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艙的上部可以像蚌殼一樣張開。筆神閣 bishenge.com與貨艙相連的還有加拿大製造的遙控機械臂,用於施放、回收人造地球衛星和探測器等航天器。
在貨艙中也可用上面級火箭將航天器發射到更高的軌道。在貨艙中還可對回收的航天器進行修理。
它的後段有垂直尾翼、三台主發動機和兩台軌道機動發動機。主發動機在起飛時工作,它使用外掛燃料箱中的推進劑。每台可產生1668千牛的推力。
在軌道器中段和後段外兩側是機翼。在軌道器的頭部和機翼前緣,貼有約2萬塊防熱瓦,保護軌道器在回返時不被氣動加熱產生的600-1500的高溫所燒毀。在軌道器的頭錐部和尾部內,還有用於輕微軌道調整的小發動機,共44台。
軌道飛行器主要參數外掛燃料箱,簡稱外貯箱。長462米,直徑825米,能裝700多噸液氫液氧推進劑,它與軌道器相連。
外貯箱分為液氫箱和液氧箱兩部分。液氧箱在前部,約佔外貯箱體積的1/4,容積為552立方米,可加注液氧604195噸,可加壓到20-22磅/平方英寸。
液氫箱在後部,兩者之間有一小段隔艙。液氫箱容積為1523立方米,可裝液氫101606噸,可加壓到32-34磅/平方英寸。兩箱都備有通風管和放氣孔以供加載、增壓和卸載用。
固體火箭助推器共兩台,連接在外貯箱兩側上,長45米,直徑約36米,每枚可產生15682千牛的推力,承擔航天飛機起飛時80的推力。
推進劑為高氯酸鋁粉、鋁粉、氧化鐵粉和粘合劑的混合物。在助推器的前、後部,還各配置有四台分離火箭、分離和回收電子裝置、靶場指令安炸毀系統、推力終止和故障監測分系統以及推力向量控制分系統。
助推器前端,藉助一個緊固件與外貯箱連接。並裝有回收分系統的駕駛儀、導傘和主傘吊帶。通過前承載緊固件和後部火工品裝置,助推器同軌道器分離。
固體助推器前後端各有四台分離發動機。分離後的助推器飛行到67公里的最高點、然後降落,降到58公里高度時,拋掉頭部的整流罩,開始回收。
航天飛機與彈道式運載火箭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可以重複使用。2)維修方便,發射程序簡化,有利於空間活動經常化和快速反應。3)執行任務較靈活。航天飛機配上各種上面級,可以滿足發射各種低、中、高軌道衛星和星際探測器的要求。4)可以使衛星設計簡化,可靠性提高,工作壽命延長,從而減少衛星研製的總費用。5)上升段和再入段過載較小,未經嚴格空間飛行訓練的普通人員也可參加空間活動。
航天飛機的主要用途有部署衛星、檢修衛星、回收衛星、太空營救、空間運輸、空間實驗和生產、空間探測。
航天飛機的發射與返回,一般都是在預定的程序內自動進行的,也可以由宇航員自行操縱。它的常規飛行程序大致有以下步驟
1起飛。航天飛機直立在發射台上,兩台固體火箭助推器和三台液體火箭基本同時點火(三台主發動機點火時間間隔012秒,然後是固體火箭點火),固定航天飛機系統的系留帶鬆脫,航天飛機垂直上升;
2助推火箭分離。航天飛機上升約120秒時,達到40公里高度,助推器燃料耗盡,自動熄火併同航天飛機分離,主發動機繼續工作,航天飛機持續上升。助推器在海上回收;
3外掛燃料箱脫落。航天飛機起飛後500秒左右,到達100多公里高度,時速達每秒78公里,外掛燃料箱推進劑耗盡並自動與軌道器分離,隕落大氣層燒毀;
4軌道器入軌。軌道器以28公里的時速飛行,依靠自身的44個小型噴氣發動機(它們可以單獨點火,也可以串聯點火),即軌道機動動力系統調整到達預定軌道;
5返航。啟動軌道機動動力系統,脫離軌道,進入橢圓形軌道,宇航員連接好生物醫學測量傳感器,穿好增壓宇航服,向計算機輸入重返大氣層執行程序,根據地面指令,啟動機首和機尾姿態調整發動機,形成機尾向前,機腹向地面的姿勢。同時軌道發動機逆向噴射,使軌道器急劇減速。離着陸為1小時23分時,調整為機頭向前,此時軌道器以音速的25倍超高速、40度俯衝角進入大氣層。
機身與稠密的空氣劇烈摩擦產生超高溫,外殼燒紅,形成電離,使軌道器與地面無線電通訊中斷16分鐘。
下降到50公里高度時,速度為每小時10公里,距離地面38公里時,速度降為每小時7680公里。
可改為手動操縱,關閉所有發動機。最後以340公里的時速拖帶減速傘降落在跑道上。
航天飛機除了可以在天地間運載人員和貨物之外,憑着它本身的容積大、可多人乘載和有效載荷量大的特點,還能在太空進行大量的科學實驗和空間研究工作。
它可以把人造衛星從地面帶到太空去釋放,或把在太空失效的或毀壞的無人航天器,如低軌道衛星等人造天體修好,再投入使用,甚至可以把歐空局研製的「空間實驗室」裝進艙內,進行各項科研工作。
航天飛機的飛行過程大致有上升、軌道飛行、返回三個階段。起飛命令下達後,航天飛機在助推火箭的推動下垂直上升,直至進入預定軌道,完成上升。
進入軌道後,航天飛機的主發動機熄火,由兩台小型火箭發動機控制飛行。到達預定地點後,航天飛機開始工作。航天飛機完成任務後,便開始重新啟動發動機,向着地球飛行。進入大氣層後,航天飛機速度開始放慢,並像普通滑翔機一樣滑翔着陸。
藍色星球國所有的航天飛機均由羅克韋爾公司製造,每艘航天飛機都根據具有科學和探索影響力的艦船命名。
企業號從1974年6月開始建造。不過一年之後,開始開發「哥倫比亞」號,後者的尾翼設計更容易上天。1976年9月17日,「企業」號正式推出。
原計劃先將「企業」號用於「返回及着陸」測試。隨後,再將其送入太空。然而,測試卻成為這架航天飛機終身的命運。
與「哥倫比亞」號相比,「企業」號顯然不具備什麼優勢。不久,選擇讓「哥倫比亞」號升空。
「哥倫比亞」號墜毀後,「企業」號仍有升空的希望。但是,由於設計方案的更改,發現如果把「企業」號送上太空,將花費大量的更新資金,還不如更新另一架測試樣機「挑戰者」號便宜。
在「企業」號上,做了大量的地面和飛行測試。1977年,由經過特別改裝的波音747飛機馱着它進行了機載試驗。
此外,大量的軌道副系統在還未進入大氣前,都在「企業」號上先行測試。上世紀80年代開始,「企業」號開始退役,除了一部分結構拆卸後用於其他航天飛機之外,它開始了球巡展。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69s 4.063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