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每一次下西洋之前,都要率眾到天妃宮祭祀媽祖:「……劉家港之行宮,創造有年,每至於斯,即為葺理。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宣德五年冬,復奉使諸番國,艤舟祠下,官軍人等,瞻禮勤誠,祀享絡繹,神之殿堂,益加修飾,弘勝舊觀」。鄭和在劉家港駐足較多的是天妃宮。「每至於斯,即為葺理。」這裏留下了鄭和多次修葺廟宇、建造後殿的事跡。《通蕃事跡之記》記載:鄭和於宣德五年「復重建咀山小姐之神祠於宮之後,殿堂神像,粲然一新。」劉家港天妃宮在歷史上經有始建、移建與擴建三階段。天妃宮後殿致距今已有586年之久,並由鄭和所建,他要求船隊全體官兵下西洋前都要前往瞻禮。
史載天妃宮始建於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原址位於現址南側2公里處婁江入海口北岸「五洋池」,名「靈慈宮」,佔地二畝,供奉媽祖。宮祠為閩浙海商所立,是年恰為媽祖首獲敕封之年。1286年,元政府在劉家港設立行泉府司,同年,運管軍千戶朱清奉旨將靈慈宮移建於入海口龍王灣北岸。1289年,靈慈宮冠名「天妃行宮」,劉家港遂有「天妃鎮」之稱。
公元1342年,因潮汛沖刷導致宮基坍塌,時主管海運漕糧的江浙行省參政燕山圖魯撥款,並得常熟海商劉文明等的捐資,天妃行宮由龍王灣段遷建現址至今。故世有「天妃宮凡三遷」之說,這在清道光金端表《劉河紀略》有詳述。宣德五年,鄭和修葺天妃宮正殿並建造後殿時,以朝廷名義動用四株楠木作為頂梁之柱,所以固若金湯,巋然屹立。
明崇禎翰林院編修吳梅村年譜載,吳梅村曾因天妃宮住持長老之請,為宮內建造32天而書寫募捐化緣文書。清康熙年間,文淵閣大學士王掞在為其父、婁東畫派領袖王時敏丁憂期間,修建了天妃宮右側城隍廟。1834年,也就是清道光十四年時,江蘇巡撫林則徐蒞臨劉家港監督修河道,主持過對天妃宮前後殿的修繕。1911年秋,正殿毀於火災,後殿倖存。原正殿之方磚、柱礎等完整保留於遺址。天妃宮由此成為江南地區最古老、最負盛名、最具獨特歷史價值的明代建築遺存,更成為了鄭和下西洋的重要歷史遺蹟。
記載七次下西洋經過的《通番事跡碑》立於天妃宮內。此碑以黑色頁岩為料,碑額正中篆書「天妃靈應之記」,飾以祥雲捧日圖案,兩旁陰文雕刻如意雲水紋。碑體邊框刻纏枝番蓮紋。碑文楷書直下計31行,全文共1177字,詳細記載了天妃靈應的故事和三保太監鄭和奉使統率遠洋船隊七次下西洋的時間與經過。當年鄭和七次下西洋都在這裏祭拜媽祖,以祈求海上的平安,場面非常隆重。鄭和七次下西洋,每次從劉家港出海之前都必先率船隊官兵把天妃宮修葺一新,在此進香祈求朝拜海神娘娘,祈佑出海平安,而每次平安歸航時又要至此朝拜謝神,並供奉船模。
(本章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584s 4.068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