種麥,漢以後才逐漸向南推廣。

    《晉書·五行志》說:「元帝大興二年(公元319年),吳郡(今江蘇)、吳興(今浙江湖州)、東陽(今浙江東陽)無麥禾(這裏的禾是指稻說的),大飢。」可見四世紀初,麥在江浙一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地位。

    在此以後,又陸續得到推廣,主要是出於農民自己的傳播,有時王朝政府或地方官也曾督促推廣。

    南宋初年,北方人大批地遷移到長江中下游和福建、廣東等省。北方人習慣於吃麥,麥的需要量突然增加,因而麥價大漲,刺激了麥的生產。因此,麥的栽培迅速擴大開來。

    南宋莊季裕在他寫的《雞肋編》(十二世紀前期)中說:「此時一眼看去,連片的麥田,已經不亞於淮北。」這就是說,已經不亞於北方了。

    麥和稻的生長季節不同,只要安排得好,就可以在秋季收稻以後種麥,夏季收麥以後插秧,同一塊田一年可以兩熟。麥的推廣並不妨礙稻的栽培面積。

    北宋朱長文的《吳郡圖經續記》(1084年)就說:「吳中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割麥後種稻,一年兩熟,稻有早晚。」後來南宋陳旉(fū膚)《農書》(1149年)和王禎《農書》(1313年)所說的也是稻麥兩熟制。

    而且根據王禎《農書》的記載,南方對於種麥,已有相當技術水平,單位面積產量也比較高,並不比北方差。

    不過儘管如此,在這個世界裏,人們還並沒有挖掘出它剩餘的其他利用價值來,對他們來說,小麥還停留在磨饅頭,做麵條的範圍內,至於其他的,恐怕沒人在乎,也不會有人去嘗試。

    《急就篇》卷二中就有記載:「餅餌麥飯甘豆羹。「顏師古注:「麥飯﹐磨麥合皮而炊之也;甘豆羹﹐以洮米泔和小豆而煮之也;一曰以小豆為羹﹐不以酰酢﹐其味純甘﹐故曰甘豆羹也。麥飯豆羹皆野人農夫之食耳。「

    在古人的眼裏,小麥是給窮人們吃的。

    也就難怪,商璃等人一聽說這燒梅的麵皮居然是用小麥做成的,都感覺到十分詫異了。

    「這麼說來,這東西之所以這麼好吃,是因為用了小麥粉而精心製作而成的了?」趙姮看着手上那個燒梅,難得地露出了一絲好奇。

    「那是自然,只要是個人都要吃喝,我的興趣也在於此,如果全天下人都能吃上這樣的好東西,那也不失為一件美事。」

    「凌君的意思是在提點我們,只有讓百姓們吃好喝好了,他們才會真心擁戴我等。」商璃握着手中那個燒梅,很嚴肅地說道。

    「商小姐果然冰雪聰明,在下正有此意,若是能讓全天下人都能吃好喝好,他們自然不會牢騷滿腹,也不會再出現餓殍遍野的慘狀了,那個場景,我已經不想再看見了……」凌皓說道。。

    事實上,就在這之前,他們一路走水路,沿途也在岸邊發現了一些骨瘦如柴的人,他們因為喪失了勞動能力,甚至沒有人願意接近他們,基本上就等於是讓他們自生自滅了。

    眾人這一路而來,也都算是把這一切看在了眼裏,不過他們終究不是一個階層的人,最多也就是給點吃食救濟他們一下,而不能代替他們去受苦,他們自問可沒有這個境界。



  
相關:    太太請自重  娛樂圈的科學家  木葉的惡霸忍貓  我的人生從花錢開始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戰國千年之女帝天下第203章:我太難了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戰國千年之女帝天下"
360搜"戰國千年之女帝天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39s 3.807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