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源的聲音清脆舒朗,再加上外貌出眾,一下子就讓班上大部分同學記住了他。至於江水源能不能記住他們,則完全要看心情——只要他願意,把班上所有人的自我介紹從頭到尾複述一遍都沒問題!
別看班上人不多,等所有人重新坐定、再自我介紹一遍,一節課已經過去了大半。何大義毫不在意,而是搬過張凳子在講台旁邊施施然坐下來,慢條斯理地說道:「既然大家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精英,基礎的生物學知識肯定是非常過硬的,甚至對某些方面的鑽研和了解還要超過我這個老頭子,我若是板着面孔站在講台上照本宣科,不僅耽誤大家的時間,也很難摸清大家知識的盲點。何況咱們是集訓,沒必要弄得那么正式,所以形式上可以靈活一點。我呢,坐在這裏問問題,你們有知道的就舉手回答,覺得自己不清楚的也可以站起來提問,大家共同討論。明白嗎?」
&白!」
何大義點點頭:「第一個問題,近期美洲暴發流行一種蟲媒病毒,這種病毒被稱為寨卡病毒。對於寨卡病毒,你們誰比較了解?」
馬上就有人舉手:「何教授,這個我略微知道一點,就由我來拋磚引玉吧!」
&講。」
&今年早些時候出版的《病毒學報》報道,寨卡病毒屬黃病毒科、黃病毒屬、單股正鏈rna病毒,直徑在20nm左右,是一種通過蚊蟲進行傳播的蟲媒病毒,宿主暫不明確,主要在野生靈長類動物和棲息在樹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環。該病毒最早是1947年偶然通過黃熱病監測網絡在烏干達寨卡叢林的恆河猴身上發現,故被命名為『寨卡病毒』。隨後於1952年在烏干達和********人群中發現感染病例……」
這廝說是拋磚引玉。結果滔滔不絕講了十多分鐘,把寨卡病毒的前世今生、來龍去脈翻了個底朝天。幸好在場的都知道何大義是臨時出題,不然還以為他是為了答這道題專門查了半個月資料呢!
何大義一臉嘉許:「說得很好,連我這個生物老師也沒什麼好補充的。看來你平時對病毒學很感興趣,了解得很深很透徹,果然是後生可畏啊!同學們有什麼要補充或提問的嗎?沒有?沒有就說第二個問題。現在我國、歐羅巴、米國都投入巨資開展腦科學研究,腦科學是人類理解自然界現象和人類本身的最終疆域,甚至稱之為『人類科學最後的前沿』也毫不為過。你們誰來說說這蓬勃興起的腦研究計劃?」
&話語剛落,就有人站了起來,「借用前年獲得孫元起青年科學家獎的著名生物學家弗朗西斯?克里克的一句話說,『作為人類,我們能夠確認數光年外的星系,我們能研究比原子還小的粒子,但我們仍無法揭示兩耳間三磅重物質(指大腦)的奧秘。這讓我們實在無法忍受』!正因為如此,大國之間迅速掀起了腦科學研究熱潮。我國經世大學率先宣佈開展『人腦工程』,並聯合中華科學院成立腦與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當年便獲得5.3億國立科研經費。米國對腦科學研究同樣興趣濃厚,緊隨其後發起『大腦研究計劃』,預計在未來12年間總共投入45億美金。……」
好嘛,這傢伙更能說,稀里嘩啦一口氣說半小時。才在眾人刀子般的眼神里心不甘情不願地剎住腳。估計要不是考慮到個人生命安全,他能把整個下午變成個人秀專場!
有了前面兩位的拋磚引玉。後面答題的人都有樣學樣,不說個二三十分鐘決不罷休。這事兒就像擠公交車一樣,沒輪到自己的時候,希望前面的人趕緊說完,好讓自己有機會發言;一旦輪到自己的時候,馬上就覺得後面的人瞅啥瞅?好歹讓我有個盡情發揮的時間!以至於何大義最後也不得不「友情」提醒一句:「大家儘量長話短說。畢竟咱們時間有限!」
下午兩點開始上課,到六點半結束,整個教室里的氣氛一直非常熱烈,從基因編輯倫理之爭說到aids研究進展,再從生物入侵說到瀕危物種保育。幾乎涵蓋了當前生物學研究的所有熱點和焦點問題。說的人固然口若懸河唾沫橫飛,聽的人同樣意興盎然,許多人到下課時還覺得意猶未盡。
在這四個半小時的討論里,大家談論的內容絕大多數都是教材里沒有的,甚至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所以江水源就像姚明和郭小四接吻——根本夠不上嘴,很多時候是在認真傾聽。只有在大家討論人類基因編輯的時候,他向何大義提了個問題:
&老師,通過人類基因組計劃以及後繼的一系列科學研究發現,lamina基因的突變和dna修復功能的缺陷可能是導致早衰症(全稱為『早年衰老綜合症』)出現並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您覺得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可以有效治療早衰症嗎?」
何大義沉吟片刻後答道:「我不是研究這個方向的,真不好馬上回答你。不過據我所知,dna修復和基因編輯現在雖然炒得很火,其實還有很多重大問題沒有解決,比如說受限於實驗手段的匱乏,更偏向於單基因和靜態的研究,而且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能夠闡明生理和病理條件下dna審查修復機制的異同。在這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之前,回答基因編輯能否有效治療某種疾病恐怕還為時過早。」
江水源略帶失望地坐了下來,何大義馬上又補充道:「——儘管如此,基因編輯依然是目前最有希望治療基因疾病的技術手段。至於這些難題,最終會變成成功者桂冠上最耀眼的飾物。困難越大,光榮越大!希望在座的你們能下定決心、努力學習、勇攀高峰,既為自己爭得榮譽,也為人類解決病痛之苦!」
屋裏的這些學生能來參加集訓,除了基本功紮實外,更多的是本來就對生物學興趣濃厚,像江水源這樣被趕鴨子上架的,估計全班就他一個。現在被何大義一鼓動,個頂個都熱血上頭,恨不得當場咬手指寫血書,立志為生物學奮鬥終生!
江水源還算冷靜,但此情此景還是讓他想起了很多。
若論對生物奧賽幾本參考教材的掌握熟練程度,他可謂了如指掌,甚至可以拍着胸脯說:在現場所有人中,如果自己數第二的話,沒人敢說第一!但這又能怎樣?一旦超出教材的範圍,自己馬上就變成了一問三不知的文盲,只能別人說、自己聽,別人講、自己學!
究其根源,在於興趣!
有興趣的人不會滿足於教材上記載、課堂上學習、老師們講授的內容,他們會千方百計,利用圖書館、網絡的資源來主動學習,比如張謹,比如施洋。他們同樣不會滿足於已知,還會主動探索未知,創造全新的知識,滿足自己的好奇,同時沾溉後學。
而像自己這樣興趣寥寥、被迫去看一些書的人,雖然可能在某段時間內領先,甚至可能獲得更好的職員、接受更好的教育。但長遠來看,就算能把經世大學圖書館裏幾千萬冊圖上全部看完,結果又能如何?終究不過是個「人形圖書館」、「兩腳書櫥」,到底有何益處?
想到此處,江水源陷入了沉思。(未完待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9s 3.8895MB