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日常使用的馬車由四匹駿馬拉動。裝着單向玻璃,馬車內的環境寬敞、舒適。再放着冰塊降暑,夏季出行並不算難受。
張昭邀請焦芳、王華、柳淵三人坐馬車同行。其餘的親衛、吏員、各人的長隨或是騎馬,或是坐馬車前往城東十里的美食鎮。
馬車先出正陽門,再折向東面,避開崇文門南的商業市場,順着城東八車道寬的水泥官道直抵美食鎮。
美食鎮入口是一座牌坊。類似於現代高速路下來後「x縣歡迎你」。這個牌坊的北面就是美食鎮的管理委員會。負責鎮中各種事務的處理。包括不限於:繳稅、治安、裁決等。
張昭的馬車從美食鎮入口過去,在管理委員會三層樓東側的辦公室中,一個身姿挺拔的侍女手裏拿着報紙,正好看到。張昭馬車後面跟着十幾名親衛。十幾匹馬跑起來,聲勢很大的。
「小姐,張伯爺的馬車剛剛過去。估計是去知行酒樓吃酒。你去不去見他?」
陳夕鳳穿着輕薄的絲綢長裙,白底水粉色繡花。勾勒着她曼妙豐盈的身姿。她正坐在房間中的檀木椅中,喝着加冰的綠豆湯,十根手指的指甲塗成紅色。
一頭青絲盤起來,頭戴金鳳金簪。俏麗白皙的鵝蛋臉,丹鳳眼水汪汪的。二九年華的小娘子,嫵媚無端。
陳夕鳳沒好氣的白自己的俏丫鬟浮萍一眼,道:「我見他幹嘛呀。快念報紙。」
屋裏另一名俏丫鬟穿着掐牙背心,對襟褂子,低頭吃吃笑着。小姐這是「惱羞成怒」。明明心裏想的很,卻不好意思。那美白的方子可是天天用。
浮萍可不大怕自家小姐,嘀咕道:「小姐你發展美食鎮有功勞嘛。在他面前表功有什麼?」在陳夕鳳明艷的丹鳳眼瞪她之前,趕緊念起真理報上張昭的文章。
陳夕鳳的容貌、風情、才華都是一流的水準,但她不識字。美玉微瑕。
浮萍站在窗戶邊,念道:「那些高聲叫着天朝臉面的人,是什麼人?是讀了聖賢書的人。換言之,他們是不繳賦稅的。國家養士一百餘年。這些人就學會慷他人之慨。
這不僅僅是不要臉,他們連屁股都不要了。朝廷的賦稅都是大明百姓所繳納。聖人說,民為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些人是崽賣爺田不心疼!」
「咯咯…,罵的好。」陳夕鳳倚在木椅中咯咯嬌笑,花枝亂顫,慵懶又嫵媚,風情美麗。
浮萍沒好氣的白自家小姐一眼。
…
…
美食鎮分區,佔地約兩千畝。而鎮中的美食街呈一個「井」字形。知行酒樓就在西北的那個十字路口。
張昭幾人在知行酒樓二樓要了間臨街的雅間,邊吃邊閒聊着。
快到中午,美食鎮中人氣頗高。不時的能見到一些穿着短褂的青壯過來吃飯。這些青壯都是附近府縣來京中打工,為美食鎮的娛樂區搞建設的工人。
建設公司的建築隊伍早就分成三波:張昭的新府邸建設、美食鎮外的球場建設、美食鎮東南方向一里處。
因談判落定,京中的輿論也轉過來。此時張昭心情輕鬆,要酒菜後,慢慢的品着。最近真理報直接印刷兩萬份,把論道報打的找不着北。
但這應該差不多到極限。等「罵戰」完,銷量肯定會回落。京師兩三百萬人口,識字人口也就這麼多。報業想要大興,還得等基礎教育的成果。
京師職業技術學院目前已經在招生。這不同張昭在南口村辦的私塾。也不同於新軍營初級學堂。這裏培養的是產業工人。確切的說是印刷工人和紡織工人。
其主要作用就是掃盲,並能夠進行簡單的讀寫。學制為一年。學費目前是免費,但畢業後要在指定的工廠中干滿三年作為對學院的補償。當然,工作期間工資照付。
第一學期招聘的學生數量為500人。年齡最小為十五歲,分男女班。張昭可不想招十六歲以下的童工。這有一點矯情。按照明朝的情況,他把招生年齡設定為十二三歲最合適。
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勞資。如果有這麼一個免費養兒子的地方,大明的百姓肯定會踴躍的送孩子過來。而女孩,以明朝的世情,十五歲嫁人的大把。
但是,張昭終究是一個現代人。別人招不招童工,他目前管不着。他自己的工廠還是要講究一點。
京師職業技術學院在真理報上打廣告後,目前已經招滿。男生約450名,女生約50名。還有一大批人排隊等着進來。蓋因真理報、論道報兩家報社的印刷工人月薪不低,比種地強。
這座學院,將來比張昭之前創辦的私塾、新軍營初級學堂對明朝社會的衝擊要大得多。
張昭想到這裏,內心裏推敲着。這時,焦芳吃着糟肉,看着樓下的市井景象,感嘆道:「美食鎮越來越繁華啊!以後禮部對外的談判,要都是伯爺這樣談,那可輕鬆得多。」
鴻臚寺卿柳淵借過話頭,奉承道:「焦老大人說的是。下官先在這裏恭喜伯爺。」
大明朝雖然文武殊途。而且存在着一條鄙視鏈。但是,鴻臚寺卿也不是什麼清流職位。柳大人拍拍張昭這個當朝紅人的馬屁,也沒什麼心理障礙。
張昭笑着舉杯,和三人共飲一杯,道:「現在還早。咱們幾人要論功行賞,得等韃靼使團回到草原後,稅務司開始收稅後。大概要到八月份去。」
幾人商業互吹,說着朝廷論功行賞會派官位,還是其他。而後,張昭問王華道:「王學士,東宮近日在做什麼?」他最近有點忙,差不多小半個月沒見朱厚照。
王華一臉無奈的表情,也不好明說,道:「東宮前些日子在宮裏胡鬧,被陛下責罰。正被楊學士督促學習。」
張昭笑着點頭。這幾天事務繁忙,沒顧得上小朱同學。等明天大朝會後要去見見朱厚照。看看他最近的情況。
…
…
六月十一日清晨,弘治朝的百官在奉天門進行大朝會。
韃靼使臣要在朝會中接受朝廷頒發的旨意,將兩國的互市協議帶回草原。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7s 3.998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