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當大約十八九歲,比羅昭雲長了三四歲,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他來京城兩年多,不停地聽說起大隋崛起的一位少年英雄,他的名字叫羅成,心中早有了攀比、試探之心,此時相見,抱拳道:「素問羅成大名,今日終於得見,若不嫌棄,找機會請教一番,不知羅將軍是否願意?」
他這話一說出,眾人都是一愣,當場挑戰,未免有些孟浪魯莽了,雖然說得客氣,但跟下戰書也沒什麼區別了。
李密擔心羅昭雲不悅,立即喝斥一聲:「伯當,不得無禮,昭雲雖比你年少,但是這兩年威名遠播,豈會浪得虛名,若有機會,你會到軍中看到羅將軍的風采。」
韓世諤在旁說道:「個人勇武是其次,武功再強,都是匹夫之勇,在沙場上英勇擊敗強敵,才是英雄本色。」
他也在為羅昭雲變相稱讚,原因簡單,一是李密這些人,是他傳出消息,才引介過來的,不能見到主東家受辱,這是他的責任,其次,王伯當一介布衣,他和羅昭雲都是名門之後,屬於門閥貴族,自然輕視寒士了。
羅昭雲明白幾人的心理,一擺手道:「無妨,王兄也是心直口快,性格爽朗之人,直言不諱!這樣吧,擇日不如撞日,等會我們吃一番酒,然後到院子切磋一下兵器和拳腳,權當切磋,助酒興了。」
他已經步入化勁層次,掌握了槍術精髓,在大隋軍方,可以說是一員猛將,王伯當雖然也精通武藝,自幼習武,但通過觀察,似乎只是半步化勁,沒有完全把勁練透,始終差了臨門一腳。
功夫越往後,就不是苦修、猛練能長進的,需要一定的悟性。
羅昭雲從十歲正式習武,到如今十五歲,過了五年,在沙場諸多生死磨練,又有羅藝、李靖等人傳授槍術,加上他自己的悟性,才勉強練出了化勁。
王伯當拱手道:「羅將軍實乃痛快之人,令在下欽佩,既然如此,酒席過後,與羅將軍切磋一二。」
李密接過話題,又介紹了兩名朋友,一個叫李尚凌,是他族內的堂弟,一個叫令狐愷,是左武侯府的一名參軍,武侯府負責巡查、逮捕之責,相當於後世的武警部隊,而參軍之職,則相當於一位武警大隊長。
還有一人是楊玄挺,楊素的侄子,因為這次楊素的戰功赫赫,他收到庇蔭,被封了為儀同三司的散官,地位殊榮。
自從李密襲父爵蒲山公,於是散發家產,救濟親朋好友,收養門客,禮遇賢才,從不吝惜資財,因此李密在京城十分吃得開,朋友也多,今日帶着幾個,多是一些尚未得志,或不是豪門嫡系的人,還有王伯當這個寒士,越是這些身份,懷才不遇,往往都比較信服李密。
「來,入席吧!」
眾人來到一間雅房,屏風滿字,筆鋒灑脫,幾個珠簾、盆栽、瓷器裝飾,房間內很精緻,席位仍是漢傳統的跪坐酒席,在跪坐的位置上,放置了軟墊,圍繞着一張大圓桌,在桌上面已經擺放不少酒菜。
大夥坐下後,羅昭雲又把李靖、郭孝恪、長孫無忌等人介紹一番,有的早就認識,有的則初次見面,彼此熟悉一下。
「諸位,有熟悉的故交,也有新認識的朋友,既然有緣相聚,便是我們的情份,干一杯,賀結交!」羅昭雲舉杯說道。
這些人覺得羅昭雲講的很隨和,又新穎,誠意十足,都很高興,舉杯飲酒。
第二杯時候,李密先說話,慶賀羅昭雲三戰三捷,一舉成名,如此年輕就被提拔為實權將軍,貨真價實的統兵征戰的將軍!
第三杯的時候,王伯當、李尚凌、楊玄挺等人提議,要合敬李密一杯,因為他的急公好義,收養俠士,廣泛結交朋友,頗有古之孟嘗、信陵的風範,令人敬重。
「不敢當啊,不敢當!」李密推辭着。
王伯當起身,雙手托杯道:「蒲山公的大義,伯當終生難忘,這一杯敬先生,當之無愧!」
李密不再推辭,飲下了酒,臉上帶着一縷睿智般的笑容。
杯來酒往,閒談西扯,大小朝堂風波和政令,小到街巷八卦和秘聞,談論起來,津津樂道,除李靖默不作聲外,其餘人倒是都融和其中。
當酒席接近尾聲,王伯當半醉着,抱拳道:「羅將軍,酒宴接近尾聲,不如我們到外門的院子,活動一下筋骨如何?」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3s 3.910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