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為什麼徐峻沒有想起給德軍裝備反坦克火箭筒,就算不搞美國的「巴祖卡」,造一些德國自己研發的「坦克殺手」總沒什麼難度吧。這話倒也沒錯,徐峻手裏就有這兩種反坦克火箭筒的圖紙,以德國目前掌握的生產技術,製造這些武器毫無難度。
實際上徐峻已經放棄了這種武器,或許會拿出圖紙作為技術儲備,但是絕對不會讓德軍裝備這些雞肋。你看的沒錯,徐峻把這兩款反坦克火箭筒視為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歷史上1「巴祖卡」火箭筒在投入實戰之前,就被美軍高層將領寄託以厚望,他們希望美國大兵能夠使用這種武器,遏制住納粹德國的裝甲鋒芒。但是實際使用下來,這東西的表現可以說喜憂參半。
這款火箭能夠穿透七十五毫米也就是三英寸厚度的鋼板,最大射程雖然達到三百碼二百三十米左右,但是在實戰中卻很難用它命中遠距離目標,美軍軍官被迫要求士兵儘可能在三十米內使用這種武器,即便這樣都有很大的可能會脫靶。
它能夠擊穿大部分德軍坦克的裝甲外殼,但是遇到「虎」或者「黑豹」時就不夠看了,無論絕望的美軍大兵發射多少枚「巴祖卡」,卻只能在虎豹厚重的前裝甲上留下一個個焦黑的印痕。
相比德軍威力十足的鐵拳和裝甲殺手,巴祖卡的穿甲能力只能歸為二流貨色。歷史上到了朝鮮戰爭時期,背着1「巴祖卡」的美軍面對北朝鮮軍隊裝備的蘇制3485時,發現他們對這種蘇聯坦克幾乎毫無招架之力。最終美軍拿出了四五年研發的八十八點九毫米20「超級巴祖卡」,總算才壓制住了北朝鮮坦克的進攻。
這款20火箭筒,實際上就是德國「坦克殺手」的美國版本,直到48年才開始小規模量產,只因為美國大兵們嫌棄這東西太過於笨重,所以才一直沒有大規模配屬部隊。
在德國元首看來,與經過自己改進後的「鐵拳」相比,這幾款火箭筒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鐵拳」進化版的有效射程甚至超過了「巴祖卡」和「坦克殺手」,實際上鐵拳標定的有效射程一直是以最大射程的一半來計算的,「鐵拳」一百和一百五十的最大射程都超過了三百米,以至於歷史上德軍還給它們研發了專用的預製破片套,準備必要時把它們當成迫擊炮來使用。
同時相對於巴祖卡笨重的發射管,「鐵拳」更方便單兵攜帶。而且反坦克火箭筒的射手必須經過專業的訓練,否則很難用它打中什麼目標,歷史上四三年在北非戰場,一群剛拿到「巴祖卡」的美軍新兵,面對德軍坦克發射了上百發六十毫米火箭彈,卻沒有得到一個真實可信的戰績,相反在德軍虎式坦克的炮口下,北非美軍被打得潰不成軍。
等到美軍真正學會在戰場上如何使用這種武器,戰爭也已經快臨近結束了,結果幾年後美國士兵帶着二次大戰勝利的驕傲,提着六十毫米巴祖卡沖向了北朝鮮的34坦克大軍。
二戰時期的反坦克火箭筒還有一個讓徐峻放棄的原因,那就是使用時必須要兩個人配合着操作,一名射手與一名副射手兼裝填手,前者負責瞄準和射擊,後者負責裝填彈藥和目標指示,同時在主射手傷亡之後,接替對方的工作繼續攻擊。
和鐵拳的有效射程差不多,卻要專門佔去兩個編制,在徐峻看來這完全是一種浪費,他還不如給德軍士兵每人發一枚鐵拳呢,想到蘇聯紅軍的坦克手們在遮天蔽日的「橄欖球」雨下瑟瑟發抖,德國元首的個人趣味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歷史上「鐵拳」的直系後裔rp傳承數十代,「巴祖卡」卻只落得個二世而斬,並不是沒有道理,美軍作為使用者最清楚這東西的缺陷,所以也再沒有在軍內裝備過類似的反坦克火箭筒,而是調頭搞射程更遠打得更準的反坦克導彈去了。
72和巴祖卡不一樣,那是單兵一次性火箭筒,除了發射方式不同,走的其實還是「鐵拳」的老路子。
德軍的裝甲殺手的穿甲能力也只有兩百毫米,但是無論是操作還是攜帶都相當的麻煩,因為火箭出管後推進燃料沒有燃盡,尾管會噴出長長的火焰,所以要在發射筒上加裝一塊保護射手的金屬擋板,同時射手還要穿上專用的皮製防火背心,頭上還要戴上防毒面具,避免火焰和有毒氣體的傷害。
徐峻是絕對不會讓德軍扛着這東西上前線的,哪怕它具有着驚人的威力。同樣德軍也不會再裝備歷史上那種磁性反坦克手榴彈,發明這東西的傢伙簡直是在草菅人命。它需要德軍士兵衝到敵軍坦克旁,然後把帶着磁鐵的手榴彈吸附在坦克外殼上,隨後拉動手榴彈尾部的拉火弦,德軍士兵必須在七點五秒的延遲時間內跑出十米的殺傷範圍,否則就準備為目標陪葬吧。
還有前面提到的那種四一型反坦克手榴彈,重達兩公斤,穿甲厚度卻只有三十毫米,而且還常常因為角度原因,無法正常啟動上面帶着的碰炸引信,沒有德軍士兵願意使用這種垃圾。
德國元首不準備給他的士兵裝備任何一款反坦克手榴彈,這東西在東線還不如「外交部長專用飲料」派的上用場。不要說德國人沒有創造力,德軍在歷史上曾經搞出了一大堆簡易的反坦克武器,比如用手榴彈和便攜油箱製造的大號燃燒彈,還有用炮彈彈頭改造成的反坦克地雷,也就是後世里伊拉克常見的路邊炸彈。
對於德軍裝備的地雷,徐峻倒是有不少改進方案,他手裏有一大堆各種地雷的圖紙,發現原來這東西才是二戰中型號最繁多的武器,光是其中的反坦克地雷型號就不下十五六種,裝藥從數公斤至數十公斤不等,哪怕是其中威力最小的那款,都足以把一輛載重卡車炸上天空。
徐峻當然不會遺漏掉這種武器,特別是他已經把德軍的戰略確定為防禦反擊時,地雷是阻礙蘇軍部隊戰場機動的最佳武器。
歷史上德軍裝備的地雷型號種類繁多,這嚴重分散了德國的資源和生產力,徐峻下決心改變這種亂象,他準備給德軍的地雷確立一個技術標準,凡是德軍地雷都必須按照標準進行製造,不但可以減少材料上的消耗與浪費,還能解放出更多的熟練工人。
德軍的42型反坦克地雷是一款經典的設計,直到二十一世紀依然有不少國家在仿製這種地雷的結構。徐峻不準備對這種反坦克地雷進行什麼改動,直接扔出了圖紙讓下面投入量產。
除了42型,現在應該叫40型反坦克地雷,他不準備再生產其他型號的類似產品,因為這幾種地雷在威力上其實都相差無幾,而且一堆結構、引信和裝藥截然不同的地雷,不但人為增加了後勤運輸部門的工作量,還對使用這些地雷的工兵產生了不小的壓力。
反坦克地雷即使沒有徹底摧毀敵軍的坦克,也足以切斷坦克的履帶,如果此時配合上遠距離反坦克火力,那麼往往可以殲滅掉一整支行軍車隊。
地雷很合適用來製造伏擊圈,所以重量必須控制在單兵能夠攜帶的範圍內,這方面42型就設計的不錯,它總重九點五公斤,雷殼上面還焊着鐵製提把,如果使用專用的背架,一名強壯的德軍步兵,一次可以攜帶五枚42型反坦克地雷徒步行軍。
這枚地雷內部裝有五公斤猛炸藥,足以擊毀大部分蘇軍坦克的底盤。同時它還在側面和底部還有備用的信管孔,可以安裝壓發引信,一旦雷體遭到移動就會瞬間引爆,這是為敵軍工兵準備的禮物,將會極大的增加對方的排雷難度。徐峻還準備了幾款特種地雷,準備到時候讓蘇軍的工兵好好驚喜一番。
德國元首已經為他的士兵操碎了心思,為的就是在未來東線的戰場上,不會再重現那段悲慘的歷史。
ps好歹算是趕上了,謝謝大家的支持。
繼續求月票,離月底還有四天時間,需要大家支援啊。
步兵反坦克裝備就先介紹到這裏,其實還有不少武器裝備沒有提及,作者準備隨着劇情展開再逐一推出,
至於陸軍的重型裝備以及空軍和海軍的裝備,我也會放在後續的章節里再進行介紹,
下一章就開始轉到劇情方面了,敬請大家期待。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7s 3.994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