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飛雪紛紛凌亂如梨花,一片片在天地間翻卷飛舞,落在大樹的枝椏上、落在假山奇石上、落在房脊屋檐上,粉裝素裹,一片銀白。筆神閣 bishenge.com
藏樓值房裏氤氳着淡淡的茶香,爐子裏的蜂窩煤燃得正旺,驅散開清冷的寒氣。
熱茶飄香,茗,在這個落雪紛紛的時候,分外愜意悠閒。房俊在一樓的架上走了個來回,找到一部墨子,便將厚厚的一摞冊搬回到案上。
念大學的時候,房俊曾有個高中同學靠近了同一所大學的歷史系。兩人關係很好,有一次那位同學在學校圖館裏借回來一套墨子,打算寫論文。
房俊對墨子其人很有興趣,便拿來翻閱。
後世的墨子只存世五十三篇,而現在手裏這部,卻是完整的十五卷七十一篇。除了儒家的典籍之外,很多這種頗有分量的諸子百家的典籍都在歷史長河中遺失,能夠存世五十三篇,算得上是相當幸運了。
無他,當儒家佔據了名分大義,統治了科舉之後,所有的諸子百家便全部成了可以棄之的糟粕,學來於科舉全無用處,誰還去學
與其說「萬般皆下,惟有高」,事實上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這傢伙幫着漢武帝穩定朝局將封建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卻着實毀了中華民族的進取心,將整個民族的思想禁錮在儒家這一方天地里,再也看不見整個世界的燦爛與光明。
等到洪武大帝發明出來「八股文」,則徹底給這個民族的思想戴上鐐銬,一步一步拽進黑暗的深淵
輕輕抿了口茶水,在椅子上找了一個舒服的姿勢,捧起一卷冊,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
雪花簇簇,茶香氤氳,時光不知不覺的溜走。
上官儀卻是坐立難安。
整個藏樓的冊典籍一萬有餘,據說過幾日還有一批從江南世家那邊捐贈而來的籍將要到達,如此眾多的籍五花八門,想要分類整理無疑是巨大的工程。
看看房俊這一副公子哥兒的派頭,上官儀便知道大抵所有的工作都要自己來完成了。看着眼前堆積如山的籍明細,他便頭大如斗。
房俊能看得進去,上官儀是一點心思都沒有的,便將另外一張案收拾一番,整理了一下籍明細,開始謄抄目錄,同時分類歸檔,編撰索引。
值房裏再次安靜下來,唯有上官儀研墨的聲音,以及房俊翻的沙沙聲。
良久,房俊才從冊中抬起頭,看了一眼忙碌的上官儀,就嘆了口氣,伸出手指在案上敲了敲。
上官儀茫然抬頭,不解的望着房俊「校郎有何吩咐」
房俊指了指他手裏的冊明細,說道「你這個做法,得編撰到何年何月走了,陪某吃飯去。」
上官儀一臉無奈,推辭道「多謝校郎美意,不過下官就不去了吧,古往今來,籍整理都是這麼來的,無非多耗費一些時間而已,給下官一個月時間,足以將樓中這些籍整理清楚。」
房俊放下本,伸個懶腰,搖頭道「生死事小,吃飯事大。回頭某教你一個法子,兩天將這個目錄索引搞定。」
上官儀自然不信。
一萬餘冊籍的目錄索引,兩天搞定兩天時間若是能從頭看一遍,都算你眼力好
不過腹中確實飢腸轆轆,喝了茶水,飢餓感更甚。在長安的生活實在是過於拮据,每日都數着那幾個銅板過活,早上只是喝了一小碗稀粥,這時候早已消化乾淨。
便不再推辭,站起身,施禮道「如此,就叨擾校郎了。」
看他這幅文縐縐的模樣,房俊就撇撇嘴,也不多說,拿起放在案上的貂皮帽子戴在頭上,開門走了出去。
上官儀跟上走了兩步,又退了回去。用爐鈎子學着房俊的樣子,將爐膛里的蜂窩煤輕輕一轉,上下兩塊的空洞錯開,空氣不通,火焰便小了。如此一來,既能防止火災發生,又能節約用煤
然後才追出門去。
雪下得很大,天地之間早已一片銀白,藏樓前的院子裏以及落了厚厚的一層,東宮的內侍和宮女都組織起來清掃積雪。只是鵝毛一般的大雪簇簇落下,前邊的還未掃完,身後以及落滿。
房俊背着手,站在一個指揮掃雪的內侍面前,問道「殿下可在宮中」
那內侍是東宮的管事,自然知道自家太子殿下對這位房二郎如何看重,更知道這位即將成為駙馬,畢恭畢敬的回話道「回二郎的話,殿下一早去上朝,這會兒剛剛回來。」
房俊就沖身後的上官儀招招手,笑道「這可正好了,咱倆去殿下那裏蹭一頓午飯,若是殿下不再只有太子妃娘娘,某還有些不好意思。」
言罷,就拐了個彎,徑直向立政殿方向走去。
上官儀在後面聽得分明,心裏就是一跳。他千里迢迢趕赴京師參加科舉,為的不就是拼個官身,某個前途現在能直接在太子殿下面前說上話,若是太子殿下留下一絲好印象,即便科舉失敗,想來央求太子舉薦一個官職亦不是難事。
最重要的,從此他的身上可就印了太子的痕跡,算是太子的人馬,日後太子登基,可就是妥妥的從龍功臣,上官儀怎能不激動
再是正直純粹的人,也不可能放着通天的階梯而無動於衷。
那不是正直,那是愚蠢
同時心底感慨,在他來說只是個小小的藏樓佐,想要見太子殿下一面都是千難萬難,可是跟着房俊,直接就能登堂入室去立政殿蹭飯
人與人的差距,實在是天壤之別。
心裏感慨着,腳步卻是絲毫不慢,緊緊的跟上房俊。
立政殿門口的內侍見到房俊,自然不會阻擋,那年老的內侍首領笑開一張缺了牙的嘴「呵呵,二郎這時間趕的真是巧,殿下剛剛命奴婢們擺膳呢。」
房俊走上台階,摘下帽子撣了撣雪,笑呵呵道「就掐着這飯點兒呢,這麼大的雪若是再回家折騰一遍,實在遭罪。」
老內侍很自然的接過房俊手裏的帽子,彎着腰說道「奴婢給您拿去烘乾了,走的時候戴着暖和。」
「謝啦」房俊道了聲謝,從荷包里掏出一小塊方正精緻的銀錁子,丟給老內侍「拿去喝茶。」
這種銀錁子是房俊特意命人打制的,方便拿來打賞。唐朝的官場相對清廉,較之明清兩朝簡直就是天差地別,「門包」這種東西聞所未聞。不過房俊深諳溝通之道,一些小恩小惠從來不吝打賞,這也使得無論是太極宮亦或是東宮的內侍對他的印象都好到不得了。
天底下比房二郎有錢的不少,但是比房二郎大方的不多,關鍵不是賞賜了多少,而是人家這種態度明顯是將他們當人看,這種肯定,可比這點兒銀錢貴重得多。
老內侍笑得不見眼睛「您自進去,殿下早又吩咐,往後您來,毋須通報。」
房俊就笑着點點頭,台步入內。
老內侍看了一眼緊跟着房俊的上官儀,微微一笑,沒吱聲,退到一邊的值房給房俊烘烤帽子去了,自有身邊的年幼內侍引着房俊二人進了大殿。
李承乾自然不會在正殿裏用膳。
小內侍引着房俊來到一側的偏殿,到了門口邊站住腳,房俊徑直入內。
李承乾穿着一套暗紅色壽字紋的常服,正端起玉碗拿起筷子,一見到房俊,便放下碗,嘆了口氣「二郎,這次你麻煩大了」
讀之閣,讀之閣精彩!
(www.玉ed玉e.com =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69s 3.942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