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話看似有道理,可祝鎔深知,他並不會在太子和四皇子之間站哪一邊,若不是為了掩飾他與皇帝密謀除去勝親王父子的事實,不會說這些話來敷衍自己。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時不會動他們,連皇帝都不動的人,皇后與楊家擅自出手,只會惹怒皇上。」祝承乾閉上眼睛,篤然道,「放心吧,韻之好好嫁過去就是了。」
祝鎔道:「邊境戰略,爹要多多指點我,或是請幾位前輩相助我。」
祝承乾睜開眼,每一次兒子的求助,對他的依賴和信任,都讓他心滿意足,今晚他慌張地不惜跑來楊家找,更是叫他無比愉悅。
眼下雖有些事,不得不瞞着兒子,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兒子的前程將來,為了將祝家的百年家業,能更好地傳到他的手中。
回到家中,行至清秋閣,不見扶意在外等候,許是為了與皇帝密謀之事,祝承乾今晚沒心思計較兒媳婦的小事,留下兒子不要他再送,便與妻子回去了。
祝鎔站定在門前目送父親離開,長長舒了一口氣,再回房中,扶意並沒有睡,坐在書桌前,捧着賬本撥動算盤,一臉緊張地計算着什麼。
&麼事?」祝鎔道,「很晚了,明日再算不成嗎?」
&餓嗎,飯也沒吃一口就跑出去了。」扶意卻道,「小廚房裏備着呢。」
&在楊府吃過了。」祝鎔繞過書桌來,看扶意計算的東西,笑道,「入冬宗親各家的炭火賞銀?」
&來奶奶另外派賞賜,不與中公算一起。」扶意說,「姐姐要我來張羅今年奶奶的賞賜,要比着往年的慣例,要看大夫人今年派多少,還要計算各家各戶是否添減人口。」
祝鎔自行脫下外衣,說道:「這些事多做兩年,你自然就熟悉了,往後家中最複雜的,是如何經營田地莊園,如何將家中的產業打理得更好,自然這不單單是你一人的事,也是我的責任。」
&在都是大夫人在管嗎?」扶意問。
&部分,一些莊子田頭上的事,大宗的都在我爹手裏。」祝鎔道,「不然光憑我們的官職爵位,單靠朝廷俸祿,撐不起這麼大的家業,還有上百口人等着宗家養活。」
扶意對王媽媽幾個,從府中花銷用度里貪那麼多銀子,始終耿耿於懷,但王媽媽被大老爺處置,生死不明,原先查的那些事,便都中斷了。
&想再抓個什麼人出來,果然就難了。」扶意說,「我知道咱們家金山銀山,幾輩子也花不完,可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最怕從裏頭蛀出去,我將來若掌事,還是要整肅家風,把家裏的賬好好算一算。」
祝鎔道:「這會很辛苦,雞毛蒜皮的瑣事多如牛毛,將來你可能無心念書教學,連捧起書本的日子都沒有,而你看大夫人,多閒得慌?」
扶意搖頭:「那不成,你想想,也許三百年前家中的下人,一年只敢貪十兩銀子,三百年後,他們成千上萬地往兜里裝,如此下去,一年多過一年,就算真有金山銀山,他們早晚也能搬空了。」
祝鎔走回桌邊,說道:「我自然支持你,可眼下太忙,家裏的事必須先擱一擱,皇帝要我做對付贊西人的攻守戰略,我心裏還沒底。」
扶意忙要將書桌讓出來,祝鎔卻要她坐着別動,自己搬了張椅子坐在對面,笑道:「咱們各自做各自的功課,做不好都是要挨罰的,你沒少被大姐姐罵吧?」
&還真沒有。」扶意很是驕傲,「姐姐總誇我來着。」
&信。」祝鎔笑着,翻開幾本原先就擬過的關於贊西人的摺子。
&哥哥,想不想聽我說說?」扶意一手撐着臉頰,笑道,「紀州邊境如何禦敵守衛,我是見識過的,爹爹也時常對我提起,怎麼也比京城長大的你要熟悉。」
祝鎔忙抱拳:「請娘子賜教。」
扶意正經坐好:「那麼,我們先從王爺的軍規說起。」
小兩口相談直至深夜,祝鎔受益不淺,扶意睡前得丈夫百般安撫疼愛,一夜好夢,可惜隔天一清早,就被祝鎔從好夢裏拽起來,帶她去練習騎馬。
扶意百般不情願,祝鎔先是耐心哄着來教,見哄不住了,只能拉下臉來,成了嚴厲的師父,唬得她好生委屈。
這情形,被大清早也跑來遛馬的平理撞見,回西苑後當玩笑話提了幾句,誰知叫母親添油加醋地傳到祖母跟前,更傳得家裏人盡皆知。
三夫人本沒有惡意,只是擔心她被欺負,可扶意少不得被公爹叫去訓話,險些又送去祠堂罰跪。
如此一來,惹惱了扶意,當天晚上她自己早早睡了,怎麼也不理人。
祝鎔以為她從此再也不肯學騎馬,不想第二天天沒亮,平日裏懶床發脾氣的人,早早就醒來,反把他從夢裏拽醒:「該去學騎馬了。」
腦筋好使的人,果然學什麼都快,扶意不再扭扭捏捏撒嬌嬉鬧,正兒八經學了一回,就進步迅猛,祝鎔已經可以將她安心地交給平理來帶。
而這一日,皇帝經過再三挽留後,終於恩准了老相爺的辭官請求,准許他提前離開朝堂,返回故里。
雖說閔家祖宅離京城並不遙遠,但老相爺年事已高,經不起車馬顛簸,再者為表遠離朝政,不再插手干預的決心,必然一去不再踏入京城。
皇帝便同時賜下恩旨,選定了十月二十一,是為良辰吉日,將親自為閔祝兩府聯姻主婚。
原本半年的時間,頃刻間縮短至不足一月,閔祝兩家雖都算到皇帝會有這一步,還是被這麼短的日子嚇着了。
換言之,皇帝要老相爺離開京城,只願再給他一個月的光景安排將來的事務,若非讓兩個孩子當即成親實在說不過去,興許婚期就在明日。
可所有人都不能這麼說,還要對皇帝感恩戴德,要立刻像模像樣地張羅起婚事來。
巧的是,兩家不久前,先後嫁娶,區別在於祝家是隆而重之地娶媳婦,而閔家只是將寄居門下的姑娘草草了事嫁出去,祝家再來準備嫁女兒,要比閔府上下手忙腳亂地開始準備娶親要輕鬆得多。
當天午後,家中女眷聚在老太太跟前,雖是東苑嫁女兒,因還沒分家,中公也要出錢,大夫人照着祖上傳下來的規矩,許了二百兩銀子。
二夫人心裏不好受,當着婆婆的面就質問:「您這是打發叫花子呢,只怕那王家的從您屋裏偷盜的銀子,都不止二百兩吧。」
大夫人冷冷一笑:「我怎麼聽着你的意思,是要借女兒出嫁,從我這兒發一筆財?在你看來,多少算多,你報個數來,我先聽聽。」
二夫人怒道:「你被自己的奴才偷盜,眼睛都不眨一下,嫡親的侄女出嫁,就拿二百兩銀子糊弄人?大嫂嫂,你這個家也當得太不公允,現今市價能和以前相比嗎,規矩是人定的,若三百年前二十兩銀子就能嫁女兒,你如今也給二十兩銀子?」
三夫人在一旁笑着說:「嫂嫂們可別吵起來,這是喜事兒,傳出去叫人笑話不是?」
老太太端起茶碗,乾咳了一聲,瞥了眼小兒子媳婦。
三夫人還算聰明,知道婆婆是要她閉嘴,別因為自己兒女將來婚嫁的花銷婆婆都包圓了,就在這裏幸災樂禍,唯恐天下不亂。
大夫人橫豎不願多給錢,往婆婆身上推:「母親若也覺得二百兩少了,您給我一個數,我來估一估。家裏姑娘那麼多,往後孫輩孫孫輩,這規矩是要傳下去的,這會子弟妹就算要二十萬兩銀子我也給得,可在賬上記了一筆,往後人人拿這當例子,遠的不說,近的,扶意將來如何當家作主?」
聽這話,眾人下意識地要看向扶意,可她卻偏偏不在跟前,老太太放下茶碗悠然道:「她陪涵之去王府了,她還不當家,這事兒不必她在跟前。」
大夫人聞言色變,驚愕地瞪着婆婆:「涵兒她,不是身子不好嗎?」
二夫人冷笑:「自己的女兒身體好不好,大嫂嫂您不知道?」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5s 3.942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