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師父呂洞賓,在蕭天樞面前大顯仙術之後,給他說了些什麼,反正他們是在密室密談的。大筆趣 www.dabiqu.com
接着就到了七月十五,中元節,靈州高廟,每年都要做祭祀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祈福法事。
七月半祭祖習俗是本土文化的產物,包容的節俗比較複雜,既是民間的秋嘗祭祖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俗道僧三流合一。民間有慎終追遠的傳統,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中旬舉行。如清乾隆《普寧縣誌》言「俗謂祖考魂歸,咸具神衣、酒饌以薦,雖貧無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盡,須更衣防寒,與人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在舊時,中元節不僅具有信仰維度上的重要意義,在世俗層面,也是一個群眾參與度很高、具有鮮明娛樂功能的節日。
七月十四祭祖習俗古已有之,原本是民間的祭祖節,而非「鬼節」。而「七月半」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之後道教的說法。道教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他們是天帝派駐人間的代表,分別在「三元日」為天帝檢校人間功罪以定賞罰「天官為正月十五上元賜福,地官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則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地官所管為地府,所檢的重點自然是諸路鬼眾了。據說中元之日,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遊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因此又稱鬼節,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點荷燈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會祈福吉祥道場,道士建醮祈禱,內容是為亡魂的靈魂超度。
古人自古以來就很重視祭祀,「七月半」源於民間世俗、道教、佛教三種文化,其祭祀文化流傳已久,影響地域廣泛。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着重於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後期的「七月半」習俗,可以說是世俗、道教與佛教的融合。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並且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
一般認為,中元節,又名「盂蘭盆節」、「鬼節」;其實這種認識存在很大的誤解。正確來講,七月十四祭祖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是分屬於民間俗信、道教與佛教的說法,三者呈並列關係,而非一個節日的三個不同名稱。自道教興起後,「三元說」的「中元」二字,在唐中後期正式被固定為節名,並將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這個節日是三俗合一的節日。
「中元節」形成之前,七月十五早已被佛教徵用。佛教中的七月,原為一個佛的歡喜月,而非「鬼節」。但為何七月的盂蘭盆節成為「鬼節」呢盂蘭盆,是梵文ubana的音譯,原意為「救倒懸」,即解救在地獄受苦的鬼魂。佛經《盂蘭盆經》在西晉時期翻譯傳入中國,經中有「目連救母」的故事,與當時仍然存有的孝道觀念暗合,後被推崇「三教同源說」的南朝的梁武帝蕭衍提倡,將其定為一個民俗節日,當時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只是到了宋代才發生了變化,發展為薦亡度鬼。不知是巧合,還是道教附會佛教的盂蘭盆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都設定在七月十五這一天。以至於後世以為,這兩個是一個節日的兩個名稱。同時也由於其意義和習俗早已難以分清,兩個節日的習俗開始混用。
說起來靈州高廟,每年中元節,就會開放宮觀,吸引許多的遊人前來參觀,拜神,祈福,燒香。
每年也會有陰陽師,前來,吹奏道教音樂,吹笛,打鼓敲鑼,念經,以超度地獄打開鬼門關後,放出來的鬼域眾生。
另外這裏特意說明一下,這本書里說的陰陽師,就是中國本土文化的陰陽師傅,是一種平時在家修行,有人家喪葬請去就去幫人念經,埋葬超度的道士的一種。
陰陽師一般是家族制的,一家人祖輩傳下來的,就像本文前面提到的崔陰陽和年復爺爺都是陰陽世家。
陰陽師做法時也穿戴,道士的花冠,這是翾楚的理解,其實叫做五老冠。
乍眼一看,確實有幾分相似。其實不然,道士在做鐵罐施食或者靈寶濟煉等超度類道場時,高功戴的是五老冠,呈蓮瓣形,五片蓮瓣上繪有「五方五老」神像,兩邊各有一條慧劍,慧劍上繡有道教神靈的諱字或「太乙救苦天尊」字樣。
「五老」,指的是五方五老,即道教尊奉的東方青帝青靈始老九炁天君、南方赤帝丹靈真老三炁天君、中央黃帝玄靈黃老一炁天君、西方白帝皓靈皇老七炁天君和北方黑帝五靈玄老五炁天君,分別為東、南、中、西、北五方之天神
五老冠為道教度亡道場中主壇高功所戴,並非道士的日常服飾。
而唐僧戴的帽子叫五佛冠,上面繡的是中央毗盧遮那佛即釋迦牟尼法身大日如來佛祖,兩旁依次為東方香積世界阿閦佛,南方歡喜世界寶生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北方蓮花世界成就佛,合稱五方佛,也叫五智如來。,這個五佛冠也只有在重會時才會佩戴,搞不懂西遊記里為啥唐僧走到哪戴到哪。
高功法衣,不同職責穿的也不同,高功的是絳衣,經師是班衣,不過統稱叫法衣。
且看下回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s 3.940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