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秀想了想,說道:「不必追她回來,派兄弟暗中保護她,等她在西京撞了南牆,自然會明白世道的險惡,以後也不會再這麼毛躁。」
「是!秀哥!」段其岳答應一聲,轉身剛要出去,上官秀又把他叫住,說道:「老段,順便派人把吳念、東哲、孔笛三位先生找來,我有要事與他們相商。」
段其岳點下頭,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沒過多久,吳念、東哲、孔笛三人相繼來到縣尉府,等他們都到齊之後,上官秀面色一正,說道:「近期,我打算出兵攻打貞中,剿滅我們的心腹之患,史凱文一部,不知道你等意下如何?」
三人互相看了看,吳念首先笑道:「大人慾剿滅叛軍,此乃大快人心之事,我等都無異議。」
東哲和孔笛亦是連連點頭。上官秀笑問道:「我們現在出兵,有幾成取勝的把握?」
吳念低頭沉思,揉着下巴說道:「現在出兵,倉促了一些,其一是我軍中新兵尚多,還需勤加操練,其二,我軍中糧草不足,只能速戰速決,打不起持久戰。在這種情況下,我軍有六成取勝的把握。」
「才六成!」上官秀皺了皺眉頭。
吳念說道:「再過兩三個月,我軍新兵操練成型,軍中的糧草也能儲備得更加充足,等到那時再戰,我軍可有九成的把握取勝。」
上官秀搖頭,說道:「我等不了那麼久,我軍中的新兵多,可史凱文麾下的新兵也不少,再過兩三個月,我軍的新兵固然能操練好,但史凱文麾下的新兵也都操練好了。」
東哲接話道:「大人所言極是,而且,現在史凱文叛軍暫時接收不到寧南的資助,正處於最困難的時期,我軍現在去攻,必能大獲全勝。」
吳念憂心忡忡地說道:「可是史凱文並非等閒之輩,麾下的叛軍依然有十多萬人,如果他龜縮西京,據城堅守,此戰只怕兩三個月都打不完,但我軍的糧草支撐不了那麼久。」
上官秀一笑,說道:「郡主已向我承諾,將於玉郡內徵調糧草到貞西,以彌補我軍糧草不足的缺陷。」
「哦?」吳念三人聞言精神同是一震,紛紛笑道:「如果郡主肯為我們貞西軍徵調糧食,那就再好不過了,只要糧草充足,我軍完全可以與史凱文一部打持久戰,我軍的勝算也會大大增加。」
稍微頓了一會,吳念清了清喉嚨,看看左右,而後向上官秀近前湊了湊,小聲問道:「聽說,這個,聽說大人已與郡主行過周公之禮了,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這可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啊!上官秀又好氣又好笑地瞪了吳念一眼,說道:「這重要嗎?與我們和史凱文之間的交戰又有什麼關係?我說吳念先生,你什麼時候也變得像長舌婦一樣了?」
吳念老臉一紅,連忙解釋道:「這很重要!如果此事是假,那麼郡主說為我們調糧之事,十有八九是在安撫我們,並不能當真,如果此事是真,那麼郡主所言就不僅僅是安撫了,郡主定會真心實意地幫助我們!」
心裏明知道打聽人家的私隱很冒昧,尤其打聽的對象還是上官秀,是他們的頂頭上司,身為下屬這麼問,已經有冒犯之嫌,但這件事又確實很重要,這也不僅僅是上官秀和唐婉芸兩個人的事,更是涉及到貞西軍和朝廷之間關係。
東哲和孔笛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上官秀,顯然他倆也很關心這個問題,等上官秀給出確切的答覆。
見他們三人都是目不轉睛地看着自己,上官秀面露尷尬之色,說道:「昨晚,我喝酒喝得太多了,醉酒誤事,此話不假……」
他話還沒說完,吳念、東哲、孔笛已然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吳念擺擺手,說道:「大人不必細說,只要此事是真,那麼,我軍即刻攻打貞中,便是可行之策了。」
東哲和孔笛二人也不反對。前者說道:「貞中三縣,史凱文將部下主要集中在西京周邊,西京所在的彰武縣要相對難打一些,至於另外的泰來縣和雙台縣,都不足為慮。」
孔笛接話道:「貞中南部的雙台縣不容小覷。雙台縣與南嶺縣接壤,對雙台縣的情況我還是了解一些的。雙台縣的縣守名叫孫潼,此人很不簡單,馬匪出身,曾縱橫貞中一帶十多年,朝廷拿他都束手無策。後來史凱文叛亂,孫潼便率領一干馬匪投靠了他,史凱文對孫潼也很是倚重,把他安置在雙台縣,身兼縣守、縣尉兩職。雖說孫潼手下的兵力不多,只有一兩萬人而已,但大多都是他的老部下,尤其擅長馬戰。」
東哲眼珠轉了轉,悠然一笑,說道:「這麼說來,雙台縣倒也是個麻煩,不過大人完全不必擔心,廣林將軍一部就在南嶺縣屯田,我們出兵攻打史凱文的時候,可讓廣林將軍率部攻打雙台縣,即便不能打敗孫潼,至少可以把孫潼的兵力死死拖在雙台縣內,等我們平滅了史凱文一部之後,再調頭去打雙台縣也來得急。」
上官秀聽得連連點頭,覺得東哲所言有理。廣林一部有六萬餘眾,己方以六萬多人去打敵人的一兩萬人,十拿九穩之事。他回頭看向身後的肖絕,說道:「阿絕,立刻給廣林將軍傳書,讓他即刻趕往金州,共商大計。」
「是!秀哥!」
在聽了吳念、東哲、孔笛三人的分析之後,上官秀對此戰的信心更足,也更加堅定了他出兵東征的決定。
在貞西軍積極準備討伐史凱文一部叛軍的時候,或許連老天都在幫忙,上京朝廷突然決定派出一支儲備軍,向貞郡進發。
這支儲備軍算是中央軍的後備軍,有十萬之眾,是朝廷臨時徵召新兵組成的。
風國朝廷之所以把這支儲備軍派往貞郡,並非要幫着貞西軍剿滅叛軍,而是打算從貞郡進入沙赫,再從沙赫攻入寧南境內,讓寧南南北兩線作戰,首尾難顧。
這個戰術由唐凌親自製定,在北方的正面戰場上,風軍連續取得幾場勝利,士氣大振,囤積於兩國邊境的寧南軍勢微,不得不向後撤退。現在,唐凌已準備率領風國大軍攻入寧南境內,一舉殲滅寧南的主力大軍。
但是深入敵境作戰也是困難重重,寧南就算有戰損,其援軍也會源源不斷地從後方補充上來。這是唐凌不願意面對的情況,從沙赫攻打寧南的南部,讓寧南雙線作戰,如此一來,寧南無法把全部的援軍都投入到北方戰場,不得不分兵防守南部,這會讓正面戰場上的風軍壓力頓減。
本來,唐凌是打算派貞西軍進入沙赫,攻打寧南南部,但唐婉芸在回書中也說得很清楚,目前貞西軍正在全力對付貞郡內的叛軍勢力,無暇出兵攻打南寧,若想讓貞西軍出兵寧南,至少得等到貞郡的叛軍被全部平滅之後。
但戰機稍縱即逝,拖延不得,唐凌隨即責令上京朝廷,必須抽調出一個軍團,以沙赫為跳板,反其道而行之,去偷襲寧南的南部。在給朝廷的書信中,唐凌語氣嚴厲,給朝廷的三個主事大臣下的是死命令。
接到唐凌的書信後,蔡霄、邱毅、宋晟這三位都不敢等閒視之,但目前留守上京的只有兩個軍團,而各地又叛軍四起,上京的這兩個軍團絕對不能調動,三人一核計,決定以三萬的後備軍做基礎,又臨時緊急徵召起七萬新兵,組成一個軍團,派往貞郡。
同一時間,唐凌也給唐婉芸傳書,要她擔任軍團主帥,親率十萬大軍去攻寧南。
這就是朝廷突然派出十萬大軍進入貞郡的來龍去脈。但貞郡內的各路叛軍並不知道這十萬大軍進入貞郡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只以為是朝廷派軍協助貞西軍作戰的。
一時間,貞郡內的各路叛軍都慌了手腳,尤其是位於貞東地區的蔣廉叛軍和狄青叛軍。當初史凱文率軍攻打貞西的時候,蔣廉和狄青也都率領部下參與了,而且還在貞西的幾座城鎮裏好一番的燒殺搶掠,現在朝廷要聯手貞西軍一同剿滅叛軍,他倆又哪能有好果子吃。
朝廷派出的大軍還沒進入貞郡呢,早早聽聞消息的蔣廉和狄青立刻給上官秀各寫了一封書信,他倆的書信大同小異,一是道歉,二是表示悔改,三是願意棄暗投明,請求上官秀和貞西軍能不計前嫌,接納他倆。
看過他二人的書信,上官秀嗤之以鼻,蔣廉和狄青是典型的牆頭草,哪邊風大哪邊倒,史凱文勢強的時候,他倆心甘情願地做史凱文的走狗,現在史凱文勢弱,而己方勢強,這兩人又厚顏無恥地要『棄暗投明』了。
心裏氣歸氣,但蔣廉和狄青肯不與史凱文聯手一處,這對貞西軍還是很有利的,也為貞西軍省去不少的麻煩,上官秀在給他二人的回書中,好言安撫,並且向他二人承諾,只要他倆肯棄暗投明,以前的事,他可以既往不咎,至於蔣廉和狄青投靠過來後的待遇,可參考廣林一部。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3s 3.851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