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關的篆刻之所以得文人愛戴,是他的篆刻技法盡得漢印真髓,以漢篆參以秦篆入印,求其神形兼備,光潔圓渾,用刀淵靜潤秀、溫文爾雅,精細之處見情趣。一筆閣 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笪重光在《書筏》中評其篆刻「畫能如金刀之割盡,白始如玉尺之量齊。」其朱文線條交叉處留有粗圓的榫接點,白文善以並筆增加印面的虛實呼應,得雍容平和、純正規整和堂皇醇厚之美。
他以沖刀治印,直追秦漢鑄印,印風明快,刀法穩實,佈局謹嚴,章法工穩停勻而富有變化。篆刻白文時,他刻意仿漢,規矩工穩,恬靜秀美,在工穩中再現漢印自然的情趣,在精嚴下擯棄雕飾之氣,成功地運用印文的並筆、破邊手段,發展了篆刻技法。其特點是追溯漢法純淨典雅,刀法流暢富有凝練之美。
汪關運用的「沖刀」法,作品妍雅精嚴擅美。所謂「沖刀」技法,是指刀角入石後,按一定的方向運刀衝進,要求指與腕密切配合,猶如「以刀代筆」。汪關刻「子孫非我有,委蛻而已矣」印款,為明代印人首創以雙刀法刻隸書,這是先在石章寫上款字,然後依墨下刀,每一筆都雙面用刀的技法。
明萬曆年間,當時印壇各領風騷的兩人是汪關和朱簡。朱簡運用「切刀」法,是刀柄在一起一伏的連續動作下,一個刀痕連一個刀痕地連綴而成的篆刻方法,其作品以險峭寫意見長。而汪關的印作工整朴茂、空靈含蓄,正是由他在「沖刀」技法上的大膽革新,使切刀、沖刀兩法成為後世治印的兩類最基本的運刀技法。
汪關專攻漢鑄印、漢玉印,取法嚴謹工整的漢印面目。其治印能上追漢鑄印之靜穆、含蓄之氣,用刀光潤、穩健、含蓄。如他的白文「徐沂私印」、「王與稽氏」,表現出渾融儒雅、靜逸沖和、古穆持重,較之於明代其他仿漢者,少了些薄露之時弊。朱文印「王節之印」則是從漢朱文印蛻化而出,線條中鋒挺拔、含蓄,方中有圓,渾穆有致,極少露出刻刀轉折的痕跡。
汪關雖為安徽籍,卻在太倉開創了「婁東派」,同為「婁東派」篆刻家還有汪宏、沈世和、林皋、吳先聲等人。汪關治印為了使印章達到光潔挺拔的效果,採用爽利流暢的沖刀法。並成功地運用並筆、破邊手段,形成了個人風格。在《印人傳·書沈石民印章前》提到,文彭之後分兩派繼承發展,「以猛利參者何雪漁」,「以和平參者汪尹子」,將汪關與何震兩人並稱,能得文氏真髓,可見對其評價極高,這也不枉汪關對篆刻的一番痴情。
(本章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2s 3.930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