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2年,明隆武八年,清順治九年。
這一年乃是天下局勢大變的一年,滿清入關多年,未能解決南方的抵抗勢力,主政的多爾滾被滿清內部的反對勢力暗殺,滿清的政權,落入年輕的順治和太后布木布泰之手。
在天下對弈的大棋局之中,多爾滾未能一統天下,滿清一方換了旗手,國策也隨之改變,由謀求一統,退後一大步,變為南北分治。
這種變化,乃是滿清在軍事上連續失利後,必然做出的選擇。
多爾滾一意孤行,堅持一統的策略,最終被滿洲貴族拋棄,轉而又主和派,來主導滿清政權。
明朝一方,經歷近十年的艱苦抗爭之後,終於徹底站穩了腳跟,開始吹響了反攻的號角。
明清之間,攻守之勢,逐漸發生逆轉。
此前,滿清是想攻滅明朝,如今變為守住既得利益,而明朝則由艱難求存,變為收復河山。
明軍內部各派勢力,都抓住機會,準備通過對滿清的戰爭,發展和壯大自身勢力,為今後獲得更多權力和利益做準備。
去歲,由於趙銘在關外的牽制,給了浙江爭取了一段恢復和發展的時間。
這段時間內,江東絲織業蓬勃發展,浙江被破壞的經濟,也得以恢復。
當初朱以海水淹杭州,奪下杭城後,浙系其實面臨巨大的壓力。
這兩年來,因為有東海鎮牽制,浙江得以恢復,浙中平原地帶大熟,收穫百萬石糧食,浙西和浙南的礦產、桑田和茶園,也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近兩年的儲備,朱以海絕對兵精糧足。
這系諸多帥臣,佔據浙江富饒之地,兼與東海鎮合作,發展海上貿易,一個個都成了闊佬。
有錢、有糧、有兵,且士氣旺盛,浙系諸將早就想謀取更大利益,還有更多的地盤,都想動一動,打一場大仗,況且眾人也不好意思總讓東海鎮在前死撐。
這時,恰逢隆武朝在楚贛發起反攻,浙系眾人出於大局,還有自身利益的考慮,便意圖謀取光復金陵。
十一月間,趙銘這員浙系大將回到江東,讓浙系眾人精神大振,對於收復金陵,信心倍增。
就在趙銘返回江東之時,湖廣方面又有消息傳來,隆武朝廷二三十萬眾,圍攻武昌數月,終於攻破武昌,城內清軍主帥孔有德自殺,四萬多清軍被悉數斬殺。
消息傳來,天下震動,浙系眾人心頭振奮之餘,一股緊迫之感,也籠罩在了朱以海和諸多帥臣心頭。
十二月底,杭州。
臨近新年,杭州城內,卻充滿了緊張的氣氛。
城外,浙軍大營蔓延,城內街道上,一隊隊的士卒向外開拔,裝滿糧食和軍資的大車,一輛接着一輛的運往城外軍營。
這時,一支數百人的騎兵,簇擁着一員身穿銀甲的大將,還有數位穿着緋袍青袍的官員,進入杭州城。
從旗幟和穿着來看,來的正是東海趙大帥,還有東海三司的長官,以及幕僚佐官。
這樣的陣容,在杭州也並不多見,引得街道旁的百姓紛紛駐足觀看,議論紛紛,「咦,好像是趙大帥的人馬。」
「哪個趙大帥?」
「除了東海趙大帥,哪個姓趙的好意思稱趙大帥?」
這議論和觀望之中,街道前方忽然蹄聲大作,便見一將領着數十騎飛奔而來。
騎兵奔馳到趙銘一行人身前,為首一員年輕將領,正是李元胤,他勒住戰馬,於馬上向趙銘拱手行禮,欣喜道:「國公來怎麼也不通知一聲,卑職奉殿下之命,前來恭迎國公,還有東海三司的諸位上官!」
趙銘打量李元胤一眼,幾年時間,這員小將已經成為一個幹練的青年,他臉上露出微笑,「元伯不必多禮,咱們速往行宮,拜見殿下。」
當下,兩隊人馬合在一起,一同前往朱以海的宮殿。
趙銘騎馬與李元胤同行,隨口問道:「元伯,你父帥到了沒有?」
趙銘與李元胤年紀差不多,不過他的地位比李成棟還高,所以在李元胤面前,自是以長輩自居。
李元胤有些興奮道:「父帥早到了,張大帥、吳大帥、方國公也都到了,就等國公了。」
看來朱以海確實準備收復金陵,浙系四大金剛聚齊,肯定是要進行一場大戰。
光復金陵,是何等榮耀的事情,李元胤等人都是十分期待,滿懷激動之情。
不多時,一行來到行宮門前,得到消息的朱以海,已經率領眾多將領和官員,在宮門前迎接。
「哈哈,孤王以為博安要等過了新年才來,不想動作這麼迅速!」朱以海身穿朱紅團龍袍,腰纏玉帶,頭戴金絲翼善冠,氣度不凡。
趙銘忙翻身下馬,將馬韁繩和馬鞭丟給丁維岳,而後快步上前,領着東海鎮一眾文武,給朱以海行禮,「臣等拜見太子殿下!」
朱以海忙上前,將趙銘扶起,滿臉微笑道:「博安不必多禮,諸位卿家都平身吧!」
隆武朝廷光復了武昌,逼死了孔有德全家,斬殺數萬清軍,聲威大振。
近兩年來,浙系除了趙銘有所動作之外,朱以海並未與清軍交戰,而是專注於恢復浙江,沒有什麼大動作,所以威望逐漸被隆武壓了過去。
現在,看見朝廷光復武昌,朱以海便急於光復南京,不過浙系雖然養銳兩年,但是江南的清軍也備戰了兩年,單靠朱以海的力量,想要光復南京,還是有些困難,所以朱以海對於趙銘到來,便十分欣喜。
東海鎮戰力強大,乃是浙系最能打的隊伍,有趙銘參與光復南京之戰,朱聿鍵對於光復南京,便更有把握了。
趙銘站起身來,「臣聽說多爾滾已死,滿清內部動盪,朝廷又光復武昌,此乃大明收復金陵的天賜良機。如此機會,臣哪裏能在蘇州過年,自然是馬不停蹄的趕過來,聽從殿下的調遣。」
朱以海對於趙銘的表態,臉上露出微笑,他拉住趙銘的手,拍了拍,「博安真乃國之棟樑,來來來,隨孤進去說!」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8s 3.935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