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年代——向南向北 2149 五個人的會

    大家去了辦公室,辦公室里只有三張桌子三把椅子,一張是龐雙喜的,一張是馬大木的,還有一張,是那個人還在從深圳趕回來路上的村主任的。筆神閣 m.bishenge.com

    除此之外,再沒有其他的凳子椅子。

    李勝峰讓張向北和向依雲坐,三個人圍着龐雙喜的辦公桌坐下,李勝峰和馬大木兩個,在他們後面,坐在了馬大木的辦公桌上。

    龐雙喜拿出一包中華香煙,這是他今天特意帶來的,遞給張向北,張向北說不抽,謝謝。

    「你呢?」龐雙喜問向依雲,向依雲說:「我也不抽。」

    龐雙喜猶豫了一下,想想還是想把煙塞回去,張向北說:「你抽,沒有關係的。」

    龐雙喜笑道:「那我抽了。」

    他把煙放進嘴裏,用火機點着。

    李勝峰走了過來,龐雙喜知道他的來意,伸手想去拿自己的煙,結果李勝峰手快,一把就搶了去,罵道:

    「小氣,有好煙都不分分。」

    龐雙喜回罵:「你又不是我老子,我還要孝敬你?」

    張向北和向依雲聽了這話大笑,這就是說,剛剛,他們是龐雙喜的老爹和老媽了?

    李勝峰掏出兩支煙,把煙盒扔回桌上,走回去,遞了一支給馬大木,馬大木舉着香煙和龐雙喜說:

    「看到沒有,勝峰就是比你會做人。」

    「切,他這是借花獻佛。」龐雙喜罵道,「不對不對,你算是什麼佛,長得就像個濟公樣。」

    「那也是佛啊。」馬大木得意地說。

    大家玩笑了一陣,開始說正事,張向北把他們這次來的目的和龐雙喜說了,龐雙喜到底是從機關出來的,一聽就知道這事有搞頭,他叫道:

    「好事啊,張總!這要是公司化改造完成後,這裏的農民就變成了工人,不用出去打工了,每天在家裏乾乾農活,每個月就有工資可以拿,我的理解是這樣,對不對?」

    張向北說對,每月有工資可以拿,年底還有分紅。

    「馬大木,這可是你們這裏改變自己命運的一個機會。」龐雙喜說,「講老實話,我在這裏兩年時間一到,拍拍屁股就回縣城去了,這裏好或不好,關我屁事,但你們要是沒有把握住這個機會,就是自己活該,把這話都和村民們說清楚了。」

    「這和現在,有差別嗎?」李勝峰問。

    「差別還是有。」張向北說,「最大的難度是,現在這裏是我們『宅鮮送』『隨手幫』幫扶的村,參加『隨手幫』活動的那些市民,你們也知道,他們的出發點是幫幫農民,而不會從市場的角度出發,所以,不管是蔬菜還是豬羊家禽,他們給農民的價格都很高。

    「配送又是我們公司免費提供的,市民的錢一分不少,都會直接到農民的手裏,但公司化之後,一切就必須按照市場化運作,我們計算過,這對農民來說,同樣的一塊地,它的產出」

    「我明白了,張總,就是農民實際的總收入,反倒會比現在少,對嗎?」龐雙喜問。

    張向北說對,「暫時是會這樣,但最後還是會大幅提高。」

    「這個我不是很懂,張總你說說這個道理,為什麼暫時會減少,最後又會大幅度提高。」龐雙喜說,「原諒我說的這麼直接啊,是把這些都搞清楚了,我們才可以去和村民們說。」

    張向北點點頭,他說:「本來就該說清楚,算明賬。」

    「現在這裏的農民,雖然加入了『隨手幫』的幫扶計劃,但我們做的,其實只是幫他們在流通環節做對接,讓他們的通路通了,但並沒有改變生產要素,農民的經營還是粗放式的,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很大,像種子的選擇,土壤的改良,他們做的都不到位。

    「最大的缺點,還是投入不足,基本是靠天吃飯,就拿蔬菜來說,如果是公司化之後,同樣規模的土地,我們會把它們分成露地、拱形大棚和四季溫室大棚三種,這樣,生產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就會很少,產量會大幅提高。

    「同時也可以保證每天都有蔬菜產出,不會像現在這樣,一陣有一陣沒有的,蔬菜的生長周期會縮短,土地的利用率會提高。

    「因為我們的生產本生就是按計劃生產的,哪塊田每天要做什麼,什麼時候需要施肥,什麼時候可以收割等等,都是按我們的計劃進行,就像是工廠的車間出產品一樣。


    「現在這裏,種的都是露地蔬菜,露地蔬菜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抗自然條件的能力強,還有一個,就是價值低,基本是以大白菜、蘿蔔和大蔥等等為主,價值高的蔬菜,都是反季節的蔬菜,這在露地就沒有辦法產出,只有在大棚里。

    谷  「而單門獨戶的農民,要對自己的土地進行大棚改造,投入很大,有俗話說,『一個大棚窮三年』,這裏的農民,怎麼熬得過這個三年?但對公司來說,這就是正常的投入。

    「蔬菜是這樣,豬和羊的養殖也一樣,我們會進行大規模的科學飼養,只要我們這裏投資到位,生產要素的改造都完成之後,產量和價格都會成倍增長,大家的收入,自然也會水漲船高」

    「這就是一個碗和鍋的關係,大家要是只盯着自己的碗,這碗裏總會空的,但要是大家齊心協力,去想辦法讓鍋子裏不斷炊,總在煮,大家的碗裏也一樣會滿,我這樣理解,對嗎?」龐雙喜問。

    「某種意義上是這樣。」張向北說,「還有就是,『隨手幫』只是一個愛心活動,獻愛心,是市民的情分,而不是義務,他今天獻了,我們謝謝他,明天沒有繼續獻,我們還是要謝謝他,而不是就去罵他指責他,要求他必須繼續獻,所以,這裏還有一個長與短的關係。」

    「人家家裏,說不定什麼時候,也會遇到事,會有心而幫不上你的時候。」李勝峰說。

    張向北說對,公司化之後,對大家就是一個長久的保證,大家靠的就不是愛心,而是公司的永續經營。

    「馬大木,你怎麼看?」龐雙喜問。

    「我一個會計,能怎麼看,你們決定了就是。」馬大木說。

    「滑頭!你現在不是會計,而是村民,就說你一個村民,讓你把土地拿出來,你願不願意?你不是會算賬嗎,你就算算,這賬算不算得過來。」龐雙喜說。

    「算什麼賬,賬張總不是已經算了,我都聽着。」馬大木說。

    「我前面說的,只是其中的一筆賬,還有賬我沒有算。」張向北說。

    「說說,說說,張總,你快說。」龐雙喜催他。

    「根據我們在其他地方的經驗,我也看了看這裏,這裏比其他地方的條件還要好,比如在重慶,我們也造田,但因為受山林的限制,山林不能動,只能打荒地的主意,這部分的田改造出來之後,收益很大。

    「造田的前期投入很大,這又是個人做不了的事情,但公司可以做,我說這裏的條件好,是因為這四周的山上,連植被都沒有,不存在破壞山林的問題,可以造田的面積,一定會比其他的地方多。

    「這部分田造好後,它的使用權是歸村裏的,村里用它入股公司,參與分紅,可以增加村集體的收入。」

    張向北說着,其他的人都點着頭,向依雲說:

    「對了,說到造田,我原來在房地產公司待過,我知道沿海省份,造田都是可以拿到指標的,這個指標是可以賣的。

    「比如在浙江的山溝溝里造田,得到的指標,可以賣給杭城,這樣杭城的可開發土地就增加了,我不知道在甘肅是不是這樣,如果是,我們造田還可以增加這部分收入。」

    「太好了,這個我去打聽打聽。」龐雙喜說,「張總,還有沒有賬可以算?」

    「有。」張向北說,「一個村,幾千個人,有人在的地方,就能夠創造gdp,農村和農民不僅是第一產業,他們同時也是消費者,可以帶來第三產業的收益。」

    「你是說在這裏搞農家樂什麼的?」龐雙喜問。

    「這個也是可以開發的項目之一,我說的是,這裏的村民本身也是消費者,原來他們主要的消費,就是去馬會計家的代銷店買點東西,那是因為他們手裏沒有錢,每個月都拿工資之後,他們的消費習慣也會改變的,和城裏一樣。

    「農民進城打工,他們的消費習慣,不是要跟着城裏人改?在這裏,農民變成了工人,他們的消費習慣也一樣會改,再說,家家戶戶的田都變成公司的田,他們還能用的,就是院前院後那點自留地,怎麼能維持全家人的生活?

    「他們也一樣需要買米買菜買油買肉買衣服,公司發展第三產業,開超市、辦市場、還要開飯店,這些都是公司收入,用龐書記你前面的話,鍋里滿了,大家的碗裏,自然也會跟着滿。」

    「可以搞啊!」龐雙喜拍了一下桌子說,「我看沒有問題,你們說呢?」

    「我看也沒有問題。」李勝峰說。

    「其他的人要來搞,說服大家的難度有點大,什麼碗裏鍋里,農民嘛,你們罵目光短淺也好,他們看着的,就都是自己碗裏的,誰管你鍋里的事,不過,張總、向總,你們『宅鮮送』來搞,我覺得問題不大。」馬大木和他們說。

    張向北問:「為什麼?」

    「你們在這裏有基礎,說的話大家聽啊,說句不好聽的,就是現在碗裏的,也都是你們『宅鮮送』給的,有還是沒有,差別大了,要是連你們都不信,他們還信誰去。」馬大木說。

    「有道理有道理,馬大木,你這話說得有道理,顯示出了你一個村會計的水平。」龐雙喜說。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



2149 五個人的會  
相關:  撫劍吟嘯  茫茫黑夜漫遊  說吧,秘密  何以方圓  梅城  茫茫白晝漫遊    醫婿  我娘子天下第一  蘭若仙緣  重生之全球首富  王婿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奔騰年代——向南向北2149 五個人的會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奔騰年代——向南向北"
360搜"奔騰年代——向南向北"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41s 4.044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