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醜化敵人的手法十分粗糙,再加上普通民眾基本上沒有什麼國家概念,更不用提『愛國』了,哪怕是政治覺悟較高的士紳富戶,腦海里也只有忠君思想,維護的是統治階級本身,而不是虛無縹緲的國家。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當然,這主要是因為士紳富戶本就是整個統治階級下層的受益者,所以才會自發性的去維護。
但是當他們發現維護這一根基的代價過高,會導致自己家破人亡後,就會出現動搖甚至是陣營改換!
越是有錢的人腦子越靈活,只要不是被逼到了絕路,都會提前為自己留下後路。
當然,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因為站得位置太高,在享受高處風景的時候反倒不如下面人變換陣營來的容易,最後往往只能選擇與自己所處的陣營階級共生死!
因此,醜化在這個時代對敵人造成的影響遠不如後世民族意識覺醒後那麼嚴重,小民頂多恐懼而不是拼命,大部分的士紳富戶也不會向不可戰勝的敵人頑抗,除非敵人出動了他們的根本利益!
比如說農民起義最喜歡喊出的『均田』口號。
只要有人敢打出均田口號,在收復下層貧民民心的同時,也相當於得罪了這個時代最有力量的地方士紳階級。
地方士紳階級都是有錢有人的地頭蛇,真要是拼了命反抗,整個國家打成一片白地是基本操作!
這就是為何歷來農民起義都會對地方造成慘烈損失的根本原因!
反倒是高層之間的爭權奪利,對地方的損失影響不高,因為高層都知道保護支持自己的士紳階級,不敢喊出類似『均田免賦』的口號,不會引起大規模地方實力派的反對,自然不會在每一寸土地上燃起戰火。
在這個民族意識沒有覺醒的時代,士紳階級也就是知識分子才是真正需要安撫的層次,因為他們掌握着輿論走勢和大量的土地!
而這個時代中,土地是跟人口和財力直接掛鈎的!
士紳階級就是一個個大地主,他們的土地上有的是佃戶,家裏也養着大量的雜役護院等青壯,再加上歷代積累的金銀,拉起一支隊伍真心不要太簡單……
雖然這種地方民壯隊伍水分很大,但整個士紳階級聯合起來的力量,足以形成一片人海!
甚至可以決定國家命運走勢!
異界大唐的地方士紳階級掌握的力量無疑比地球歷史上更加強大,因為綠皮的存在他們普遍掌握着一支或幾支類似僱傭兵的家丁。
和平時期這些家丁護院就是鏢師護衛,戰爭時期就是包圍地方士紳階級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有力鐵拳!
這就是為何西域大戰連連,地方士紳階級受到的波及卻不大,只有少數勢力龐大想要爭權奪利打出一片天下的大家族才被卷了進去的原因!
地方士紳階級受到的波及不大,說明地方的生產秩序也沒有遭到徹底破壞,這就使得李察打下的地盤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恢復瀕臨戰前的生產秩序,李察需要做的僅僅只是換一批忠於自己的官僚去接管原官府留下的權力空白部分。
同樣的道理,吐番遠征軍也不敢引起西域漢人士紳階級的大規模反叛,至少在解決所有對手之前不敢,在這方面松贊干布和李察的政治理念是相同的,這也是最適合西域地區的管理方式。
西域地區色目人基數太多了,導致為了維護自身財產和階級的地方漢人士紳階級普遍掌握了超過大唐中原本土士紳階級的武力,這些士紳武力單個拎出來無所謂,但聯合起來的力量比李察和吐番遠征軍任何一方都要強橫!
沒有解決明面上的對手,誰敢動地方漢人士紳階級的利益誰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好在地方漢人士紳階級從來不是一個統一的組織,甚至漢人士紳階級會主動向官府和統治階級靠攏,形成古往今來通用的官紳和官商勾結的現象。
本來起於草莽的李察受到地方漢人士紳階級的警惕,但李察崛起後頒佈的政策讓色目人變為農奴,漢人士紳階級成為受益者,李察自然也擺脫了出身低微帶來的地方士紳階級敵視。
此時在西域地區,無論是李察還是對面的吐番遠征軍和兩大家族控制的地方,都出現一個相似的情況。
軍事方面完全由各方勢力首腦掌控,地方士紳階級一點插不進去手,或者說他們不敢插手!
但行政方面卻被地方士紳階級滲透的千瘡百孔,因為大部分地方基層官吏本身就出自漢人士紳階級家庭!
這種現象是無法改變的,因為漢人士紳階級掌握了西域地區的『知識產權』,家家都讀過書,還經常出學霸,而貧民子弟先不提天賦的問題,整日裏為吃飽肚子奔波,哪有時間安心讀書?
更何況,在西域這裏,色目人平民是被嚴令禁止讀書的,最多只能獲得啟蒙認字的權利,而漢人平民基本上都要服兵役,除非家裏有門路,也就是出身漢人士紳家庭……
這就使得西域地區的官府文職方面幾乎被地方士紳階級牢牢把控,只有死亡率較高的軍隊中才有大批草根崛起的寒門子弟。
這就是為何李察對軍隊的掌控力遠高於官府的原因。
軍隊的危險性就是杜絕漢人士紳子弟進入的一個高大門檻,換誰有萬貫家財也不願意輕易到軍隊裏涉險,畢竟現在是戰爭時期!
不過這種情況對李察也是有利的,只要他擊敗吐番遠征軍和兩大軍閥家族的武力,基本上就可以接受他們的地盤。
那些出身地方士紳家庭的文職官吏只要腦子正常,是絕不會跟勝利者死磕的,反正誰來了他們都可以安心當大地主,李察早已表現出了自己的誠意和寬厚。
所以說,雙方的醜化頂多在民間噁心一下對手,實際上是威脅不到敵人根本的。
被李察三番五次回絕後,松贊干布一方終於放棄了和談的途徑。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1161s 4.51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